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

2022-03-24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耕文明战略

●姚 瑶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乡村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乡村文化可以强化农民凝聚力、提振乡村精气神、孕育乡村社会新风尚。现阶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被遗忘或遗失、村庄作为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特征逐步弱化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深入分析现阶段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所面临的的困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文化基因。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必须首先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乡土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体现出的主要矛盾是大众不断增加的幸福生活诉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而该矛盾在乡村地区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乡村内部各区域和各领域发展失衡,以及城乡发展失衡等层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是较为复杂化的系统工程,更是包含政治文化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现代化进程。诚然,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铸魂工程,亦是该战略落到实处的重点所在。乡村文化是我国乡村生产以及生活实践当中生成与积淀的特殊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群众基础。同时,因为其有着较强稳定性,能够为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落实提供不竭的内在驱动力和文化资源。不管是以乡村文化产业为依托的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对乡村振兴落实的价值意义,还是基于解决乡村发展失衡的维度,抑或是针对有效解决“三农”发展困境的作用而言,全力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都具备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当前乡村发展而言,乡村文化仍是国家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明显短板,乡村居民普遍存在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亟待强化科学素养与文化素质,特别要坚定统筹发展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全面优化乡村居民的精神风貌,重点培养浓厚且质朴的村风民风、文明乡风以及优良家风,持续提升我国乡村文明水平。新时期,只有乡村文化获得充分发展,居民文化自信获得提升,才能真正解决乡村存在的发展失衡、不充分等问题,从而促进乡村各地区实现全面振兴。

2.乡村文化自信是推进乡村文化转型发展的积极因素。推进乡村文化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要任务,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前提。推进乡村文化转型发展,不仅要振兴区域经济,同时还要振兴文化创新发展。诚然,经济发展能为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带来物质基础,而文化发展则可以为其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是产业现代化更深层次重要的因素。文化作为民众的精神家园,乡村居民唯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生成积极健康与崇尚法治的文明乡风,涵养互帮互助与邻里和睦的淳朴民风,传承明礼守信与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为推动乡村地区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构建完善的文化生态链。以乡村产业现代化来讲,其不但要求农民群体树立现代化理念和发展观,将其真正从陈旧滞后的小农经济理念和传统习俗中真正解放出来,让农民明确现代化市场经济观、现代化生态理念和公德意识等。推进乡村文化转型发展,还要注重深挖充分顺应现代文明内涵的文化内核,调动乡村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活力及生命力,注重发掘蕴藏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文化元素,包括礼尚往来和邻里互助等乡村原生态文化等,从而推动乡村整体呈现现代化文明意蕴。若想落实上述目标,需要培养居民文化自信,使居民能够正确理解与认同乡村社会蕴含的文化价值,并坚定本土文化具有的生命力及发展前景,进而生成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文化自信提升的困境

1.农民主体意识逐渐弱化、淡化。所谓主体意识,即主体的自我意识,该意识是个体对自身主体价值、主体地位与主体能力的自觉意识,亦是个体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主要依据。而农民主体意识指的是农民在乡村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对于自身主体地位、农民身份的肯定与认同,以及具有较强的主体认同心理。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而农民则是相关政策的支持主体,然而在城市文化与工业文明影响下,多数农民否定自身身份,甚至想要逃离乡村地区。我国多数乡村地区,政策普遍是外在助推力,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主体的内在动力则并无明显改变。多数农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不足,缺乏参加乡村振兴过程的主体意识,普遍认为乡村振兴应由国家与相关部门来完成,这一错误认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造成了反向影响。在此种环境下,如何有效面向农民宣传与普及乡村振兴相关内容,激发农民主体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已然成为乡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支持及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亦难以执行。

2.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不力。一般来说,农产业是农民群体存在的必要基础,若没有农业生产,农民亦不会有文化自信。然而,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多数农民认为农业生产已经落后,乡村也被民众贴上穷、差、土的等标签,多数农民选择到城市择业生活。农民的逃离致使乡村地区人口流失现象严重,我国各地区均已出现“空心村”问题,同时对于农民身份、地位认同感的危机亦在不断强化。比如,在当代乡村学校教育过程中,多数学生均被灌输努力读书逃离乡村的观念,使学生逐渐产生离开乡村为荣而留在乡村为耻的错误思想,选择进入城市学校学习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另外,乡村教育内容与城市教育内容一样,完全是根据城市生产模式的需要而设计,优秀乡土文化与乡村生产生活的课程较少,即便设置此类课程,亦是浮于形式,导致乡村地区学校教育脱离本土生产生活模式,其不再以乡土环境为依托,农耕文明也因此失去传承主体。在城市文化与工业文明的双重影响下,农民逐渐对农耕文明失去了自信心。

3.传统乡村社会逐渐衰落。一般来说,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既是国家现代化发展落到实处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落实内涵式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些年,国家城镇化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强的推进动力与内需潜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5月,我国城镇地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90199万人,城镇化率高达63.89%。伴随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扩大了消费空间,据相关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便会拉动2%的消费增长。由此可见,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率。但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在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居民朝着城镇地区流动的同时,亦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传统乡村社会逐渐衰落。长时期不变的城乡二元经济架构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导致城乡两地发展失衡以及乡村地区发展不充分,亦对乡村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自信培养造成了消极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得乡村地区民众向市民化快速转化,导致乡村多数拥有一定知识水平、技术水平和身强体壮的青年劳动力流向城镇。同时,因为国内乡村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并且教育发展存在滞后性,中青年劳动力对于生活和工作在城镇地区具有强烈愿望,致使多数乡村地区常住人口基数持续减少,产生了严重的“空心村”情况。因此,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要深化乡村振兴的实施,加强乡村地区居民群众文化自信,这也是加速乡村农产业现代化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高效举措。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文化自信提升的策略

1.明确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民参与意识。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农民是主要建设者、参与者,所以提升农民群体文化自信,需要明确其文化主体地位。借助面向农民宣传与普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民对该战略深刻内涵、核心目标与广大蓝图的深刻了解,从内心深处唤醒农民对于乡村振兴的自信,激发其参与积极性,明确主人翁意识,继而让其真正成为我国乡村地区文化建设及乡村振兴的主体。在此过程中,有关工作者还要尊重农民自身意愿,将因地制宜落到实处,借助农民职业培训、农民群体按照本地实际状况自发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完善其知识储备,丰富精神生活,充分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建设意识与参与意识,进而培养其文化自信,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

2.积极传承农耕文明,加强农民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源头,在落实乡村振兴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要积极传承农耕文明,加强农民群体对于农耕文明的文化自信。首先,要重点保护农耕文明的精神遗产和物质财富,恢复农耕文明传播媒介。个体形式的院落、集体形式的村落是农民生活及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亦是农民群体的精神家园,要重点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农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流传的民俗艺术与生产技术是农耕文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媒介,通过乡村史馆与民俗生态博物馆等设施,呈现农耕文化,探寻民众的乡村记忆,进而激发农民群体对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其次,充分发挥乡村地区学校教育在农耕文明传承中的媒介功能,培育青少年对农耕文明的文化自信。诚然,乡村学校承载着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特别以青少年更是未来传承农耕文明的中坚力量。所以,要转变乡村学校传统教育观念与价值观念,强化学生们对于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认同感。同时,要让农耕文明真正走入校园与课堂,培养学生们互帮互助、勤劳淳朴的优良品质,而这些均是乡土文化体系蕴藏的珍贵的教育资源与精神财富,通过让广大学生群体深刻体验和感受农业生产实践,学习农耕文明相关知识,进而领悟农耕文明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另外,应完善乡村学校教育设施,改善乡村教师福利待遇,让学生和家长们不再因为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选择城镇学校,让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愿意留在乡村地区从事教育事业。

3.加速乡村经济发展,重塑乡村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指出,文化由政治及经济基础所决定。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和政治及经济基础密切相关,若没有坚实的经济与政治基础,则难以树立文化自信。如果想要重新树立文化自信,则必须推动乡村经济迅速发展,全面深化各项治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唯有如此才能为乡村振兴落实和文化自信提升创造充足的物质基础及政治条件。首先,推动乡村经济迅速发展,完善文化自信培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只有将经济发展视作关键,全面实现乡村各产业繁荣发展和民众生活幸福,农民才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至当地文化建设当中,才能有时间追求精神维度和文化层次的愉悦与满足,才能使文化自信因为有夯实的物质基础才更为坚定和稳固。所以,应基于供给侧改革推动乡村农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农产业,促进农产业实现转型与升级,使乡村地区各产业实现繁荣发展,实现农业产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与此同时,还应深入发掘区域特色文化基因,全力发展农村特色的文创产业,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有效带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文化具备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并且,还应完善我国乡村文创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开拓社会投资渠道,丰富文创产业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乡村经济及文化建设当中。其次,不断推进乡村现代化治理,增强民众安全感以及幸福感,加强其文化自信。积极构建德治、法治与自治充分融合的乡村全新治理体系,不仅要在乡村地区强化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践行,有效提升乡村地区的文明程度,还要深化乡村地区法治化建设,构建平安乡村和法治乡村;还要完善居民自治制度,强化居民自治组织能力。构建完善的乡村治理监督和保障机制,例如乡村地区选人用人应坚定地把村霸、涉黑涉恶的人和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排除在外,同时要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基层出现腐败现象。

猜你喜欢

农耕文明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农耕旧事十二韵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战略
战略
对不文明说“不”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