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2022-03-30李铁

种子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病虫害玉米

李铁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全国各省、市均有种植玉米,但很多地方在玉米种植方面并未形成系统且高效的模式,加之玉米的病虫害较多,很多农户在防治时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导致我国的玉米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文章以山东省聊城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并详细阐述了玉米常见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3-010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及品质。但在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部分偏远山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尚未得到全面普及,甚至还有部分地区虽然种植技术先进,但产量依然不理想。此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频繁发生病虫害问题,也严重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效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并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十分重要。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 整理土地

玉米根系较发达,呈分枝状,能适应不同的土地条件。但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持续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和水分。因此,玉米种植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想实现高产,必须保证土壤肥沃。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区,境内地形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层深厚、沙黏适中,垦殖率较高,耕地数量较多。但土地生产力分级较低,没有一级地,二级地约占耕地总量1/4,三级地约占耕地总量1/2,四级地约占耕地总量1/5,其余为五级地。因此,要想实现玉米高产,必须合理选择种植土地并科学施加基肥。

与此同时,如果不是冬小麦-玉米轮作的土地,需要在前一年秋季收获后,冬季来临前对其进行深翻。如果是冬小麦-玉米的轮作方式,应在冬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深松。在翻耕作业时,种植户需要保证该地块的土壤不存在漏翻的现象,同时也不能存在较大的土块,翻耕的深度应控制在20~23 cm。完成翻耕作业后,种植户还需要及时起垄,一般垄距控制在130 cm左右,通过精耕的方式整地和平地,能有效保证田地的湿润度与疏松度。在翻耕作业的过程中,种植户还应合理施加基肥,在这一环节中应尽量选择腐熟的农家肥,同时施加适量的氮、磷、钾肥,以此提升土壤肥力,从而为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创造良好环境[1]。

1.2 选择种子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稳产和高产的关键和前提条件。只有优质的种子才能确保苗齐、苗壮,保证种子的健康生长,为此,种植户必须合理选择玉米种子[2]。

一般来说,在选择玉米种子时必须优先考虑品种的生长适应性,同时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在实际选择时,种植户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当地常见的玉米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发生特点,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且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从而为玉米的高产和稳产奠定基础。

1.3 种植模式

要想实现稳产和高产,必须科学规划玉米种植模式。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时间、种植密度、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对玉米的产量有极大影响。种植户在种植玉米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土壤条件,科学规划玉米的种植方案。聊城地区的玉米种植大部分都是与冬小麦进行轮作,也有少部分种植的是春玉米。春玉米一般在4月中旬种植,而与冬小麦轮作的玉米适宜在6月中旬种植。

不论在何时种植,都要提前对玉米的种子进行晾晒处理,避免玉米种子受潮。完成晾晒后还要使用种衣剂对其进行包衣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此外,在播种过程中还要科学设定玉米的种植间距,保持在25~30 cm为宜,避免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植株间争夺养分,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出现弱苗和病苗,必然影响玉米的生长以及产量与品质[3]。

1.4 田间管理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是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玉米出苗后,种植户应及时检查,查看田地内是否苗齐,如果出现大面积少苗的情况,要及时补种。玉米在出苗后生长速度快,对于肥力的需求较高,需要种植户定期追肥,及时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氮、磷肥。此外,在苗期,尤其是玉米植株长到3叶期,种植户应及时进行间苗操作。在玉米种植工作中,间苗是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间苗能保证玉米的营养供给。在玉米幼苗第三片叶子长出3 cm左右的叶心时开展间苗操作,并遵循“去弱留强”原则,有效控制玉米植株的密度。聊城地区玉米种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通常为3 800株/667 m2,这样能保证玉米幼苗获得足够的光照与养分。通过科学间苗可以有效避免玉米植株出现倒伏、养分不足以及产量较低等问题[4]。

在进行间苗操作时,玉米田地中的杂草较多。种植户还必须做好松土除草工作,以保证玉米苗健康生长。应尽量避免运用化学除草剂,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这样不但能避免化学农药对玉米植株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能疏松土壤,促進玉米健康生长。

到了玉米穗期,田间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这一阶段玉米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水分及养分方面的需求非常大。因此,种植户必须加强玉米田地的水肥管理工作。在玉米穗期管理工作中,种植户还需及时拔除发育不良的幼苗及病株,为其他健康植株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

1.5 施肥管理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对氮肥的需求量非常大。要想保证玉米高产,必须加强施肥管理工作,保证玉米生长周期中氮肥供应充足[5]。

在玉米长出3~4片叶子时,种植户在进行松土除草时使用约35 kg/667 m2尿素,也可以喷施叶面专用有机肥,在玉米抽雄时也要及时追肥。由于玉米植株较高,在遇到大风天气时容易倒折,聊城地区经常出现短时大风的情况,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种植户在田地整理时应增加农家肥的用量,同时合理应用磷肥和钾肥,从而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养分均衡,以实现高产和稳产。

1.6 综合抗旱措施

在玉米生长后期,特别是在玉米拔节、抽穗和灌浆时期,不仅需要较多的养分,同时对水分的需求较高。而聊城地区旱涝灾害频发,呈旱涝交替发生和连续发生的特点,其旱灾多于洪涝。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聊城地区约每2年遭遇1次旱灾,约2.6年遭遇1次涝灾[6]。

针对聊城地区夏季多雨的情况,为了避免遭遇涝灾,还应加强玉米田地的排水管理。为了防止秋季时玉米种植因供水不足而导致减产,种植户应采取综合抗旱措施。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增加田间巡逻次数,其次要仔细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同时提高补水频率。

2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3种。

1) 农业防治。近年来,农业防治逐渐成为了开展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农业防治技术是在采用高产种植技术和优质种植技术的前提下,增强玉米自身防御能力,降低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农业防治的重点是选种环节,在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病虫害暴发。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如土地重新翻垄。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1种生物对付另外1种生物的方法,主要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3大类,是最近几年新兴的拟生态防治手段。种植户经常会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病虫害。赤眼蜂能够对多种害虫的卵和幼虫进行寄生,当赤眼蜂的卵孵化出来后会咬破寄主的外壳,从而使害虫的卵或幼虫死亡。从生态角度而言,这种以虫治虫的方式科学方便、经济环保,效果明显。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泛,随着玉米从出苗到成熟,种植户会根据自身经验喷洒农药。但喷洒农药时机不当会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因此,种植户应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玉米和田地造成破坏。

2.1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又称玉米条纹病和枯叶病。在发病初期,玉米叶片的底部会产生灰绿色斑点,到后期斑点逐渐扩大,最终使整个叶片完全感染,甚至感染玉米植株全身,造成玉米减产,严重时会导致玉米植株死亡。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可以从农业技术方面进行防治,即在选种时选择具有大斑病抗性的品种,以此降低该病害的发生率。发生该病害后,应第一时间摘除被感染的叶片,以此有效避免进一步扩大感染。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式,运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水分3次喷洒,能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7]。

2.2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青枯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多发于玉米植株生长的乳熟期。病害发生初期会使病株的叶片呈凸起状,并伴随如同霜降后玉米干枯的形态。发展到后期,干枯的玉米叶片逐渐变黄,其周围的根茎也逐渐变成褐色,从而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玉米果穗呈下垂状态,極大地降低玉米产量。针对这一病害应积极采用农业技术手段防治,种植玉米时应合理控制密度,加强玉米田地的通风性、透光性以及田地湿度,能有效降低玉米青枯病的发生概率,保证玉米健康生长,从而实现高产和稳产。

2.3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顶腐病也是近年来常见的玉米病害之一。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玉米顶腐病的病菌源一般存在于土壤之中,种子被病菌所腐蚀,成为初侵染菌源,从而导致玉米植株发病。该病菌还能进行远距离传播,具有极大的侵害性。

在实际种植中,感染了该病菌的玉米植株表现为个头矮小并伴随多种病态模式,无法正常生长。针对玉米顶腐病,可以采用追肥的方式,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时期追施氮肥,同时使用微肥和调节剂,有效增强玉米植株对该病菌的抵抗能力。此外,种植户还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地里的杂草,提升玉米植株的生长质量,从而有效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概率。当该病害大规模暴发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运用广谱杀菌剂兑水喷洒的方式可有效防治[8]。

2.4 黑粉病的防治措施

黑粉病又被称为玉米灰包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发病率较高的病害之一。其症状主要是玉米的花穗、叶片及茎秆等位置出现黑色病瘤。而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越冬的病原菌,此外也包括种植户不科学施用氮肥等因素。在进行防治时,种植户应在种植时采用50%多菌灵或25%粉锈宁进行拌种操作,然后适当科学深耕。在苗期时如果发现病株,应及时予以拔除。

2.5 地老虎的防治措施

地老虎是玉米常见的虫害,又称切根虫,主要啃食玉米植株的根部及嫩叶,田地中存在较多的地老虎会导致玉米大量死亡。针对这一虫害,主要是对玉米种子采用包衣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清除田地中的杂草。此外,针对农家肥的使用,应采用科学的手段使其腐熟,以有效降低其存在地老虎虫卵的概率。同时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利用灯光在夜晚对其捕杀,或是采用生物诱剂进行诱杀。

2.6 玉米螟虫的防治措施

玉米螟虫也是常见的玉米虫害之一,同时也是破坏力最大的虫害。玉米螟虫主要以玉米的心叶、花蕾以及果实为食,从而导致降低玉米产量。针对玉米螟的防治,种植户可以请教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学习并掌握玉米螟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从而在玉米螟发生季节的田里设置防虫灯,以有效对其捕杀,或是采用释放寄生蜂的方式来进行防治。此外,还可以在玉米的心叶末期,用50%巴丹100 g/667 m2兑水100 kg,以喷雾的方式喷洒到心叶内,从而有效避免玉米螟虫害的发生。

2.7 玉米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治措施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蚜虫和红蜘蛛也是常见的虫害问题。尤其是玉米蚜虫,会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啃食玉米植株,传染矮花叶病毒。在对玉米蚜虫和红蜘蛛进行防治时,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及抽穗期,运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或5%抗蚜威2 000倍液喷洒防治。在喷洒药液时,还可以在药液中加入1%洗衣粉充分混合,以增强药液的黏性,从而延长药效期,提高蚜虫病害防治的效果。

2.8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措施

草地贪夜蛾也是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中常见的虫害之一。有研究表明,自2019年11月份以来,我国云南、四川等地的玉米种植区域广泛受到了草地贪夜蛾的侵害,该虫害已经在华北地区零星出现。为了确保聊城地区玉米的產量与质量,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必须重视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工作。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多发生于20~30 ℃的环境中,尤其是温度超过28 ℃后,其幼虫就会开始迅速生长,经过30 d左右就会完成第1代的生长。根据南方各地区的防治经验,聊城地区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可以采用轮换使用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3 结束语

玉米的产量及质量与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密不可分。因此,在具体的种植工作中,种植户必须不断学习玉米高产种植的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从而有效提升种植水平。此外,还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工作。文章分析了山东省聊城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并探讨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绿色种植,实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希望能对聊城地区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帮助种植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秀梅.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59-60.

[2]张彤彤.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021(22):29-30.

[3]王毓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2):54.

[4]胡大华,潘峰,谢捷君.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1(21):35-36.

[5]姜伟,毕振宇,徐元辉,等.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1(6):180-181.

[6]徐丽英,费凤艳,陈重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1(10):37-38.

[7]王成峰.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及高产种植技术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4):127-128,130.

[8]刘俊霞.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165-166.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病虫害玉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收玉米啦!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我的玉米送给你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