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河段生态治理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2022-03-24张保富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3期
关键词:驳岸砾石黑河

张保富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水务局,甘肃 张掖 734200)

张掖市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黑河城区段2019年生态治理工程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1- 3]。治理河道长度2.2km,范围为黑干22+974(滨河新区黑河大桥下游约800m处)~25+174m。

工程对原有河道进行疏浚,疏浚后中央主河槽满足设计行洪要求;沿疏浚后河道左、右岸坡拟建驳岸,保障河道行洪能力;河底拟建固床潜坝,防止河床下切[1- 3]。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目的及任务主要为:

(1)调查收集区域地质及地震活动资料,评价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提出工程区地震烈度及地震动参数。

(2)基本查明河道疏浚地段河势稳定状况、河床的冲淤变化,并对岸坡、滩地等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4- 5]。

(3)基本查明治理段土层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埋藏条件等情况[4- 5]。

(4)基本查明地下水的分布、类型、水质及含水透水层、相对隔水层的分布、性质等,评价对工程的影响。

(5)基本查明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初步提出各土(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评价建筑物场地地基承载力、渗透稳定和边坡稳定性等[4- 5]。

1 地质概况

1.1 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张掖盆地中南部,系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狭长凹陷山间盆地[6]。黑河生态治理段属黑河冲洪积倾斜平原中段,高程1551~1525m,地形平坦开阔,地势南高北低。河床宽浅、多滩,属游荡型河道,河床总宽330~710m,平均纵向比降0.72%,该段河道两岸无阶地发育。

1.2 地层岩性

工程区及其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堆积物,分布广泛、厚度大,自上而下粒度由粗变细,与工程有关的主要为第四系地层,按其成因类型从老至新简述如下:

1.3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工程区位于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的张掖凹陷带。南面以祁连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北面以龙首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南北两侧的深大断裂控制着盆地诸小构造[6]。工程区内无断裂构造及褶皱,亦未发现第四系以来的褶曲断裂和继承性活动断裂,但远场区南部祁连山前大断裂晚近期新构造运动形迹较为明显,其形式为间歇性垂直升降运动,主要表现为南部祁连山隆起上升,张掖盆地相对凹陷,沿盆地边缘多次发生强震[6]。

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4- 6]。

1.4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区位于黑河冲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地势开阔较平坦,黑河为浅滩形河床,受两岸防洪堤约束,治理段现代河床宽330~710m,河流游荡,无滑坡、泥石流等,洪水的冲刷、侧蚀和掏蚀较严重。

1.5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根据张掖市气象站1971—2009年气象要素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2.6mm,降水量年内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4%,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96.7mm,工程区最大冻土深150cm。工程区地表水较为丰富,主要来自黑河。

工程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黑河河床、河漫滩冲洪积砂卵石层中,分布范围广,含水层厚度大,渗透系数为(0.9~2.2)×10-2cm/s,属中等-强透水性,据探坑揭露及机井调查,拟建驳岸段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5m,对工程无影响;地下水受黑河河水及大气降水的补给,黑河地表水渗入补给地下水形式为带状垂直入渗补给。

2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2.1 河床稳定性

治理河流总体流向NE35°,河流游荡,汊流发育,多滩,平水期河水面宽30~50m,水面高程1526.4~1540.9m,水深0.5~1.8m。其稳定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河床边界条件:黑河治理段均由河漫滩砂卵砾石构成的土质岸坡,岸坡抗冲刷能力弱,对河流约束力低,在河水特别是洪水的冲蚀、侧蚀、淘蚀下,岸坡易产生坍塌后退,易造成河岸线频繁变化。

(2)河床稳定性:现代河床宽330~710m,河床平均纵坡比为0.72%,纵坡较稳定,河流游荡,汊流和河滩发育,河心滩高出河床一般1~2m。河床物质组成岩性为砂卵砾石,根据地基土颗分试验结果(见表1):漂石(>200mm)质量分数4.0%~8.54%,平均值为6.08%,卵石(60~200mm)质量分数26.22%~36.02%,平均值为30.35%,砾石(2~60mm)质量分数44.93%~55.55%,平均值为49.16%,砂(2~0.075mm)质量分数9.73%~20.16%,平均值为13.04%,粉黏粒(≤0.075mm)质量分数0.49%~2.21%,平均值为1.37%,平均粒径(d50)为34.2~53.25mm,平均值为41.0mm。由此可见,河床从上游至下游,漂石、卵石含量有所减少,砂和砾石含量相应的有所增加。根据河床形态和河床物质组成,河床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均较差,从上游至下游河床物质抗冲刷能力减弱,造成河道主水流偏移,是河道变迁的主要原因。

表1 地基土颗分试验结果

根据野外测绘及调查:黑河中心桩号黑甘16+970以前黑河主流靠近右岸,该段冲刷深度1.5~1.8m,河流向右摆动强烈,右岸冲刷侧蚀和掏蚀较左岸强烈,因此,本段应加强右岸防冲处理措施;黑河中心桩号黑甘16+970以后黑河主流靠近左岸,河流向左摆动剧烈,河流对左岸岸坡基础冲刷、侧蚀较严重,冲刷深度1.6~1.9m,因此,本段应加强对左岸防冲措施。

(3)人类活动的影响:治理段河道前期采砂取料现象较为严重,且无序开采,导致河流水力条件变化剧烈,加剧了局部河流的冲刷。

综上所述,受多种因素的控制,黑河治理段河床稳定性差,属游荡型河流,河道疏窄后,洪水的冲刷、侧蚀以及掏蚀增强,需对河床采取固床、抛石护脚等防冲措施。

2.2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参数选择

(1)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砂卵砾石主要由砾石、卵石组成,其次为砂和漂石以及少量泥质,砾、卵、漂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变质砂岩、砂岩等硬质岩,磨圆度较好,无胶结。根据砂卵砾石物理力学试验结果(见表1—2):特征粒径(d85)为122.46~152.55mm,平均值为135.87mm,平均粒径(d50)为34.2~53.25mm,平均值为41.0mm,不均匀系数(Cu)为50.25~232.33,平均值为114.31,曲率系数(Cc)为4.88~17.45,平均值为10.99,总体属级配不良,颗分定名为卵石混合土(SICb)。天然密度2.08~2.12g/cm3,最大干密度2.25~2.32g/cm3,饱和内摩擦角φ值34°09′~34°51′,相对密度0.42~0.63,属中密状态,工程地质特性较好,可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2)土体的渗透性和渗透变形判别

砂卵砾石不均匀系数(Cu)为50.25~232.33大于5,曲率系数(Cc)为4.88~17.45,砂卵砾石级配不连续。按照SL 188—2005《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附录D《土的渗透变形判别》的条款[8],求得df=2.35mm,在颗分曲线(图略)上查出Pc=15.7%,可知Pc<25%,即砂卵砾石的渗透变形类型为管涌型。

由室内扰动样的渗透变形试验获得的临界水力比降Jkp为0.44~0.53,2级堤防安全系数取2.0,经计算允许水力比降J为0.22~0.26。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依据SL 188—2005,建议允许水力比降0.15~0.20。

(3)土体允许不冲流速(V允)

对非黏性土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V允=2.2a1+1.7a2+1.0a3+0.5a4

式中:a1—大于150mm颗粒质量分数;a2—20~150mm质量分数;a3—2~20mm质量分数;a4—小于2mm质量分数。由表1可得a1、a2、a3、a4值,计算结果见表3。经计算,治理段段砂卵砾石允许不冲流速V允=1.16~1.29m/s,平均1.24m/s。

表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

表3 砂卵砾石允许不冲流速计算

(4)土体地震液化判别

根据探坑揭示,河床、河漫滩砂卵砾石中无连续的砂层分布,结构较单一,地层连续。根据颗分试验结果,粒径小于5mm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3.62%~25.19%<30%。依据GB 50487—2008附录P中P.0.3-2,初判砂卵砾石层为不液化土。

(5)地基土腐蚀性评价

(6)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在充分收集、分析前人在本区的勘察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类比规模相近、岩性相同或相近工程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结合室内外试验结果、测试资料,并参照有关规程、规范,经综合分析,提出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4)和土体开挖边坡比建议值(见表5)。

表4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建议值

表5 土体开挖边坡比建议值

2.3 河道疏浚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河道疏浚长2.15km,该段河流总体流向NE35°,河流游荡,汊流发育,多滩,河水面宽30~50m,水深0.5~1.6m。河床平均纵坡比为0.72%。

2.4 驳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4.1驳岸堤基地质结构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分类

(1)堤基地质结构类型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探坑揭示,拟建驳岸地基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该层厚8~12m,依据SL 188—2005附录C《堤基地质结构分表》C.0.2划分[8],拟建驳岸堤基属粗粒土单一结构(Ⅰ)类。

(2)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类

驳岸堤基为粗粒土单一结构(Ⅰ)类,堤基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基本不存在抗渗稳定、渗透稳定以及抗震稳定问题,已建堤防基本运行正常,局部段冲刷严重,基础基本裸露;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5m,对驳岸基础开挖无影响。依据SL188—2005附录E划分[8],驳岸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B类,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4.2驳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左岸驳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右岸驳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5 固床潜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为了降低河水和洪水对河床的冲刷,保证河床的纵向稳定性,在治理段设置固床潜坝2座,分别位于黑河桩号黑甘16+152m、黑甘16+774处。

工程施工要清除表层松散的砂卵砾石层,将潜坝和跌水基础置于最大冻深以下的砂卵砾石层中,且置于洪水最大冲刷深度以下一定的深度,对地基土采取整平夯实处理。固床潜坝修建以后,潜坝下游侧洪水冲刷加剧,会形成冲刷坎或者坑,应采取抛石护脚等防冲措施。施工中加强基坑排水措施,同时做好雨季防洪措施。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4,土体开挖边坡比建议值见表5。

3 分析评价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1)治理段黑河河床宽浅,属游荡型河流,现代河床宽330~710m,河床平均纵向比降为0.72%。

(2)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4- 6]。

(3)工程区属季节性冻土区,最大冻土深150cm,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沿线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5m,对工程无影响。沿线地表水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弱腐蚀性。

(4)驳岸、固床潜坝等建筑物地基岩性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承载力可满足要求,河道疏窄后驳岸、固床潜坝基础的冲刷、掏刷问题较为突出。

3.2 建议

(2)潜坝和跌水基础置于最大冻深以下的砂卵砾石层中,且置于洪水最大冲刷深度以下一定的深度。

(3)河道疏窄后建议采取抛石护脚等防冲措施。

(4)鉴于亲水性缓坡、绿滨垫防护方案,结构单一,占地较少,工程造价低;有很好的柔韧性,能够很好适应变形、沉降;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施工不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冬季可施工,后期维护费用低;结构整体采用无污染材料,存在较多的填石孔隙,结构透水性好等特点,建议沿疏浚后主河槽两岸设置缓坡式绿滨垫驳岸。

猜你喜欢

驳岸砾石黑河
考虑砾石颗粒形状及含量影响的砂-砾石混合物离散元模拟直剪试验
砾石聚合物仿石艺术地坪施工技术
Task 3
双护盾TBM隧道豆砾石注浆层防水性能研究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浅析人工湖驳岸类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