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概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03-30陈来华李娟王亚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3期
关键词:变化政策

陈来华 李娟 王亚辉

摘 要:从肉牛养殖、牛肉生产、牛肉价格、进出口贸易及消费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国内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人口增长、消費量增长、资源约束性增强、牛肉生产增长缓慢、环保压力增大、疫病防控压力增大、进口量不断增长、种源问题突出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增加肉牛产业科研投入、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发展肉牛企业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肉牛产业;变化;牛肉消费量;政策

牛肉营养价值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在国内居民肉类消费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2007年以来国内牛肉的产量一直维持在600万t以上。研究国内肉牛产业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的特点、变化及趋势,对肉牛绿色健康养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牛肉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肉牛养殖情况变化

1.1 2020年肉牛存栏量恢复至7 502万头,为近10年来新高

2010—2016年间国内肉牛的存栏量不断增长,2016年年末国内肉牛存栏量为7 441万头,比2010年增加702.1万头,增幅10.4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2017年存栏量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犊牛和育肥牛价格倒挂,肉牛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同时养牛业遭遇环保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多数养殖户处于压缩或停止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状态,且小规模养殖户陆续退出行业。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肉类供给缺口增大,对牛肉需求增加,肉牛养殖利润增长较多,激发了行业养殖热情,年末存栏量有所增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0年年末,肉牛存栏同比增长7.2%,国内肉牛存栏量达到7 502万头(图1)。

1.2 2020年肉牛出栏量为4 520万头,比2019年有所下降

2011—2020年国内肉牛出栏量进入新的增长期,2020年国内肉牛出栏量为4 520.3万头(图2),比2019年出栏量略有下降,但比2011年增加319.7万头,增幅7.6%。2011—2020年间出栏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73%,这一阶段比前十年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由于肉牛养殖成本增加、养殖面临环保压力增大、小规模养殖户不断退出行业,养户退出导致的肉牛出栏量降幅大于由于规模化养殖带来的增幅。

2 牛肉产量及批发价格变化

2.1 牛肉产量稳中增长

2008—2010年间国内牛肉的产量基本维持在615万~630万t。2011—2016年间国内牛肉产量处于下降后的稳定阶段,产量维持在610万~620万t。2017—2020年间国内牛肉产量有所增长,由634.6万t增长至672万t(图3)。整体而言,2008年以后国内牛肉产量变动增长幅度不大,可能和国内肉牛的生产资源禀赋、养殖收益、生产管理水平有关,同时预计未来国内牛肉产量的增长空间不大,不过牛肉的消费需求仍将维持一定的增长。

2.2 牛肉价格一路上涨,2020年均价超过70元/kg

自2012年以来,国内牛肉的价格一路上涨,2010年1—12月份均价为29.84元/kg,而2020年全年的均价已涨至73.11元/kg,上涨43.28元/kg,增幅1.45倍(图4)。国人对牛肉需求量的强劲增长,是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的重要原因,在不同年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2020年牛肉的需求还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双疫情”影响下的替代功能的影响。

3 2009—2020年间国内牛肉进口贸易量变化

3.1 10年间国内牛肉进口量增长超过200万t

2009年,国内牛肉进口量仅1.45万t,2012年以后中国变成牛肉的净进口国,且进口不断攀至新高,到2020年国内牛肉进口量已经达到211.83万t,增长超过145倍(图5)。虽然2020年有猪肉缺口带来的替代性增长,但是仅从往年进口量的趋势上看,也处于增长的通道中。另外,政策的放开也是牛肉进口量增长的重要原因,2020年1月,中国和缅甸签署了《关于缅甸向中国出口屠宰用肉牛检疫与卫生要求议定书》,规范了东南亚边境活牛交易市场,推动东南亚牛源入境合法化进程;2020年2月,中国海关总署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解除进口美国牛肉及牛肉产品月龄限制的公告》,解除了对美国30月龄及以上牛肉及牛肉产品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的相关产品对华出口。进口的牛肉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等29个国家,巴西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3.2 2020年牛肉出口量萎缩至170 t

从图6可以看出,整体国内牛肉出口量不断萎缩。2010年国内牛肉出口量约为2.21万t,2011年以前国内牛肉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属于牛肉出口国,而到2020年国内出口量已降至169.92 t。国内的牛肉主要出口至中国香港、意大利、巴拿马和中国澳门;全牛杂碎全部出口至中国香港。出口量的萎缩,除了和国内需求旺盛有关,还与国内外牛产品价格差有关,出口牛肉的利润变薄或在国内销售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以2020年为例,国内牛肉平均出口离岸价格7.97美元/kg,折合人民币55.79元/kg(汇率按7计算),仍远远低于国内70元/kg以上的均价。

4 国内牛肉消费量变化

4.1 近10年国内牛肉表观消费量增长40.45%

从表1可以看出,国内牛肉的表观消费量在不断的增长,从2010年629.26万t增至2020年的883.81万t,增加254.55万t,增幅40.45%(附表)。牛肉表观消费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内牛肉产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是进口量的激增,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对国内牛肉表观消费量的增长贡献更大。由于受国内土地、水及饲料资源的限制,预计未来国内牛肉消费量的增长来源仍将主要来自国外进口。

4.2 人均牛肉消费量不断增长,2020年超过6 kg/人

2009年以来国内人均牛肉消费量不断增长,从2009年的4.71 kg/人,增长至2020年的6.29 kg/人,增长1.58 kg/人,增幅33.55%(图7)。牛肉含有较为丰富蛋白质和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营养价值功能被国人所认可,另外,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是牛肉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新兴的中产阶级和快速的城市化极大增加了牛肉消费。近10年消费者对于牛肉消费的认知水平和品牌意识也有所增强。

4.3 猪/牛比价呈“V”字形走势

猪/牛比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消费者在消费猪肉或消费牛肉的经济性选择行为。猪肉价格占牛肉价格比重较高时,更多的人选择消费牛肉;而猪肉价格占牛肉价格比重较低时,出于经济性或性价比的考虑更愿意选择消费猪肉。从图8可以看出,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猪/牛比价较高,在0.5以上,说明相对而言,猪肉与牛肉相比人们更多选择消费牛肉。在这一期间,国内养猪业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导致国内养猪业受损严重,猪肉产量增速缓慢,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0年6月国内猪肉批发价为13.98元/kg,至2012年6月涨至19.75元/kg,涨幅41.27%;而这一时期,牛肉的批发价格由29.21元/kg,涨至38.09元/kg,涨幅30.4%,猪肉上涨幅度更大。同样在2019年6月—2020年12月,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国内猪肉缺口,价格大幅上涨,人们相对更愿意选择消费牛肉。2010年7月—2019年5月间,国内猪肉年度产量处于高位,维持在5 100万~5 800万t之间。相对充裕的猪肉产量,使得国内猪肉批发价格维持相对稳定,平均价格为20.82元/kg。这一期间,肉牛产业结构仍处于变化调整期,在比较经济效益低、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響下,散养的母牛养殖群体不断萎缩,肉牛存栏数量不断下滑。牛肉的批发价格由38.09元/kg,上涨至60.48元/kg,涨幅58.78%。牛肉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使得猪肉的性价比升高,选择消费猪肉的人更多或人们更愿意消费猪肉。

5 存在问题

5.1 养殖成本不断增加,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由于近年来国内饲料原料价格、人工劳务成本、疫病防疫和治疗费用不断增加,养殖户对肉牛养殖积极性下降;牛肉价格的不断攀升诱使屠宰母牛以满足牛肉市场需求,导致很多地区“杀青弑母”现象日益严重,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同时,肉牛产业还面临饲草资源匮乏、散户退出增加、环保问题突出、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诸问题,使得中国肉牛产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1-3]。

5.2 尚未建立联合育种机制,企业育种能力有待加强

2019年年末,全国有38个种公牛站,共存栏肉用种公牛(包括乳肉兼用牛)2 952头,有44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全群存栏6.14万头,核心群2万头。但是国内在肉牛育种上仍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联合育种机制。大部分肉牛育种场群体规模小且分散,处于各自为战、封闭育种、目标不明的状态;肉牛育种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育种效率不高,特色不突出,市场优质优价反应迟钝[4]。

5.3 牛肉进口量增长挤压了国内肉牛的利润空间

近10年间中国先后解除了爱尔兰、荷兰和丹麦三个欧盟国家牛肉输华禁令。2017年,中国批准美国、白俄罗斯牛肉可以出口到中国。法国牛肉被禁17年后,2018年6月25日,被正式批准可以出口到中国。2020年1月,中国和缅甸签署了相关牛肉进口的卫生安全协议。2020年2月,批准了美国牛肉的进口。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牛肉进口实行自贸区协定税率,对东盟的牛肉及牛肉制品进口2010年开始就已全部减免关税。关税降低或取消降低了进口牛肉的价格,牛肉进口量大幅增加。质优价廉的进口牛肉对国内肉牛养殖和牛肉市场供应产生深刻影响,严重挤压国产牛肉生产加工的利润空间。同时在国内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之下,国内外价格差拉大,牛肉走私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会严重扰乱市场价格。若是疫区国家牛肉流入国内,会给国内牛肉安全带来隐患。

6 相关建议

6.1 加大肉牛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

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各种利好生猪产业生产的政策不断出台并压实,极大地促进了生猪的恢复性生产;而肉牛方面政策,全国性产业规划文件仅2009年农业部印发的《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两部门印发的“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包括将继续实施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实行良种牛引进补贴政策;鼓励肉牛养殖小区建设等。对比而言,近些年国内肉牛产业的发展扶持政策仍相对偏少,力度略显不足[5]。政府可以在加大信贷规模以及贷款贴息政策,肉牛养殖户繁育良种母牛提供精饲料补贴,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肉牛产业等方面发挥作用。

6.2 增加肉牛产业科研投入,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动区域科研力量整合,重视自主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选育优良品种,改变“只引进不育种”的现状,实施杂交改良计划,鼓励“产学研”协同推进国内外优质肉牛品种的改良,提升肉牛品质。引进先进高效的生产技术,扩大肉牛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科学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升肉牛养殖技术效率水平,推动肉牛养殖、屠宰加工科技创新,推进养殖场、屠宰场标准化、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国内肉牛全要素生产率。积极发展扶持多样化的服务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等社会化服务主体作用,及时精准服务肉牛产业,为行业中型企业和中小规模养殖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市场行情、购销服务、市场调研、保险甄选等服务,帮助肉牛企业和养殖户构建自主的竞争能力。争取建立政府,社会化组织,肉牛养殖企业以及养殖户沟通交流信息平台,一方面,政府能及时了解生产实际,对政策法规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组织及时收集信息,做好市场的监测预警工作,为生产提供信息指导。

6.3 培育发展肉牛企业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鼓励发展肉牛产业上、下游企业合作模式,建立肉牛产业供应链体系,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化肉牛产业。完善从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到市场营销服务的肉牛产业全链条供应链体系。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肉牛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全过程管理数据和分析服务模型,推动肉牛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融合,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采购、协同养殖、协同销售,促进不同规模肉牛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构建肉牛产业全产业链“集团化企业推动、支撑企业带动、产业集群联动、服务部门互动”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昝林森,梅楚刚,王洪程.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48-52.

[2]王明利,石自忠,杨超,等.中国肉牛产业发展规律及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3]石自忠.中国牛肉市场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

[4]高雪.2021年5月第十九届(2021)中国畜牧业博览会[J].畜牧产业,2021(5):15-16

[5]张越杰,田露,曹建民,等.中国肉牛產业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Existing Problems Analysis and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China

CHEN LAI-hua,LI Juan,WANG YA-hui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beef cattle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beef cattle breeding,beef production,beef price,beef imports and exports,and beef consumption,and investigate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blems including the growth of human population and beef consumption,the enhancement of resource constraint,the slow growth of beef production,increasing pressure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creasing imports,and significant beef cattle provenance problems etc.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d suggestions to increase policy support,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f beef cattle industry,to develop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and to cultivate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peration mode for beef cattle enterprises.

Keywords:beef cattle industry;change;beef consumption;policy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0年度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任务(项目编号:CAAS-ASTIP-2020-AII)。

作者简介:陈来华(1982— ),男,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产业技术与经济。

通信作者:王亚辉(1986— ),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分析。

猜你喜欢

变化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这五年的变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我来添画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