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意大利锡釉陶与明代陶瓷装饰语言差异化的原因*

2022-03-25王吉祥

陶瓷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皇陶瓷装饰

王吉祥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陶瓷装饰是一种器物与艺术结合的装饰技法之一,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锡釉陶装饰语言华丽且多样,有“哥特纹样”、“阿拉伯纹样”、“果实纹样”等,并且中心绘制着生动的故事性语言。其题材包括宗教人物、神话人物、文学作品人物等。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大明王朝,明代陶瓷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技术都十分繁荣,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还创作出绚丽多彩的斗彩和五彩。装饰内容也十分多样且精美,多以山水、花鸟、神仙瑞兽、人物等为主要装饰内容。综合来看,二者在装饰内容上有着十分不同的取向,锡釉陶的装饰内容则偏向宗教以及故事性,明代陶瓷则偏向皇权及世俗风格。导致这一现象是多方面的,因此,探究这一差异化现象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陶瓷装饰语言的意义。

1 统治者政权及喜好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天主教为其最高的权力机关,这是一种以教皇为首的集权制度,为此来巩固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并且教皇拥有一国之主的身份,直接管辖所拥有领土,从而形成等级严密的教阶制度。因此,教皇作为最高统治者,担任着教诲众人的任务,必然会使用大量的宗教题材来传播自己的教义,以便巩固自己的政权,反映在艺术作品中,使用宗教元素就成了必然之举。从“锡釉彩绘圣母子图陶盘”(见图1)的绘图就可看出当时宗教的影响力,陶盘中圣母玛利亚温柔的抱着手中的圣子,四周有着许多天使陪伴,还有两名侍卫驻守身旁。

图1 锡釉彩绘圣母子图陶盘

还有“锡釉彩纹教皇出行图”(见图2)所描绘的,教皇坐于被多人抬起的软轿,位于高出,身旁大量士兵围绕着教皇前行着,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当时教皇身份的尊贵。

图2 锡釉彩纹教皇出行图

我国明代也是一个中央集权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此时皇权得到空前的强化,在制度的改革上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陶瓷制作上,特地设立专门为皇帝所烧造的窑厂——御器厂,其与官窑有着一定的差别,御器厂烧造的陶瓷是根据皇帝喜好进行专门设计,如宣德皇帝喜欢祥瑞之物,所装饰花纹多祥禽瑞兽;嘉靖皇帝对道教推崇,装饰多道教色彩等,并结合植物等纹样进行装饰。《大明会典》中所记:“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需要定夺样式,计算人工物料。”在装饰纹饰上,御瓷多使用龙凤纹配合祥云来进行装饰(见图3、图4),以此来彰显尊贵的身份。并且皇室对于龙凤纹的使用十分严格,以此来象征自己的身份和权利,《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官民人等,所用金银瓷碇等器,并不许制造龙凤纹及僭用金酒爵。”从中可以看出,明代皇帝对于龙凤纹装饰的限制,所以在御瓷中龙凤纹饰不仅装饰精美,而且还是权利的体现。

图3 御瓷(一)

图4 御瓷(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多追求宗教元素,这与其国家所实行的宗教政策相关,教皇对装饰内容产生影响。而明朝由于受传统帝王思想,“真龙天子”等概念深入人心,则所装饰纹饰多龙凤,并且传统纹饰中有着大量用来表示吉祥寓意的纹饰,十分受皇室甚至民间追捧,如“祥云纹”表“吉祥如意”、“葫芦纹”表“福禄”,“莲花纹”表“清廉”等。这就是以统治者所行政策及其喜好为出发点,导致锡釉陶与明代陶瓷装饰产生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2 传统绘画对于装饰题材的影响

意大利中世纪的基督教绘画是其传统绘画的主要内容,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摆脱了沿用许久的呆板画风,但绘画内容依然多是宗教中的人物,而且当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绘画大家,如拉斐尔、达芬奇等,因其具有对“圣经”中故事的生动描写,以至于装饰在锡釉陶中。“亚科普开创的卡法乔罗的彩绘风格,深受同时代弗洛伦萨画家波特切利和菲力比诺·利皮的影响,具有严谨细致的学院派素描功底。”这就是所谓的“故事画”风格,会在陶盘上描绘出具有立体空间的各种故事语言,装饰内容多宗教人物、神话人物等,体现出当时陶器装饰的绘画至上主义的倾向。意大利法恩扎所产“彩绘神话图陶盘”(见图5)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庇罗塔在绘制此作品时,还加入了深蓝色调和纤细的笔法模仿丢勒等德国版画中的元素。

图5 彩绘神话图陶盘

中国传统绘画中,多喜爱绘画山水、花鸟、植物等,这与当时文人画家寄情于山水有着很大的关系。到了明朝时期,以文人画家为主的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帝王对于传统绘画十分喜欢,则将大量绘画主题表现于陶瓷中,花草树石、蜂鸟虫鱼、飞禽走兽、尽收画中,促使了陶瓷装饰语言的多样化,“斗彩鸡缸杯”就体现了这一点。在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家还热衷于将自我意境投射于所见之物中,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高傲立于寒风中等,这些作画内容的出现促使了陶瓷在装饰内容上的可选择性。如图6所示的青花盘中描绘着弯曲的桃枝在盘中蔓延,所结桃果硕大而圆滚,小鸟围绕着桃果鸣啼,这与传统绘画中的工笔花鸟十分相似。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绘画题材丰富了明朝的陶瓷装饰,对陶瓷的装饰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图6 青花盘

综合来讲,传统绘画是一个包含传承性质的事物,它属于某个国家或地域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根据所处地域人员的思想进行传达。传统绘画本是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陶瓷则具有艺术的承载性,所以传统绘画必然会发展到陶器和瓷器的装饰中,最终形成一种器物与艺术的结合体,形成一种新的艺术。

3 民俗习惯的表达

作为宗教国家的意大利,在民间人们对于宗教所宣讲的信之不疑,认为一定有着超越人类现实世界之外的神秘力量,这股力量主宰着世间万物。由此受到宗教信仰的支配,所关联之物则会成为反映的对象,最直接的方式则是通过装饰语言来表达所信仰对象的实质内容,这是一种由意识想象转为实质膜拜的过程。如哥特式、宗教式装饰方式,是通过对神明故事的思维意向,以人为的方式创造表达出来的结果。虽然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天主教的教义不如以往那般森严,对人的思想开始逐渐宽松,使人们的精神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是此时期的意大利民间由于长时间处在宗教意识的浸染中,日常生活的习俗自然会影响到个人的审美态度,所以在陶器装饰上会出现与宗教题材相关的语言表达,以满足个人内心对于信仰需求。

中国历朝历代都以农业为重,这促使了人们对于自然的崇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大量出现表达遵从自然的思想意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清晰地反映了文人对于田园自然生活的喜爱。到了明朝时期,由于对外交流广泛,经济繁荣,由于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更加热爱自然美景。反映到装饰中,则会出现大量使用自然景象的装饰元素,如山茶花、灵芝、莲花、翠竹、山石等,以此来表达对于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装饰语言中,上至皇家下至百姓,都热衷于使用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谐音图,如“喜上眉梢”、“八仙庆寿”等;在谐音上“鸡羊”表“吉祥”,寓意着吉祥如意等。究其原因,这与古人喜爱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民间会热衷于此类装饰的陶瓷器皿,通过其吉祥寓意的装饰语言,来表达个人对生活平安顺遂的向往之情。

民间习俗是影响装饰的大趋势,因为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里的各个物件都是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所以在陶瓷装饰语言中蕴意着人们的个人情感,这也导致了装饰语言在不同地域会有着不同的内容,表达不同的的情感内涵。

4 结语

陶瓷装饰的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信息的表达,通过对装饰语言的分析,是把握其他国家陶瓷文化信息的途径之一。探究二者的装饰差异,可以更好地把握陶瓷在装饰语言上的意义,正如意大利锡釉陶装饰饱含着宗教的美学特征,明代的陶瓷装饰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一样。基于二者的比较,理清影响陶瓷装饰的时代背景,才能全面地认识并掌握陶瓷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今后研究陶瓷装饰语言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教皇陶瓷装饰
A Brief History of Rome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亲吻修女前,教皇提出警告
装饰圣诞树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DIY节日装饰家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教皇演讲遭蜘蛛“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