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章前语”的比较分析

2022-03-27张雯蔡雨佳王学慧

求知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课程改革

张雯 蔡雨佳 王学慧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科书;“章前语”;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临沂大学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项目: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K2021SZ180)。

作者简介:张雯(2000.5—),女,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在读;

蔡雨佳(2000.4—),女,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在读。

通信作者:王学慧(1966.10—),女,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指导下,新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逐渐出版并被投入使用。对比发现,许多版本的教科书都设计了颇有特色的“章前语”。那么“章前语”有什么作用?各个教师对“章前语”是如何使用的?各个版本的教科书的“章前语”在内容上有何特点?在图文编排、使用导向方面又有什么差异?以下就这几个问题,本文对新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这三种版本高中生物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谈谈对“章前语”的认识。

一、使用“章前语”的现状分析

“章前语”一般在教科书每章内容的开头部分,属于每一章的开篇之作,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足够重视教科书的“章前语”。然而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对“章前语”的关注度、使用率因人而异,整体看普遍不高,教师对“章前语”的使用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章前语”的使用价值

对本章内容的情境建设是“章前语”的核心内涵,教师是否真正做到了理解其内涵,又是否能让学生基于日常经验深入创设的个性情境当中,能否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是“章前语”能否有效使用的关键。一旦理解了“章前语”的使用价值,就能判断教师的教学能否符合编著者的编写用意。然而,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章前语”的使用价值,对其使用度不高,造成了教科书资源的浪费。

(二)教师缺乏利用“章前语”谋篇布局的意识

由于现阶段很多地区仍采用大班额教学制,班额规模偏大,教师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大部分的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只关心书面知识的灌输,只将考试大纲作为规划知识和教学的标准,缺少对教科书真正意义上透彻且全面地研究与实践。“章前语”,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苏教版,都是众多专家学者总括本章内容的思维智慧的凝结,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内容、生长点或学习目标。然而,大部分教师仍缺乏利用“章前语”谋篇布局的意识,或是将其一笔带过,或是根本不提,也有很多教师直接表示“章前语”是“无用”“多余”的模块,认为与其花費时间在这些“摆设”上,不如多讲几道考试重点题目。考试考什么,教师便只教什么,这或许就是教师对“章前语”缺乏利用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不同教科书“章前语”的比较分析

(一)“章前语”内容编排的比较分析

通过三种教材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章前语”的内容或是创设情境型、问题悬疑型、语言描述型,抑或是故事案例型,图文并茂的特点大大拉近了学生与教科书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对教科书的兴趣。三版教材在“章前语”的内容载体上,都使用了引言文字、图片的形式表达,而在内容上,则具有侧重使用问题情境的共同特点。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章前语”内容着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在引言的文字中,直接或间接地呈现本章问题任务,引导学生迁移应用。此外“章前语”与当今社会及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章前语”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背景介绍、情境描述或生物资料,起着课前拓展思维、知识迁移应用的作用。例如,第一章中“人类是如何发现细胞的”“不同的细胞有何异同”以简练的言语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第二部分为本章学习目标,既包含了本章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也体现了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章前语”侧重点在于问题驱动。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过程来描述,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需要而设计。

(二)“章前语”图像类型的比较分析

就以本次比较的三本教科书来说,无论是新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或者是苏教版,对“章前语”的重视不仅是在文字的描述上,还在于图片的选择上。例如北师大版第一章“认识细胞”,在“章前语”中所搭配的图片分别是神经细胞电镜图、骨骼肌细胞电镜图和红细胞电镜图,与“章前语”相呼应。再比如新人教版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在“章前语”中所搭配的图片,既属于实物图,又属于联系图。两类图片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帮助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的积极探索。

模型图在三本书中所占比例都是最重的,这些图片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各种生物结构的直观认知,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一致性的观点,弥补了生物微小结构难辨别、难观察的缺点。模型图展示了各种生物准确的形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以及弥补挂图的缺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反映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和适应性。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生物体的结构,理解其生理功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起到重要作用。

联系图、实物图和实验图在比例上大致相同,地位平等,相互关联。在三本书中,新人教版第五章和北师大版第四章运用了联系图来将复杂的生理过程简单化,并按照一定属性形成联系概念模型图,包括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图解、碳循环模式图、物质代谢传导通路图等。联系图将动态的生命活动转变为易于理解的静态过程,简明扼要地表述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新人教版第六章、北师大版第三章和苏教版第三章运用了实物图,能够引导学生观察,活化教学内容,提升阅读体验,图片中的细节部分也可以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思索,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的兴趣。新人教版第一章以实验图为背景,它既能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又能使学生利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认识实验仪器、用品,预习实验,较快地熟悉实验方法、步骤,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实验能力。通过这些图片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生物性知识,还能陶冶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章前语”地位作用的比较分析

新人教版:“章前语”的亮点之处在于结合生物教学实际,将生物科学的相关资料引入生物教学中。比如第一章引用相关的科学研究,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足迹,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宝贵精神。可见,“章前语”与相关资料的结合,对促进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观、局部与整体观等生命观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感等生物核心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北师大版:“章前语”起着上课之前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在一系列的问题串联中,“章前语”直接或间接地表述本章的主要学习方向,通过问题驱动任务,引导学生把握本章的重要概念和中心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苏教版:“章前语”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过程来描述,辅以节标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需要而设计,让学生在探求新知识、探索新发现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模型。并且苏教版教材的问题探讨部分题目新颖,别具一格,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真相”、探寻事物的本质起到重要作用。

三、“章前语”的教学启示

通过以上对三种版本教科书的“章前语”的比较分析能够发现,三种版本教科书的“章前语”在设计时的初心都是相似的,三种教科书都非常看重创设情境、提纲挈领和人文教育等方面在“章前语”中的作用,不过在内容上彼此也略有差异,有详有略。

新人教版的“章前语”注重从生物科学相关资料出发,结合多种问题串联的方式,直指本章的学习目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引用了科学家的名言,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北师大版的“章前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物科学和日常生活。下版面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这个栏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

苏教版的“章前语”的侧重点在于问题驱动,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过程来描述,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需要而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对于细胞形态特征的学习,学生可以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对于细胞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可联系到蚱蜢和新叶的“爱恨情仇”;对于细胞的物质基础的学习,可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有利于学生通过活动建构新知识。教材的编写,应重视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情境之于学习,犹如阳光之于绿树。缺少情境的学习,就会枯燥无味,难以为继。因此,创设情境对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精心创设、问题的精巧设置,让学生去思考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就是一种有效方法。基于此,在“章前语”中创设适当的情境,其出发点就是便于教师引出教学的主题,引发学生在正式开始本章的学习前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高涨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提纲挈领

《劝学》中的“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极为形象生动地解释了“提纲挈领”四字的含义。换个角度,从教学方面来说,提纲挈领就是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指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以北师大版为例,在“章前语”中都会留出较大的篇幅,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的要点。这对教师来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教案的编写与知识的讲解,提高教学效率,把握对教学目标的整体认识,更好地使知识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对学生来说,在正式的学习开始前就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与吸收,能看得明白、记得扼要、学得精当。

(三)人文教育

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现象和自然生态,使学生加强对自然和生命的认知,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常识,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可靠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时,注重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建立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奥秘的正确价值观。 同理,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章前语”与开展人文教育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从“章前语”预见教科书的改编方向,逐渐加强人文教育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从仅关注成绩到不仅仅关注成绩。在生物课程中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生物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章前语”中就开始融入对自然和生命认知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将“章前语”作为生物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逐渐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方方面面。据此,在生物教学中应注意生物学中美学价值的挖掘,引導学生发现生物学习中的乐趣所在,体验不同生命体的美感,提升自身在美学方面的欣赏水平,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有效的培养。同时,也是在向教师传达一种讯号:教师应该更新自己原有的教育方式、教学理念,重视人文教育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生物课堂中充分展现生物学科的人文特征。

[参考文献]

伍迪.中美生物学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张海香.溧阳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呈现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7.

王希龙.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黑河教育,2019(02):22-23.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课程改革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