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背景下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2022-03-24史文杰杨习铭高志刚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康养双循环

史文杰 杨习铭 高志刚

一、前言

新疆阿勒泰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美,是世界上资源生态环境非常独特的地区。自2000年起,在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阿勒泰建立了“中俄哈蒙区域合作国际协调委员会”合作机制,促进了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2020年阿勒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3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也突破5万元的关口。以国内循环为基础,搞好自身建设,促进国际循环,形成“双循环”共同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镇、冲乎尔镇和禾木村是国家批准的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建设既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又符合“双循环”发展要求,可以充分发挥阿勒泰地区在地理、资源、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为该地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推动阿勒泰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其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差距。

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根据特色小镇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阿勒泰地区实际发展情况,提出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位一体的“阿勒泰特色小镇建设核心圈”,缩小阿勒泰地区城乡发展差距,进而促进阿勒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疆经济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特色小镇发展的研究较早,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Jenny Briedenhann 和Eugenia Wickens通过对南非乡村旅游的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可以刺激社会复兴,改善农村社区的生活条件,同时乡村旅游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①Bertram M. Gordon研究维希的温泉旅游发展状况,发现由于有关机构对医疗法的不信任,维希镇温泉旅游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维希镇通过创建体育和会议中心,重新确定小镇定位,推动了维希镇经济发展。②Pierre-Olaf Schut指出旅游小镇可以通过它的运动功能来界定,一项体育运动对旅游小镇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③Debarshi Guin对印度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城镇的发展不依赖于大城市,小城镇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增长的主体,小城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④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和意义的研讨。刘晓萍认为特色小镇是国家实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是体制机制创新的综合试验区,也是促进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⑤方应波等提出特色小镇“二元模式”,即“平台模式”和以传统建制镇为载体的“建制镇模式”,两种模式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⑥王晓洋认为特色小镇建设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优化空间环境,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⑦徐冰指出特色小镇建设不仅能解决城乡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能提高小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⑧

二是对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研究。易魁提倡特色小镇与影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构建影视文化特色小镇,以影视文化来促进特色小镇文化建设、产业经济发展。⑨陈李雯和刘蕾提出构建特色小镇“五链融合”发展模式,即以产业链为核心,以信息链为枢纽,融合创新链、服务链与要素链,“五链融合”发展推动特色小镇建设。⑩邓利梅和王玉红提出“一主六双”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即以长春市为主要区域,打造双廊、双带、双线、双通道、双基地、双协调,促进吉林特色小镇发展。

三是对不同地方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探讨。占小凤指出安徽发展特色小镇应加强特色小镇土地供应管理,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优化人才引进,挖掘产业特色。郭晓勋和李响认为黑龙江特色小镇发展应整合现有资源优势,多要素全方位融合,打造红色旅游、跨境旅游等特色小镇,构建旅游新品牌,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区域辐射功能。云理轩提出云南构建特色小镇要树立十大理念,充分发挥民族资源文化优势,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活态的民族博物馆。

四是对不同类别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李劲松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小镇应建立民族文化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赵心炜等指出冰雪运动特色小镇应弘扬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加大专业人才培育力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范逸男和陈丽娟建议康养小镇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领,同时加强社会协同治理,因地制宜推动康养小镇发展。赵琛认为文化小镇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小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提出浅层文化旅游、深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三个文化小镇发展阶段。

(三)文献述评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特色小镇发展的研究较多,他们分别对康养、体育、冰雪、旅游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多种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阿勒泰地区在资源、环境、文化、地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阿尔泰区域经济合作区”和“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提出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核心圈,形成阿勒泰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区,从而为今后新疆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依据。

三、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PEST分析

本文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四个方面对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进行PEST分析(见图1)。

(一)政治环境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阿勒泰地区被划分为国家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有多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如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禁止开发区等。可可托海镇、冲乎尔镇和禾木村是国家批准的特色小镇,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均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济环境

目前,阿勒泰地区已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阿勒泰地区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构建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础的“阿勒泰特色小镇核心圈”是推进阿勒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选择。

此外,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居民收入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9年阿勒泰地区GDP为339.16亿元,人均GDP为51524元。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阿勒泰地区GDP为334.13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全地区开工项目785项,同比增加99项,增长14.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25亿元,同比增长40.52%,固定资产投资整体运行形势趋好,增速位列自治区第四位;累计发电量5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7%,环比增幅扩大0.8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2亿元,同比增长13.2%;商品零售额42.34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02个百分点。

(三)社会环境

“金山银水”阿勒泰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水源涵养型山地草原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达22.65%,土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阿勒泰地区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风景区等多个著名景区,具备发展旅游小镇的有利条件。同时,阿勒泰地区冰雪文化、戍边文化历史悠久,是自治区确定的冬季冰雪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拥有发展冰雪体育小镇、风景文化小镇的巨大潜力。

伴随着全国第一、二、三批特色小镇名单的公布,各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公布了特色小镇名单,特色小镇建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设特色小镇多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为辅,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已成功建设浙江乌镇互联网特色小镇、江西婺源徽派古镇、岳西温泉康养小镇、龙泉青瓷文化小镇等特色小镇典型,为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阿勒泰地区高度重视康养、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阿勒泰冰雪小镇”和“喀纳斯铁热克提小镇”项目已于2018年12月8日成功签约。2020年12月9日,《阿勒泰雪都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成功通过,旨在提高阿勒泰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阿勒泰地区2020~2021年冬季旅游优惠政策》也于2021年2月9日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阿勒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四)技术环境

阿勒泰地区重视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鼓励企业和政府积极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2019年9月,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2020年新疆特变电工投资建设准东新能源基地布尔津县150MW风电项目;2020年6月18日和2020年7月22日,《阿勒泰地区推进5G网络建设发展实施方案》《阿勒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顺利通过。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但有利于促进新科技与特色小镇的融合,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坚实基础,而且还能够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应用,拓宽了特色小镇产业发展链条,开辟了特色小镇发展新模式,使特色小镇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促使特色小镇建设焕发出耀眼的光芒。3D滑雪设备的应用以及室内滑雪场的开发,促进了滑雪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跨境电商的出现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给跨境旅游小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低碳环保产业的不断升级、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保证了风景文化小镇的顺利建设;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康养小镇的建设也应运而生。

通过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PEST分析,可以发现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前景良好。一是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针对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为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居民收入的逐步增长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为特色小镇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广阔的发展潜力;三是特色小镇的不断发展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还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进而持续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四是新基建以及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四、“双核五翼”小镇发展模式

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实行“双核五翼”发展模式,以“冲乎尔镇”“禾木村”为核心,发展会议小镇、康养小镇、冰雪体育小镇、跨境旅游小镇和风景文化小镇五种类型的小镇,通过不同类型小镇的发展,进而形成小镇融合发展。

(一)双核

国家公布的第三批特色小镇名单中,布尔津县冲乎尔镇、禾木村入选。以冲乎尔镇和禾木村两个特色小镇为核心,充分发挥冲乎尔镇和禾木村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冲乎尔镇和禾木村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提升其集聚辐射效应,促进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为阿勒泰地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思路,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五翼

以布尔津县冲乎尔特色小镇、禾木村特色小镇为依托,构建阿勒泰地区会议小镇、冰雪体育小镇、康养小镇、跨境旅游小镇以及风景文化小镇五种类型的小镇。阿勒泰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可以发展会议小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阿勒泰地区冰雪资源、生态环境居世界一流,冰雪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建设冰雪体育小镇的完备条件;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构建基于阿勒泰地区优美自然风光的康养小镇,是推动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发展方案;作为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阿勒泰地区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开展了经济合作,同时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跨境旅游小镇的独特优势;阿勒泰地区风景秀丽,水资源、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发展阿勒泰地区风景文化小镇是推动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方案,也是契合阿勒泰地区实际的发展模式。

以阿勒泰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构建阿勒泰地区“双核五翼”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和文化等资源,并结合国家扶持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出阿勒泰地区发展特色小镇的新思路,有利于促进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新疆其他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五、“五镇融合”特色小镇建设

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五镇融合”建设模式是以会议小镇、康养小镇、冰雪体育小镇、跨境旅游小镇、风景文化小镇五种类型的小镇为基础,通过规模集聚效应、文化效应、绿色生态效应等推动小镇融合发展,形成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核心圈(见图2),进而推动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

(一)会议小镇

构建冲乎尔会议小镇。作为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友好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阿勒泰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阿尔泰区域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地区。建设冲乎尔会议小镇,一方面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要求,能够促进冲乎尔镇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冲乎尔会议小镇还能为相关会议召开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设施。冲乎尔会议小镇的成功建设,不仅能促进冲乎尔镇的发展,而且能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

(二)康养小镇

打造禾木康养小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养老、健康产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康养小镇是以健康为宗旨,结合本地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推动养生、休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禾木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禾木风景区、禾木冰雪乐园等旅游景区,具备发展康养小镇的巨大潜力。禾木康养小镇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带动禾木村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冰雪体育小镇

发展将军山冰雪体育小镇。2022年北京冬奥会促进了我国冰雪体育行业的发展,给冰雪体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阿勒泰地区冰雪资源居世界一流水平,冰雪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发展冰雪体育小镇的充分条件。创建将军山冰雪体育小镇,既能充分发挥将军山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促进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天山北坡经济带之间的差距,又能促进新疆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跨境旅游小镇

建设喀纳斯跨境旅游小镇。喀纳斯镇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喀纳斯湖风景区、白巴哈旅游景区。喀纳斯湖是国家5A级风景区,具有极高的旅游、文化研究价值。跨境旅游作为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一种新模式,不但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喀纳斯跨境旅游小镇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助推民心互通,巩固我国对外开放成果,而且以旅游产业为依托,以喀纳斯周边自然风光为基础,可以发挥旅游沿线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而有效带动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兴疆富民的重要推手。

(五)风景文化小镇

塑造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作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可可托海镇有可可托海风景区、可可托海滑雪场等多个著名旅游景点,同时还拥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资源,如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可可托海三号矿脉被誉为“英雄矿”,曾给新疆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可以打造“三号矿脉爱国教育基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可可托海镇丰富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促进可可托海镇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的发展,产生规模集聚效应、特色文化效应、绿色生态效应等,进而带动周围相关小镇的发展,助推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

六、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发展建议

(一)打造布尔津国际经济合作区

布尔津县居于阿勒泰地区的核心位置,2020年布尔津县GDP为30.99亿元,同比增长1.7%,经济发展前景广阔。2020年以来,布尔津县不断推进新基建发展,如成功建设准皖特高压35万千瓦风电项目、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送电;准东新能源基地150MW风电项目和S232线布尔津——喀纳斯机场一级公路项目成功投资建设;已通过《布尔津县推进5G网络建设发展实施方案》等。打造以冲乎尔会议小镇为中心的布尔津国际经济合作区,不但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冲乎尔会议小镇建设的要求,而且可以促进布尔津县经济发展,继而给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深化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5%。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同时,“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康养产业的发展。禾木康养小镇的建设不仅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特色小镇发展的有关规定,而且能够促进禾木村康养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阿勒泰地区康养产业的发展。

禾木康养小镇的建设发展涉及产业众多且内容繁杂,同时对资金的需求巨大,据悉一些地方康养小镇建设的初期投资就高达几十甚至上百亿元,因而禾木康养小镇建设应不断推进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餐饮产业、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禾木康养小镇产业体系,通过产业规模聚集效应推动小镇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分散康养产业发展的风险,保证禾木康养小镇的健康持续发展。例如,禾木康养小镇建设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与相关文化产业合作,宣传禾木村的民族文化优势,并积极与相关旅游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产业是康养小镇的生命力,产业融合是康养小镇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是禾木康养小镇成功建设的最佳选择。

(三)构建将军山国际冰雪体育运动自由发展试验区

2019年4月,国家发布《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这为阿勒泰地区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阿勒泰地处北纬45度“黄金雪域”线上,冰雪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最优质的天然滑雪区域之一,且由于其冰雪文化源远流长,冰雪运动历史悠久,被誉为“人类滑雪起源地”,具备打造世界一流冰雪运动区的资源禀赋和潜力。目前阿勒泰地区滑雪场众多,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良好,但众多滑雪场都是分散式经营,缺少区域合作和集中化管理,不利于阿勒泰地区冰雪体育运动行业的长远发展。构建将军山国际冰雪运动自由发展试验区,不仅能够对将军山特色小镇发展作出贡献,而且通过产业内部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产生规模聚集效应,有利于提高阿勒泰地区冰雪运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阿勒泰地区冰雪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建设跨境旅游国际经济合作区

阿勒泰地区风景如画,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空气、土壤条件优越,红色文化、冰雪文化、风景文化等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完善,新基建发展良好,拥有巨大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但目前阿勒泰地区旅游产业分布散乱,各旅游景区单打独斗,缺乏产业联动性,不利于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设以喀纳斯镇为中心的跨境旅游国际经济合作区可以充分整合和利用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冰雪资源等优势资源,通过产业内部合作与优势互补,加强阿勒泰地区跨境旅游产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阿勒泰地区跨境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条贯穿阿勒泰全地区的跨境旅游产业链,为阿勒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五)充分挖掘阿勒泰地区的各类文化资源

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建设应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给予强力支持。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建设可以通过建立“三号矿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挖掘小镇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建设。

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建设应不断挖掘地质文化资源。文化是魂魄、是根基、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可可托海拥有奇异的地震断裂带、优美的峡谷风景和独特的山石景观,如额尔齐斯大峡谷、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等,拥有深厚的地质文化底蕴。可以通过建立“可可托海地质文化研究会”,推动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的建设。

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的建设应不断挖掘景区文化资源。可可托海镇拥有可可托海风景区、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额尔齐斯大峡谷等众多景区,具备发展景区文化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建立“可可托海风景文化研究协会”,推动可可托海景区文化的发展,促进可可托海景区资源的整合,给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六)形成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核心圈

阿勒泰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和政策优势,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以阿勒泰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为基础,促进冲乎尔会议小镇、禾木康养小镇、将军山冰雪体育小镇、喀纳斯跨境旅游小镇和可可托海风景文化小镇的建设以及五镇融合发展,形成特色小镇发展核心圈,进而推动形成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核心圈。

注 释:

①Briedenhann,J and E.Wickens,“Tourism routes as a too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Vibrant hope or impossible dream?” [J] ,Tourism Management, No.25E,p.71(2004).

②Bertram,M.G , “Reinventions of a spa town: the unique case of Vichy” [J], Journal of Tourism History, No.4E ,p.35(2012).

③Schut,P.O ,“Sport as a Major Play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History of Mountaineering in the Pelvoux Massif, France, from 1861 to 1914”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No.30E,p.1329 (2013).

④Debarshi,G,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f small towns in India: A review” [J], Habitat International,No. 86E ,p.19 (2019).

⑤刘晓萍:《科学把握新时代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J],《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4期,第153页。

⑥方应波,易文芳,汤铭春:《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政策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9年第10期,第141页。

⑦王晓洋:《特色小镇商业建设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江苏苏州市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9年第4期,第162页。

⑧徐冰:《浅谈对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研究》[J],《居舍》2021年第4期,第177页。

⑨易魁,张典,包嘉轩:《影视文化产业与特色小镇融合协同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商业经济研究》2020年第16期,第190页。

⑩陈李雯,刘蕾:《基于“五链”融合的杭州市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年第3期,第3页。

猜你喜欢

阿勒泰地区康养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基于AHP法的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定与对策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