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蓝莓泌蜜散粉规律及储蜜量研究

2022-03-24黎华君周文才李国林李咏富韦小平

蜜蜂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花冠花蜜花粉

黎华君,周文才,万 炜,李国林,李咏富,韦小平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蓝莓又名越橘(Vacc niumuliginosum)、蓝浆果,杜鹃花科(Ericaeeae) 越橘属(Vaccinium spp.) 植物,多年生浆果类灌木果树[1]。果实深蓝色,近圆形,外被果粉。蓝莓果实富含花色苷、类黄酮、酚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2],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3,4],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5 大健康食品之一。贵州自2000 年开始引种栽培[5],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省种植面积达1 万hm2,成为全国最大蓝莓种植省份,其核心种植区域,黔东南州麻江县2018 年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华蜜蜂对蓝莓授粉试验示范基地”,2021 年获中国养蜂学会“全国蜜蜂授粉示范试点”单位,致力于打造国内知名蓝莓蜂蜜生产基地,以期为我省蓝莓产业提供授粉蜂群和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蓝莓对蜜蜂依赖性极强,蜜蜂授粉可有效提高其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蓝莓也是春季优质蜜源,蜜粉丰富,对蜂群繁育和商品蜜生产有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在2007年对其泌蜜动态进行过研究,但国内研究较少。有限的文献资料显示,蓝莓泌蜜量与花蜜浓度随温度升高随之增加,但对其储蜜量涉及的相关研究未开展。本研究从花冠形状、泌蜜量与浓度、花粉量与散粉时间、花量等4 个方面,对贵州蓝莓的储蜜量进行研究,以期为蓝莓高效授粉、载蜂量核算、蓝莓蜂蜜生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020 年3~4 月,在麻江县龙山镇龙山村乌卡坪生态蓝莓园进行,试验园土壤pH 4.24~5.11,有机质41.3 g/kg, 全氮0.5 g/kg,全磷0.46 g/kg,全钾13.6 g/kg。试验蓝莓树龄9 年,株行距为2.5×1.5 m,所在坡向、风向与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品种为“兔眼”系列,以“粉蓝”“灿烂”“蓝雨”“顶峰”“南高”为主。

试验蜂群:华中型中蜂,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提供。选择群势基本一致、蜂脾相称的健康蜂群,初花期(5%花朵开放) 进场前,调整到4 足框/ 箱。

测定工具:BM2000 型生物显微镜、游标卡尺、阿贝折光仪

1.2 试验方法

1.2.1 花量与花冠特征

试验样地各个品种随机10 株蓝莓树,每株树取10%枝条于初花期记录其花朵数量,按种植密度折算为每公顷总花量。每株蓝莓树上选择100 朵花,用游标卡尺测定其花冠长度与花冠口直径。同时,田间观察蜜蜂访花行为,记录单位时间内进入花冠的蜜蜂数量。

1.2.2 泌蜜量与浓度变化

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对比设施大棚内与棚外的蓝莓花蜜量与花蜜浓度,连续监测3 d。从上午8:00 至下午16:00,每隔2 h 用微量进样器抽取每朵蓝莓花分泌的花蜜量,并用阿贝折光仪测定其花蜜浓度,每次测定100 朵花,取平均值,同时记录林间温湿度。此外,标记100 朵花,每天固定时间测定其泌蜜量,累计计算单花/d 的泌蜜量,连续测定3 d。

1.2.3 花粉量与散粉规律

随机选择10 株蓝莓树,每株树随机选择20 个花序进行标记,于晴朗天气上午11:00左右一次性采集花龄3 d 的花朵,每个品种共采集100 朵。用镊子去掉花瓣,取出花药,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放到干燥的50 mL 离心管中带回实验室。每个处理中加入1%纤维素溶酶1 mL,处理24 h。充分摇荡混匀,确保花药中散出的花粉粒均匀分布,用移液枪取5 uL 花粉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大小和数量,共观察3 个视野,取平均值。

1.2.4 蓝莓花量统计

每个品种随机选择10 株蓝莓树,于盛花期统计其花量,对比分析进入丰产期的蓝莓单株的平均花量,以此为基础,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计算每株蓝莓泌蜜总量,由此推算每公顷蓝莓的储蜜量,讨论每公顷蓝莓园的合理载蜂量。

1.3 数据处理

数据用excel 2010 统计,用prism7.0 进行处理分析。

2 研究与分析

2.1 花朵特征

贵州蓝莓品种的花冠长度、花冠口直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图1)。5 个蓝莓品种的平均花冠长度为9.83 mm,最长为“南高”(10.35 mm),最短为“蓝雨” (9.17 mm);平均花冠口直径为3.56 mm,其中,花冠口直径最大的为“南高” (4.83 mm),最小的为“灿烂”(2.85 mm)。

图1 不同蓝莓品种花冠长度

图2 不同蓝莓品种花冠直径

2.2 泌蜜量与泌蜜浓度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蓝莓植株之间的泌蜜量和泌蜜浓度差异较大(图3)。总的来说,上午8:00~10:00,蓝莓花的泌蜜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加,10:00~14:00 泌蜜量随气温升高而下降。上午8:00 平均泌蜜量为26.33 μL,10:00 达最高(33.02 μL),中午12:00 下降到26.76 μL,之后持续下降。蓝莓花蜜的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最低为上午8:00,平均浓度37.58%,之后持续增设,最高浓度出现在下午16:00,达48.9%。

图3 蓝莓泌蜜量与泌蜜糖浓度变化

设施大棚内与大棚外,蓝莓泌蜜量与泌蜜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图4、图5)。监测时间段内,棚外的泌蜜量高于棚内,但棚外的泌蜜量受外界环境因子影响波动相对较大,而棚内相对稳定。同时,棚内、棚外的蓝莓花蜜浓度均呈随时间推延而上升的趋势,上午8:00 浓度最低,下午16:00 浓度最高。

图4 设施大棚内外蓝莓泌蜜量变化

图5 设施大棚内外蓝莓泌蜜糖浓度变化

蓝莓单花的泌蜜量与授粉的时间关系较大,单花开放第1 天泌蜜总量最高126.20μL,最低33.04μL,平均67.33μL,次日平均泌蜜量降为44.3μL,第3 日跌至21.3μL,表明蓝莓泌蜜积极在开花后的第1~2 天。但若蓝莓开花当日完成授粉,随即停止泌蜜,检测值低至2μL 以下。

2.3.3 蓝莓花粉量及散粉规律

结果显示,不同蓝莓品种之间的花粉量差异不显著(图6),其中“南雨”花粉量最高为183.33 粒,顶峰最少为118.67 粒,单花平均花粉量为145.8 粒。田间观察结果显示,蓝莓散粉的量和时间与温度关系不大,上午时段可见少量蓝莓花粉散落,中午时段较少发现蓝莓散粉,而下午16:00~17:00 为蓝莓散粉的高峰,可直接抖落花粉至A4 纸上进行收集,但总的来说蓝莓花粉量不多。

图6 不同蓝莓品种的花粉量

2.3.4 蓝莓花量

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蓝莓单株花量差异显著(图7),7 年生蓝莓单株的花量平均为2.5 万朵,其中,“灿烂”花量最高为3.11 万朵,“南高”花量最少为1.9 万朵。按照贵州省麻江县蓝莓种植平均株行距2.5 m×1.5 m 计算,平均每公顷地种植蓝莓树2 655 株,折算其平均花量为6 747 万朵/hm2,其中“灿烂”最高8 265 万朵/hm2,“南高”最低5 235 万朵/hm2。按照蓝莓单花开花第1 日的平均泌蜜量估算,理论上,每株蓝莓的平均储蜜量为1 683.25 mL, 每公顷蓝莓园的平均储蜜量为4 469 mL。

图7 不同蓝莓品种的单株花量

3 结论与讨论

(1) 贵州蓝莓的平均花冠长度为9.83 mm,平均花冠口直径为3.56 mm,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花冠口直径与花冠长度最大的为“南高”,最小的为“灿烂”和“蓝雨”。

(2) 蓝莓花开的第1~2 天泌蜜总量显著高于第3 天,泌蜜高峰出现在上午10:00,之后随着气温升高而降低。花蜜糖浓度随时间延迟而逐渐升高,最高值出现在下午16:00,这与蓝莓散粉规律一致,即是说花蜜浓度高散粉量随之也大,最利于授粉昆虫采集。

(3) 天气晴朗时,设施大棚内外的蓝莓泌蜜量与花蜜浓度无显著差异,相对而言,棚内的泌蜜规律相对平稳,但在低温阴雨天时,两者或有显著差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4) 贵州蓝莓是春季优良的蜜源植物,储蜜量大,平均每公顷蓝莓园储蜜4 469 L,花蜜糖浓度为37.5%~48.9%。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蓝莓的泌蜜量受授粉昆虫数量、授粉时间与质量、常规疏花疏果管理,以及气候影响较大,实际可供采集利用的量有较大变化。各地引入蜜蜂授粉采蜜时,应同时考虑气候、树龄、蓝莓开花时间、蜂种、蜜蜂群势等因素,综合判断载蜂量。

猜你喜欢

花冠花蜜花粉
预防花粉过敏
美术作品欣赏
Task 2
蜜蜂
冰脊龙戴花冠
花粉过滤器
蜂蜜是怎样酿成的
花粉过敏
兔子采花
好蜂蜜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