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息肉到底割不割

2022-03-24丁伟群

健康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粘膜腺瘤炎性

如果说当下年轻人最爱玩什么,那“盲盒”肯定榜上有名。但是有一种“盲盒”年轻人最不愿意打开,那就是体检报告。三高、结节、结石……哪一个都不想抽到。

这不,白领小荨(化名)正拿着体检报告发愁呢。小荨拿到的体检报告提示:“肠镜检查发现息肉,请至消化科门诊复查。”

肠息肉是啥?对身体有哪些影响?需要治疗吗?小荨拿着报告找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丁伟群诊治。

考虑到像小荨这样的肠息肉患者还有不少,今天和大家一起好好聊一聊肠息肉那些事。

如果你中学生物学得还不错,可能记得大肠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整个大肠的组织结构基本相同,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结肠息肉就是来源于结肠上皮而隆起于结肠粘膜、面向肠腔突出的一种赘生物,是肠道管壁上皮增生与脱落失去平衡的结果。总之,就是很“多余”的东西。

大肠息肉分为以下几种:

●普通型腺瘤: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管状绒毛混合型腺瘤。

●良性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广基(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锯齿状腺瘤。

●炎性息肉:包括炎性假息肉、黏膜脱垂性炎性息肉等。

●错构性息肉:包括散发或综合征相关的幼年性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Cowden综合征(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和Cronkhite-Canada综合征(息肉—色素沉着—脱发—爪甲营养不良综合征)等相关息肉。

既往研究证明结肠息肉和年龄有明确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相应上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

肠息肉的高危因素还包括:高龄、男性、结肠癌或息肉家族史、吸烟、饮酒、长期食用红肉或腌制食品、幽门螺杆菌感染、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因此,推荐多数人从45岁开始筛查结肠癌。一些人因为有明显的家族史或某些疾病,患结肠癌的风险偏高,可提早开始筛查。

结肠息肉通常无症状,但可能会发生腹部不适、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和出血,直肠的息肉可导致里急后重(通常表现为下腹部不适,想要大便却排不出或排不尽),巨大息肉可导致肠梗阻。

少部分大肠息肉,如炎性假息肉(炎性息肉的一种)有自行消失的可能,但大多数都有癌变风险。因此发现肠息肉后需要及时处理,但也不用太过紧张。

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病变作为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早期干预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因此在临床检查中发现肠息肉,应当积极就医处理,同时规律随访结肠镜。

根据息肉的大小、生长方式、组织类型及预测浸润深度决定是否符合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并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活检钳咬除、圈套器切除术(包括冷切除和电切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等。

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割除肠息肉后最先影响到的肯定是吃。短期内,火锅龙虾大闸蟹肯定是“无福享受”了,珍珠奶茶、方便面也不宜食用。

至少术后1周内建议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尽量休息,1周内避免一切体力活动,包括散步、遛狗、家务等,这时可以光明正大地“躺平”;若为粘膜下剥离术,术后还需按照麻醉医生的要求绝对卧床,并禁食24小时。术后1月内若出现剧烈腹痛、呕血、便血、黑便等不良现象需及时就诊。

从长期来看,可能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息肉是否复发或新发,以及是否有癌变风险。如果有癌变风险,建议患者家属也要早些接受息肉和结肠癌检查。

一项研究显示,结肠息肉切除后1到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7%、47%、41%、48%和60%。

影響息肉复发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外,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进食红肉及腌制食品也会增加肠息肉的复发风险,同时是否复发还和前次发现的结肠息肉的大小及病理类型有关。

因此切除肠息肉后的患者仍需长期随访并定期行结肠镜检查。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复发的肠息肉比初次发现的肠息肉更容易进展成为结肠癌。

●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杀菌治疗。

●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如果你有严重的超重,请减轻体重。

●增加纤维素摄入:食物中适当加入纤维素有利于预防便秘、痔疮、结肠癌等肠道疾病。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以限制水的吸收,有利于粪便排出;此外刺激肠道运动,缩短粪便停留时间,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胃肠和整个机体的毒害作用。因此应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适量运动:有国外学者认为,经常运动可以通过免疫细胞及骨骼肌产生过量的活性氧,减少氧化应激从而降低结肠息肉复发的风险,并且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肠蠕动来减少肠黏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从而减少结肠肿瘤的发生。

编辑/胡轶超

猜你喜欢

粘膜腺瘤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CLCA4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
趣味常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