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四川例证

2022-03-24周伦理

中国西部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农业

路 阳 周伦理

一、引言

乡村振兴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重大的现实和历史任务。当前,伴随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经济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1〕,迫切需要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拓展国内大循环、充分激活农村产业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和城市联动发展。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工具,扮演着服务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的重要角色〔2〕。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力求制定出符合乡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新发展理念下的乡村振兴,旨在实现统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3〕。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然而,由于农业农村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服务供应链循环不畅、与产业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4〕,金融服务难以深入促进乡村全面高质量发展。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桥梁,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务实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牢记使命和责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学界对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李璐茜(2022)分析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5〕。周畅等(2022)认为,农村金融应该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核心领域、重点领域和主体领域,并提出适当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完善担保制度、跟进市场需求、融合信息技术等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6〕。陈久文(2022)指出金融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缺乏社会责任,导致需求者难以全面地认识金融功能、且抵押担保障碍较多,从提升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感、金融改革、强化资金流监控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7〕。

四川是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不断调整金融战略,为金融服务全省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重要力量。2020年9月,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成功举办,16家金融机构(包括9家银行机构和7家保险机构)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初,在四川银保监局的指导下,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了农业保险专业工作委员会,16家保险机构名列其中。2021年12月,成都农商行顺势发展,借助乡村振兴发展势头,把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产品、信贷、科技和机制创新四个方面,发布了“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计划”重点项目清单。2022年5月,四川省乡村振兴投资引导基金在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这是四川首支乡村振兴引导基金,计划总金额100亿元。毋庸置疑,现代农业发展方兴未艾,为产业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创造出巨大的投资需求,金融服务在乡村建设中必将大有作为。因此,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服务乡村振兴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本文立足四川省实际,强调因地制宜发展金融策略,持续加大特色金融支持,把更多的金融支持与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机构相结合,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二、金融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和内在需求

脱贫攻坚阶段,金融全面参与取得重大胜利。新时期,金融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政策要求,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更是金融机构拓宽自身发展空间的内在需求。

1.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政策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拉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序幕。2019年1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瞄准乡村振兴中的重点发展领域,调整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向、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强化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202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金融支持重点载体,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7月,《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强调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强化了金融服务行业对乡村振兴支持的激励约束作用。可见,服务乡村振兴是金融服务行业落实国家政策、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要求。

2.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有利条件

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8〕。在脱贫攻坚阶段,金融系统的全面参与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相衔接过程中,金融资源仍需要不断调整战略方向,持续将资本要素配置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薄弱环节。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更需要金融资源的持续支持。一是产业兴旺需求。现阶段部分乡村产业尚未成熟,仍需金融注入“养分”快速成长。二是生态宜居需求。绿色防控、土壤治理等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完善、棚户区改造等宜居生活建设仍需金融持续“发力”。三是乡村文明需求。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教育体系等建设尚不完善,仍需金融支持。四是治理有效需求。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需要金融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乡村治理机制的有效发挥提供支持。五是生活富裕需求。需要金融充分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释放农村资源活力,不断推进生态资源转变为“金山银山”〔9〕。

3.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拓宽自身发展空间的内在需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为农民提供可持续的收入、为农村带来持续发展动力。然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金融资源注入“活水”。金融支持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持续动力,金融服务必须随着任务的转变而扩大业务范围和扩充产品体系〔10〕,同时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必须不断调整战略。新时代,金融支持产业发展需要注重新方式,要注重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要注重农业+绿色、休闲、文化等新产业,要注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环境优美的小村落等自然资源、历史资源丰富的农村〔1〕。只有将金融资源持续向“三农”倾斜,打通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堵点”,才能拓宽金融业自身发展空间、激发金融活性,使其在农村广袤的天地中大有作为。

三、金融精准服务四川乡村振兴的新需求新挑战

近年来,四川乡村振兴在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三农”发展成效显著,为金融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创造了新的需求,同时农村金融也将迎来新挑战。

1.四川农业区域特色显著,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单一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西与青藏高原相连,北是秦岭大巴山地,南接云贵高原,东邻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多样,造就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特色。2017年以来,四川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18地,如苍溪猕猴桃、攀枝花芒果、宜宾油樟等,各地农业独具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也各不相同,对农村金融信贷提出新的需求。一是需要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四川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主要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和各大银行,但其业务范围多限于传统金融,新兴理财产品等其他农村金融信贷产品较少。二是需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推出更多信贷产品。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难以满足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农村信用社和各大银行主要提供小额信贷、短期贷款等金融服务产品,对基础设施建设、涉农企业贷款、大额农贷等支持力度不够。个别商业保险公司仅推出水稻、生猪等较少的农产品保险品种,难以满足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积极性不高。因农业是弱势产业,在抵押担保、保险机制、金融债权维护、信息收集方面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性不高。

2.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机制有待提升

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业体系,是四川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路径。到2021年底,四川初步形成了以9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90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近300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10+3”产业发展格局(1)数据来源:《2021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报告》。。传统农业优势产业稳定发展,新兴特色农业产业逐步成长,农业供应链日趋完善,对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需求。一是需要各大银行加大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业联合体等经营主体深入合作。现阶段,四川各大银行还未能全面收集重要农业经营主体上下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难以将农业供应链成员资金需求高效串联,有效整合识别,未能形成针对不同主体、业态、产业链特性分层分类的供应链金融支持体系。二是需要各大银行加强与农产品交易平台的合作。因四川农业线上交易率较低,各大银行难以掌握真实交易主体、贸易背景以及交易标的等数据信息,不能有针对性地为贸易商提供仓单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等线上供应链融资服务,难以解决涉农经营主体资金需求问题。

3.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完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尚不健全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农户集中经营等方式扩大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形成农业供给侧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四川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在全川落地以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等十大“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种业、现代装备、现代烘干冷链物流等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142个,其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省星级园区94个、市(州)级园区364个(2)数据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115号提案答复的函》(川农业办理函〔2021〕81号)。。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态势良好,蓬勃向上,对涉农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提出新的要求。一是需要降低担保行业风险系数。近年,四川三农、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违约风险上升,导致担保行业风险加剧。二是需要降低担保业务准入门槛。四川担保业务准入门槛高,如担保条件苛刻、要求反担保、收费高等,增大企业接受担保服务难度〔11〕。三是需要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四川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仍不够完善,推广力度不足,农民保险意识缺乏,难以有效分担和补偿因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各类经济损失。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性不足

四川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已形成“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联农带农模式,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了产业发展活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成长,对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需要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模式。四川各大银行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不足,难以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二是需要提供全方位、定制化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四川还未形成通过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涵盖结算服务、对公授信及非授信、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供应链金融等全方位、定制化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企业高管、集团本部、分子公司、上下游产业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四、金融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对策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应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需要金融机构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大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机制集成,抓住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机构,做到务实高效、精准施策。

1.金融精准服务与重点区域相结合

乡村振兴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应及时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加大支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力度。一是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重点帮扶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补齐的短板。第一,通过信贷投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机构应立足县域经济发展方向,保持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并在资源配置、信贷准入、授权审批、授信权限、资本计量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力争每年对重点帮扶县的贷款增速高于本机构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第二,通过多方协同助推乡村产业稳步发展,在重点帮扶县优先设立银行及保险机构,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深化合作,优先支持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入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带动脱贫人口增收能力较强的优质产业化企业,夯实重点帮扶县产业发展基础。第三,通过优化服务夯实金融基础保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等优化调整金融机构乡镇网点布局和运营模式,加快线上金融APP建设和推广,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是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应重点瞄准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包括温江区、郫都区、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依法合规、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财产权、承包地经营权等担保融资〔12〕,助力农业农村改革;推动设立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基金,重点引导集体经济、社会资本投入,并整合财政资金引育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加大对试验区内各类市场主体投放贷款的规模和力度,支持对整体打包立项的城乡融合建设项目进行融资;加强银政合作,支持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及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三是支持国家级(省级)新区建设。新区具备带动乡村振兴的丰富资源和发展基础,肩负着激发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责任。将四川辖内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和五大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南充临江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和川渝高竹新区)中的涉农区域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力度,合作共建综合性金融服务交流平台和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深度了解供应链链条上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举办各类主体(金融机构、专业咨询机构以及优质农业企业等)融资对接会,构建面对面、长效性的交流机制,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引领新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开启新篇章。

2.金融精准服务与重点产业相结合

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产业振兴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前提。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紧扣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结合各产业的特点和经营主体实际,量身打造精准提供各产业专属信贷担保产品;定期收集、发布各类主体金融需求,建立融资项目库,加强各子产业融资对接,及时提供融资支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生物育种相关项目中长期信贷支持,可重点支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和特色作物育种等联合攻关项目,全力做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支持育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助力四川建设为种业强省。

二是优化“三农”融资供给。结合农业的生产周期及特点,在服务对象、服务领域、网点布局、产品设计等方面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创新“三农”小额特色助农贷款产品,满足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支持各地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绿色化发展;更好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春耕备耕、农机装备、仓储加工等领域金融需求,重点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防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三是支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面向现代种养、加工物流、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等一二三产业实施产业定制、客群定制、产品定制;大力支持农民就业和创业,加大信贷对乡村产业的投放力度和规模,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吸纳农民创业就业的能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更多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帮助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村能人创新创业。

3.金融精准服务与重点项目相结合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之下,重点项目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围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把握国家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方向,梳理财政贴补资金多、影响广、带动大的专项项目,争取资金专户开立在金融机构并封闭运行。因地制宜创新美丽乡村产品业务,降低信贷门槛,助力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加大对乡村道路建设、电网巩固提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保证各项乡村环境美化项目顺利进行。

二是支持高知创新创业项目。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高校院所老师(高层次人才)为支持对象,重点围绕川粮油、川茶、川牛羊等“10+3”现代农业体系,设立高知创业专项项目,提供“人才贷”及相关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针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急需人才、青年优秀人才设立“四川英才卡”,提供人才信用贷、知识价值信用贷、人才创业贷、流动资金贷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金融支持项目。

三是支持乡村产业大单品项目。围绕绿色粮油、安全肉品、生态果蔬、特色农品等四大产品方向,特别是服务“一县一品”等,聚合农业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对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乡村特色产业大单品进行贷款贴息,确保贷款期限与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周期有效匹配;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大对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全产业链金融支持,加快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促进四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金融精准服务与重点机构相结合

金融服务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企纾困、风险分担方面也非常重要。一是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由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共建、分工协作、规模经营的利益联结体〔13〕。金融机构应围绕核心企业,根据产业链、产品链、客户链等特点,深度挖掘交易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拓展优质客户,推出一系列针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金融服务方案和新型信贷产品;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遴选并培育有产值、有信用、有还款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符合其融资需求和特点的信贷支持。

二是支持涉农中小微企业。2022年5月,四川省出台《关于做好金融助企纾困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快推动金融惠企利民纾困政策落地落实,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金融机构应多措并举支持重点行业企业,特别是线下销售、外资外贸、会展文旅、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如合理增加信用贷款、鼓励保险机构实施惠企举措、丰富文化和旅游保险产品供给等。其中,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涉农中小微企业,银行机构应及时下调贷款利率,并提高对上述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比例。

三是持续健全政银担合作机制。金融服务与金融风险往往并行,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发生金融风险的多种可能性,及时引入风险共担及补偿制度,与省级或市级政策性担保平台加强合作,合理制定维护金融稳定的可落地工作方案,紧密配合监管部门相关工作,构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市场主体等多位一体的合作机制,有效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采用综合化的风险分担措施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五、结语

新时代,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已成大趋势。国家正逐步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本要素配置到农业“新六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14〕。四川省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强调发展乡村金融,引导金融资源向县域和乡村聚集,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但当前依旧存在信贷产品较为单一、金融服务有待提升、金融机制尚不健全、服务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应坚持以精准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以精准发力乡村特色产业为引擎、以精准赋能金融产品创新为动力,既要积极担当作为,又要稳健扎实推进,还要探索价值创造,在银政、银企、银担、银保等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健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朋友圈”,把更多的金融支持与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机构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