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策略简析

2022-03-31何永乐

建筑与装饰 2022年6期
关键词:天井通风建筑设计

何永乐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8

1 低碳建筑理念以及对于建筑领域发展的重要性

1.1 低碳建筑的理念

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涉及相关内容较多,主要包含环境舒适度、建设成本等,其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①营造舒适健康环境。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愈发严格,建筑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对建筑室内风光热环境进行合理设计。②选取自然生态材料。建筑师以低碳概念为基本设计理念,需选取当地自然施工原材料,展示地域特色的同时,可节约建造运输成本,降低碳排放,但具体使用过程中,需对其进行系统性质量检查,严禁有害物质超标。③节约资源。在优化建筑空间,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通风、日照效能,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④主动式节能。选取合适的节能设备,引入新型节能技术,将其布设于建筑关键部位,以此控制建筑实际能耗,促使建筑自然采光、通风均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1]。

1.2 低碳理念对于建筑领域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传统建筑设计模式下,建筑模式较为单一,且在南北地域差异性干扰下,建筑自身特征并不凸显。随着低碳理念的兴起及推广,人们更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将绿色环保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创新建筑设计理念及风格,凸显地域特色,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感,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基本需求,从本质层面实现建筑美学与绿色环保融合。其次,减少资源能源耗损。充分将低碳理念融入绿色建筑设计中,其核心优势在于满足节能环保需求,减少施工建设中能源的实际耗损。传统建筑设计模式下,能源耗损较为严重,且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建筑垃圾。以低碳设计理念为核心导向,开展建筑设计可减少建筑设计能源耗损量,甚至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这将是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最后,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低碳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可营造良好的居住场所,进一步凸显绿色节能环保成效,且相较于原有建筑设计,更能够展示人为关怀,创设良好的生态型环境,为受众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2 低碳理念中建筑设计产生的优势

2.1 可以形成新型的建筑美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以前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由于受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没有鲜明的特点。然而,自从引入低碳理念以来,建筑本身的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有效激发建筑设计美学,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样,在给人们提供良好舒适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各种要求,最终达到绿色环保和有效提升建筑美学的目的。

2.2 能够构建出更加舒适的建筑

对于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我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既能提高绿色环保的效果,又能有效提升室内环境质量。与传统的建筑理念相比,低碳建筑理念具有更高的优势,可以为人们营造相对舒适的环境和生活场所。

2.3 能够达到节能环保和减少消耗的目的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低碳环保理念的一个最明显的优势是保护环境,降低建筑项目的能耗。通过实践和研究证明,以往采用的传统建筑设计模式产生的能源消耗较多,建造和使用中产生的废弃材料对周围环境有直接影响。由于低碳建筑设计的应用,如采用装配式设计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湿作业,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施工能耗。因此,低碳建筑设计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方向[2]。

3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3.1 充分考虑阳光和热量需求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设计,在设计初期就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依据项目的实际日照要求,通过计算模拟实现对自然光的充分利用,将阳光最大化应用在室内采光和采暖中。设计师要充分结合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朝向,周边建筑间距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在夏季,为了降低建筑吸收的热量,可在建筑屋顶或门窗洞口处设置遮阳设施,朝西墙面设置隔热墙等,阻挡烈日的暴晒。合理设计建筑内部通风系统,增强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效果,将建筑内的热量排出,尽量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降低能耗。冬季时,通过建筑朝向、布局、高度组合,开窗等合理设计,增大阳光照射面积,提高建筑保温效能。

3.2 使用具有环保效果的绿色建筑材料

应用节能材料在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在具体设计工作中,需要全面降低墙体的能源消耗,同时具备通风和透气的特点,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并且可以降低材料的使用量,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如ALC板材:材料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ALC板既可做墙体材料,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例如,可以利用当前轻质塑料材料集中在温热地区中的使用,具备通风透凉的优势之后,再根据外界温度来达到内部温度的科学调节,降低温度调节能源的消耗。

其次在材料应用方面,可以优化外围结构材料,例如在门窗中融入更多节能材料来提高整体的节能效果,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在门窗节能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材料运用的过程中,要在门窗的内部添加尼龙隔条栅栏,可以将门窗组合成两个部分,有效地提高热传导的速度,从而使得整体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这种材料还具备强度较高和防火性能较好的优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高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通过隔热条的使用,避免在门窗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能量损耗,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以及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门窗的设计要求选择正确的材料,做好材料性能的全面监测,避免对后续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科学处理好冷桥的问题,使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得到全面提高[3]。

3.3 考虑好建筑环境,设计性能良好的节能系统

突出建筑设计环境适应性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切实落地的关键环节,也可为降低建筑污染提供有效支持。①设计人员需要从自身的建筑设计经验出发,综合绿色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考虑建筑设计的环境适应性。建筑师可以分析建筑区域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建筑区域季节性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设计方案,包括绿色植物的栽培以及相关水资源设施的布置等。②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环境调研的结果,从强化建筑物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需求,并将这种需求落实到降低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建筑师需要从污染源角度,分析在建筑物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包括生活垃圾以及工业生产垃圾等,并选用分类处理的方式,降低不同类型垃圾对建筑环境的影响。③设计人员需要从可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例如,设计人员可对建筑物的水循环管网进行改造,在水循环管网中增加过滤水管网,并将清洁过滤之后的水源应用在绿色植物的灌溉中,这样不仅可降低建筑物水资源的消耗,也可促使环境保护与建筑运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可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3.4 优化建筑形式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优化建筑形式。首先,太阳能墙体直接影响到建筑本身的保温性能,而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节能指标。基于此,有必要做好太阳能墙的结构形式设计。此外,绿化屋顶属于房屋屋顶隔离保温的合理方式。通过立体绿化设施,对建筑整体进行节能设计考量。最后,将蓄水架空覆土种植房屋面与屋面绿化、墙体竖向绿化相连接。这样可以增强建筑的美感,避免阳光的全方位影响,合理利用雨水和蒸发水,可实现空气净化[4]。

3.5 重视建筑形状和保温方面的合理设计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都是各不相同的,建筑师开始建筑设计工作前,必须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具体的分析,确保设计出的保温节能方案具有针对性。比如说,我国北方地区的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时,必须要认识到北方的冬季气温比较低,减少建筑的体型系数,减少建筑对外接触面。同事通过节能计算,采用合理经济的保温材料,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在具体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对建设材料的选择进行严格筛选与把关,确保所有建设材料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果建筑材料存在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墙体保温性能,甚至出现墙体裂缝等问题。

3.6 建筑智能化、数字化设计

在实践中,无论是简单的建筑结构形式还是复杂的建筑结构形式,面对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整体设计难度在不断增大。在应对复杂设计时,满足低碳设计理念,要积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BIM技术等新兴数字技术的优势,通过构建智能设计框架系统,以建设项目为目标,对设计方案和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直观展示,便于设计师调查和对比分析设计方案,探讨方案是否符合低碳建筑的价值。建筑智能化设计可以从楼宇控制系统入手,进行节能减排,这对低碳理念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设计单位应该从资金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持。

3.7 做好采光通风设计

建筑师在进行朝向设计时,还要开展遮阳设计工作。居住者对建筑物遮阳度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建筑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窗户透光率。遮阳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生态循环的稳定性,通过设计科学的遮阳区域来减少室内能源的损耗。此外,遮阳设计所采用的窗户和节能墙体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建筑物的层数越高,其周围的紫外线污染程度和所承受的风力也越高,因此,生态建筑设计既要保证良好的防风效果,也要保证噪声隔绝效果,确保为居民带来良好的居住体验。除了需要重视窗户的材质之外,生态建筑设计人员还应重视可见光投射系数、窗户的遮阳系数和窗户边框的反光度等因素,不断提高建筑物的遮阳效果[5]。

传统建筑中常设有天井,天井利用热压通风,让风由下往上在建筑物内部流通,实现室内通风条件改善。对于现代建筑而言,我们可以借鉴传统建筑这个原理,设计时从整体上在平面适当的空间预留天井,合理设计天井的高度及平面尺寸,实现热压通风,优化建筑内部通风效果。设计者也可以采用多天井的方式,具体设计中,将一个主天井设置在建筑工程的中央位置,以此来达到良好的引风效果,再将多个天井设置在建筑的其他区域,将其用作排风天井。相比较单天井和双天井的设计形式来看,通过多天井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形成一个更具灵活性的自然通风系统,进而达到更好的通风与节能效果。尤其是在密集型的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多天井形式的自然通风设计更具适用性。

3.8 积极应用新型环保节能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与环保相关的节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当代建筑的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当前环保、成本相对平坦、性价比最高的设备。在低碳建筑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可再生新能源。例如,在施工区域,太阳能可以在全年晴朗的日子里得到更多的利用,在一些相对偏远开阔的地区可以加强风能的利用,或者在靠近海洋和湖泊的地区可以利用水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采用新的环保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实现能源循环利用[6]。

4 结束语

当下建筑工程设计应将低碳设计理念贯穿于始终,只有明晰低碳建筑设计价值优势,以低碳理念为基础,并对其不断优化创新,提出可行性较高的应对策略,打造富有人文关怀,低碳绿色的建筑,为我国尽早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天井通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浅谈民用建筑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