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2022-03-29刘丹丹

当代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平面

刘丹丹

(湖北省孝感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 孝感 432100)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主要应用于重度子痫、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等产妇,能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该手术通常在子宫下段建立手术切口,但在手术切口建立后,产妇会产生疼痛感,且程度强烈,刺激产妇的心血管系统,使产妇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血压增加、呼吸不畅等,甚至会抑制产妇的免疫功能状态,引发生理功能紊乱情况,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1]。为减轻产妇术后的疼痛反应,临床需在术后加强镇痛干预,以缓解产妇疼痛症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大程度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2]。当前,临床常用的镇痛方式主要有自控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虽具有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增加麻醉剂量以增强镇痛效果[3]。剖宫产产妇的麻醉耐受性通常较差,若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过多则会引发各种严重不良反应,危及产妇生命安全,所以确保麻醉药物类型与剂量非常重要[4]。本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应用效果及对VAS 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90 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镇痛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30.65±3.35)岁;孕龄37~40周,平均(38.53±0.47)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5 例。对照组年龄24~39 岁,平均(31.75±3.25)岁;孕龄38~41 周,平均(39.45±0.55)周;初产妇31 例,经产妇14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晰且资料完整;②符合剖宫产指征;③均为足月单胎妊娠;④均具有较高的依从性;⑤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①对麻醉药物过敏者;②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者;③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者;⑥存在慢性疼痛史者;⑦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自控镇痛,给予患者舒芬太尼药物(舒芬尼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剂量为0.05 μg/(kg·h)。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消毒铺巾后展开穿刺,从腹壁前内侧到后侧进针,到达腹横肌平面,抽出针芯,并注射3.0 mg/kg 的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3),注射完成后通过超声观察药物的扩散情况与渗透情况,两层肌肉之间出现梭形空间表示扩散与渗透良好,提示注射成功。之后在对侧进行注射,不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以免造成中毒情况。药物注射过程中对产妇的体征及变化进行密切监测,若出现异常情况则要于医嘱下使用脂肪酸并立刻开展抢救[5]。

1.3 观察标准 比较两组术后2、4、6、12、24 h VAS评分、B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轻[6]。采用BCS 评分评定患者的舒适度,分值0~4 分,0分表示安静时无痛,持续有疼痛;1分表示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严重;2 分表示深呼吸或咳嗽时轻微疼痛;3 分表示仅在咳嗽时疼痛;4 分表示深呼吸或者咳嗽时无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舒适度越高[7]。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头晕和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 术后2、4、6、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5 45术后2 h 1.75±0.22 1.33±0.15 10.581<0.001术后4 h 2.17±0.12 1.44±0.22 19.541<0.001术后6 h 2.36±0.21 1.82±0.22 11.910<0.001术后12 h 2.69±0.25 2.04±0.14 15.218<0.001术后24 h 3.17±0.41 2.44±0.12 11.463<0.001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BCS 评分比较 术后2、4、6、12、24 h,观察组BC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BC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BC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5 45术后2 h 2.14±0.32 2.87±0.22 12.610<0.001术后4 h 2.55±0.23 3.22±0.12 17.325<0.001术后6 h 2.86±0.22 3.55±0.22 14.877<0.001术后12 h 3.03±0.18 3.66±0.16 17.548<0.001术后24 h 3.12±0.13 3.71±0.12 22.371<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后宫缩疼痛与手术切口疼痛会对产妇造成极大影响,其中宫缩疼痛是指子宫收缩造成组织出现缺氧及缺血而出现的宫缩疼痛现象,患者会出现间接性绞痛现象;而手术切口疼痛与神经前支中枢神经系统(T6~L1)存在密切关系,其腹部会出现持续性疼痛[8]。剖宫产术后疼痛尤其严重,不但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功能造成影响,还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产妇心理与生理方面均受到创伤,且疼痛还会对泌乳素的分泌造成影响,导致出现大量炎症因子,延长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延迟母乳分泌时间,为促进产妇尽快康复,尽早实现母乳喂养,需高度重视剖宫产术后镇痛[9]。

术后自控镇痛需要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多,会导致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现象,甚至出现神经毒性与静脉阻塞等风险,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10]。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镇痛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腹横肌平面能对平面神经传导具有阻断作用,通过超声引导可轻易将药物注入腹横肌平面内,进而有效阻滞神经传导,快速缓解疼痛[11]。此外,该麻醉方法能减少麻醉剂量,减轻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于超声指导下进行穿刺更加精准,能保证麻药顺利注入,提高治疗安全性[12]。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应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具有理想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产妇舒适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剖宫产产妇平面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