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

2022-03-30谢洁

关键词:教师应想象力想象

谢洁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地位,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讲清写作的相关注意事项,因为年纪越小想象力越丰富。小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阶段,想象来源于生活,同时语文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不断发散思维,逐渐提升想象力。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写作与想象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想象力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的各个层面,细心的人会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几乎都是生活的投射,具体到某个人、某一物、某件事时,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或者细细想来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可见,写作离不开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大胆发挥想象力。比如,以“我最喜欢的……”为题作文,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路,要求学生从某个角度写作,而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回忆与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完成写作。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人物,也可以是喜欢吃的食物,也可以是喜欢的景色,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写作前,教师可组织讨论会,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将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然后,教师集中讲解,指明写作方向,避免学生写作时跑题。以“我最喜欢的食物”为例,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吃这种食物的原因,吃这种食物对身体的益处,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有了表达和展示的欲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自信,不会出现因为怕出错而不敢回答的问题。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前,一定要讲解清楚,只有思路清晰,才能写出更加完美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而实现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运用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进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逐渐产生感情共鸣,以更好地发挥想象力。比如,以“春天”为话题作文,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教学活动,让学生讨论喜欢的景物并说明原因。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想象的景色写下来,比如清澈的湖水、湛蓝的天空,一群大雁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远处的树枝随着风自由摆动,翠绿的秧苗生机勃勃,农民伯伯开心地笑了……教师认真品读学生笔下的景色,看看有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逐渐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用多媒体展示景物图片或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写作中得心应手。还可以先让学生口头描述,再画出来,最后根据图画写下来,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顾着传授知识,几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作文。这样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学生没有写作欲望,视写作为洪水猛兽,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认真思考,更别说发挥想象力了,只要凑够字数就大功告成,导致作文像流水账一样没有可读性,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进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甩掉学生肩膀上的沉重包袱,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写作中自由驰騁。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课堂当作发散思维的舞台,尽情地展示自己。小学是学生激活思维、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学生就会白白错失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也就不能写出吸引人阅读的文章。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已成为当今小学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

三、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阶段,教师不应阻碍学生发挥想象力,而要积极鼓励他们,创造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逐渐提升想象能力。比如,教学《龟兔赛跑》,教师可先让学生认真阅读,了解故事大概,然后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学生会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角色加入新鲜的元素,以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活动结束,教师布置续写或改写的任务。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写作时就能游刃有余了。有的学生将小兔子改编成正面形象,兔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再次向乌龟发起挑战,终于赢得了胜利。有的学生从乌龟的角度出发,说乌龟赢得胜利后开始骄傲自大,开始瞧不起兔子,在第二次森林比赛中不小心从山坡上滚了下去,直接摔到了悬崖边上,小兔子再次在比赛中途停下,救下了乌龟。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不爱写作的问题。组织实践活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全面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好奇心作为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能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探索欲望,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思考,在作文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想象与选择。如拟定作文题目时,教师可采用半命题与自由命题的方式,预留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发挥想象力时不要脱离生活。比如,可以提问:春夏秋冬与我们的生活是否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探讨人生的四季。

五、打牢知识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时,应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与唤醒学生的想象。这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及优化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与时俱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及小组合作教学法指导学生写作,丰富作文教学形式,进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及优化教学环境的目的。另外,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与图片,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这对全面提高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还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比如,以“大自然”为话题写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认真观察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发挥想象力,以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走出课堂,学生既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还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六、丰富课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不能正确判断外界事物,不利于想象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由于父母的宠溺,学生对外界事物接触的机会较少,尤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独立完成的事少之又少,导致他们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及对生活的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弱,以上都影响着学生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想象力并不是凭空想象就能提高的,而是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接触生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教师与家长要交流和沟通,让家长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外界接触,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学生参加完社会实践活动,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将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这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将书中的经典语句摘抄或背诵下来,以便应用于以后的写作中。增加课外阅读量,能增加素材储备,学生就不再为“无米之炊”而犯愁了。

七、加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教学中,“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仍然是主流,教师过于追求高分数,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应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反倒成为知识的载体,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提高作文分数上。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直接提供写作思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写作,这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雷同,没有新意,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便养成了依赖心理,遇到比较难写的文题时,求助于教师,不动脑思考,更别提发挥想象力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教师要提供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及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发散思维,进而更好地发挥想象力。

八、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图片和视频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能让学生产生新奇的想法与感受,对发挥想象力大有裨益。比如,以“夏天”为话题作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关于夏天的经典语句,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以对夏天产生直观的感觉。学生阅读完和观看完,可以交流,表达个人的想法,以获得更多的灵感,这样写作时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不会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了。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小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想象力提上了日程。充分发挥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小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阶段,想象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保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不断发散思维,逐渐提升想象力。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写作与想象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想象力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的各个层面。运用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进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逐渐产生情感共鸣,以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还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用多媒体展示景物图片或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顾着传授知识,几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学生没有写作欲望,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进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写作中自由驰骋。小学是学生激活思维、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时期,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已成为当今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不容忽视。教师不应阻碍学生发挥想象力,而要积极鼓励他们,创造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全面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及小组合作教学法指導学生写作,丰富作文教学形式,进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及优化教学环境的效果。教师与家长要交流和沟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外界接触,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以便将在课外书中积累的素材应用于以后的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观察逐渐产生表达的欲望。

猜你喜欢

教师应想象力想象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想象力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