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园升级转型
——以湖南娄底高新区涟水河两岸乡村振兴为例

2022-03-24陈旻蕾湛先文

建材与装饰 2022年8期
关键词:涟水娄底高新区

陈旻蕾,湛先文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3)

0 引言

产业园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从产业园的发展看,由20 世纪80年代产业革命爆发,单体厂房为主的园区到低密度景观园区到形成集产业办公、生活、娱乐复合型产业综合体式的新型产业园区经历了4 个阶段。新型产业园区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功能,其产业圈构成包含生产、生活、生态、平台4 个方面,表现为生产集约高效、配套多元复合、生态绿色友好、科技服务引领的新型产业园区。

我国的产业园区一般位于郊区,是城乡交融最为密集的区域。产城融合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重要发展思路,而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关系,在园区与周边乡村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三生”空间体系,紧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优化“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布局,成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园区升级、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1]。

本文以湖南娄底高新区发展为例,围绕高新区内乡村振兴、围绕流经高新区的涟水河水系治理、围绕高新区产业发展展开思考。

1 现状与机遇

湖南娄底高新区1992 年创建,1994 年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6 年7 月升级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7 年9 月更名为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湖南省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的最具发展潜力园区称号,目前正在申报创建国家高新区。

1.1 区域位置——东西结构,区位协同

娄底高新区位于涟源市城区东部,东接娄底市,西为涟源老城区,娄涟公路从经开区北部穿过,西有二广高速、南有娄怀高速,207 国道等穿越区境。城市建设用地内建成区多为工业用地,南北为自然山体,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呈现带形连绵发展趋势。虽然园区居住等配套用地建设还显不足,但区域整体东西向发展的用地结构既符合上位规划要求,又与区域交通联动,成为娄涟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

1.2 现状用地——一园四村,城乡融合

辖区总面积11.29km2,规划建设面积7.34km2,含马头山、长车、东轩、人和新村4 个村。可见高新区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

1.3 生态环境——蜿蜒涟水,绿色纽带

涟水,为湘江中游的一大支流,它贯穿了整个娄底市,与娄底高新区相依东延,她既是高新区的母亲河,也是高新区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涟水流域生态环境,更要利用好涟水资源推动沿水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现在涟水两岸多为村庄,园区建成区内无城市道路、桥梁连接两岸,一河两岸交通阻隔明显。

拥有涟水河和大面积农村资源的娄底高新区如何发展?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调整结构,致力创新,促进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等都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点。

连续2017 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村庄的发展指明方向。从城乡融合到城乡一体,乡村振兴一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2]。

因此,在高新区提乡村振兴,既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也是高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既响应国家政策,又能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还能美化环境,改善民生,实现居民增收[3]。它是保护涟水流域生态环境,推动沿水经济的需要;是完善娄底高新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企业生产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求,是优化娄底高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

2 愿景与策略

在这样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我们提出山水娄涟,理想家园的规划愿景,致力于将高新区打造成娄涟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新时期乡村振兴新画卷,成为实现产城融合,促进区域协同的服务中枢,助推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试验平台,壮大城市格局,激活城市聚合强心的重要引擎,凸显山水城乡共融,提升绿色生态宜居形象的特色名片。

为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我们制定了产业振兴、环境提质、配套齐全、交通链接四大规划策略。

抓手一——产业振兴,产业是根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区域本底资源和周边资源,规划一产“生态农业种植”、二产“农产品初加工+智能制造”、三产“城市生活配套服务+乡村旅游”的多产业体系。以“旅游+、生态+”为理念助力高新区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城乡融合典范。

抓手二——环境提质,环境是一个地区形象、素质、实力、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以河流生态保护、乡土环境保护等为基础,对涟水河的水域环境及周边乡土环境进行梳理,完成从城市人文景观、滨水风光带景观、田园丘陵景观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的全方位呈现。

抓手三——配套齐全。我们知道,对与园区来说,产城融合是新时期下的大势所趋,产城融合在规划层面、政府职能层面应紧密统筹,园区不再只有生产,而是拥有多方位的城市功能的区域,包括居住、商业、文体、医疗等各方面,留住人才,留住生活。

抓手四——交通链接,强化东西向发展轴带,沿娄涟公路形成主要产业发展带,将靠近涟水的人民路东延,打造人民路生活服务带和涟水生态景观带;美丽乡村建设在城市建设区南北两侧呈带形延伸发展,并利用城市道路形成南北方向的山水生态连廊,连通南北山体,形成高新区的山体生态休闲区。

3 规划蓝图

基于上述规划策略指引,我们的规划整体功能结构是三轴两带,以娄涟公路、人民路、涟水为依托,城区以智慧生产、总部研发、文化体育、商业商务、生态休闲、品质居住等功能为主,城区南北两侧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整体形成城、乡、山、水、田相依相生的涟源高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愿景蓝图,如图1 所示。

图1 “三轴两带”空间规划思路

这里将会有配套完善的产业新城、有风光旖旎的涟水风光带,有环境舒适的新型农村社区,特色化的现代农业园,还有振兴乡村经济的各色文旅园区,如乡村集市、田园营地、亲子乐园、耕读学堂等。

园区北部生产空间,城市化的娄涟公路旁工厂林立,园区南部生活空间,人民路旁是配套的学校、医院、商业和居住,再往南是焕然一新的涟水河,园区的生态屏障,以生态涵养、水质净化为前提的涟水风光带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好去处。园区南北两侧新型农村社区掩映在青山绿水、农田果园中,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规划区整体分为涟水北岸片区,涟水风光带片区、涟水南岸片区和马头山片区。

(1)涟水北岸片区以城市生活服务配套为主,规划有企业配套的人才公寓、配套居住,安置小区,学校、购物中心、文化中心等等。建筑采用现代、简洁的立面造型,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营造优美的天际龙阔线,与24m 宽的人民路一起衬托出片区崭新的现代化新城形象。

(2)涟水风光带片区:以“治一方水,美一座城,圆一个梦,惠一方人”为目标,以广泛用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剪叉式、链条式结构为设计灵感,融入地域文化、场地文化,整体呈现出蓝绿交织、均质共享、人文互通的特色,形成“一轴三核多节点”的规划结构。

采用分段分期的主题定位来开发实施,打造“融美、润水、乐活、绿泽”四大片区,将新时代“愚公移山”的企业工匠精神贯穿整个河道设计主题,成为高新区工业活力的新名片,如图2、图3 所示。

图2 涟水风光带(一)

图3 涟水风光带(二)

(3)涟水南岸片区:以村庄资源本底为规划定位的出发点,尊重地形,因地制宜,结合现状中存在的水域、山林、田园等生态因子,以“生态-人文”为主题,打造各具特色的以“山水人家、山间茶语、野趣田园、五美扶胜”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从农业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卫生整治、绿化景观美化、乡土特色保护等多方面来实现乡村振兴,以雅致乡居,精品民宿,有机农产品生产、特色主题度假为主要功能,促进生态资源多级多元转化为生态、美学、人文、经济、社会和生活价值。如互联网农庄提供的农耕体验、特色主题民宿提供的走心享受都是实现资源价值转化和价值提升。

(4)马头山片区:马头山片区为产城融合的产业功能区,结合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乡村振兴产业,由政府代建标准工业厂房,作为智能产业园。产业区以北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打造以“诗画乡村、旷野人家”为主题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如图4 所示。

图4 乡村“三生”空间内容

4 开发与实施

规划实施采用分步分期的思路,分为三期。

(1)一期:以人民路东延线、涟水为重点,建设企业职工配套的人才公寓以及本区域的产业园配套居住、居民就地安置、配套商业等。对接上游河段,对涟水河至污水处理厂段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涟水南侧乡村振兴示范点。

(2)二期:完善涟水河以北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居住、学校、医院、文体中心、购物中心等生活配套功能产品。完成城市建设区涟水河下游风光带建设,约2km。

(3)三期:娄涟公路两侧依托现有工业,结合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产业转型功能区。北部完成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继续完善涟水河两岸建设。涟水以南完成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打造田园经济试验区、庭院经济示范点,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休闲旅游服务功能。

5 结语

乡村振兴带动产城融合在国内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浙江青瓷小镇,项目总投资为1.2 亿元,建设一个开放式、生态化人文景区,第一年的营收就超过2 个亿。湖南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以5000 万撬动50亿资金,实现以一抵百的增长等等。娄底高新区一期启动区拟投资约3 亿元,其将直接撬动数百公顷的土地升值,带来数亿元的经济回报,加上片区建设对内产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驱动力,对外能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此,在产业园区的升级转型中应重视产业园区与周边乡村间的“三生”空间体系,应把握住产业创新、人才振兴,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探索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一定能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园区的新突破。

猜你喜欢

涟水娄底高新区
血与火的拼搏——涟水保卫战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娄底体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涟水之子
涟水之子
遂宁高新区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县委书记一年调整百名干部
湖南娄底:热闹后的阵阵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