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改革

2022-03-23李真真

关键词:考核技能体育

孟 敏,李真真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0 引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高校体育院校中的一个重要专业,能够有效应对当前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1]. 从当前社会体育的发展情况上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于健康消费、体育消费的需求逐渐增多,可以说无体育不健康. 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更是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台阶,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2]. 一方面,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体育事业的繁荣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内民众对健康和体育的消费需求则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发展机遇,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兴起,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这使得我国社会体育事业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机遇. 进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改革分析,能够更好地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实践课程与管理体系,进一步助推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利于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更好地促进个人价值实现,促进体育产业发展[3].

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改革意义

1.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度

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行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驱动力进行引导. 其一是外在驱动力,涉及到教师对平时作业的检查,对学生的评价以及期中、期末的测试等. 其二则属于内生驱动力,也就是学生在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掌握过程中的自主性[4]. 推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改革优化,能够更好地丰富评价标准,优化评价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在新知识、新技能实践学习中的积极性. 尤其对于实践技能而言,本身十分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推进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有效改革,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采用的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引领效果不佳,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对于实践技能的重视不足. 而进行评价考核体系的路径优化,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丰富评价内容,科学地开展教学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内容,进而克服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缺陷,更好地进行人才培育,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充分胜任相应的岗位.

1.2 有利于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行学习实践时,其主要的目标应该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指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能够掌握社会发展中对于社会体育的基本要求,使其在社会体育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匹配健身咨询、技术咨询、经营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岗位需要,并成为实践性应用性人才. 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充分而全面地掌握运动技能是其关注的重要因素,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其本身的属性决定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重要性[6]. 实践技能也是其专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推进专业技能考核评价的有效改革,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基础动作的掌握,更好地组织运动成绩测评,有利于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1.3 有利于促进专业实践型人才的培育

对于体育高等院校来说,除要关注基础知识性内容的教育教学,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以往单一的考核评价指标,难以有效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并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个性更加彰显,学习诉求更加多元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必要的实践技能考核优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平衡专业训练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7]. 此外,也能够立足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效适应当前社会体育的诉求.

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2.1 考核目标设置不明确

随着社会体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也更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如何推进人才培养,使其有效契合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发展需要,是高校在进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教学中存在着实践教学环节不突出的情况. 在培养目标上,没有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价值,在教学组织环节,大多以传统的任务式教学为主[8]. 学生基于学分、时分获得的需要进行学习,这不仅难以匹配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与整体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从近年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正处于发展机遇期[9]. 然而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一些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存在着专业领域空旷、培养目标空泛等问题,尤其在考核评价环节对于实践技能的重视不足,使得体育高等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建设科学统一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能够更好地兼顾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的教学效益.

2.2 考核管理主体不具体

教育评价本身是依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进行的价值判断,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能够更好地选拔、管理、以及组织教育教学. 同时,也要发挥出评价的导向性作用,对教育教学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完善. 结合当前我国体育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情况,可以发现主要包括外部质量评价和内部质量评价两大方面. 外部评价主要是以政府和其他评估机构为主体,结合用人单位对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整体评估,主要涉及到学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特色. 内部评价更多的是以从事体育教学的学校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主要考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科学合理,人才培养过程是否科学有效,以及人才培养结果是否与目标具有一致性.

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来看,整体建设时间较晚,加之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缺乏必要的参考与依据,在实际的组织和评价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2]. 在课程上,主要依据运动训练与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课程进行的筛选组合. 其中,较多专业理论课,而较少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技能,在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衔接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类知识学习较为单一、片面,并且课程内置内容设置较为滞后,大多属于简单重复类的实验科目,这与当前社会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 此外,由于校外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实习时间和见习场地较少,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没有构成有机的统一配合,实践环节陷入盲目化、形式化境地,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13].

2.3 实践考核评价占比较少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高素质、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培养,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评价体系方面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这使得教学评价在方向上较为模糊,在执行上较为困难. 并且,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考核时,大多结合教师自身的课时量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涉及较少的实践教学环节,且学生理论考试的书面成绩占比较大,整体实践性指标占比较少,没有在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达到有效的平衡[14]. 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身实践操作性较强,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缺失,将会导致其整体专业能力评估效果大打折扣,也会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对实践技能的学习不重视. 教师在教学环节也难以在实践层面上取得突破,难以发挥出评价考核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反馈作用.

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改革思路

3.1 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除基础的任课教师进行组织评价以外,还可以由任课教师组成相应的课程组,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 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其本身能够有效把握所教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由于任课教师在个体上存在各自的技术优势或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在考核评价环节难以充分保障客观全面. 而组建课程组,进行综合性实践技能评价,能够发挥组内教师对于具体实践技能方面的考核,更好地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评价.

除进行校内考核以外,还需要与校外考核评价相结合.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关于人才考核评价的体系在不断完善,传统的“甲方培养”和“甲方评价”的方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 而将其与校外考核评价相结合,采用“甲方培养,甲方、乙方共同评价”的模式,或“甲方培养,第三方评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评价的全面性,也能够有效反映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进而对其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反馈和修正,更好地提升校内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动作技术与运动成绩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要将动作技术评价与运动成绩评定相结合. 对于高校体育专业而言,大多以运动成绩为科目评价的主要标准,常常忽视运动技术评定. 易于开展量化测试项目中,运动成绩的量化评价方式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成绩评定,也能够体现出客观公平性. 然而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具体职业要求来看,虽然运动成绩十分重要,但是运动技术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运动技术动作需要规范、准确并且美观大方,科学、优美的运动动作,能够更好地吸引和引导大众参与健身锻炼. 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中,要重视运动技术评定,增加其占比,使其更好的展现出学生在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成长.

3.3 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

在考核评价形式上,要推进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有效结合. 目前,许多体育高校在进行课业考核时,大多采用终结性的考核评价,例如在期末进行集体的考核测试. 而这种终结性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不同学生在项目前期的个体性差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与成长,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 基于这种弊端,推进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有效统一,能够更好地鼓励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成长.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其实践过程中应该更力争于专业基础技能的完善,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而对于中等基础的学生则应该力争优秀,对于较差的学生,这种形成性与终结性的考核评价,也能够鼓励其努力掌握和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助推价值.

4 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培育的优化策略

4.1 做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有效结合和统一的桥梁. 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所属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学生的未来发展. 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者来说,要助推其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通过专门的实践组织机构的打造,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促进学生各个环节实现专业化、高效化,更好地负责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与管理考核. 要积极借助各类社会资源,并有效整合这些资源,使其形成学校与社会的良性循环. 在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方面,要选择有口碑、有信誉的基地,并且秉承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定科学可执行的实践方案. 此外,要在实践技能教学与考核环节留足充分的教育经费,更好地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也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使更多的学生乐于并积极参与到实践训练中.

4.2 完善实践课程与管理体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体系,需要根据各个学校所设定的培养目标将其与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有效的整合统筹,在注重学生理论专业知识水平发展的同时,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践教学强调专业性,除基础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专业类基础课程以外,还需要重视见习质量,要加大对校内指导老师的培训力度,更好地提升校内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 同时,在实习环节,要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有效反馈,并及时根据学生意见、实习单位意见进行考量优化.

4.3 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推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优化和升级,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内容获取者,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新知识的丰富和完善,并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对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评价体系的发展来说,同样应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评价体系优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评价方式,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推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进步发展,使学生能够有效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掌握更加灵活多变的运行方式,与时俱进,开放创新,更好地提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评价体系的整体质量.

对于教师来说,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学进度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现状. 在评价体系中,纳入相应的教育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来综合考察教师的教学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除平时表现以外,学生自身的沟通能力、探究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都应该纳入其中,更好地丰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以提升评价体系的整体质量.

5 结语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评价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 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学术取向、社会取向、人文取向有效的统一起来,摒弃传统单一的价值取向,设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更好地彰显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针对目前实践技能考核目标不明确,实践课程管理组织不具体,考核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的问题,要及时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更新,可以从考核评价的主体、方法、时间等方面入手,进行逐一优化. 同时,要做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实践课程与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多维度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的有效组织,发挥评价体系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增强教学评价的实际效益.

猜你喜欢

考核技能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2016体育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