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分析

2022-03-30刘志超

种子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玉米

刘志超

摘    要: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食物供给质量。分析了玉米栽培期间需要注意及可应用的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以促使玉米产量及质量提高,推进玉米种植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3-002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既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玉米种植业发展中,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确保玉米质量,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玉米食材,满足人们对于食物质量的要求。需要重点关注玉米栽培过程,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及方法,结合天气情况,做好节水抗旱工作,促使玉米健康茁壮生长,为玉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 优选抗旱玉米品种

玉米有诸多品种,在栽植过程中需结合当地具体地理条件,例如气候、土壤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品种。玉米品種以抗逆性、适应性、稳定性较高的品种为宜。选择这些品种可以提高种植的密度及产量,改善因气候等外界条件而影响的栽培水平,从根本上确保玉米具备较高的节水抗旱能力[1]。从农作物类别上分析,玉米属于无分蘖作物,因而产量高低与种植密度大小有一定的联系。在种植期间,需加强对种植密度的关注与重视,以确保玉米质量及产量效果。可选用农大108、鲁单981、登海605、郑单958等玉米品种。

农大108属于玉米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当前玉米推广品种的首选品种,具有较高稳定性及出产率,品质好且适应性广。在节水抗旱方面,该品种有着较强吸水性及耐瘠薄性,可种植于全国各地,种植密度控制在3 000~3 500株/667 m2。

鲁单981为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具有较强稳定性、丰产性以及综合抗性,具备较强地区适应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干旱,适用于节水抗旱性地栽培,栽培前需注意蹲苗,种植密度控制在3 000~3 300株/667 m2。

登海605是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同样有着较强的抗逆性以及适应性,可适用于较为广泛的地区栽植,但需注意避免在锈病重发区栽植,且地块肥力要求相对较高,需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及以上的地块为宜,种植密度宜4 000~4 500株/667 m2。

郑单958的优点涵括以上所有,即高产、稳定、抗病、适应性广等,因而亦可作为优质的抗旱玉米品种进行栽植,种植密度可达4 000~5 000株/667 m2。

在具体选择时,还需结合地区综合特征择优选择品种,确保品种与地域条件相吻合,更好地产出高质量玉米,从而提升玉米栽培质量及效果。

2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的栽培细节处理及管理

2.1 播种

相关人员需依据雨季时间并结合以往经验确定育苗期,依据实际情况适时早播育苗。不同海拔区域,玉米生长期会随着海拔高度发生变化,需结合具体海拔高度确定育苗时间。依据降水情况初步判断即可,对于具体播种期的确定并不严格。在播种过程中,每袋1粒。播种完成后,需仔细检查,避免漏播。同时,需浇透水,保证提供给营养袋充分的水分。在此基础上,将细粪土撒入其中。另外,需加强对营养袋土壤湿度的观察,及时补充水分。

2.2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中,需要及时将薄膜去掉,避免出现烧苗的现象,并进行浇水处理,提高土壤的湿润度。幼苗时出现两叶一心,可依据苗棵具体情况进行施肥处理,提高其健康度,避免脱肥。需控水蹲苗,并在移栽前2 d停止浇水,以便取苗运苗。

2.3 移栽

移栽过程可通过单株宽窄定向定植进行移栽处理,在土壤湿润时覆膜处理并打孔,浇透根水,再度封严土壤。同时,移栽过程中还需分级处理,将长势相近的苗移栽至一起,以便后期管理。

2.4 科学管理

可从追肥、揭膜培土、植株调整等方面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在移栽后7 d追肥处理。待成活之后,进行第2次追肥,确保育苗健康生长。在追肥时需注意把控位置,可在距离植株基部8~10 cm处穴施,覆土并结合灌水处理。

在揭膜培土环节,可与追肥相结合,提高土壤湿润度,避免出现倒伏问题。遇到降水天气时,还需人工辅助授粉。在植株调整部分,需及时去除无效分蘖,期间注意避免损伤根叶。授粉结束后,需及时去除雄穗,降低营养消耗,以便营养物质有效转移至果穗。

3 积极使用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实现节水培肥目标

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影响着栽培的直接效果,因而在具体栽培期间需充分利用相应栽培技术,确保节水培肥目标有效达成,从而提高玉米整体质量。相关人员需全面了解栽培相关因素,包括地理条件、玉米品种等,灵活选择节水抗旱技术,提升玉米整体栽培效果。同时,在栽培技术择优应用期间,还应将光照、通风等因素考虑其中,确保玉米茁壮生长。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可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3.1 耕种节水

3.1.1 深耕蓄墒节水

在一定范围内,玉米的耕种深度与其产量成正比,即深度越高产量越高。通常情况下,较深的土壤含水量更高,通透性相对更好,水分蒸发速率低,更具保湿性效果,能够使养分加快氧化,降低受虫侵害概率。

3.1.2 镇压提墒及耙平保墒

镇压提墒及耙平保墒两种技术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分蒸发速率,使水分得以有效保存,降低水分流失。镇压提墒主要是将地面中存在的裂缝以镇压的方式填平、封闭,避免水分流失。耙平保墒则是利用工具将土壤镇压紧实,以达到封闭土壤的效果,将土壤水分流失率降到最低,以实现节水抗旱的目的。

3.2 灌溉节水

3.2.1 调亏灌溉节水

相对而言,调亏灌溉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调亏灌溉技术是以农作物自行调节的方式,达到节水的效果。在某个阶段农作物生长过程当中,需要采取水分胁迫的方式,确保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产量大幅提升。现阶段,我国已逐渐将其应用于玉米种植当中,尽管产量相当可观,但这一技术的应用仍不够成熟,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使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3.2.2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节水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亦是以农作物自身的水分特征为考虑。在水分的吸收过程当中,需由人为控制方式进行水分吸收,以此控制土壤的湿润度并调节农作物的水分蒸发,促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这一栽培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用水量减少,使灌溉用水量能够在水分蒸发期间减少,达到节水的目的[2]。具体操作为通过对土壤机械强度的降低处理,使土壤更具通透性,从而达到节水效果。

3.3 覆盖节水

3.3.1 秸秆覆盖节水

秸秆覆盖节水技术的节水模式是运用麦秆、杂草等材料覆盖土地土壤,通过覆盖方式将土壤与空气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绝,避免土壤与空气过多接触,从而减少水分蒸发与流失。

同时,通过对地表进行覆盖,能够促使土壤更好地吸收水分,使得土壤水分含量逐步提高,从而促使玉米生长更加健康且高质量。

此外,秸秆腐烂时亦可作为肥料,用以提升土壤肥力,进一步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这一技术的应用具备较好的节水效果,成本较低,使用便捷,因而在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

3.3.2 地膜覆盖节水

地膜覆盖节水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玉米种植当中,对产量及节水抗旱有较好的效果。这一技术是将土壤表面覆盖上相应的保护膜,运用保护膜将土壤与空气隔离,以此降低水分蒸发,从而提高土壤湿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育苗移栽浇灌后进行覆膜处理,更好地提升土壤保湿性。

同时,地膜的反光性特征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虫害发生概率,抑制杂草生长,使得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得到保障。

3.4 化学调控节水

3.4.1 应用抗旱剂

抗旱剂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玉米抗旱能力。通过在玉米栽培中应用抗旱剂,能够提升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抗旱能力,降低玉米叶片衰老速度,控制光合作用,以此促使玉米的根系更好地生长,同时能够达到节水效果。此外,应用抗旱剂能够提高玉米叶片的气孔阻力,有效减缓叶片中水分流失速率,从而提升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3.4.2 应用保水剂

保水剂属于树脂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将保水剂应用于玉米种植,能够提高玉米播种土壤的蓄水能力,使土壤吸水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增强土壤吸肥能力,降低水分流失,使得肥料利用率增强,从而促进玉米生长。这一节水技术以借助降低灌溉用水量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3.4.3 應用脯氨酸

脯氨酸应用于玉米栽培过程当中,既能够实现水分渗透调节,亦能够提高玉米叶片水分含量,使得叶片处于饱和状态,因而这一化学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外,应用脯氨酸还能够提高玉米内叶绿素的功能价值,使其光合作用得以改善,从而提升玉米的产量。在应用脯氨酸时需注意的是,脯氨酸对玉米水分蒸发不具影响。由于这一特性,这一化学试剂的应用率相对较高。

3.4.4 应用乙醇胺

乙醇胺在玉米栽培技术中的应用目的以节水抗旱为主,可增大叶片中的气孔阻力,促使水分蒸发速率降低,从而延缓玉米衰老速度。在节水原理上,乙醇胺以控制玉米生理特征的方式实现节水效果。应用乙醇胺进行节水抗旱时,应在玉米干旱期间适当喷洒乙醇胺,降低玉米叶片水分蒸发速度,减少水分生理蒸腾。同时,应用乙醇胺能够促使叶片内叶绿素提高活性,从而促使玉米产量大幅提升。

4 科学应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作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与辅助剂,肥料的价值作用不可小觑。肥料在玉米栽培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给玉米提供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充足养分,也能够优化土壤结构,使土壤更具蓄水能力,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在施肥期间,可利用“地力差减法”的方式施肥,选择含有锰、钾等元素的肥料,在适宜的气候及环境条件下施肥。

施肥结构上,需结合玉米的营养需要,选择化学肥料或生物肥料。前者以微量元素的补充为主,而后者通常为农家肥、玉米秸秆等。一般情况下,需在早春时施底肥,玉米拔节后追肥。需注意的是,肥料成分以60%的氮肥为宜。

5 完善玉米种植管理体系,改善区域气候影响

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能够给玉米提供更好的种植环境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栽植培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实际生产中,相关企业及人员需逐步建立完善的种植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落在实处,确保玉米在有效且科学的管理下更好地生长,适应并实现对气候影响的优化,提高玉米生产效率。

在管理体系具体设置过程中,可从机械化作业管理、除草管理、化学调控管理、人工抽雄管理、病虫害管理以及推迟收获管理等方面加以落实,将管理覆盖至各个方面,提高玉米栽培的专业性及科学性。

相关人员需充分全面了解各种栽培技术,择优选择适当的节水抗旱技术应用,以提高对土壤水分等方面的控制,降低水分蒸发,促使土壤肥力质量提升,从而实现玉米生产高质量及高产。

6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亦是重要的一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对常见的病虫害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对症下药,以更具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各类病虫害问题。在栽植养护过程当中,实现高质量管理效果,促使玉米健康生长,实现产量及质量的综合提升。

玉米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与红蜘蛛、叶斑病、纹枯病、茎腐病等。

对于地老虎,需在早春时期铲除消除,至玉米苗期时进行除草工作。由于这一时期此类病虫害相对较为严峻,需使用40%甲基异硫磷兑水进行预防处理。若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地老虎虫害现象,可采取灌水的方式降低地老虎发病概率。

对于蚜虫与红蜘蛛,可依据土地面积,按照一定比例调和消杀液进行预防和消除。例如,在预防处理中,可每667 m2土地使用70%艾美乐水分散颗粒剂1.4~1.9 g兑水50 kg处理。

对于叶斑病,需在发病前期运用43%好力克乳剂15 mL兑水50 kg进行前期防治。

对于纹枯病及茎腐病,需及时将已感染的病叶去除,将蔓延的部分一并切断。在防治过程当中,亦可针对纹枯病及茎腐病采用不同配比进行消杀处理。对于纹枯病,每667 m2使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50 g兑水喷雾。对于茎腐病,每667 m2采用50%多菌灵粉剂100 g兑水50 kg喷雾进行预防。

需注意的是,在应用农药进行预防及消杀处理时,需结合具体的病症情况进行药剂调配。要适期用药,定时更换,合理控制剂量,以确保药性的有效应用。

7 采摘及储藏

当玉米进入成熟期,需及时进行采收和加工处理。在此期间,需要按照品种分类收取和分晒。注意不可将其放置于公路及沥青路面等阳光直射处晾晒。需避免阳光直射,贮藏于干燥之处。在储运玉米期间,清洁度以及干燥性尤为重要。为了降低受污染物、有害或有毒物的污染,需保障设施整洁及干燥。对于包括秸秆在内的所有副产品,需对其加以综合且科学的利用,如作为牛羊饲料、还田处理等,不可焚烧或丢弃,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8 结束语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节水抗旱措施的落实,运用科学且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栽培种植,以培育更优质的玉米。在此过程当中,需从多个方面考虑并予以落实,包括玉米品种选择、充分了解玉米品种、节水抗旱栽培技术的应用、病虫害防治、栽培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玉米栽培技术,更好地培育出高质量玉米,促使我国玉米产业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鹏飞,王飞潇.京津水源上游玉米节水抗旱增产综合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80.

[2]阿力马古力·沙提巴力德.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102.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