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位的张岱 不变的情思

2022-03-24沈永兵

课外语文·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张岱错位

【摘要】張岱因朝代更迭有了人生“错位”之感,解读其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可把“错位”作为作品的肯綮和理解的切入口,从作品内容、行为方式、人生境遇等方面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体悟那淡淡的、潜隐的苦闷哀怨和无法排遣的故国情思,理解其孤高避世、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错位;张岱;湖心亭看雪;故国情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3-070-03

【本文著录格式】沈永兵.错位的张岱  不变的情思——谈《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实践[J].课外语文,2022,21(03):70-72.

张岱是明清之际一位文化奇才,他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入关,朝代更迭让他这位“小品圣手”有了人生“错位”之感,遂入山著书,以“梦”言志。

他的作品《湖心亭看雪》(以下简称《湖》)全文仅159字,极其洗练,寥寥数语,境界俱现,白描中现精神,尺水里兴波澜。品析和教学如此佳作,我们也能感受到其作品内容、作者行为方式及人生境遇等,均隐隐约约地呈现出“错位”的形态。故笔者拟以“错位”为作品的肯綮和理解的切入口,沿坡溯源,探骊得珠,使学生真正读懂明朝遗民张岱,也使其文言文学习“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作品内容的错位:不落窠臼

品读经典作品,不能仅沉溺于一味地赞叹,还要像“煲骨头汤”一样,慢慢炖、慢慢煨,通过阅读涵泳、分析探究,才能打破语言的壁垒而直达文本主旨,才能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才可以窥见作品的一丝“真味”。

《湖》一文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叙述了作者雪夜舟上看雪和湖心亭奇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表达了张岱超凡脱俗的文人情怀。作者的人生阅历和独特情怀,使其作品也闪耀着独特的熠熠光芒,不落窠臼,独具一格,均烙上了作者张岱的独特印记。无论是所写内容,还是所用技巧,均不同于一般作家,而是采用一种不可多见的“错位”的表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鉴于此,笔者是这样设计课始教学的:

师:我们先来品析题目中的“雪”字。请到文中找一找写雪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师:对。读到句中这个“绝”字,我们会想到怎样的景象?生:这里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用一个“绝”字,写出了西湖上冰天雪地,万籁俱寂。师:读到这里,我们还会想到哪一首含“绝”字的写雪诗句?生:柳宗元的《江雪》中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师:(追问)本文的写景角度与柳诗有什么不同?生:课文中句子妙在不从视觉角度写大雪,而是借助听觉来写的。柳诗是从视觉角度来写雪景的。师:对,作者独辟蹊径,从听觉角度,写的是人鸟的声音“俱绝”。课文中,有没有从视觉角度来写雪景的?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这段话中,第一句已经写了雪之大、雪之白了,第二句为什么还要写物之小呢?生:这是以小写大,以黑写白,以点写面。师:作者是在舟中看雪,又怎么能看到舟是“一芥”、人是“两三粒”呢?(学生思考,一脸困惑。)师:请看投影,根据教师的提示再继续思考,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屏显示: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自序》)生:因为作者的视角不一样。前面句子中“一白”“一痕”“一点”是眼前景,是实景;而后面句子中“一芥”“两三粒”,是从回忆、想象的角度来写的,不是当场的景象,是虚景。师:对,后两句所写西湖雪景,有想象的成分,或许就是梦中的虚景。

上述实录中,笔者紧扣题目中的“雪”字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意在凸显作品中描写的写作技巧:(1)写雪景大多是通过视觉描其独特之处,作者张岱却独辟蹊径,先以听觉切入,概括描写万籁无声的冰雪世界,然后再借助视觉白描出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这足可见其笔法夭矫善变,不落窠臼。(2)借助视觉写雪景时,作品先是白茫茫浑然一体的全景式描写,然后是几个特写镜头的集合式描写,这样巧妙变换视角,不仅点染勾画出悠远脱俗的艺术意境,还旨在推崇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统一。这本无可厚非,但作品与众不同的是,作者本是舟中赏景,而写着写着,赏景的观察点已不在舟上,仿佛到了空中或一个很高的落脚点,由实到虚。掩卷沉思,这与作者的“错位”人生是多么相似啊,作者本在西湖一带生活了四十年,但过着过着,随着清兵入关,实实在在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变得虚无,他只得隐居剡溪山,不问世事,往昔繁华,皆成梦幻。

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沉入”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慢慢读,很从容,“贴紧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挖掘其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通过诵读涵泳、还原探究,不仅不会削弱作品的人文性,反而是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最好诠释与增强。

二、行为方式的错位:不随流俗

解析文学作品不仅须“沉浸于言语”,还要“拨开枝叶”,探寻作品中人物的独特言行或生活方式,探寻作者如此行文之匠心。《湖》一文中的张岱,用当今学生的眼光审视,颇觉其行为怪异,甚至还有些不可理喻。因此,教者要基于学情,引导学生探“言”得“意”,即“意”溯“行”;不能得“意”忘“行”,浅尝辄止。教者要有一颗敏感的心,通过勾连古今,让学生思维“穿越”到作者生活的动荡年代,力求发现文本深处作者的深邃目光,细悟作者看似“错位”的行为方式的时代性、合理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获得独特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缘于此,笔者是这样设计课中教学的:

师:我们再来品析题目中“看”字。请先找一找具体写张岱看雪的句子。生: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师:根据这句话,说说张岱为了看雪做了哪些准备?生:准备了小舟、毳衣和炉火。师:对。再结合具体文字,说说张岱看雪的方式有什么与众不同?生:“是日更定”,可见时间与众不同。选择在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之时,又在天黑更定以后。表明他“不愿被人看见”。生:小舟“独往”,也表明他“也不愿看到别人”。师:对。这些均可以看出作者张岱的内心是怎样的?生:作者内心是孤独的。师:对。文章中写到的看雪人,还有谁?生:金陵客人。师:那么,金陵客人眼中的雪景是怎样的呢?从文中找一找。(学生浏览、思考,一脸狐疑。)师:没找到吧。文中虽没有具体写,但教师却能从文中的具体句子中读出来,你们知道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吗?生: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师:对。根据这句话,谁来说说金陵客人看雪又做了哪些准备?生:约了知己同往,准备了“暖毡”“热酒”。师:结合文中具体词语,我们再来说说金陵客人看雪又有什么特点呢?生:“对坐。”两人结伴同行,带了暖毡和热酒,相对而坐,喝酒聊天。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可见他们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的。生:“大喜。”见我后呼朋引伴,又拉张岱同饮,图的是热闹。足见其不但真诚好客,而且性格豪放,不拘小节。师:说得很好。“拉”是动作描写,还有什么描写?生:还有语言描写,“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师:(追问)细读这意外之笔,你有什么发现?生:这是从对方的视角看张岱自己,虽是写金陵客惊叹,但实是作者之心声。生:这是错落互见的手法,背面敷粉,反客为主。师:对。那么在金陵人眼中,他们会看到怎样的雪景呢?生:一片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白茫茫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师:是的。作者写自己去湖心亭看雪,为什么还要特地写到金陵客人呢?生:这是用衬托的手法。

不难看出,上述实录中笔者又紧扣题目中的“看”字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探寻短文在叙述中描写的写作密码。张岱和金陵客虽同是在“大雪三日”之夜去“看雪”,但作者行为方式也呈现出与世俗“错位”的迥异之处:张岱选择“更定”后“独往”,“到亭上”却不发一言,以“强饮”答谢知己,虽给湖心亭奇遇增添了一份暖色,但还是让读者感觉到他与世俗有点格格不入,“错位”人生仍使他不改挥之不去的骨子里的孤独怅惘;而金陵客则是结伴而行,“更定”前捷足先登,亭上欣逢知己,直言惊喜,并拉友同饮,豪放洒脱非张岱所能及。

如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比较这一解读文本的利器,感悟张岱那始终淡然的超凡脱俗的形象,通过分析作者的“错位”的行为,也能潜读出文中凡是气氛活跃、情绪盎然之处,均是从他人角度写出的写作特色。这样,学生就能触及文本的思想内核,实现对“文”中之“道”的融通和体悟,从而获得独创性的新发现、新见解。

三、人生境遇的错位:不忘故国

知人认世,也是阅读文学作品常见方法之一。作者张岱,明亡后不仕,“批发入山”,潜心著书,不问世事。其人颇有魏晋风骨,对冰雪情有独钟,若借用唐代王昌龄的一句诗评价,真可谓“一片冰心在玉壶”。

人先有品,文方有味。《湖》这篇回忆性游记散文,洗练中见隽永,直白里蕴情韵。人生“错位”的张岱把自己思索体验的世界萃取展示在我们面前,把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故国之思、沧桑之感也暗示给细心的读者们。所以,我们阅读作品时,要细细品、静静悟,与作者成为跨越时空的心灵相通的挚友,感知他的独特生平和旨趣,勘探其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才能真正触摸理解到文本旨归,感受到文本历史深处的脉搏。

基于此,笔者是这样设计课末教学的:

师:说说文中还有哪些让你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

生:张岱去赏雪,不是有舟子陪同吗?说不定还有仆人随从拿火炉啊,文中“舟中两三粒”可以为证,怎么能说“独往”呢?

师:哪位同学能说出其中的缘由?

生:這反映出张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更表现出他孤傲独立的情怀。

生:在作者看来,舟子不是他的知音,他不理解作者内心,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

师:(追问)哪里可以看出舟子不理解张岱呢?

生: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对,舟子是怎样评价张岱的?

生:(齐答)“痴。”

师:舟子所说的“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痴情人”,意思是过于痴迷于自然景物的人。

师:好,张岱正如舟子所云,真的只是痴迷于雪景的人吗?

生:不是,张岱痴情山水的背后,是孤独的内心。

师:对。“痴”是外象,“独”才是其内心。由此可见,舟子不理解张岱。还有疑问吗?

生:作者“问其姓氏”,回答却是“金陵人”,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师:是啊,这不合常理啊,为什么呢?

(生静静思考,无人举手回答。)

师:那么,请看链接材料——作者简介,结合具体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屏幕显示: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专心著书以终。)

生:“不仕”就是不做官,因为明朝亡后,张岱不想背叛故国,有着对故国的怀思。明朝开国之初曾在南京建都,也就是说金陵是“故国之都”。文中的答非所问,是作者意在强调“金陵”触动了他的内心,也暗示他对故国的思念。

生:清朝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作者张岱却是“披发入山”,可见他有一种故国情思。他身在清朝,却还对明朝念念不忘,故此处补叙金陵之笔,意在透露出作者人生错位的无限惆怅。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作者张岱内心有“故国情思”,使他感到人生错位的无奈、孤独。还可以从文中哪些文字也能看出作者的“故国情思”?

生:当时已是清朝,文中偏偏采用明朝的年号“崇祯五年”来纪年,也表现了作者张岱的故国之思。

师:很有见地,上述这些看似矛盾处,其实均可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

“疑为学之始”,上述实录从答疑切入,旨在体悟短文叙述、描写中抒情的写作特色。学生先后提出并研析了几处疑问:人数之疑,身份及年号之疑。并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使文言文学习走向了文本纵深之处。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因“错位”的人生境遇,而在作品中表现出“不合常态”的言语表达,更能理解其精神的苦闷和浓浓的家国之思。如此设计,能巧妙地引导学生寻找文学作品中看似矛盾之处,透过这些文本的缝隙,感受到光照作者内心的那缕阳光。从而在廓清文本表面迷雾的前提下,动中窾要,真正厘清作者在散文中想表达的个性化的独特情感。

综上所述,作者张岱因朝代更替有了人生“错位”之痛,遂隐遁山林,用饱蘸深情的文字诉说着他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情,更能用实际行动向那个时代呐喊出响亮的“不”:不落窠臼、不随流俗、不忘故国。研读小品文《湖》,可循着“错位”的缝隙,从作品内容、行为方式、人生境遇等方面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触摸作者近四百年前的情感脉搏,理解其孤高避世、不媚不俗的理想志趣。也让《湖》这篇经典美文,似深山邃谷中的一株幽兰,绽蕊吐馨,香飘华夏,氤氲千年。

参考文献

[1]程振理. 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沈永兵,1976年生,江苏宝应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湖心亭看雪张岱错位
有趣的错位摄影
从《湖心亭看雪》一文窥张岱的故国之思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
“错位教育”要不得
角色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