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恨交织话槟榔

2022-03-24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第一中学袁双柏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口腔癌槟榔湖南

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第一中学 袁双柏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这是上世纪30 年代湖南湘潭著名音乐家黎锦光创作的歌曲《采槟榔》。没错,在我国南方多地有嚼槟榔的习惯,形成“客至奉槟榔”的习俗,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然而,最近浙江义乌等地发布了关于槟榔销售的限制政策,并要求商家下架槟榔,让“禁售槟榔”一度冲上热搜。

槟榔是“舶来品”

槟榔,单子叶植物纲、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高10 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果实即槟榔,长圆形或卵球形。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人类嚼槟榔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900 年。在古印度诗人马可的作品里,记载了印度讫哩史那王率领的士兵嚼食槟榔的情景,当时印度人称槟榔为“Gouvka”,此后嚼槟榔的习俗很快普及到亚洲热带地区。

槟榔是习俗和文化

在我国,食用槟榔的历史有上千年。《史记》中就有“汉武帝兵征南越,以槟榔解军中瘴疠,功成后建扶荔宫于西安,广种南木,槟榔入列”的记载。到了宋代,岭南人嚼槟榔之风达到鼎盛时期,罗大经在其客居岭南时曾写道:“余始至(岭南),不能食(槟榔);久之,亦能稍稍;居岁余,则不可一日无此君矣!”无独有偶,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岭南时也爱上了嚼槟榔,他曾在《题姜秀郎几间》中写道:“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现如今,槟榔已经成为我国台湾与海南的标志性小食品与文化食品、特产。海南黎族和台湾先住民很早就有食用槟榔的习惯。由于古时敬称贵客为“宾”和“郎”,所以它也是琼、台当地少数民族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湖南虽然不种植槟榔,但说它是槟榔的第二故乡也一点都不为过。作为很多湖南人待人接客的“标配”,槟榔早已化身湖南的社交文化符号,成为湖南社交礼仪的一部分。与亲朋好友见面,总会习惯性地拿出口袋里的槟榔分一分,边嚼槟榔边攀谈;出门办事、见客户谈生意时,人们也喜欢买上几袋高档槟榔,作为礼品奉上。湖南湘潭有“槟榔之城”的美誉,这里的人们对槟榔有独特的嗜好。徜徉在湘潭市区,不时能闻到阵阵槟榔的香气。

槟榔是良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槟榔有“杀虫、消积、下气、行水”的功效,素有“洗瘴丹”的美称。最初人们是将槟榔当成一味中药的,只在南方一些湿热之地流行。南方地湿,人们笃信,不食槟榔无以防瘴疠。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槟榔对蛲虫、蛔虫、钩虫、鞭毛虫、姜片虫等有驱杀的作用,对血吸虫的感染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此外,它对皮肤真菌、流感病毒也都有抑制作用。应用槟榔配伍,可以治疗绦虫病、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乳糜尿、小儿咳喘等疾病。

槟榔是“口腔杀手”

此次“禁售槟榔”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资料显示,2017 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将槟榔果列为一级致癌物;2019 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要求省内所有槟榔生产企业从当年3 月7 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2020 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使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缺乏了依据;2021 年9 月17 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自当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究其原因,槟榔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实在不容小觑。

医学研究发现,槟榔果中的槟榔素和槟榔碱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槟榔的花、藤都含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而且槟榔质地较硬,嚼的过程中容易损伤口腔黏膜,导致口腔溃疡、牙龈退缩等病变。研究表明,咀嚼槟榔患口腔癌的风险上升8.4~9.9 倍。2018 年,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曾经联合调研湖南咀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现状,数据显示,在当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内,50 位住院患者中有45 人患口腔癌,其中44 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史。2022 年9 月,36 岁的某湖南籍歌手因口腔癌不幸去世,他生前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的口腔癌系槟榔所致,呼吁大家“珍惜生命,远离槟榔”。

此外,另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槟榔还属于中度上瘾品。槟榔中富含的槟榔碱具有拟胆碱作用,使人体出现面部红润、身体发热、微微出汗等反应;槟榔碱也具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使人产生愉悦感、舒适感,很多吃过的人都对槟榔欲罢不能。在国外,如土耳其等国家,因槟榔所含槟榔碱具有致幻性而被认定为毒品。2021 年8月,就有关于多名中国公民入境土耳其时因携带槟榔而被捕的报道。

2016 年10 月,独具湖湘特色的“槟榔习俗”入选湖南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说明在千年传承中,槟榔已与当地的历史、风俗、文化密切关联。那么,如何在习俗赓续与健康呵护之间找到契合点呢?国家卫健委在《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 年)》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建议:要通过对长期咀嚼槟榔等高危行为进行干预等,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要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病变等早诊早治。

猜你喜欢

口腔癌槟榔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有利有害的槟榔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梦回槟榔园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口腔冲洗在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