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图谱视域下PPD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2-03-31孙晓晔孙晓换邵云霞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图谱产后可视化

孙晓晔,王 程,孙晓换,邵云霞

(1.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2. 河北省信息安全认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1;3.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浙江 宁波 315000)

0 引 言

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的心理障碍。PPD不仅危害产妇本人的身心健康,还对婴儿的成长以及整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大约 10 个产妇里面就有一个会得产后抑郁症(10%~15%),一半以上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绪(50%~80%)。随着时代的发展,PPD的危害和高发生率,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献显示,国内外学者已经对PPD进行了大量研究。

知识图谱分析是把应用数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结合的一种文献计量学研究分析方法。随着PPD研究日益增加,国内学者对PPD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开展了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如,何巧等人针对PPD护理[1]方面文献进行了研究;杨晓等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3—2012年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2],周倩倩等人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PPD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3]、余丽萍等人研究了国内PPD研究热点与趋势[4]。本文主要选取CNKI平台的PPD研究中文文献,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梳理PPD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以及趋势,为PPD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源于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

CNKI在国内的文献收录平台中,收录的文献比较全面,获取便利,CNKI的可视化分析功能,能非常直观地展示文献的发文量、学科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及机构分布等情况。但是,无法对200条以上记录的数据集进行更细粒度的分析。

CiteSpace作为一款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能够通过对某一学科领域的关键文献分析,揭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客观地反映其科学发展情况[4]。因此,本文利用CiteSpace工具软件,对PPD研究相关文献的作者、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呈现PPD的研究情况以及发展趋势[5]。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PPD研究的时间分布特征

以“产后抑郁”为主题词在知网期刊库中检索,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检索出9622条记录,其中外文期刊5402条,中文期刊4220条。其中,外文文献从1949年开始出现,经过30多年,到20世纪80年代年发文量才突破个位数,发展非常缓慢;相对于外文文献,中文文献出现得要晚,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于“产后抑郁”的文章,还是来自于外文翻译,到1994年才出现关于“产后抑郁”研究的文献。因此,本文选取1994年到2021年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每年的发文量,在Excel中绘制1994至2021年中外文文献数量对照图,如图1所示。

图1 1994—2021年期间“产后抑郁”中外文相关文献发文量年度分布图

由图1可见,外文文献的发文量大致可以分为缓慢增长(1994—2000年)、快速增长(2000—2012年)、阶梯式增长(2012—2020年)和下降(2020—2021年)4个阶段。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的发展情况类似,只是各阶段出现的时间点有所不同。中文文献量在2020年就出现下降,可能是因为我国在应对新冠疫情上,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制上投入了大量医疗力量,所以在PPD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前几年相比要少。

2.2 作者分布情况

下面的研究只针对中文期刊。考虑到文献的水平,选取数据时将文献范围限定为北大核心期刊、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和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以“产后抑郁”为主题词,包含同义词扩展,时间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583条结果。可见,虽然国内对PPD的研究不少,文献量超4000,但高水平的成果并不多。经手工筛除新闻、署名为编辑部、信息不完整(如缺少作者)或有误(如日期为1900-01-01)的数据,最终得到463篇相关文献。将这些期刊的题录信息(篇名、作者、作者单位、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关键词、摘要)以Refworks格式保存成文件,再导入到CiteSpace中进行分析。

在CiteSpace中,时间范围设为1994年1月到2021年12月,时间切片选择1年,进行作者分析。

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中,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雷俊发文量最多,为6篇。安徽医科大学的李玉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夏宝姝、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的肖美丽次之,均为5篇。N=149,即有149位作者,E=261(Density=0.0237),E代表作者之间连线的数量,还不到作者数量的2倍,说明作者之间的合作很少。图2所示的是最大的10个作者合作网络,包含了43%的作者。其中,雷俊团队影响力最大,夏宝姝团队次之。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

2.3 研究内容——关键词共现分析

1994到2021年,时间跨度长达28年,故在CiteSpace中,把1994—2021年的数据按4年时间切片,采用“Top50”规则提取关键词,可以得到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共现信息。

在文献中出现次数超过10次的关键词有17个,依次是:产后抑郁(181)、产后抑郁症(141)、抑郁症(71)、产后(60)、危险因素(29)、抑郁(27)、影响因素(23)、Meta分析(21)、产妇(20)、初产妇(17)、发生率(17)、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5)、心理治疗(15)、心理干预(13)、预防(12)、抑郁症状(12)、焦虑(11)。

中心性表示关键词在所有关键词中的地位,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中心性不一定最大。关键词的中心性超过0.1表示以该关键词为节点开展的研究较多,该节点的影响力较大。中心性超过0.1的关键词依次为:产后抑郁(0.64)、产后抑郁症(0.57)、危险因素(0.3)、影响因素(0.29)、雌激素(0.22)、抑郁症(0.21)、产后(0.19)、发生率(0.17)、初产妇(0.17)、越鞠甘麦大枣汤(0.17)、发病率(0.15)、围产期(0.13)、孕妇(0.13)、焦虑(0.13)、Meta分析(0.1)。

在图3所示的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的大小反映了关键词的频次,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过。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

这些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PD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产后抑郁的症状、诊断、影响因素、生物学机制、治疗方法、护理、干预等。

2.4 研究趋势——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Timezone时区图建立在关键词共现图谱基础之上,能够直观展示PPD发展过程中关键词历年变化的情况。这里选择对2011—202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图4所示的时区图。

图4 关键词时区图

由图4可以看出,近十年来,研究趋势有如下变化:

(1)研究对象从产妇、初产妇扩大到孕产妇(2012年)、产后抑郁子代(2016年)、新生儿的父亲(2017年)[7]、二胎妊娠人群(2019年)[8-9];

(2)时间跨度从产后延伸到妊娠期、围产期(2012年);

(3)干预措施的研究经历了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健康教育(2012年)→中医药物(参芪解郁方、越鞠甘麦大枣汤、参归仁合剂)→预防性干预(2020年)→针刺治疗(2021年)的发展过程;

(4)最近新出现的研究方向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产后抑郁的影响[10-11],将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研究产后抑郁发病机制[12-13],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的探索[14-15]等。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产后抑郁”相关文献数据的分析,对PPD的研究现状、内容和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得出如下结论:

(1)国内外对PPD的研究热情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近两年有所下降,可能是受新冠疫情影响。

(2)当前国内研究PPD的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应该鼓励PPD相关数据的共享,促进大规模的研究和合作。

(3)国内对PPD的研究内容包括产后抑郁的症状、诊断、影响因素、生物学机制、治疗方法、护理、干预等。

(4)近十年来,PPD的研究对象和时间跨度不断扩大,从心理干预到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性干预,方法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方向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图谱产后可视化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绘一张成长图谱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