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可新:后王濛时代的速滑新旗帜

2022-03-31

华声文萃 2022年3期
关键词:七台河市冰场体校

随着范可新2月5日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上为中国队拿下冬奥首金,她的家乡,距离北京1600公里外的黑龙江省的小城七台河,为之欢欣鼓舞。比赛当晚,观看直播的父亲范士忠和母亲聂桂玲相拥而泣。他们对记者表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女儿付出了常人难及的努力。

师姐王濛是她心中的偶像

范可新家中最宝贵的一张照片,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首次获得短道速滑500米金牌的王濛,在家乡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与业余体校小队员的合影。当时,13岁的范可新第一次与心中的偶像直面交流,那种兴奋的感觉至今难忘。范可新和王濛都来自黑龙江七台河,王濛是范可新坚持训练的最大动力。

七台河市是一个矿区,没有一个室内冰场,范可新和其他孩子只能在一塊室外场地里训练,冻得直打哆嗦。练到10岁左右,范可新被选拔到哈尔滨市。10多个孩子挤在地下车库里一起生活,借用的是市体校的冰场,每天只能练午夜冰,也就是凌晨两三点被叫起来训练,因为白天的冰场得先供市体校的运动员训练。

1993年出生的范可新因为父辈做买卖赔了钱,她的童年,可以说被一个穷字推着往前走。由于家里生活贫困,范可新曾经连几十元钱的衣服都不舍得买,甚至一度贫血连饭都吃不好仍然坚持训练。而她能有今天的成就,竟然是靠父母在地下室修鞋赚来的钱一点点挺过来的。范可新的父母曾透露:“这孩子非常懂事,我们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家人的吃、住和做缝补生意都集中在了一起,她也经常给我们打个下手,帮我们做些活,她从来不用我们操心。”

家境贫困使她成长更快

这段成长经历也让范可新记忆犹新,十几岁之前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哥哥穿不下的衣服或者母亲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衣物,在幼小的她身上陪伴了很长一段时光。当时居住的小地下室阴冷潮湿,放置上下铺,没有卫生间,没有水。妈妈说范可新小时候爱跳舞,可当听说服装费和学费要150元的时候,她就回家和妈妈说她不爱学了,问什么原因她也不说。在放学路上,年幼的范可新会捡矿泉水瓶卖了钱买文具。

8岁那年,范可新接触了滑冰项目,她出色的身体协调性和性格中的刚毅不屈一下子就被教练马庆忠相中,之后也开始了系统的训练。相比于其他运动员,范可新的基础太差,再加上家庭条件不好,她连一双自己的滑冰鞋都买不起。母亲为了支持她的梦想去捡别人扔掉的旧鞋,但是这样的鞋子根本不适合滑冰运动,范可新经常摔跤跌倒。即使每天晚上练习时与汗水为伴,范可新也从不叫苦喊累,因为她这一双冰刀鞋,承载了她这个年纪里稍显沉重的爱。

脚上的冰刀鞋太过破旧,队里要求她换双新的鞋。可新鞋要2500元,相当于范家一年的支出。两相为难的女孩并不愿向家人张口。

教练孟庆余知道后没有声张,悄悄买了双冰刀鞋送给了范可新。

北京冬奥会上摘金夺铜

15岁时,范可新被省队看中,不久在全国大赛中表现优异,并于2010年顺利入选国家队。

2013年短道速滑世锦赛,范可新一举夺得女子500米的冠军,当时她年仅18岁,并且在接下来的12年里拿到了10个世界冠军。但是在冬奥会赛场上,范可新也有一段苦涩的回忆,2014年在索契,她在500米半决赛中不慎摔倒,直接被淘汰。之后在1000米决赛中她连续超车两位韩国选手夺得银牌,这次出征虽说有所收获,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遗憾。2018年在平昌,范可新再一次在500米半决赛中止步,面对采访她也直接哭出声来,当时的范可新已经29岁,她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到2022年。所幸上天还是眷顾这位努力的姑娘,在预选赛中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拿到了奥运会入场券。

2月5日,范可新和队友一起拿到了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项目的金牌,赛后的她放声痛哭;2月13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由范可新、曲春雨、张楚桐、张雨婷、韩雨桐组成的中国队摘得铜牌。赛后,范可新亲吻冰面,令无数人动容。

看着范可新在家门口的优异成绩,师姐王濛直言“小范终于圆梦了”。范可新也成为后王濛时代的速滑新旗帜。

(综合《环球时报》、人民网)

猜你喜欢

七台河市冰场体校
乐享冰幸福童年
滑冰,冬季走向四季
体校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有效防范策略探索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千万不要滑野冰!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孩子们的冠军梦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