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再思考

2022-03-29李锐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近几年在国内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掀起了网络科技的应用浪潮,这在给国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应用前景的思考。教育兴国,人才的培养须从教育起步。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相融合,既是对信息技术应用前景的探索与导入,又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文章将从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对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做进一步的探寻与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应用;小学教学;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8-0088-02

引  言

现如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趋向常态化,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那就是无体系、无差别式地应用。教师的表达方式与教学手段各有不同,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若不结合学科特点而只是用于浮于浅层的資料查找和教案制作,则不能体现信息技术带来的特色化教学的优势,从而导致学科教学思维拓展道路艰难,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本质上的创新。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本文着重探索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不仅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启蒙的重要阶段,还因为6~12岁左右的儿童的接受意愿较高。小学阶段的教学注重益智与启趣过程,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络视听性更加契合这一教学初衷。教师若能够合理利用,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除了上文所述的从学段角度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外,还应当从信息技术对各学科教学的特定优势考虑。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导入讲解课文读音,引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若教师只通过自身朗读来完成这一过程,会导致学生听课疲劳。教师若想提升情境导入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可结合语文课文的故事特性,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制作带有动画特效的PPT,每放一帧对应一个段落的内容,或直接搜索与本文有关的少儿动画和少儿歌曲进行播放,达到新奇有趣的课堂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要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达到应用融合的效果,教师不应盲目在教学实践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而是应结合本科目教学的状况,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和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从而总结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中浮于表面的症结所在。

(一)融合观念不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和无线网络已成为学校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与应用的便捷寻找教学素材辅助教学。但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服务中心是学生,在教育行业,学校教育相对更加推崇传统、务实,强调学生的专注与上进,故部分教师不愿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应用普及。

(二)融合能力不足

融合能力不足既有教师本身的问题,也有校方硬件的问题。从教师自身能力来讲,最高学历虽不一定代表个人能力的最高水平,但最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所能达到的平台高度、眼界和思想水平,这并非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质疑。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汲取开拓教学眼界的新知识与新思想,广泛阅读研究资料,关注学科教学的最新资讯,以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解决个人能力不足而带来的问题。在校方硬件设施方面,若想更加方便、直接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多媒体智慧教室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微课教学还是课件放映,都需要教室内部多媒体设备的支撑,但在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小学,可能只有一两个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校方应将重点课时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珍惜在多媒体教室学习的时间。

(三)融合资源有限

融合资源有限的问题并非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教学资源有限,而是教师所能探知的学科融合资源有限。教师若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搜索简单的图片和音频进行教学,而不主动利用空余时间探寻质量过硬的教学平台或其他教学资源,则会极大地限制互联网所能带来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容易引发教师个人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轻视,从而导致教师安于现状,难求创新。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认识

在加强认识方面,教师首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力量远不限于课件制作和素材提供,可以应用其针对学科形成一种兼有个人风格和班级特色的课堂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地位是不需要改变也不能改变的,教师需要意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对教学质量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引发其主动探索与求变之心。

(二)提高技能

由于小学教学课业内容相对简单,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中高年级学生学习基础的奠定,故部分学校在人才引入时审查标准并不严苛。学期教学任务的推进往往使教师忽略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部分教师因在生活中对信息技术接触不深,故对其在教学技能方面起到的作用也选择性忽略。教师需要突破舒适圈,将“学无止境”的观念作为教学的标准,扎实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

(三)丰富手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重点在于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课堂实践活动。以小学数学为例,在二年级学生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很难凭借微课或单纯的教学课件就使学生将运算方法和规律都熟记于心,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竞赛游戏来代替大量的题目练习,以此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如何设计课堂游戏、准备游戏材料、完成游戏控场,都是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信息技术的搜索功能与打印功能则会协助教师迈出创新课堂的关键一步。

(四)加大投入

加大投入既指校方在经济与政策支持方面加大投入,也指教师在精力方面加大投入。在设备方面,校方可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和外来商务、慈善资源,让每一间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可供使用,保证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硬件条件;在教师层面,精力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成本,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真正奥妙之处还要教师亲身探索完成。

(五)完善教材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是弥补教材空白,进行知识拓展。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体验的同时,应将切实的“干货”填充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之中。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弥补教材教学中的不足,将学生知识基础奠定得更加扎实与牢固。

结  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一个教学技能问题,但极少有教师能真正停下被教学进度追赶的步伐,深入反思看似日常的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是否已被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一项看似简单而实际需要从认知到实务都不断强化发展的工程,只要教师秉持着学无止境的教学原则,最终定会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入融合。

[参考文献]

梁红英.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4(20):30-31.

作者简介:李锐(1979.10-),男,江苏邳州人,任教于沛县实验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邳州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邳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沛县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者、沛县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