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分析

2022-03-28杨辉智

建材与装饰 2022年9期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农村

杨辉智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 550081)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并对农村发展旅游经济做出了新的指示,倡导有资源优势的乡村发展特色旅游经济,以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贵州农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特色旅游已经成为贵州农村发展的名片,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解决旅游经济发展阻碍,成为行业人员关注的重点。

1 乡村振兴概念与目标

1.1 概念

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期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的最新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服务理念,是落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新路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并且科学反映出我国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等诸多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为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相关部门应该提高重视力度,注重形成符合当前农村发展实际,与时代精神相一致发展体系。

1.2 目标

乡村振兴目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致力于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模式。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而言,在产业发展的引领下,需要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将农村旅游发展放在首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帮助。

2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旅游发展现状

以贵州省为例,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说明。贵州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大省。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贵州省旅游人数自2014年的3.21亿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1.35亿人次。年受到疫情影响,全省旅游行业发展进入寒冬。但是2020全年,贵州省接待累计接待的游客总数与旅游总收入基本上与2019年持平。

为保持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对目前农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分析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其自然资源优势较为明显,有较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但是,与邻近云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比较,发展滞缓,乡村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有待提升。

(2)交通服务能级不高。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在广大的乡村,存在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以当地苗寨旅游项目为例,苗寨是苗族聚居地区,当地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迷人,虽然游客持续增加,但是,很多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不足问题逐渐暴露,例如,部分景区公共厕所与景点之间的距离较长,对游客体验造成了不便。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范围小,交通能级落后,未能提供便利的条件,出现如休息区与活动场所交通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3)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水平落后。新时期,旅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如何利用贵州现有资源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变得十分重要。为提升游客体验度,有关人员在对旅游项目进行开发时,应注重做好培训工作,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使得乡村旅游开发能力获得提升[1]。

3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索

3.1 健全产品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关人员应大力开发本土商品,同时将旅游发展与当前农村建设深度融合,注重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内涵,使得旅游产品具有本土性与独特性。为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实现,有关人员应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方案,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增加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确保农村旅游产品朝向多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产品体系健全后,也有利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为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崭新路径。

此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关人员应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现有产业要素的整合,实现融合创新发展目标。对乡村旅游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后,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对增加就业与保障民生均产生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在具体发展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做好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进程,创造多样化的村寨旅游产品,并做好文化融合与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对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能够加快乡村旅游的服务范围。在最新技术手段下,应形成农产品的认领制度,对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网络化监督。在农业生产和闲置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旅游项目开发,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发展进程,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路径。为增加游客体验度,有关人员组织游客进行现场制作与销售,并结合旅游产品生产、加工、制作和展示等多个环节,增加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图1为蜡染制作现场,图2为蜡染制成品,图3为鸟笼制作过程,图4为刺绣工艺。

图1 蜡染制作现场

图2 贵州蜡染工艺制品

图3 贵州鸟笼制作工艺

图4 民族服饰锈制工艺

在旅游纪念品的手工制作中,整合不同产业要素,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游客通过深入了解产品的制作过程,不仅能够传承传统手工艺技术,而且,有利于带动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旅游纪念品的制作中,有关人员应注重提升质量、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注重形成品牌,以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推广力度。在具体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对民族风俗进行展示,将当地特有的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纪念品制作中,并做好产品的销售,以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广商品,以增加旅游产品市场销售额,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助力[2]。

3.2 做好配套服务,注重提高乡村游客体验度

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贵州省切实将“游客为本、服务至上”作为最新发展理念,增加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发展乡村旅游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关键路径。在乡村旅游项目实施期间,大量游客进入乡村中,体验到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并且参与了旅游商品制作,不仅增加了游客体验度,而且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

“十三五”期间,贵州开展了“百区千村万户”活动,上线了9个重点旅游扶贫工程。在发展战略中,区分了深度贫困县(14个)、极贫乡镇(20个)和深度贫困村(2760个)。在发展过程中,也重点打造了13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和1104旅游扶贫重点村,帮助了超过1万个乡村贫困户实现了脱贫,使得更多人享受到旅游发展红利。截至2021年12月,贵州已有100万个建档贫困户在乡村旅游产业中获益。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关人员应做好配套工作,对旅游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并对游客群体进行分析,利用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充分了解游客需求,并设计出有利于提升游客满意度的方案措施,为当地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一些旅游基础设施,不仅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而且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社会服务。此外,旅游发展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增加了村民就业、扩宽收入来源,对农村经济振兴发展奠定基础。

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是确保乡村脱贫的有效路径,有关部门应做好政策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注重在交通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上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基础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应做好利益分配,形成合同纠纷解决机制,以协调村民与游客直接关系,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与方式促进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3.3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居民综合文化素质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黄果树瀑布,安顺龙宫、织金洞等。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时,有关人员应做好景点资源深度发掘工作,对旅游景点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并注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使得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竞争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为实现上述目标,有关部门应提高旅游所在地居民的综合素质,为游客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分析目前的乡村旅游景点,多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山区,受到交通和自然条件限制,当地人与外界接触较少,大部分居民相对贫穷落后,居民综合素质较低。为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能力,致力于农村振兴发展,有关人员应对当地居民文化素养进行培育,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增加旅游者对地域文化的认识程度,并且增加体验度与满意度[3]。

此外,贵州省旅游景点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与新时期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融合了“旅游+大数据”模式。例如,2020年5月,贵州省上线了“一码游贵州”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只需要在手机移动终端,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便可掌握贵州各景区位置信息、酒店、美食、交通线路,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4 结语

本文以乡村振兴发展作为视角,结合贵州省旅游项目,分析了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描述了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配套服务不全面、资源优势未被充分发掘的问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通过加快促进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做好旅游项目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发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使得乡村旅游经济获得了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贵州省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旅游
鉴赏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