APP下载

面向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区块链应用障碍因素分析

2022-03-31林佳敏LINJiamin胡盛强HUShengqiang张琳晗ZHANGLinhan郭炀GUOYang许泽枫XUZefeng柯浩权KEHaoquan张博玮ZHANGBowei

价值工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区块供应链

林佳敏 LIN Jia-min;胡盛强② HU Sheng-qiang;张琳晗 ZHANG Lin-han;郭炀 GUO Yang;许泽枫 XU Ze-feng;柯浩权 KE Hao-quan;张博玮 ZHANG Bo-wei

(①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320;②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广州510320)

0 引言

区块链凭借自身技术存在的优势,在21世纪的今天迅速成为了新兴技术领域的“明星”。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已经能够满足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流程的相关需求,但很少有企业将区块链落地实施到可持续供应链的管理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区块链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上的具体应用不清晰、对技术本身掌握不够熟练等。自进入21世纪以来,可持续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2021年,中央直至地方政府,都抓紧制定相关行动方案。在此背景下,许多制造企业不得不转型,被动或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全球经济管理人员热门研究方向。本文基于ISM方法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因素及各因素之前的逻辑关系,为相关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提供参考建议。

1 文献综述

关于区块链应用的部分成果分析如下:区块链技术最早作为一种管理比特币(一种数字加密货币)的平台而流行(Nakamoto,2008)[1]。除数字货币外,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对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 的 意 义(Abeyra tne和Monfared,2016;Tian,2016;Maurer,2017)[2-4]。考虑到区块链在节省成本,增强可追溯性、真实性、透明度以及改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潜在利益(Kshetri,2018)[5],《财富》100强公司中已有82%的企业都在探索区块链(Kouhizadeh,2021)[6]。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涉及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关于应急物资管理,王延川(2020)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嵌入应急物资供应链系统,可促进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真实、完整、共享和可追溯[7]。龙希(2020)提出了区块链架构下建立公共卫生医疗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总体框架以及实现路径[8]。相峰和丁桂花等(2020)从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将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予以应用的具体措施[9]。关于产品追溯,徐睿将区块链技术与溯源技术相结合,对近些年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10]。王娇等(2020)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药品智能追溯体系,从生产、质检、仓储、购销等环节提出了各主体参与的协调运作机制[11]。陈玥婧等(2020)提出了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框架,从技术层面实现追溯信息的可信度、完整性及安全存储[12]。关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针对绿色供应链成员利益分配问题,黄湘萌和杨帅(2020)建立了包含资源贡献、地位效应、风险承担等因子的修正Shapley值模型,促使各成员的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及可信[13]。Kamble(2019)等研究区块链在可持续农业供应链中应用的关键成功因素[14]。Saberi等(2019)研究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特点及其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关系[15]。Zhang等(2020)构建了面向可持续性绩效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区块链基础架构体系[16]。

尽管区块链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供应链中的应用实践与理论研究已比较广泛,但针对可持续供应链,研究其应用障碍的文献还很少。TOE(指技术、组织、环境)框架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该技术在应用时遇到的障碍,同时,采用ISM模型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企业和政府的活动。本文将基于ISM方法以及TOE理论研究区块链应用的障碍因素,为相关行业解决区块链应用的相关障碍提供思路,具有创新性。

2 区块链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2.1 技术(T)障碍

经文献查阅及专家调查,笔者选取了影响度较高的10个因素进行分析。目前,技术障碍仍然存在,阻碍着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中的运用。虽然区块链在结构设计上难以被入侵的优势,但仍然会受到黑客的攻击,降低了区块链的安全性。因此公众担心开放的数据使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降低对区块链的使用意愿。技术障碍分析如下:①技术不成熟。区块链作为一种创新性技术,其技术尚未成熟,这对区块链作用的发挥是一种挑战,包括可伸缩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目前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效率还较低,在供应链上的应用案例还较少,还需加大力度继续研究、开发及完善。②对技术的消极知觉。在公众眼中,区块链技术还存在负面形象。因为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时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或者违法行为,如洗黑钱、非法交易等。为此,公众担忧区块链技术发展是双刃剑甚至弊大于利。

2.2 组织(O)方面

区块链技术的顺利实施,需要强大的硬件、软件技术以及维护技术来共同保障。这意味着企业要承担更多的投资成本,所以能接受并且运用这项技术的企业群体数量有限。如果资金实力不雄厚的公司应用区块链技术,将可能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组织障碍表现如下:①组织政策。考虑到区块链应用的可持续性,这项技术会延展到更多的层面,牵扯到其他的社会工作。为了保证可持续,组织需要去吸纳和招收更多的其他领域的工作人员。但在目前的各种组织政策中,并没有适用于这这种情形的组织。②区块链技术人才的缺失。区块链技术的运用,需要从业者本身对区块链技术有足够的了解与应用,然而组织内部原有的从业者不具备对新兴技术的专业素养,即在对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上,组织需提前承担聘请高新技术工作人员的额外成本与风险。因此区块链技术相关人才的缺失是影响区块链技术实行的不可忽视的组织障碍之一。

2.3 环境(E)因素

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供应链实践中要使两个陌生组织在处于“去中心化”的情况下快速实现信任创建并非易事。供应方与需求方本身目标方案不同,缺乏沟通与协调,就会出现需求方对区块链的认知较为缺乏,导致外部壁垒的出现。环境方面的障碍因素如下:①合作伙伴之间的文化差异。供应链上各方的协同合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块链技术能否顺利运用于供应链当中。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往往存在有效激励机制缺乏、信息流难以统一等问题,这不利于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关系的促进和提升,且相互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成本和库存的增加,这样就难以达到利用区块链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的目的。②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及相关法律支撑。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块链技术,由于本身还存在着关于创新性及积极影响等方面的质疑,对其认知还有较大争议,政府是否支持、如何支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明确。③市场竞争及不确定性。基于原有的传统供应链体系与市场竞争格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增加了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的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企业在不了解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契合原有可持续供应链体系结构的情况下,不会在企业内部大规模采用区块链技术。

3 基于ISM(结构解释模型)的区块链技术应用障碍因素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ISM)通过定义变量和数学逻辑推算,确定各种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因素之间的划分通过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得以实现,而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算通过相关理论及软件辅助完成。ISM将元素之间的模糊关系方向化和秩序化,现已广泛应用。

3.1 模型构建

为了便于直观的建立模型,对前面列出的10个元素进行命名,如表1所示。

表1 区块链应用的障碍因素表

在确定了上述要素的基础上,根据下列规则对元素进行赋值。(若两者相互影响,则影响力强的一方赋值为1,弱的一方赋值为0),相关表示如下:

根据上述规则以及元素之间的初始关系,建立如表2所示的邻接矩阵。

表2 通过元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建立邻接矩阵

对邻接矩阵加上单位矩阵I得到(A+I),对(A+I)进行幂次方运算,直到不再产生新的间接关系即运算矩阵中不再有新的1出现,即(A+I)k=(A+I)k+1=M,停止运算,(A+1)≠(A+I)2≠(A+I)3≠(A+I)4=(A+I)5=M,得到可达矩阵M,如表3所示。

表3 可达矩阵

定义可达集合R(Ai):从要素Ai出发可以达到的全部要素集合。定义先行集合A(Ai):可以到达要素Ai的全部要素集合。当R(Ai)∩A(Ai)=R(Ai),则定义Ai为最上一级元素,确定最上一级元素后就在矩阵中划掉该要素,在剩余的元素矩阵中按照同种原理找出第二层因素。以此类推,得到的级间划分的可达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级间划分的可达矩阵

3.2 结构模型解析

根据图1,对区块链技术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障碍因素可以划分为6个层次,解释如下:公众对技术的消极知觉位于最底层,它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产生根本影响,它对其他因素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证明区块链的形象在企业最终采用区块链技术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挑战会凸显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差异;安全挑战带来的社会问题使政府不愿意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支持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或部门,且加剧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买卖双方在协作中的各种问题。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技术不成熟、买卖双方的协作这三个因素使企业更不愿意在区块链技术上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状况决定的,因为企业已经把资源投入到其他生产活动中,很难有多余的资源来支撑区块链技术的运转;如果企业对技术研发没有相匹配的投入,很难形成可以被多领域工作人员同时接受的组织政策,而且,企业内部没有办法鼓励员工学习这项新技术,导致企业内部区块链人才缺失。

图1 区块链应用障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4 结论

由于区块链技术在去中心化、无篡改、信息共享、透明、可追溯等方面的特点,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已越来越广泛。然而,相关文献研究及行业调查表明,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障碍,如成本问题、技术问题、高层支持及大众观念问题、政府支持力度及各部门协调问题等。本文基于TOE(技术、组织与环境)理论以及ISM模型探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障碍,提出了在技术、安全、合作、政策支持、财政压力、市场竞争、人才等方面的障碍因素,通过模型推导构建了多层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本研究提出并解决阻碍区块链应用的相关问题,促进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下一步思考的方向是将区块链应用的驱动因素与障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并采用ISM与模糊DEMATEL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刻阐述区块链应用的相关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区块供应链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商用建筑项目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障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