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变“国事”,学校教育如何作为?

2022-03-24姜乃强王喜凤王立欣

教育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家长

姜乃强 王喜凤 王立欣

2022年1月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法律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内容和方法,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协同,需要社会各界与有关部门的共同促进。在国家导向下,如何力促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实施?《教育家》杂志近期举办线上圆桌论坛,特邀校长、专家围绕“家庭教育变‘国事’,学校教育如何作为?”的话题建言献策。

议题一   现今的家庭教育面临怎样的问题与困境?

董春玲(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执行校长):当前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与实施方面的多个不到位。

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不到位。一是家庭自身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不到位,家庭难以从为孩子一生提供支持的角度,对孩子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培育、引导和影响;二是学校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不到位,在引领、指导家庭进行教育及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方面效果不好;三是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不到位,专业人才不足,平台搭建不够,对家庭教育的引领处于松散状态。

在家庭教育的实施方面不到位。一是国家宏观层面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及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方面呈松散的状态。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成为热门,但谁来培训这部分人还需要系统考虑。二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占有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研究实践不够。如何把家长学校真正办成家长学习的家,需要进行宏观的系统设计和实践。三是家庭在开展教育方面,缺少如何做的系统指导。

学校如何引领家庭教育走出困境?我认为以下三种途径可以尝试。

一是办好家长学校,设计并实施好家长学校课程。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为例,学校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设计家长学校通识课程,课程涵盖“读懂生命、家庭建设、亲密关系、情绪管理、正面管教、终身学习、家国情怀”七个维度,包括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实操内容。学校建立了由专家、校长、教师、家长、社会志愿者组成的指导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家长进行授课指导,对于个别需要特殊指导的家庭则通过家庭会谈的方式进行指导,将普及性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结合。

二是文明家庭建设,指导并实施好文明家庭建设课程。主要是指导家庭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优化教育生态、支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家庭开展亲子共读、共写、共运动、共劳动、共美食、共赏识等活动,让孩子主持家庭会议、承担家庭责任,在家庭营造良好文化教育氛圍。文明家庭建设实施在家庭、成长在家庭,为保障文明家庭建设落地,学校由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对文明家庭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督促。

三是打开学校围墙,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家长督学制度、家长社团、家长大讲堂、家长聚会制、“家校社”会谈日,是“家校社”的连心桥、暖心桥、成长桥。以家长大讲堂为例,学校每两周举办一次由家长来授课的班本课,涵盖生活技能、科学技术、医学药学、法律法规等内容。家长大讲堂的举办,让孩子们身在教室也能全方位了解社会多个行业,家长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社会的窗,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家校社”资源的融合共享,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岳烨(太原市第三十八中学副校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现今的家庭教育面临怎样的问题与困境?

家庭教育窄化。实施家庭教育的人员窄化,家庭教育通常被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事实上家庭教育还包含家庭成员之间生活中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实施家庭教育的内容窄化,如今家庭教育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只要孩子学业成绩好就说明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事实上真正意义的家庭教育应由学习品质(学)、综合素养(素)、自主专长(特)三方面的培养组成。

家庭教育越位。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被认为是教育的三大支柱。重智的家庭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导致学习成为孩子最厌恶的事情、社会教育变得苍白无力;重视孩子成绩的家长们为了孩子所谓的好成绩,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盲目充当学校外的“学业辅导”师,过多地干预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能,导致学校教育左右为难。

家庭教育失位。社会节奏的加快,家风家教的缺失,现代人对婚姻家庭的随意,一方面导致单亲家庭的数量日益增多,另一方面是单亲家庭孩子的严重缺爱,进而带来孩子灰白人生甚至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家庭教育也是膝前的教育,父母常年的外出打工,孩子成长阶段的陪伴缺失,也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多发。

家庭教育静态。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以及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家长活到老学到老,故而家长又被称为终身教师。遗憾的是,一些家长忽略了孩子的自然成长,从而导致“妈宝型”“啃老族”等现象的发生。

家庭教育不当。方式不当,或者简单粗暴、棍棒说话,或者任性妄为、想起来就管一管。角色不当,母爱如山,父爱似水,母亲强势越位,父亲消极失位,孩子没有自我或者完全不相信父母,导致心理问题不断发生。应急不当,只能看花开,不能看花落,孩子一出现问题就无所适从,尤其是重视身体疾病,完全忽略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的强化并非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其接受幼儿园、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应发挥在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建设方面的优势,积极指导、系统规划,整合资源、构建队伍,建立机制、开展活动,反哺社会、协同育人。学校需要加强教师的家庭教育能力培养,成立不同群体的家长学校,重视家长的心理辅导,引导家长向学习型家长转变,建立资源型家长库,建立家长评估机制,鼓励家长之间互学互助。

张延静(邢台市新华南路小学校长): 家庭教育立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过度关注;还有的家长只管生育不管教养,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漠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只要管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类似的种种问题,在“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家庭教育立法这一系列组合拳之下,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家庭教育立法,明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负的教育责任。从现在开始,学校与家庭需要达成共识:家庭教育不再是可有可无、可为不可为的私事,它既是家事还是国事。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孩子如今的模样,就是国家明天的模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才能弹奏好教育的协同交响曲。

家校之间如何配合得更好?家校之间要达成家庭教育共识,不仅在思想意识层面,还需要落实到行动中来。因为家庭教育需要学习、需要陪伴,需要亲身示范、言传身教,这些都需要时间。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工作,个人身心的放松与教养子女的繁琐所带来的时间冲突、行为冲突、内心冲突,需要年轻的父母们去协调和适应。

从学校来说,教育工作方方面面,所负的责任更多更重。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学生,是一个个发展中的人,工作非常辛苦。基于这样的认知,首先家庭和学校间要互相理解,其次就是各司其职,避免内卷。学校需要研究新时代家校共育工作的特点和重点,家庭教育立法从内容上对这两点有明确指导。教师应摆脱“路径依赖”,不能动不动就要求家长配合、辅导、监管。

学校要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一项内容,使教师能够获得指导家长把握儿童成长规律、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技能。另一方面,从家长角度来说,要信赖学校、信赖老师,尊重学校与老师的教育进而付诸行动,并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逐步形成自家良好的家风家教。

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邢台市走在了河北省的前列,由教育局牵头组建了有120名家庭教育专家参与的邢台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并联合电视台举办了《爱子有方》栏目;由关工委牵头创立了《下一代周刊》和“家庭教育媒体联络中心”,在邢台学院开设了“家庭教育学院”等。我校所在的襄都区还将“ 家庭教育工作” 列入学校评价指标,促进了家庭教育的良性开展。我们学校在“立德树人,共护花开”的家庭教育理念下全力打造“一个项目,两支团队,三个品牌活动”。“一个项目”:创办“空中家长课堂”项目,架起线上“沟通桥梁”,将家庭教育理念、育儿实操技巧等凝练为“小而精”的系列文本及短视频,促进家长学习。“两支团队”即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和“班主任团队”,两支团队深入一线,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健康与安全、道德体验、劳动与社会实践、法制指导等服务,助力儿童成长。“三个品牌活动”: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亲子沙龙”“一对一指导帮扶”等活动,通过线下、线上两种活动形式,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总之,为家庭教育立法是一套组合拳,其与教育部颁布的“五项管理”“双减政策”息息相关,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脉相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家校协同育人,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

议题二   学校与家庭如何厘清教育边界,做得更好配合得更好?

褚庆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黄河路小学校长):力促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实施,学校要有怎样的担当?学校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服务?

其一:学校要准确定位,把握边界。

近日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彰显了立法的重心和根本,家庭教育最终要靠家长和监护人实施,家长要担负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家庭和学校各有分工,家庭教育要注意边界,要让家庭更像家庭,而不能让家庭变成学校的样子。

家校合作是一项典型的跨界行动,但合作的边界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对于每一个儿童来说,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无法割裂,经常是“你中有无,我中有你”,一方有欠缺,另一方则应及时补充、纠正。家校边界不是一条泾渭分明的线,而应是一个动态交叠的区,在这个重叠的区域,互动是日常的状态,互补是最好的状态。

其二:学校要主动担当,注重实效。

在教育孩子方面,如何才能缓解家长的焦虑,真正做到让家长从理念、行动方面都有所改变?作为学校和教师,要有所为。这个“ 为”,是主动担当,是科学指导,是精准施策的服务。

一方面,学校要拿出精力,主动规划,培养本校家庭教育指导团队,让他们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首席教师和小专家。例如,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中,增加了家庭教育、家校沟通的单元,通过主题讲座、经典共读等方式实施,并將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纳入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培养。

另一方面,学校要有课程意识。我们通过家委会平台开启家长学校,实现父母课程的落地。对于比较好的“家长手册”网络课程,我们每周进行推送,或视频或文章,鼓励家长主动学。这样一来,零打碎敲的父母课堂变成了系统化的父母成长课程。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师亲子”成长共同体,鼓励教师参与,带动亲子成长,并以家庭联盟、读书小组等方式实施。近期,我校通过亲子影迷俱乐部活动,给家长与孩子提供了高质量陪伴的平台。

其三:教师要支持家长,不要教育家长。

学校是家庭教育实施者最好的合作伙伴,教师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他人。当下的家庭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家庭教育市场强劲但产品良莠不齐,这让许多家长更加焦虑,甚至听了一些讲座后,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

学校要俯下身子,不要居高临下。家庭教育指导,属于成人教育范畴,要鼓励家长多对比、多思考、多反省。家长学校和父母课堂中,要减少单向授受,更多进行互动交流、个案反思、角色体验。

很多教师也是家长,这样的双重身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教师换位思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很难颠覆的,教师不要贩卖焦虑,要更多鼓励家长自省,给家长点拨或输入信心,给家长提供教育实招。

林旭(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二中学校长): 当下,家校携手共同育人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已经没有明显的界线,学校教给孩子的更多是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家庭教育承载的不仅是家教、家风的延续,也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充分认识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现今的初中生家长以80后人群为主体,他们运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得心应手。这使得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家校共育成为可能。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出现,更是让孩子居家学习成为了一种常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上学,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同时接受学校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需要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引导,更需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指导。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以家校联系卡、家长会、家访、家校合作等为主,信息交流不畅、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效果。基于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家校合作育人的效果。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才能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伟大工程。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合作方式的新途径。

灵活利用信息化社交平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迭代升级,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人们首选的信息传递通道。来自《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的数据统计,网民移动社交应用最多的平台是微信、QQ。在家校交流中,可通过建立微信、QQ群组,实现信息的交流、资源文件的分享,也可以通过小程序的应用达到协同管理的效果。

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桥梁作用。通过学校网站及时发布和搜集信息,一方面可提高校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便于家长对学校的监督。通过不断更新的校园资讯,可以宣传学校办学成果,也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有效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为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及学校动态,学校在举行活动时,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或保留相关视频上传至视频播放平台的形式,方便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的了解,以获得更多的协同发展支持。

不断加强信息反馈与交流。家长平时工作繁忙,传统方式的家校联系卡、家访及家长会使信息反馈不及时。在信息化背景下,可通过网络平台如问卷星等,实现家长与学校、教师信息的实时反馈与交流。

信息化家校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校合作育人的重要路径,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是值得学校管理者一试的新路径。

常亚琳(郑州市金水区四月天小学副校长):在做“温暖教育”的办学主张下,我校教师用满腔的教育热情做“温暖的教育者”,学生自强自信做“温暖传递者”。校园中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通过建设温暖的文化,构建温暖的课程,塑造温暖的教育者,培育温暖的家校关系,着力培养温暖的四月天少年。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学校自2011年建校起就成立了家长咨询理事会(PAC),以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决策。PAC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举行会议,每次会议都有一个固定的议题。每年1月,全体校务成员参与PAC会议,进行年度总结并审议新学期工作计划。PAC的建立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平台。

“梧桐树”家长学校课程,多措并举推进家校合作。基于“温暖教育”的教育哲学理念,学校创建了梧桐树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办两次大型家长课、多次小型研讨会。如我们最近一期的线上家长课堂,以《如何做好入学适应,走好小学第一步》为主题,学生家长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

主题呈现十二个好习惯,奠定孩子成长基础。“暖己暖人暖天下”,是学校的八字校训。为使其真正深入到每位学生心中,学校在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细化为“崇尚求知”“热心公益”等十二个好习惯,并将其作为学生各年级阶段家校共育的重点,在每个阶段的家长会上进行主题式呈现,实现了学生好习惯培养的家校同步与共育。

引入家长资源进课堂,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开设了家长课堂。如以学校周边花卉市场为依托,聘请家长来学校开设了“绿植课”,利用楼顶空地开辟绿色蔬菜基地;邀请做警察的家长讲授“安全自救”,邀请做医生的家长讲“用眼卫生”,补充了教师资源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组建家长义工联盟,家长志愿者积极热情。为进一步增进家校合作,学校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班级志愿小队,并从中推选出15名家长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在家长委员会的策划组织下,家长志愿者根据各自特长与时间分工协作,在构建温暖校园、优化孩子成长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亲子活动——播撒溫暖,守望花开。学校“四月天读诗”在学校微信公号的开播,吸引了无数家庭的参与。疫情导致停课后,学校的“亲子暖时光”给家长提供了多样的亲子游戏指导。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厨王争霸赛”,一起玩游戏,一起共读,一起走过了一段段难忘的日子。

家长学校,让学校的工作稳步高效推进了,家长支持着学校的各项工作,在社会中传播着学校的声誉。家长学校,让亲子关系改善了,家庭的学习氛围更浓郁了,家长更加主动地陪伴孩子成长了。

议题三   促进家庭教育依法实施,学校应有怎样的担当与作为?

宋伟(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明确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促进”家庭教育依法实施,学校应有怎样的担当?

首先,加强宣传。学校通过公众号、校园网等平台,借助家长会、家长学校学习等契机,宣传、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内容,让家长明晰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实施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责任、方式方法等。在促进家庭教育质量提升中,学校教育主动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落实好各自主体责任,协同育人。

其次,明晰边界。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学校应是组织者、策划者、统筹者,要面向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观念、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宣传优秀的家庭教育典型,从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应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不能用家庭教育指导代替家庭教育。

再次,组织实施。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因此学校直接承担家庭教育指导是不切实际的。作为组织者,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作为策划者,学校可以策划各种家长活动;作为统筹者,校内外各种家庭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学校重要职责之一。

如何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服务?

首先,健全规章制度,构建家长学校保障体系。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成立家長学校,做好家长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的制定,协调育人资源、收集信息反馈,做好家长教育的协同落实,制定家长学校动态评估和评价方案,加强家长学校运行的过程性评价。

其次,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可由学校教师、志愿者、优秀家长等组成。学校可聘请专家或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关工作,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学习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的培训、认定和考核,突出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建设。

再次,以家长为中心,建设家长学校的课程体系。确立家长学校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结构。课程内容应涵盖通识性课程和个性化课程。课程讲授方式应考虑家长教育的非全日制特征,采用云课堂等形式在线授课。

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开学典礼、学生表彰大会、成人礼、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为家长呈现孩子学校教育的“过程”,帮助家长认识孩子,从而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支持环境。

王一军(山西省汾阳市禹门河小学校长):学校是教师的灵魂栖息地,也是家庭中孩子成长的摇篮,不论在哪个时代,学校都承担着无可比拟的教育重任。

我们要塑造教师师德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体系,更要打造把孩子放在学校正中央的人本教育氛围,国家为家庭教育立法,将教育主体责任回归家庭,这是一个真正唤醒亿万家庭的举措,我们应欢欣鼓舞应对。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枝叶。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作为学校这个教育主体,应该与每个家庭站起在一起,实现良性的家校教育共建,共建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心理建设、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包括家庭的教育环境、教师的综合能力等。当下,学校教育如何做好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从长远来看是要为国家培养什么人的大事,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首先,学校是最有力的家庭教育推广中心。在家庭教育问题凸显、家长忽视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服务家庭教育,可以让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的支持下走得更稳健。我校在2016年提出要打造“家校命运共同体”,以呼唤每个家庭重视教育。我们建立“家长培训学校”,由具有专业心理学及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专人负责家长学校的培训工作。我们累计为家长服务200余课时,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10余次,开办线下读书会100余期。家长们通过学习,与孩子的沟通更顺畅了,孩子们更愿意听爸爸妈妈的话了,教师也教得轻松了,孩子们也学得快乐了。

其次,探究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服务的脉络。学校应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但在教育服务中如何理清脉络?我们前期实践的“一体一校两会”服务,不同程度地覆盖了全校所有学生家长,但真正被唤醒且清醒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家庭不到20%,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而通过专人负责家长学校,定时开办家庭教育理念宣讲,我们的服务成本也仅是占到了学校教育服务比重的2%。从2%到20%可以看出,如果真正做好学校层面的家庭教育,学校的家庭教育服务占比至少需要占到学校教育的10%以上。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梳理了学校的家庭教育服务脉络,在不改变“一体一校两会”的服务宗旨之上,确定设立“禹小”家庭教育教师专属的“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精英教师成长计划,通过专业经费申请、精选骨干教师,成立“禹小”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团队,让骨干精英教师拿到由专业部门认证的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证书,在专业的家庭教育理论支撑下,实现班级有家庭教育主讲老师讲授,年级有家庭教育骨干服务,学校有家庭教育服务部负责整体家庭教育推动的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全新生态。

议题四   依法实施家庭教育,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做好哪些准备?

蒋明珠(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看到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可以用“欣喜”来形容此刻的心情。终于立法了!有法律保障孩子从出生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今天,我主要想说说作为家长依法施教应做好哪些准备。

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准备。

必须了解的是:家长不仅是在为家庭培养孩子,还是在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教育专业的人都知道,从大教育角度来说,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大领域的教育是共同起作用的。

有那么一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研究表明,成功者的成功80%以上的因素来自家庭。为什么会是这样?人的成功不仅与智商、智能、健康等相关,还与家庭提供的各类资源有关,更有各种思想、品行和习惯养成的影响。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等,而这些非认知心理因素同家庭的早期培养、家风家教都有重大关系。

如果用现在学校教育中常用的一是知识和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分的话,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应该在第三个维度并兼顾其他维度。学校教育主要是系统教授知识与技能、强调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那社会教育呢?我认为应该更多给予孩子们实踐与体验。三个领域的教育对应三个维度,不能抢地盘,更不能丢失阵地、推卸责任。

二是方式方法上的应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参考,这也是需要家长去合理应用的,包括: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三是知识、能力的储备。

其实,这一条同方式方法应该是融合起来运用的。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做中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家庭教育也是这样,人们也是在做父母的过程中学习做父母。我的建议是,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孩子身心健康和身体、大脑发育的一些知识。如:孩子什么时间手指骨骼发育成熟?什么时候大脑中可以建立立体概念,然后选择恰当的时间教授孩子写字、练习素描,这样就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知识,从多年的教育经验中发现,不管是做学校管理、还是班主任管理,或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将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牢记在心。

作为学校教师,因为在教育经历中比家长更多了解一些专业的知识、技能,所以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可以充当志愿者,帮助家长更多掌握育儿知识、技能,但不能越俎代庖。因为,家长,才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注定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

熊九员(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芳草学校副校长):芳草学校成立于2016年,学生家长约70%为进城务工人员。学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家长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有的家长很重视家庭教育,在家里也能高效陪伴孩子;有的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孩子非常严厉;有的家长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交给学校…… 面对这样的教育生态,学校建构“百草相依,和谐共荣”的家校文化,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增进家校合作与沟通。

共同交流,共情共鸣。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建立家校深度连接。只有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沟通顺畅了、关系融洽了,家校共育才能真正有实效。

校长直通车。为了增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更好地服务家长,我们设立校长信箱,开通校长热线、校长接待日,诚邀各位家长到校和校长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

三级家委会。学校民主产生三级家委会,即学校家委会、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家委会有定期议事机制,家长可分别参加班级、年级、学校的事务管理,这成为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

三级家长会。校级家长会一般每年秋季举行,主要是家长参观校园、认识老师,了解学校情况;年级家长会是由各年级自行开展的教育宣传活动;班级家长会一般每学年两次,由班主任与家委会协商适时召开。

共同学习,共生共长。我们认为,需要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家长。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在芳草园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芳草成长读书会。读书会成员由老师和家长组成,大家自愿参加,两个月共读一本教育类书籍,读后在线上分享心得体会。活动提高了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平,增进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芳草成长大讲堂。学校定期邀请高校的教育专家、育儿专家为老师和家长办讲座,内容涉及家教理念、家教知识、家教技能等,还有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家校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努力让老师成为智慧型教育者。

芳草成长帮扶队。针对单亲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我们开展了一对一帮扶结对子活动。老师采取“送书、谈心、家访、生活关怀”等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与关心。

共同管理,共建共享。学校开展的共同管理与共建共享活动包括日、周、月三个方面。日值班:校级家委会每天有二至三名家长志愿者到校,负责校门口人流高峰期的维序及巡视。周课堂:学校各年级建立家长教师资源库,每周由年级家委会安排家长志愿者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烹饪、插花、茶道、消防、法律等课程。月巡查:每个月,校级家委员会都会安排一批家长志愿者到校,开展“听一节课、巡查一次校园、检查一次食堂、陪吃一次学生餐、提一个建议”活动,深度参与学校管理。

王文英(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六中学校执行校长):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育就是要通过“教”和“育”使人更像一个人。横向看教育,纵向看孩子未来的发展,我就一个具体案例与大家分享,只希望能唤醒更多家长与我们一同携手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成为家校沟通的平台和纽带。有一个班,除了有老师成立的微信班级群,也有家长单独成立的微信家长群。因为上网课,孩子们名正言顺也悄悄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微信同学群。就这样,刚开始班级群还算正常地运行着。渐渐地,班级群少了互动,变得悄无声息了,家长群却开始活跃了。只要有针对老师们的言论,便迅速有各种发声,随后家长群便成了家长议论老师的平台,议论内容从工作到生活无所不有。

渐渐地,家长群也成了孩子们热衷看热闹的空间,最后越来越多的家长看不下去了,想退群。老师们虽然感到班级氛围的改变,但究竟问题出在了何处不得而知。终于有家长看到老师们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被感动而道出了实情。

班级群是每个班都有的。这是家校共育孩子成长的温暖小窝,老师、家长、学生本该就是一家人。单独的家长群,群主建立之初也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方便,因不想打扰老师工作而建,而随后成了大家议论老师的平台。其背后的议论,自然会引发各种理解乃至负能量思想的传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班里很多孩子玩家长的手机时,都在看家长群。班级群成了摆设,成了没有意思的只谈学习的空间。学校与家庭,大家携手才能让班级有活力,让孩子能成长。关于孩子们的任课老师,他们大多都是学校的资深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家长不与他们沟通交流,自然也得不到他们的帮助。”就家长群的一些议论,我向家长们阐述了如上的观点。

信息发出后,非常可喜的是,家长们被我的诚意打动了,孩子们被我的爱心感化了,家长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一个全新的集体开始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之后,孩子们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业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与提高。之后,我们在接受家长真诚致歉的那一刻,反思良多……

这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但我们的力量就是促使家长发生改变的动力。常言道:“欲知对岸事,就要渡过河”,家长与教师彼此走近对方,将教育的合力化为甘泉,才能浸润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才能让每一朵花鲜花都能独特绽放。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