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诙谐中的现实

2022-03-29张静

东方收藏 2022年2期
关键词:造型插画色彩

摘要:约瑟夫·克里斯汀·莱恩德克尔是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插画黄金时代的杰出画家,其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了大量题材丰富的插画作品,作品以人物为主,描绘生活气息,他善于刻画人物的表情,捕捉人物瞬间动态,给观众构建了新颖有趣的审美体验,展现出独特的表现技法和个人风格,在插画领域独树一帜,其作品具有持久魅力,经久不衰。本文通过对其作品技法的分析,审视其内在结构、造型特点、色彩光影及形体的关联性表现,研究其独特的魅力之源。

关键词:插画;造型;色彩

约瑟夫·克里斯汀·莱恩德克尔(Joseph Christian Leyendecker,1874—1951),1874年出生于德国,1882年移民美国,15岁时在芝加哥木版画作坊J.Manz&Company工作,正是这段工作经历让他意识到若想获得长远的发展,正式的艺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后来,他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每周上三次夜校,其老师约翰·H·范德普尔(John H.Vanderpoel,1857—1911)的解剖学理论对他的绘画风格有深远的影响。1896年春,他获得Century杂志八月刊仲夏节封面设计比赛一等奖。当他1896年9月抵达法国时,获奖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他与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1860—1939)等人一起,被大家认为是冉冉升起的艺术新星。

其绘制的人物丰富多变、造型写实,人体的各种姿势、透视、遮挡等关系处理得非常准确,显示其扎实的人体素描功底,尤其是对人体瞬间动态的捕捉,刻画得非常精准。他为《星球六晚邮报》创作的封面高达322张,被称为“杂志封面大师”,其插画作品描绘了贵族、平民的生活场景:打高尔夫的男人、骑木马的小孩、打鼓的男人、购物的女人、节庆活动等,这些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反映出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诙谐幽默的小插曲,日常生活的真实瞬间展现了理想生活的幸福模样,画面中充盈了温暖和美好情感,以文化艺术内涵让民众产生强烈共鸣。

世人在分析艺术作品时,常常审视其内在结构,组成部分及内在关联,寻找有趣、吸引人和动人的和谐、冲突及其解决模式。那么约瑟夫·克里斯汀·莱恩德克尔插画作品中规律性、持久性的魅力是什么?在他出生的时代,艺术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时在巴黎举办了印象派画展,那次画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印象派画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描绘现实,他们使用光和色,给绘画带去前所未有的革新,在此之后改变了人们的二维感知。油画的风格发生了变化,主题也在变,人们渴望看到展示日常生活、奋斗精神和理想生活状态的文化艺术,在这种市场需求之下,被企业主雇佣的艺术家们,可以尝试更为自由的创作。

J.C. Leyendecker的作品常选用生活化的场景,画作主题诙谐幽默,人物的肢体语言丰富生动,最鲜明的特点是画面构图隐含着丰富的变化。在《感恩节》(图1)这幅画作中,画面的主体是高举托盘的男人与三只小狗,人物和动物背后的整体背景留白,画面下方一大两小的建筑装饰与男人单立的脚形成一个三角形,给画面设置了稳定性的构图框架。胖男人上半身往后倾斜,敞开的外套下摆形成画面的第二个三角形。在跳跃的狗、左下角的狗、右下角的狗以及胖男人端起的火鸡间连线,形成画面中的第三个三角形,这是高度最高的三角形,形成画面整体最强的视觉冲击力,火鸡处于第三个三角形的尖角位置,这个点位的设置并非在画面中线上,而是在画面偏左的部分。在火鸡与端托盘的男人双手间拉一条垂线,垂线向下延伸,穿过男人弯曲的膝盖与站立的单脚,形成的重心线大约在画面左侧三分之一处,若画面右侧的留白太多,就会造成画面视觉中心偏左。画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画面右下角画了一只用力咬住衣服下摆的狗,形成视觉上强大的拖拽力,同时,外套轮廓的直线,强化了斜向拉扯的力量感,将左侧的力往右侧分散,均衡了视觉上的受力。审视整体的画面布局,画面右侧男人腰后的区域有点空,所以画家绘制了食物散发的香气,来填补画面的空白,形成画面整体构图上的饱满。画家运用固有的视觉原理进行创作,又刻意打破规则,尝试新的视觉体验,稳定中有动感,这种动感并不是信手涂鸦,而是匠心经营,对造型细节进行斟酌取舍,营造有意味的形式、有趣的构图。

其次,他的画作中具有丰富的光影变化,拥有瓷器一般的光感,光点丰富,层次感强。画家刻画的狗,皮毛细节特别丰富,暗部区域穿插了弧形和不规则形的亮色块,这些亮光,丰富了暗部的细节,让暗部显得通透。中间调的细节刻画细腻,在皮毛固有色的基础上,用色相和饱和度的变化来塑造体积感,画家在后脚爪点缀一些光点,刻意让一抹亮色跳出来,增加造型的生动感。细看三只小狗,色彩分割的块面中有油画的笔触感,尤其是跳起来的狗,狗脖颈下的肉色两点,采用厚涂的油画笔触。笔触是对现实对象进行写实性表现的手段。有时需要将画具的痕迹消除以创造光滑的画面,有时则需要在画面上保留一定程度的痕迹。笔触只是绘画的一种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之于中,必行于外”,绘画的形式是独特的个人感受的外化,隐藏着无限潜力和无限可能,应释放天性,释放内心的情感,随心所欲,自然抒发,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享受创造力释放转变为可观察的形式的过程。狗的脊背、耳朵、尾巴、四肢受到环境光影响,反射光用青色冷调来处理。棕色皮毛处用浅色划出一道道线和不规则的面,以体现出流动的光感,而浅色皮毛处用棕灰色划出一道道线表现亮部区域的暗色纹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映衬感,三只狗的色彩以灰褐灰白为主,鲜艳的颜色只在局部起点缀作用,画家有意识地追求色彩减弱、增强、对比的变化性,既保留了绘画的写实性,又让画面更富有装饰性效果。

最鲜艳的颜色集中于男人的外套和脸部,这样做的好處是,让画面具有统一性,在沉稳的色调中,以艳色提亮,不至于太花太乱。衣服细节的处理体现出画家职业生涯中早期的版画工作经验,暗部并非平涂满铺,而是在深色区域有意留出浅色排线,像素描的排线笔触,也有木版画刻线的风格,这些浅色排线让暗部具有透光性,不至于沉闷死板。中间调的纹理细节丰富,比如外套的内衬部分,刻意保留笔触感,并不使用柔和的过渡色弱化边界。

在《保姆》(图2)的画作中,人物面部表情生动,婴儿抓住少年的头发,少年的五官扭曲成了表情包,生活气息浓郁,妙趣横生。少年交叠的两只脚,抠紧的拇指和抽搐的脚趾与痛苦的表情相互呼应。人物服装的纹理沿袭一贯的绘画风格,暗部有亮点穿插,中间调有细化的衣纹层次,用色考究,青灰绿灰的配色,让衣服有脏灰旧的感觉。画面中出现日常生活用品,增加了生活化的气息,让观众感觉亲近亲切,真实且贴近生活。鱼竿从画面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摆放的位置接近画面对角线,画家擅长用图形、线条或隐形的力来引导画面的视觉流向,男孩身后有投影,鱼竿接触墙壁的上半部分也有投影,两处投影表现出人物后面是一堵墙,从蚯蚓罐的投影能看出地面,原本蚯蚓罐后面应该有地面跟墙面的交界线,然而画面中并未出现垂直或水平方向的线,墙体的分界线被隐藏,让画面变得干净又富有空间的探索感,营造了空间隐和现的趣味,让观众在欣赏画作时有探索的乐趣。画面整体色调柔和。灰调子里有丰富的层次变化,为了体现穷苦人家的生活,整体没有使用鲜艳的颜色,穷人面如菜色且消瘦,而其他画作中的富人面色红润且肥胖;富人穿着绫罗绸缎,衣服上有各种饰件,皮鞋锃亮,而穷人穿的衣服普通,连一双鞋都没有,只能光脚;富人的孩子是仆人伺候,而穷人家的孩子,只能由大一点的孩子帮忙照看。作品体现了现实,却没有一味地抒发悲苦之情,生活虽苦,却苦中作乐,贫困的生活也有乐趣和希望,婴儿代表着生活的希望,虽然日子穷苦,但婴儿健康,哭声响亮,有力的小手抓着少年的头发,把少年都抓疼了,看少年面部表情扭曲,龇牙咧嘴,观众都会忍不住发笑,这样的场景让人感慨,让人笑过之后有思索。男孩坐着的箱子,并不是以正视图的角度摆放,箱子摆放的角度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后面墙上的两条横线,涂以黑色,简约现代,又有裝饰性,用两条线标注了一个空间关系,增加画面的稳定性,让画面的上端不至于太空,同时简化背景,让视觉焦点集中在主要人物上。在他的很多作品中,这两条线成为标志性的元素重复出现。

观察J.C. Leyendecker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演变,可以看出,他早期的绘画,对人物衣着的处理,偏向色彩平涂,为了突出中心人物,也曾将背景大面积涂黑,有时也弱化轮廓线,甚至不画轮廓线,将人物肌肤的上色进行柔和过渡。他在绘画过程中尝试过很多表现手法,早期表现肤色的排线过于细碎,排线的线条粗细一致,沿一个方向密集排列,色彩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没有拉开,层次感不强,显得繁琐死板,色彩浑浊而脏乱,缺少灵性和变化,后来在描绘人体肌肤质感时,轮廓线有了粗细变化,有些地方刻意断开轮廓线,面的刻画有了重点刻画和一笔概括的区分,大的块面,小的块面,关节的转折,受光、背光、高光、反光等关系处理得干净而果断,面的分割和刻画非常鲜明,不拖泥带水,有时有些夸张变形,根据不同光线的变化,每块面的色彩冷暖不同,饱和度不同,色彩的平淡和浓烈,冷色和暖色,平涂和带棱角的不规则面,仿佛华丽的乐章,轮番上演。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他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技法越来越纯熟,在面的刻画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即在暗部留下碎线状的点光,增加暗部的透光性,避免暗部显得沉闷。被乔治·卢卡斯收藏的《空军飞行员》(图3)绘制于1917年,画作最精妙之处在于人物的衣服处理,皮质外套的质感和肌理既丰富又统一,其标志性的黑色水平线和签名出现在画面背景里,下垂的围巾有垂直向下的力,增加画面的稳定感和拔地而起的力量感,同时打破左右对称的布局,增加变化感。飞行员的脸朝向一侧,与飞机机头同向,目光看向画外,是现代人像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构图,以达到深远的意境。背景的飞机以对角线方向,增加画面的生动感,画面色调统一,褐色系色彩的处理,让人感觉到视觉层次的丰富性和视觉上的愉悦,皮衣反光的光线处理,光感非常舒适,不是强烈的高光,而是沐浴在和谐舒适的光照之下,皮衣哑光厚实的质感被处理得惟妙惟肖,浅褐、红褐、灰褐、土褐、黄褐、棕褐、深褐的颜色,以不同比例完美融合,即便现代的照相技术也拍不出如此丰富的层次细节,只有画家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创新性思维,才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插画。正如罗丹所说,大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对于画家而言,敏锐的感知和经验是不可缺少的,潜意识的感知、直觉的经验思维和有效的色彩知识应该始终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从多种可能性中选出最适当的色彩决策。对色彩的体验将带着观赏者独特的感受传导到内心深处,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形成情绪、情感、张力、能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感悟。

他在插画世界里描绘了时尚光鲜的俊男美女、天真活泼的孩童、诙谐幽默的凡人小事,他以高产的画作、高超的技法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他塑造的绅士形象优雅稳重、时尚内敛,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欢迎,插画中展现的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带有他独特风格烙印的艺术作品直至今日依然魅力不减。

参考文献:

1.方圆.黄金时代的美国插画[J].大众文艺,2017(15).

2.美国霍华德·贝克尔著、卢文超译.论艺术作品自身[J].艺术学界,2016(02).

3.Laurence S. Cutler and Judy Goffman Cutler. J.C.Leyendecker[M].Abrams.2008:19.

4.日本三浦笃著,日本高阶秀尔编,金静和译.西方绘画史.从近代持续至现代的追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1:126.

5.梁小雨,胡雨霞,梁朝崑著.三大构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5:5.

6.沈海泯主编,张艳编著.笔尖上的追寻.色彩进阶.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0.8:54.

7.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杨继梅译.色彩艺术:色彩的主观体验与客观原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7:162.

作者简介:

张静,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文博馆员(中级),研究方向:展陈设计、中国画研究、油画研究

猜你喜欢

造型插画色彩
插画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神奇的色彩(上)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何籽❘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