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酸清除率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对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2-03-29宋厚侠

当代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乳酸重度重症

宋厚侠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枣庄 277300)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及重症学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以肺部感染为主并伴多器官功能性损伤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起源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凶险,病情进展迅速,易诱发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导致患者死亡[1]。有研究[2]发现,早期准确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用于肺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及结局预测。乳酸清除率(LCR)能反映机体严重感染代谢紊乱情况,可预测肺炎患者的转归[3]。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指标,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与机体炎症标记物及多种前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CR、RDW 水平在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就诊的120 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分为轻度组(APACHEII 评分10~19 分,n=42)、中度组(APACHEⅡ评分20~29分,n=35)、重度组(APACHEⅡ评分≥30分,n=43)。轻度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37~73岁,平均(57.26±4.10)岁。中度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1 岁,平均(57.11±5.93)岁。重度组男24例,女19 例;年龄40~74 岁,平均(56.73±5.36)岁。3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以患者入院28 d预后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1)与死亡组(n=99)。死亡组男13 例,女8例;年龄37~67岁,平均(56.15±6.20)岁。存活组男52 例,女47 例;年龄45~74 岁;平均(57.04±7.33)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经胸部CT、实验室血清学检查,符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5];年龄≥18岁。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脓毒症或休克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住院≤48 h内自动出院或死亡者。

1.2 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入院并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及确诊6 h 的动脉血5 ml,采用GEM Premier 3000型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初始及确诊6 h的血乳酸水平,6 h LCR=(初始血乳酸值-6 h 血乳酸值)/初始血乳酸值×100%,采用MEK-6318K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确诊6 h 的RDW、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所有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化试剂公司。于患者入院24 h 行血常规、生化指标、胸片、痰细菌培养等检查,根据各项生理参数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值计算APACHEⅡ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采用多因素COX 回归模型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LCR、RDW、PCT、CRP水平比较 重度组6 h LCR 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中度组,RDW、PCT、CRP 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LCR、RDW、PCT、CRP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CR,RDW,PCT,CR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 severity(±s)

表1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LCR、RDW、PCT、CRP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CR,RDW,PCT,CR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 severity(±s)

注:LCR,乳酸清除率;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与中度组比较,aP<0.05;与轻度组比较,bP<0.05

组别重度组(n=42)中度组(n=35)轻度组(n=43)F值P值LCR(%)9.28±2.13ab 16.05±3.27b 22.73±5.49 123.856 0.000 RDW(%)16.59±1.78ab 14.26±1.26b 11.17±0.79 174.996 0.027 PCT(μg/L)5.81±2.74ab 3.43±2.62b 1.77±1.40 32.799 0.000 CRP(mg/L)66.65±16.72ab 48.98±12.56b 30.91±15.79 58.172 0.000

2.2 不同预后结局患者LCR、RDW、PCT、CRP 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 死亡组LCR 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RDW、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结局患者LCR、RDW、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CR,RDW,PCT,CRP levels and APACHE II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 outcomes(±s)

表2 不同预后结局患者LCR、RDW、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CR,RDW,PCT,CRP levels and APACHE II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 outcomes(±s)

注:LCR,乳酸清除率;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APACHE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组别死亡组(n=21)存活组(n=99)t值P值LCR(%)6.29±2.52 27.62±7.34 13.116 0.000 RDW(%)22.64±3.35 7.73±2.10 26.308 0.000 PCT(μg/L)8.14±4.25 1.20±2.73 9.497 0.000 CRP(mg/L)71.74±33.56 25.59±14.25 10.134 0.000 APACHEⅡ评分(分)34.18±6.85 16.23±3.30 18.122 0.000

2.3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近期死亡 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CR是重症肺炎患者近期死亡的保护因素,RDW、APACHEⅡ评分是重症肺炎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Table 3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recent death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3 讨论

目前,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机体免疫及病原菌相互作用有关[6]。重症肺炎患者常伴有各种严重并发症,机体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导致各组织细胞缺氧,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继而引起其他器官相继出现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7]。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8]显示,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0%。因此,临床急需探寻快速、准确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的有效工具。APACHEⅡ评分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病房应用最广泛、最权威的危急重症病情评价工具,由急性生理学评分、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对多种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APACHEⅡ评分越高则病情越重、预后越差[9]。近年来,有研究[10]证实,APACHEⅡ评分与肺炎患者的病情呈正相关,且可预测肺炎患者的转归。但APACHEⅡ评分系统涉及12项生理指标,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不便临床使用。因此,引进生物标志物作为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因子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炎症的指标较多,包括细胞因子、血象、病原学检查等,但指标检查耗时较长、特异性不高[11]。RDW 是血常规检查的一部分,具有廉价、便捷、耗时短等优点,可反映红细胞体质异质性,值越高则提示红细胞体积变异率越高,以往常用于评估贫血的性质。随着深入研究[12]发现,RDW与机体炎症反应密切有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裴学勇等[9]研究报道,RDW 对重症肺炎的预后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乳酸是机体组织低灌注、缺氧时,糖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血乳酸浓度能反映机体组织灌注情况及是否缺氧。对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其组织器官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状态加重,无氧代谢增强而产生大量乳酸[3]。因此,血乳酸可作为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随着深入研究发现,影响血乳酸水平的因素较多,且由于重症肺炎患者基础代谢率及脏器功能障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仅单一检测某一时刻的血乳酸浓度并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发展情况[6]。随着连续血乳酸浓度动态监测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临床上出现LCR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危急重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度组6 h LCR 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度组,RDW、PCT、CRP 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P<0.05)。表明随着肺炎患者病情进展,LCR 值越来越低,RDW、PCT、CRP 水平浓度越来越高,与刘冰等[1]研究结果一致。死亡组6 h LCR 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RDW、PCT、CRP 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提示LCR、RDW与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与朱宝华等[7]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LCR 是重症肺炎患者近期死亡的保护因素,RDW、APACHEⅡ评分是重症肺炎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证实LCR 与RDW 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及独立性。

综上所述,LCR、RDW 可客观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两者联合可作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主要观察了LCR、RDW两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肺部炎症范围等均影响患者的预后,需今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乳酸重度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乳酸何去何从
——运动抗肿瘤的作用及其特异性研究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宫斗剧重度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CT增强扫描重度碘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