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核心素养”扎根于小学写作教学课堂

2022-03-30李永国

关键词:写作能力素养作文

李永国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核心素养”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语文科目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一生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按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核心素养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一般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后,应当形成的能适应其终身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是对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后,应当形成的一系列综合素养的高度总结。这四大核心素养,无疑与小学写作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指的是构成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系列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与学生的写作思维息息相关,关系着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思考;“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关系着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关系着学生的文化素养,关系着学生的作文水平。总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创新作文教学,让核心素养教育观扎根于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在目前的小学写作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还较为严重。很多教师遵循传统的亦步亦趋的写作技巧灌输、写作练习、写作讲评的教学流程,尚未充分应用情境式教学、小组探究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课堂互动不足,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质量自然长期得不到提高。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写作对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思维等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小学生的語言能力、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备,很多学生看到题目不知道写什么,或写出的作文大多是“大白话”,这也是写作教学相比语言基础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难度较大、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的原因。

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学改革的任务,还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

三、优化小学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打牢学生的语文基础

打好语文基础永远是提升写作能力的第一步,正如“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科目核心素养的基础部分。写作与基础知识的联系十分紧密,无论是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还是发挥想象力构建生动有趣的画面、运用创造力让作文更加新颖,都必须建立在稳固的语言基础知识之上。因此,教师应重视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并鼓励学生将新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作文中,让学生形成活学活用、多学多用的意识,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例如,《海滨小城》中有这样的片段:“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探讨这两个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再进一步指导学生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将第一句中的“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去掉后半句,或者将“热闹”改成“美丽”“盛大”等其他形容词,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最后,教师布置仿写任务,学习和借鉴两个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结合身边常见的或想象中的景物,进行仿写。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后,写出的句子质量更高了。

(二)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科目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大量的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拓宽眼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能在字词句篇的反复阅读中,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还有丰富情感、激活写作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提供课内、课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写作能力。

例如,教学《猴王出世》后,教师可以组织赏析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活动,邀请学生发言,说说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四人有哪些特点。部分学生可能第一反应是孙悟空骁勇善战、猪八戒好吃懒做、唐僧慈悲为怀、沙和尚忠厚老实等较为浅显的人物印象,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赏析角色的优点与缺点:例如,孙悟空虽然有勇敢、机智、忠诚、自信等优点,但同时也有急躁、鲁莽、傲慢、好大喜功等缺点;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同时也具有豁达、乐观、幽默等优点;唐僧虽然慈悲为怀、矢志不渝,但也有不知变通的缺点;沙和尚虽然忠厚老实,但也缺少主见……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了在写故事时,塑造人物形象应当立体全面;部分学生还体会到了“人无完人”,更加钦佩吴承恩的写作功底了……这一环节结束,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仿写《西游记》中自己喜欢的一段人物描写;写一篇描写人物的作文,描写对象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人物,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人物的优点与缺点。学生在掌握了吴承恩的人物描写技巧之后,写出的作文质量更高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读写结合”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尤其是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循序渐进地充实写作素材库,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养成时,教师可先甄选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例如童话、寓言等,阅读难度较低,还能提升学生塑造人物、讲故事的能力,为写故事类、叙事类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养成了较为稳定的课外阅读习惯后,教师可布置写读书笔记的作业,笔记内容包括列提纲、积累写作素材以及写阅读感想等。学生升入高年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教师亦可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替代普通提纲,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分析人物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能获得明显的提升。最后,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近期积累的写作素材,再选派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做汇报发言,构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优化写作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情境教学法为例,以“小小‘动物园’”为题写作,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动可爱的动物图片,如温顺可爱的小羊、能说会道的鹦鹉、机灵敏捷的老鼠,等等,并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想象一下,假设你是动物园园长,现在要为这些新到动物园的动物写介绍短文,你想怎么写?你觉得应该突出动物的哪些特点?”让学生认真观察动物,并为写作构建框架。这样的课堂环节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写作教学,显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思考得差不多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假设你是来动物园玩的游客,园长开办了这样的活动:找到你认为和动物相似的身边人,写成作文,并带他到动物园游玩。如果园长觉得你写得不错,就可以给你俩免票。同学们,你们想写谁?”大家纷纷被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逗乐了,立刻挑选写作对象,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写出来的作文质量也更高了。

再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为例,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题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感兴趣的文化遗产,收集、归纳资料。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亲自走访、亲身体会文化遗产的项目,在下节课上课时,每组派出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小组的探究成果。在第二节课上,小组代表分享了自己组员收集的文化遗产资料与写作素材,拓宽了全班同学的眼界。教師可以邀请几名学生说说如果以这个文化遗产为写作主题的话,应该突出哪些内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你有什么好主意……让大家在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完善写作思路。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拓宽眼界,还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起到提升作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四)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语文本是一门富有人文性特点的学科,传统文化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传授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进而在这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的引领下,酣畅淋漓地写作,亦是不错的教学手段,也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一致。教师在平时应挖掘语文教材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元素,从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等渠道,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传授,可以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例如,诗词是最为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的经典诗词作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布置改写古诗词的任务,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容、意境、思想的基础上,将古诗词改写为现代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这样新颖的作文教学方式,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同时,小学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能为写这样的作文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教学《枫桥夜泊》,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分析、体会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描绘的诗歌情境、营造的诗歌氛围,获得“诗中有画”的赏诗体验,然后指导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基础上 “创造美”,写出吸引人阅读的作文,形成主动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五)完善作文修改环节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钢需要千锤百炼”,一篇作文只有在反复的修改中才能趋近完善,写作能力也只有在大量的修改、完善中才能获得提升。由此可见,优化作文修改环节,是提升写作课堂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另外,目前小学写作课堂中制约学生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因素主要是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生活经验有限,而语文的教学任务又比较紧迫,写作时间通常比较短,学生写作时经常因为赶时间而思虑不周,而作文修改环节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完善当前的作文修改环节,以全面的修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作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学生写完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交换批改,找出对方作文中不足的地方,并标出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换修改,并由组员共同选出小组成员中写得最好的作文,在全班分享。在这样的课堂环节中,学生不仅能看到更多其他同学的作文,拓宽写作视野,还能发现一些作文中易错的问题,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尽量避免,写作能力自然会在这样的修改环节中获得显著提升。这也落实了新课改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好处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在写作课堂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达成教学改革目标的必然举措,更是教师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现实需要,更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尽可能发掘出更符合学生个性与实际学情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完善写作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素养作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