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对策分析

2022-03-27黄至琼

新农民 2022年5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

黄至琼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毒,可引发腹泻、呕吐和脱水等,其症状与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症状相似。在猪的各个生长阶段均可引发此病毒,其中,哺乳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症状的情况最为严重,流行性腹泻病毒多发于天气多变的秋冬季节,尽快解决猪流行性腹泻问题,是当前众多牲畜养殖户的迫切期望。本文采取综合性措施,从多个角度强化饲养管理,深入研究秋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治理工作。

关键词:秋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综合防治

我国进入秋冬季以后,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是各种传染性病毒发生率较高的季节,动物的流行性腹泻在这个时期的发病率也会较高,且传播速度快,难以管理。哺乳仔猪多发流行性腹泻是该病毒主要特点,许多牲畜养殖户反映,对于流行性腹泻病毒并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也没有相应的治疗措施。许多兽医工作者也对于该病症没有针对化的治理措施,多采用抗病毒、防脱水、防病发症的应对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腹泻的状况,但其整体治疗效果不大明显。大部分的养殖场对于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传染也十分难以控制,甚至会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引发批量生猪死亡的情况,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起因和特征进行探究,深入研究秋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治理措施,为牲畜养殖户的病毒治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概况

1.1 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

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属于有外囊膜的单链RNA病毒,常隐藏于动物粪便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分为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症状。虽然该病毒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猪都有感染致死的可能性,但八周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死亡率集中于哺乳期的仔猪,仔猪也为流行性腹泻的发病高峰年龄段。

1.2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传播速度较快,通常一头猪发病后,在24~48h之内全窝猪群发病,而在母猪产房发病情况则呈现跳跃式的发病症状显示,病程时间不长,有的发病时间在3~4d,有的病猪可发病持续一个多月。猪场发病大多是母猪最先感染,再通过母猪哺乳感染到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病毒感染途径通常是通过口服感染和粪便感染,一日龄的仔猪在感染病毒后3d内就可死亡。但是也有个别传染是通过肥猪传染给后辈猪,然后再传染给母猪,最后传染到仔猪的状况发生,流行性腹泻病毒对各个阶段的猪群体均有感染的的可能。哺猪群类别有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基础母猪和公猪,其中,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70%~100%,其他类型的猪发病率在40%~100%,死亡率较低。一般通过病毒耐受期后,猪的生长发育状况通常会受到病毒的阻碍,形成小僵猪,猪会呈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的状况,但在耐受期过后,猪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状况[1]。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征及原因

2.1 流行特点

流行性腹泻病毒多发于秋冬季节,各个阶段、各个品种、各种生长条件下均容易引发腹泻病毒,特别是刚出生的哺乳期仔猪,由于体质较差,处于发育阶段,更容易感染该病毒,其发病率高达50%以上。流行性腹泻在天气情况较为复杂,天气寒冷、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也容易导致该病发生,且发病速度较快,流行速度较快,严重时可造成整个猪群集体腹泻,发病后若不能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就会造成极高的死亡率。且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的排泄物以及受感染猪群的饲料、饮水和使用工具等,很难进行防治。

2.2 發病特征

流行性腹泻在临床上通常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能够迅速传染给整个猪群,十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可以高达100%,八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但会造成群体感染的现象发生。此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多发于秋冬季节,不仅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染。同时,病毒也可以隐藏于病猪的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可以随病猪的粪便排除污染环境,从而导致猪饲料、猪饮水等携带传染病毒[2]。

2.3 主要发病原因

导致流行性腹泻病毒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免疫疫苗注射不到位,不能严格按照疫苗的疗程、剂量以及免疫时间进行有效的注射,通常是猪场养殖户为节省养殖成本,不重视疫苗注射问题,甚至部分养殖场并没有注射相关病毒的免疫疫苗。第二,养殖场的内部卫生环境较差,养殖场内的净道、污道区分不完善,且外来车辆进出频繁,养殖场内部的排泄物清理不及时。第三,养殖场内环境湿度较大,病猪和污染物并没有及时进行无害处理,且各种养殖工具清洁工作不到位,养殖场对病猪的治疗措施不完善,没有进行及时的隔离治疗,引发猪群体感染。最后,养殖场内部的保温措施较差,遇上寒天气没有进行及时的防寒处理,导致猪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抗病毒能力下降,养殖场内部的饮食安全性较差,易引发胃肠道感染,且饲料中的营养不够均衡,添加剂过多导致生猪的胃肠道环境较差,易携带病毒造成群体感染。

3 秋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强化防疫

免疫疫苗的注射是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首要防治措施,在秋末或入冬前后,养殖场可以按照疫苗说明书,或者地区防疫部门的要求进行猪传染性肠胃炎和流行性腹泻的二联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在接种疫苗时,严格按照疫苗规定的流程计量进行注射,在后备母猪的配种前接种一次疫苗,在产后的30d左右再接种一次免疫苗,并且养殖场要坚持对每胎产前、产后都要进行免疫苗的注射工作,从而在仔猪出生前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防疫工作者对于没有接种过疫苗且病发的仔猪可以进行紧急接种0.5ml剂量的疫苗,在5~25kg的仔猪则可接受1ml剂量的疫苗,25kg以上的仔猪可接种2ml剂量的疫苗,对于其他类型的生猪也要进行相应的疫苗注射工作。当前市场上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华毒株+CV777),和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三联疫苗(弱毒华毒株+弱毒CV777株+NX株)这两种疫苗类型。猪在接种流行性腹泻疫苗后,灭活疫苗会使猪自身形成免疫系统,在活细胞免疫系统生成后,猪就会对流行性腹泻病毒会产生抗体。由于所有阶段的猪都有可能感染流行性腹泻疾病,特别是一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最高,它们需要从母体内获得免疫保护,而免疫力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母体的母乳,因此,养殖场内部的所有种猪都接种疫苗,形成病毒抗体,那么仔猪通过母乳就可以获得抗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受到疫苗保护,从而减少病发的可能。

3.2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工作对于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传染也十分重要,首先要管理好养殖场周边的环境卫生,定期打扫猪舍,保持场内的清洁和除味工作。对病猪的排泄物要及时进行清理,坚持对周围环境饲养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对于病死猪以及相关的污染物、粪便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消除疫情传播隐患,防止病死猪传染病毒。其次,要保持养殖场的环境温度,增加保温设施的安装,特别是对于哺乳期仔猪的保温工作要及时处理,特别是在冬季,寒冷天气的情况下,猪设的温度要合理控制在常温,猪舍的温度不可以过高,也不可以过低。再就是对猪饲料的管理工作上,猪在出生后必须第一时间吃上初乳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进行相应的营养供给,均衡饲料的营养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供给,严禁将发霉、过期的饲料投入到日常喂养工作当中。而且,不可以使用国家禁止的药物和添加剂,猪舍的饮水必须时刻保持卫生、清洁,对于瘦弱的仔猪可以适当采用温水喂养,避免出现胃肠道疾病。此外,还要增加对仔猪的光照,帮助其提高自身温度,防止发生应激反应,还可以帮助提升其自身抵抗力[3]。

3.3 采取综合治理

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治疗原则是抗毒消炎、防止脱水、防止酸中毒和并发症。因此,在日常的饲料喂养中,可以添加葡萄糖和热毒清等药物,同时,可以在日常饮水中加入五疫康、食盐等,让猪可以自由的饮用和采食,防止其出现脱水的情况发生。针对严重脱水的猪应该增加补给液,还可以适当加入止泻药物和强心剂,对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可以每天使用4~5次的补液盐拌诺氟沙星口服,具体的药物使用可以根据猪群的病情进行针对化的治疗。同时,各养殖场可以坚持采用自繁自养的形式,也能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没必要频繁地从外地引进种猪,即使需要引进时,也要对引进的种猪进行隔离饲养30d之后,确认无病毒感染情况发生才可以与本地猪进行混合饲养。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秋冬季节属于高发期,为了杜绝病情,尽量避免引入疫区的种猪,同时,猪舍要做好通风、防寒、消毒的工作,还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其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大蒜素等药物进行预防保健工作,同时,要加强猪舍内外的消杀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采用烧碱、百毒杀等消毒液对猪舍内外进行定期消毒。同时,针对易感染的仔猪要采用消毒过的清洁工具进行排泄物清除,再喷洒密斯陀来进行吸潮消毒。

3.4 细化哺乳猪饲养工作

在牲畜养殖场中设立专门的分娩猪舍,将待生产的母猪进行体内外驱虫、洗澡、消毒、清洁等工作后,将其引入专门的分娩猪舍中,并将分娩猪舍进行提前的清洁、消毒,并提前空置一周左右。同时,产房的温度需要始终保持在16到20℃,防止温度出现较大波动,还要对哺乳期的仔豬使用保温灯进行局部加热。养殖人员要对哺乳猪进行专业化饲养,提前确定好分娩时间,提前两个小时打开保温灯保持分娩猪舍温度,对哺乳期母猪每天进行三次以上喂养,同时确保饮水是食量的3倍以上,使用饮水器进行流动水喂养,保持饮用水和饲料的干净。若仔猪出现流行性腹泻,紧急注射疫苗已经很难起到病毒防控的作用了,针对这种病毒感染的情况,需要对发生腹泻的哺乳仔猪进行捕杀,然后将捕杀的仔猪的肠道剁碎与饲料混合饲喂给母猪,刺激母猪产生病毒抗体,然后再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传染病防控的目的。在采用仔猪肠道喂养母猪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仔猪刚发生腹泻时,病料具有新鲜性,病毒的复制效果最好,此时采取病料最有价值;若采用死亡后的仔猪肠道作为反饲病料,这样的喂养效果较差,可能会出现反饲失败的情况发生,可能无法阻止流行病的传染。

3.5 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管控

对于传染性腹泻病毒的管控,相关部门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猪舍内部一旦发生传染性腹泻,相关人员就必须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控制病情的蔓延,防止病毒在大范围内传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染动物,三者必须都具备才能进行大范围传播。因此,传染病的预防也需要从三方面管控,切断其中任何一个传染环境都可以控制病情的蔓延。在传染源管控方面,一旦发现某一只种猪发病,就必须立刻进行养殖厂隔离,阻止病毒向外扩散;如果产房仔猪发病,就需要将整个发病的产房进行封锁隔离,严禁工作人员的随意出入,严格执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从传播途径来看,养殖场内部的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严格进行消杀管控,同时要禁止外来车辆的随意进出,并且猪舍内部的所有生产工具都必须仅限于本猪舍内部使用,其次,抗菌疫苗必须采取一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严格管控一切可能会造成病毒扩散的事物。最后,在易感染动物的管控方面,要加强对种猪的免疫系统提升,提高猪舍内部种猪的免疫力,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注射免疫疫苗,使猪舍内部的种猪和仔猪产生抗体。

3.6 应急措施

猪养殖场的管理人员需要时刻注意猪场的母猪状况,如果发现猪群的用食量相较于平时有减少的情况,甚至出现稀便或是母猪随时都有稀便顺臀部流下,且发现呕吐的情况发生,都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产房内部的哺乳期仔猪出现严重水样腹泻,产床上可以见到乳白色呕吐物,且仔猪全身油腻,脱水消瘦,一周内出现在猪死亡的情况,猪舍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立即采取应急管理措施。产房哺乳期仔猪发病主要是通过母猪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了仔猪,母猪由于饮食量的下降,会造成奶水不足的情况发生,仔猪由于母猪的奶水不足,可能会造成饥饿、脱水等情况。同时,仔猪自身的腹泻也会造成虚脱、畏寒的情况发生,因此,要对仔猪提供加热灯来保持仔猪的自身温度,减轻腹部的痛苦。同时,还需要在产房内部撒上接生粉等干燥剂来维持产房内部的干燥,减轻产房内部的潮湿,阻止病毒的传播,同时还要在仔猪的饮水当中,增加补液盐来确保猪能够摄入充分的饮水,防止其脱水死亡。管理人员还要对产房内部感染的仔猪停止所有的接触性操作,例如剪牙、断尾、阉割、免疫等一系列操作,还要对发病死亡的小猪进行集中填埋或焚烧处理,防止病毒进一步扩大。同时,在产房内部要做到不同产房不能出现仔猪调换寄养的情况,其次,同一产房内不同批次生产的仔猪不能有近距离的接触,并且产房门口的消毒盆中的消毒液体需要每天进行更换,且不同产房内的生产工具要固定,防止交叉使用。

4 结语

当牲畜养殖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时,养殖户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在养殖场周边及时撒上生石灰来减少传染源。同时,要加强养殖场的保温工作,可使用保温灯来增加养殖场的环境温度,在发病时要减少生猪的饲料喂养,多增加维生素和水的供给,防止造成猪群体脱水和并发症等情况。相关部门还要推进腹泻流行性病毒疫苗的推广工作,打造良好的生猪养殖环境,设计专业化的腹泻综合防控技术方案,建立规范化的养殖管理制度,打造专业养殖基地,从而有效减少季节性腹泻病毒传染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煜铭.规模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及综合防控措施[J].畜禽业,2021,(10):175.

[2] 李国昌.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技术[J].兽医导刊,2021,(17):112.

[3] 张勇,吕瑞华.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1,(10):2.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枣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大白菜常见侵染性病害识别要点及综合防治
河南省西峡县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核桃树的冻害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