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抵制多边核力量计划*

2022-03-23吕军燕姚百慧编译

法国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力量戴高乐北约

吕军燕 姚百慧 编译

一、编者导语

多边核力量计划(MLF)是美国提出的美欧核合作计划,旨在建立一支多国拥有、多国出资、多边控制的核力量。该计划历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三届政府,最终以破产告终。

早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末期,在1960年12月16日的北约部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克里斯蒂安·赫脱(Christian Herter)就正式向盟国建议一种特殊类型的北约中程导弹力量,“这种力量是真正多边的,因为它是多边拥有、多国财政支持、多边控制的,并在盟军驻欧总司令认定实际可行的基础上使用混合人力”。建设这种多边力量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到1963年前,美国贡献5艘北极星(Polaris)潜艇作为“暂时的”中程导弹力量。第二阶段,到1964年,期望其他国家贡献大约100枚中程导弹。这支力量发展起来后将部署在海上,北极星导弹上的核弹头由美国控制。①Airgram From the Delegation at the North Atlantic Council Ministerial Meeting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December 17, 1960, 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1958-1960, V.7, Part 1,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Security; Canada, Washington D.C.: USGPO,1993, pp.676-677.此即该计划的缘起。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最初对多边核力量计划持谨慎态度,直到1962年中,才开始积极筹划。解决“天空闪电事件”在推动多边核力量计划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英美在1960年3月达成了“导弹换基地”的协议,即美国允诺向英国出售天空闪电导弹(Skybolt),以增强英国V型轰炸机的战斗力,而英国则允许美国在苏格兰的芬兰湾建立北极星潜艇基地,允许美国在菲林代尔建立导弹预警站。然而,肯尼迪政府以研发天空闪电导弹开支大而效果不理想为由,主张取消该项目,由此引发英美关系的危机。1962年12月18—21日,英美首脑在拿骚会谈,美国做了让步,同意向英国出售5艘北极星潜艇,但英国必须把这一核力量纳入北约多边核力量之中,保证不从北约收回,除非英国的最高利益受到威胁。①Statement on Nuclear Defense System,December 21,1962,U.S. Department of State Historical Oきce Bureau of Public Aあair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urrent Documents, 1962, New York:Arno Press,1971,pp.635-637.英国建议,把“拿骚礼物”也送给法国,法国的加入条件和英国类似。英国确实想让法国分享“胜利果实”,以免戴高乐加重对英美特殊关系的怀疑,影响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肯尼迪接受这一建议,还在拿骚时就致信戴高乐,介绍英美已经达成的拿骚协定,并告知:“我想让您知道,如果您愿意,我也会考虑与您达成一个类似的决定。”②Telegram From the Delegation to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Meeting to the Embassy in France,December 20,1962,U.S. Department of State, FRUS,1961-1963,V.13,Western Europe and Canada,Washington D.C.: USGPO, 1994, pp.1112-1114.

法国是推动多边核力量计划形成的另一因素,不同的是,美国是出于推动英美关系缓和才做出拿骚妥协,而法美关系恶化则是美国提出和推行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原因之一。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尽管美国政府内部提出了不同的北约中程导弹方案,但也只是在艾森豪威尔对戴高乐失望的情况下,才同意了多边力量方案。③姚百慧:《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源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5-50页。在肯尼迪政府时期,也是在1962年5月戴高乐要求美国除在“必要时”发挥作用,不要卷入欧洲的言论后,才认真地重启了多边核力量的讨论。④戴高乐此话是对美国驻法大使加文说的。Telegram From the Embassy in France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May 16, 1962, FRUS, 1961-1963, V.13, Western Europe and Canada, pp.702-703.

虽然赫脱声称多边核力量计划是“真正”多边的,但无论如何美国也不可能把这支核力量交给其他国家控制。这就与法国要建设独立核打击力量的战略相矛盾。戴高乐怀疑在洲际导弹时代美国的核保护伞的有效性,强调法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威慑力量。1962年5月15日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就法国的原子力量表达如下意见。一是美苏现在有了摧毁对方的核军备力量,“今天,任何人都不能知道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由于何种原因,两大原子强国中的任何一方将要使用它们的核武器”。二是“法国的原子威慑力量开始存在并将不断地发展”。它正在改变并将彻底改变法国自身防御的条件,改变法国进行远地干预的条件,还改变法国为保卫盟国提供援助的条件。三是在核裁军问题上,法国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原子威慑力量,不会参加日内瓦会议。他再次申明,“有必要使我们的国防重新成为本国的国防。……无论从道义上或政治上这都是必不可少的”⑤戴高乐:《1962年5月15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戴高乐言论集(1958年5月—1964年1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第344-347页。。法国不可能把自己的核力量融合到多边核力量计划之中,即便最高利益受到威胁时也有收回的权利。

戴高乐把美国要推行的多边核力量计划看作是对法国要建设核打击力量的挑战。这种挑战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末期曾经昙花一现,现在终于被正式推行了。拿骚协议是英国把美国看得比欧洲重要的明证,英国签署了这份“投降书”,还要迫使法国参加,迫使法国的地位降得比英国更低。①[法]阿尔弗雷德·格鲁塞:《法国对外政策:1944—1984》,陆伯源、穆文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97页。而在英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如果不迎接美国的挑战,多边核力量计划就可能成功。1963年1月14日,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拒绝了拿骚礼物。他重申:“法国希望有它自己的国防。”“对于一个伟大国家的人民来说,也要有自己自由支配本身命运的权利和为保障它而斗争的手段。这显然是必需的,因为,不论建立同盟的情感如何,同盟总不会有绝对的价值。”鉴于苏联所具有的威慑力量,“世界上没有人,特别是美国没有人能说,美国的核武装是否会,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样和在什么程度上保卫欧洲”。法国不能在拿骚协议上签字,因为法国现在既没有发射北极星导弹的潜艇,也没有装在这种导弹上的热核弹头,“而当我们有一天拥有这种潜艇和弹头时,这些北极星导弹又有什么价值呢?”而且“把我们的手段并入受外国人指挥的多边核力量,这是与我们的防务和政策原则背道而驰的”。戴高乐说,法国要求建立自己原子力量的做法当然不能让美国感到满意,因为“在政治方面、战略方面,如同在经济方面一样,垄断的办法,对垄断者来说,总显得是最好的制度”。②戴高乐:《1963年1月14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戴高乐言论集(1958年5月—1964年1月)》,第412-417页。此外,戴高乐还否决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宣布对任何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都不感兴趣。

在法国的反对下,多边核力量的计划推行遇到了困境。1963年11月,英国也表示不对该计划承担义务。肯尼迪去世后的约翰逊政府,又努力了一年多,最终该计划还是搁浅了。

核武器问题是美法控制与反控制斗争的一个焦点,围绕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斗争是其中的体现。本组档案主要辑录在拿骚会议前后,美法之间的交涉斗争。为了补充一些背景,也适当选取一些反映法国核力量建设的相关文件。

二、档案选译

19610420, FD000366

戴高乐与艾奇逊会谈记录③文献来源:Ministère des Aあaires Etrangères, Documents Diplomatiques Français (hereafter cited as DDF), 1961, Tome I, pp. 491-496。美国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从布鲁塞尔出发,于4月20日抵达巴黎,与戴高乐进行了会谈(他将参加上午的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他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负责审查美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与西方国家关系政策的小组负责人(Le Monde, le 21 avril, p.1)。

(1961年4月20日)

星期四16时至17时于爱丽舍宫

……④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艾奇逊说,)至于核领域,目前有两个问题:一是政治控制,尤其是对于最强大的武器,这是所有盟国都必须有发言权的领域;二是武器选择。正如肯尼迪先生向军事指挥部下达的指令,他准备宣布不会从欧洲撤出核武器,反而会增加。按照艾森豪威尔总统承诺的那样,将为北约提供中程弹道导弹和5艘装备北极星导弹的潜艇。其他潜艇在建造时也会增加这个数量。这些安排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诺斯塔德①劳里斯·诺斯塔德(Lauris Norstad),美国驻欧洲区总司令兼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将军的要求。就政治控制而言,“顾问小组”建议立即承诺:在欧洲执行其政治控制政策期间,所有出于保卫欧洲目的的武器都可以使用,以防遭到核武器或大规模常规部队的袭击。对此,肯尼迪总统已经同意。这将是一项使欧洲能够就核问题做出决定的临时措施。对于政治控制,已提出几种方法:由盟国制定法规,以及选择某些政治领导人监督其实施;建立由核心国家组成的战时内阁;具有投票权重的投票系统。最后,还要确定最高指令是从欧洲还是从华盛顿下达。无论如何,艾奇逊先生希望,不仅是欧洲的战术武器,当前和未来的北极星、驻扎在英国的B47②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原编译者注。和其他轰炸机及导弹也将在政治控制之下。

戴高乐将军询问是否包括英国的核武器。

艾奇逊先生建议包括英国核武器在内,他相信这种可能性。此外,他的“顾问小组”认为,如果盟军决定使用核武器,美国将立即使用自己的核武器以避免先遭受打击的风险,对此参谋长们也同意。事实上,美国坚信,如果欧洲对苏联使用核武器,苏联会立即将自己的核武器用于对付美国。

戴高乐将军要求艾奇逊先生澄清他的想法,因为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美国和苏联相互打击,如果在欧洲使用核武器,苏联会对某些欧洲地区采取同样的行动。

艾奇逊先生重申了他的观点:如果苏联对欧洲使用核武器,他们随时可以打击美国。

这些是转发给肯尼迪先生的建议,肯尼迪先生给予了好评。但在做出决定之前,他想和戴高乐将军谈谈。艾奇逊先生拜访戴高乐将军的目的就是让其提前知晓此事。

(冯艺洋译,窦云婷校)

19610809,FD000382

德勒斯致德姆维尔电(第354号)③文献来源:DDF, 1961, Tome II, pp.286-287。德勒斯(de Leusse),法国常驻北约理事会代表;顾夫·德姆维尔(Couve de Murville),法国外交部部长。

(1961年8月9日)

美国政府放弃组建北约原子部队,并放弃了将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认为不可或缺的450枚中程弹道导弹交予其支配的想法。

诺斯塔德将军将得到以下保证,即美国及部分英国原子部队将应他的要求摧毁远距离目标。他所指挥的部队现在可用的原子武器足以对离战场不远的目标进行战术轰炸。几周以来,我不曾见过最高总司令,因此无法知晓他对该解决方案的看法,但我相信他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方案。

为什么肯尼迪政府放弃所谓的组建北约原子部队的赫脱计划?可能是为了把使用原子弹进攻的决定权保留在美国最高层,并避免可能因将中程弹道导弹直接归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支配而导致的权力集中问题。

法国和英国的态度对美国的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肯尼迪总统及其顾问也不希望把如此危险的武器使用权交给联邦德国,哪怕是以间接的形式。

我于8月8日见到了我的美国同事及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尼采(译者按:此处原文尼采的职务有误)①保罗·亨利·尼采(Paul Henry Nitze),美国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部长。先生。他们证实了上述情况。我和芬勒特②托马斯·芬勒特(Thomas K. Finletter),美国驻北约大使。先生重拾之前的对话,我告诉他,事情就是这样,北约的原子问题解决方案是不现实的,有必要回到三方模式。

美国常驻代表明天将启程前往华盛顿并拜会总统,休息几个星期,回来后再与我讨论这个问题。

(曹露译,窦云婷校)

19611129, FD000384

梅斯梅尔与麦克纳马拉谈话备忘录③文献来源:DDF, 1961, Tome II, pp. 671-675。11月29日—30日,法国武装部队部长梅斯梅尔(Messmer)访问华盛顿。在此期间,梅斯梅尔与各界人士进行了会谈,他们重申了美国政府保卫欧洲的意图。11月29日晚上9点,梅斯梅尔与美国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McNamara)在纽约埃塞克斯-豪斯酒店(Essex House)会晤。12月1日,阿尔方以第2662/CM号电将谈话备忘录报德姆维尔。

(1961年11月29日)

与会人士:

美国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先生,

美国负责国际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部长尼采先生,

法国武装部队部长梅斯梅尔先生,

马丁④马丁(Martin),法国空军上将。将军,

珀朗⑤珀朗(P. Pelen),法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一等参赞。先生。

麦克纳马拉先生首先表示了对梅斯梅尔先生的欢迎,接着解释了他今天早上不能到达华盛顿的原因:早些时候他前往新罕布什尔参加了参议员布里奇斯(Bridges)的葬礼。之后麦克纳马拉先生请梅斯梅尔先生以他认为最重要的话题开始此次谈话。

梅斯梅尔先生指出,法国和美国在北约内部和外部的军事政策上并不总是一致。

与所有欧洲国家一样,法国认为北约以及建立该组织的条约是其最好的保护。

然而,法国政府的立场受两个因素影响而变得复杂。一方面,法国对北约之外的地区也负有责任,尤其是黑非洲地区。美国政府似乎准备承认这一情况。另一方面,法国正在将其活动扩大到北约以外的特殊领域,即核领域。

麦克纳马拉先生请梅斯梅尔先生详细说明这最后一点。

梅斯梅尔先生指出,与任何其他国际组织一样,北约不会永远存在。也许有一天,建立在所有人同意的基础上的联盟,可能会因缺乏一致同意而实际上不复存在。因此针对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创造最强有力的力量,而这就是法国决心向其武装部队提供法国原子武器的原因。我们的情况如下:原子弹将在6个月后投入使用。1963年,“幻影IV”也将投入使用。1966年,我们将拥有更好的发射手段,此外还有氢弹。这个方案无疑斥资巨大。同位素分离厂的成本将超过30亿新法郎,约7亿美元。然而,法国确实有必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我们知道你们不赞成我们的方案,站在你们的立场上,我们也不会同意。我们不要求你们的帮助,而是请你们把我们所做的事当作不可更改的事实。任何法国政府都不可能改变这个方案。这是一个十分超前的方案。在未来几年,核武器制造将成为法国国家军事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将对法国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产生影响。当然,我们在原子弹和氢弹上做出了大量努力,这导致我们没法建立超大规模的常规部队。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这对我们和北约来说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就陆军而言,我们在欧洲部署了四个半师,在阿尔及利亚派遣了6个师。我们希望能将军备力量向法国本土转移。法国计划在欧洲建立一支由7个师组成的部队,其中2个师专门负责欧洲以外的干预行动。

就海军而言,我们将投入1艘航空母舰、22艘驱逐舰、5艘潜艇和38架海军飞机用于北约事务。在北约之外,我们将拥有1艘航空母舰、14艘驱逐舰、5艘潜艇和20架飞机。

就空军而言,我们将为北约指派312架战斗轰炸机、72架拦截机和48架运输机。其余的部队将分布在法国境内。

在未来十年里,我们打算部署的常规部队不会多于我刚才提到的数量。我只想补充一点,我们已经决定生产中程弹道导弹。

麦克纳马拉先生说,梅斯梅尔先生的介绍非常清楚,但他还是不理解我们出于什么理由致力于军事核计划。一支由50架“幻影IV”战略轰炸机和50枚原子弹组成的部队并不能赋予法国核独立。这样一支部队是远远不够的,只可能招致完全毁灭的打击。

梅斯梅尔先生承认,有人经常对我们的方案提出这种反对意见,因此我们应该谨记法国政府致力于发展军事核计划的所有理由。

第一个原因是: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军事力量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永远不会同意赠送或出售核武器,并将永远保持对核武器的控制。法国拥有核武器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己制造。

人们可以像麦克纳马拉先生那样认为,50架轰炸机和50枚原子弹并不能保卫法国领土或具有威慑价值,但这仅仅是开始。我们将有其他东西,包括氢弹和中程弹道导弹。

最后,欧洲拥有一支由欧洲政府掌握的核力量,这会增加俄罗斯人眼中欧洲决定的可信度。这是一个微妙的话题,但也是一个必须讨论的问题。在欧洲发生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俄罗斯可能认为美国不会使用其核力量,除非它直接卷入其中。但一旦欧洲政府手中有哪怕是一个弱小的核力量,苏联就必须改变其观点。

麦克纳马拉先生说,他对这种理由不以为然。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苏联领导人可能会提出以下论点:法国怀疑美国使用核武器的意愿,因此法国自己制造核武器。法国拥有50枚原子弹,问题是,法国是否会用它们来对付苏联。答案是否定的。法国人将无法在苏联领土上开展行动,即使他们这样实行了,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微不足道的。法国人知道这一切,他们也知道他们的领土可以被苏联的核力量摧毁。此外,法国自然而然将独立于其盟国行事,所以北约将不再支持它。因此,法国不会使用其核力量来对付苏联,这也是必须证明的。

梅斯梅尔先生同意有这种可能性,但条件是法国没有受到威胁。我们可以预料到这种条件下的一切情况,甚至是自杀式行为。当然,法国的炸弹是绝不会用来侵略或者威胁弱小国家的。只有当我们的国家生活受到威胁时,我们才会使用这些武器。

麦克纳马拉先生指出,法国的存在对美国同样重要,美国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其全部核力量维护法国安全。法国的安全最终依靠的就是这些力量。

尽管如此,麦克纳马拉先生承认了法国军事核计划这个事实,并且他询问了该计划对北约军事力量,尤其对北约中程弹道导弹部队的建立,以及对核力量的指挥和控制会产生什么影响。

梅斯梅尔先生承认,从军事方面来看,欧洲总司令有必要支配中程弹道导弹。但在法国看来,在北约内部组织一个不受美国政府独家控制的中程弹道导弹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北约内部永远不可能就这些武器的使用达成协定,所有人都清楚15指扣动扳机公式的非适用性。此外,欧洲各政府都不会同意给予总司令授权,无论其国籍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不管德国国防部部长施特劳斯(Strauss)先生是如何说的,都不可能建立一支一体化的中程弹道导弹部队。这在技术上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系统只能是在美国当局领导下实现。

麦克纳马拉先生问梅斯梅尔先生,他为包括飞机在内的其他核武器运载工具设想了怎样的指挥和控制系统。

梅斯梅尔先生回答说,他认为双秘钥系统很好,但在这个系统中,美国总统的决定仍然具有决定性,不可能存在其他系统。

麦克纳马拉先生接着问道:如果法国人推行他们自己的计划,但使用美国核武器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总统手中,那么联盟的其他成员会怎样?

梅斯梅尔先生回答说,英国现在已经接受了我们的核立场,沃特金森①哈罗德·沃特金森(Harold Watkinson),英国国防大臣。先生在不久前这样表示。英国人打算在1962年或1963年讨论法国核力量的使用问题。

至于德国,这一问题更加复杂。梅斯梅尔先生要求麦克纳马拉先生保密。

1957年,法方与德方就核武器生产达成协定。戴高乐将军重新掌权后这一协定就废除了。在核武器领域,目前我们与德国没有任何联系。我们不接受之前向我们提出的任何建议;我们不想谈论这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天或几周内,人们将提出一个新的提议以分担我们方案的成本。我们甚至不会对它有什么争议。根据条约,德国人不允许拥有自己的原子武器。此外,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拥有这些东西,对苏联来说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麦克纳马拉先生想知道,在没有法国帮助的情况下,德国是否能在几年内自己生产核武器。

梅斯梅尔先生认为,德国人有这样的技术,但他认为当前德国政府,以及阿登纳总理和施特劳斯先生如果不想遭到来自盟国,美国、法国和英国的反对,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所以在政治上德国不可能生产自己的核武器。

麦克纳马拉先生想知道,德国在这方面的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

梅斯梅尔先生认为,随着法国核力量的增加,德国的手段将越来越急迫。他承认我们的方案将会对美国在核领域的决定产生一定影响。

麦克纳马拉先生说,这的确是政府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既是为了避免联盟的解体,也是为了解决指挥和控制问题,联盟国家对这一问题极为敏感。

梅斯梅尔先生说正是因为德国人希望对使用核武器的决定有一定的控制权,他们才会推动增加联盟的核力量并将其纳入北约一体化。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美国政府不能接受这种一体化,英国和法国也不能。此外,法国出于其他原因反对一体化。如果没有政治决定上的一体化,军事一体化就不会实现。只要联盟中没有这种一体化,任何实现常规部队(不包括核部队)一体化的尝试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体化努力的结果是,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摇摆不定。法国之所以付出巨大努力,那是因为还没有形成一体化。至于小国,它们没有尽多大力量,因为它们依赖于美国。将军们已经成了外交官。除了戴高乐将军之外,欧洲没有人去承担一丁点责任。

麦克纳马拉先生想知道有什么替代方案,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仅靠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

梅斯梅尔先生回顾说,历史上我们曾经能够建立非一体化的强大联盟。

(林雪欣译,窦云婷校)

19620111, FD000397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243—246号)①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 pp. 12-13。埃尔韦·阿尔方(Hervé Alphand),法国驻美国大使。

(1962年1月11日)

腊斯克②迪安·腊斯克(Dean Rusk),美国国务卿。先生和我在1月10日的会谈③这次会谈是1月11日未被转载的第236—239号电报的主题。法国大使告诉国务卿,法国当局相信,在引发柏林危机时,苏联并不只是为了改变该城市的地位或巩固民主德国,而且是为了将联邦德国从大西洋联盟中分离出来,以便使其中立。虽然同意这种解释,但腊斯克对这种可能性的担心不如法国人,由于联邦德国对苏维埃地区的吸引力,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然而,他承认波恩一方的态度很复杂,对柏林既坚定又谨慎。——原编译者注。中谈到了核问题。

国务卿宣布,一旦欧洲实现政治联盟,他的政府将会为欧洲提供自己的核力量。

我回复道,目前欧洲对与使用原子弹相关的各种决定没有任何权力。但是假如该问题得到解决,我依旧怀疑国会是否会通过这一性质的提议。美国怎么会放弃使用自己制造的核武器来发动核战争的绝对控制权呢?

我们可以同葛罗米柯④安德烈·葛罗米柯(Andrei Gromyko),苏联外交部部长。先生一样,谈谈“生活中的事实”,其中包括法国决定资助开发核武器。我们最好是考虑到这一点,并在拥有这种武器的大国之间组织真正的政治和战略合作。

腊斯克先生接着提出了一个熟悉的论点:法国生产原子弹的决定可能会使德国也希望成为有核国家。我问道,在近期与德国的谈话中他是否发现了德国的这种意愿。

腊斯克先生告诉我,施特劳斯先生主要提到大西洋核力量,但是他提到的这支核力量的概念很特殊。因此,这位德国国防部部长向他提议购买一批装备北极星导弹的核潜艇。这些船只将有德国船员。北约的控制将通过一名美国船员的存在来体现,他将掌握核弹头舱的钥匙。这当然不能当真,但它确实表明了一种趋势。

另外,德国人明显不愿意重复他们在1954年就原子武器、细菌武器或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做出的承诺。

然而国务卿告诉我,建立一支独立的德国核力量很可能会使俄罗斯发动战争。同时他还表示,他相信苏联不会帮助中国的核计划。

(林雪欣译,窦云婷校)

19620220, FD000407

戴高乐与加文的会谈纪要①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 pp.197-199。詹姆斯·加文(James M. Gavin),美国驻法国大使。加文对这次会谈的记载,见Telegram From the Embassy in France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No. 3973, February 21, 1962, FRUS,1961-1963,V.13,Western Europe and Canada, pp.680-682。

(1962年2月20日)

加文大使想向戴高乐将军提一两个问题以便能向肯尼迪总统做汇报,他打算下周二启程去华盛顿(周五返回)。……②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加文大使奉命提出另一个问题,即在北约组建多国核力量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过一段时间,美国对此非常感兴趣并认为这样一支核力量可以满足无核武器国家的愿望,尤其是德国,还认为这样一支力量早晚会建立。

戴高乐将军回答道,北约,即诺斯塔德将军,已经拥有了美国的核武器。他并不反对诺斯塔德将军拥有额外的部队,即使这支部队被称作北约部队,但实际上还是美国的。它的存在并没有改变唯一的核力量归属于美国这一现状(更不用说与美国有着特殊安排的英国)。在北约组建一支核力量可能有一定的技术意义,但不会改变政治和战略形势。

加文大使对戴高乐将军的接见表示感谢,也感谢在他任职的一年里,法国政府对他的招待。

(许静译,窦云婷校)

19620501, FD000410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2673—2686号)①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 pp. 443-447。

(1962年5月1日)

美国总统(肯尼迪)邀请我从法国回来后同从佛罗里达回来的他进行会面。他5月1日早上接见了我。

……②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总统先生随后提到了原子武器问题和法美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几天以来这些分歧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总统先生对我说,他的一些顾问,包括马克斯维尔·泰勒③马克斯维尔·泰勒(Maxwell Taylor),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将军和加文将军,以及几乎国防部和财政部的所有官员,都希望美国和法国能在制造原子武器方面达成合作,比如,美国可以提供部分生产材料。然而,美国国务院对此表示反对。腊斯克的部门人员认为,法国发展原子武器是为了削弱大西洋联盟的联系,并将美国排除在欧洲事务之外。因此,他们认为不应为此行为提供便利。

我回复肯尼迪先生说,我丝毫不理解这个逻辑——我援引了他和法国总统上次通信的内容④暗指肯尼迪总统1961年12月31日的信件,戴高乐于次年1月11日复函,该信件收录至Charles de Gaulle, Lettres, Notes et Carnets, IX, 1961-1963, Paris: Plon, 1986, pp.191-194。——原编译者注。,并提醒他,法国在核武器问题上没有任何要求,不论有没有美国的援助,法国都希望能拥有具有适当威慑性的武器,使法国能够应对国家安保需求。这样一个决定怎么会削弱西方联盟,尤其是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呢?我们难道没有数次声明,希望实现西方国家核军备的联合使用吗?此外,虽然我们希望调整部分结构,尤其是军事方面的结构,但法国总理难道没有在近期的声明里重申大西洋组织的必要性吗⑤蓬皮杜(Pompidou)先生就任法国总理12天后,于4月26日与法国众议员进行了简单的授权辩论。次日信任案投票时,他提到了法国外交政策的三个原则:维护大西洋联盟,坚持欧洲政策,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关系。有关授权辩论的内容详见 l’Année Politique 1962, pp.50-53。——原编译者注。?(肯尼迪)总统并未直言他将听从哪种建议,我也没有询问他——但很显然,至少现在,他没有改变立场,美国不打算帮助我们制造核武器。

谈话末尾,肯尼迪总统提及美国政府在与苏对话问题上的立场。他向我保证,我认为他也相信,美方代表没有做出任何让步,苏联对美国留在柏林并确保自己自由进出柏林的决心毫不怀疑,最后,总统认为,美苏对话避免了紧张局势的升级。我再次提醒肯尼迪总统,法国在这一问题上持不同立场。我们尤其不确定,苏联对能从西方得到什么抱有何种幻想。如果美国没有首先提出“在威胁中”与苏联对话,面对一个团结的、实力远强于自身的西方,苏联也会自发尝试与我们建立联系。直到这时,我们一直期望的真正谈判才会开始。

(肯尼迪)总统回答说,这只是一种假设,就他而言,他对目前的形势感到满意,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认识到美法在战略上的分歧。不管怎么说,肯尼迪总统和麦克米伦⑥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英国首相。先生目前都不计划举办首脑峰会。英国首相并未在这一问题上对美国总统施压。

(吴一凡译,窦云婷校)

19620517, FD000400

政治处记录①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 pp.493-495。本记录由裁军事务厅副厅长米歇尔·勒让德尔(Michel Legendre)撰写。——原编译者注。

(1962年5月17日)

大西洋防御和直接支援战术原子武器

设计先进的大西洋防御系统,将战术原子武器尽可能放在军事部署之首,并符合以下考虑:

1. 战术原子武器加强了防御系统的“可信度”。战术原子武器增加了事态升级的风险,是威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侵略时,战术原子武器增加了全面原子能战争爆发的“可信度”。

如果将战术原子武器尽可能放在军事部署之首,这些武器就能打消潜在侵略者有限的侵略意图。我们认为,在侵略者冲破特定防线后,战术原子武器的存在可以保证威慑的可信度。

自从苏联拥有了甚至能够打击美国领土的能力,这个长期以来被认为显而易见的观点就越来越受到质疑。我们可以推测,美国人对在苏联打击初期就使用战术原子武器持犹豫态度,因为使用战术原子武器后,侵略者可能会在美国领土上开展大规模报复行为。因此,许多理论家认为,传统掩护部队的发展、可能使用原子能武器前的“休战”反倒可以更好地保证防御的可信度。

2. 但是,除了威慑因素外,将战术原子武器放在军事部署之首在防御系统中也有重要作用。即使北约军队数已经增加到30个师,但根据目前的计划,掩护部队会分散在50余千米长的战线上,考虑到现代科技手段,负责阻击式防御的部队活动范围应限制在10到15千米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凭借传统军事手段,北约现在或未来的战略部署不能阻止苏联集中而有力的进攻。

正是因此,诺斯塔德将军才不顾政治风险和某些军事不利因素,支持在局地采取预防措施,以应对突袭,并在不限制部队或军备的情况下控制中欧地区。对他来说,尽早认识到敌人所有的集结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不论如何,阻击式防御的实现只能依靠原子能武器。然而,常设小组和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进行的研究似乎明确显示,一旦开始受到强势进攻,应该迅速,甚至立即使用直接支援掩护部队的原子弹。事实上,原子武器可用于打击和试图扰乱在大西洋的部署,并强行通过大西洋的敌人集结地。由于军事实力的不平等,一旦一方在战争开始时取得初步成功,那么他们就可以迅速推进战争进程(战线可能会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移动)。很快,双方的军事部署就会混在一起,这时也就不再可能使用原子武器。苏联方面的进攻要义就是率先使用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直升机,使其在纵深几百千米的范围内全速前进。

这些担忧让司令部开始考虑使用直接支援原子武器进行迅速反击:准备调试短程弹道导弹、120毫米迫击炮(戴维·克罗克特)、155毫米或105毫米大炮。若使用后方或空中中程或远程导弹作为直接支援武器,则过于缓慢。进攻一旦开始深入,原子武器防御就不再有直接支援的作用,需要中程、远程武器介入打击敌人后方,以便摧毁敌人的后勤系统和储备系统,由此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破坏,加大事态升级的风险。

因此,在现阶段的军事战术中,使用直接支援原子武器仍有其重要性。

3. 最后,除了上述提到的威慑战略和阻击式防御中直接支援的军事技术两方面考虑,将战术原子能武器放在军事部署之首还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战术确保联盟在治下领土上尽可能优先自我防卫、拒绝牺牲和歧视的政治意愿。更重要的是,单方面约定从某些界限甚至国界撤离核武器必然会造成不可预知的政治后果。这种后果难以确切判断,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总之,这些行为将为拉帕茨基计划的非核化及总体裁减军事力量的各种打算大开方便之门。很多人及公众舆论都很难区分区域去核化和脱离接触的区别。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讲,人们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强的军队不会再待在没有最好的武器的地方,即使理论上来讲,这些军队可以在此获得远距离的间接支援武器。

考虑到以上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倾向持保留态度,后者在麦克纳马拉先生的雅典讲话中①1962年5月5日,北约部长理事会会议。参见Frédéric Bozo, La France et l’OTAN, de la Guerre Froide au Nouvel Ordre Européen, Paris: Masson, 1991, pp.80-81;参见DDF, 1962, Tome I, no 187(脚注)。——原编译者注。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证实。

(吴一凡译,吕军燕校)

19620609, FD000414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3317—3330号)②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 pp.581-584。

(1962年6月9日)

我在5月28日和31日以及6月9日与腊斯克先生进行的三次谈话③关于5月28日、31日两次谈话的美方记载,可参见FRUS,1961-1963,V.13,Western Europe and Canada, pp.708-718。是为了准备几天后阁下与国务卿在巴黎举行的会谈④关于美国国务卿于6月19日至6月28日期间在欧洲尤其是在法国的访问之旅,参见DDF, 1962, Tome I, no 186(脚注)。——原编译者注。。这三次谈话消除了一些误解,使真正的分歧更清晰地显露出来,并最终列出了一张今后值得讨论的问题清单。

一、双方都承认的误解

误解主要源于如新闻媒体一般对法国的立场进行错误解释,而美国政府常常对这些媒体的报道太过认真。

……⑤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5. 国务卿指出,法国希望获得核力量的愿望是不可逆转的事实。⑥6月16日,美国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建立国家小型打击力量——就像法国正在建设的那样——并没有增强大西洋组织的整体实力,但这一行动事实上带来了对手对于一个他怀疑想单独使用国家武器摧毁其城市的国家发动预防性行动的风险。麦克纳马拉先生总结说,应当将西方的热核武器置于集中统一领导下,并发展常规力量,以便莫斯科在各处开展敌对行动的情况下,为核毁灭以外的其他前景开辟道路。麦克纳马拉采取的这种立场只会让腊斯克先生在与法国领导人的会谈中感到为难。——原编译者注。

这支法国核力量无意在法国和欧洲发展一种“中立主义”。

法国的意图并不是使用这种尚且十分微弱的核力量以触发美国强大的核力量。虽然腊斯克先生并不质疑我们在这方面的意图,但是他在寻思,单独使用核力量是否会自动导致美国动用核武器。

国务卿被以下论点说服了:拥有现代武器是一个大国的必要属性,它有助于培训技术人员,开展能够对和平工业部门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他也理解这一举措对于军队士气的重要性。

谈话尚未涉及法国和美国之间就军事性质的原子交换达成协定的问题。然而,顺便说一句,腊斯克先生表示,虽然美国似乎不可能提供仅可用于核军备的设备,但是,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两用”设备,例如飞机。

二、关于那些真正的分歧,腊斯克先生认为,既然目前无法在这些方面达成初步共识,那么最好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消除可能产生的误解

……①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2. 国务卿虽承认美国无法阻止法国核力量的发展,但仍坚持批评我们的决定。他声称法国不需要单独的威慑武器,尽管我让他预想了可能的结果,他还是认为苏联对法国的军事威胁会构成对美国的同等威胁,从而导致美国不惜一切手段加入这场纷争。

美国担心核武器在许多国家间的扩散以及由此导致的战争风险增加。要不是因为美国不确定其他国家,尤其是德国,会不会受到法国制造原子弹的先例的启发,美国也不会对我们的计划持如此坚决的保留态度。

我列举了法国的情况和德国的情况无法比较的原因,并补充道,美国或许能够推迟某些大国拥有核武器的进程,但拥有核武器的大趋势看起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美国最好面对现实,不要被幻想所迷惑。

……②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三、待处理的问题

……③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3. 国务卿问我,根据我们的声明,法国的核力量必须是现有西方军队的补充,它们是否会与西方核军备联合使用。

我回答说,法国政府已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腊斯克先生随后询问这种力量的联合使用是否可以在北约内部发生。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明确地持保留意见。联合使用并不意味着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由美国总统控制西方国家的核力量。

这个问题很复杂,而且仍然没有进展。国务卿深信有必要保持“威慑的不可分割性”,希望与阁下讨论这个问题。

……④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徐子涵译,窦云婷校)

19620625,FD000404

德姆维尔致德勒斯电(第477号)①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 p.664。

(1962年6月25日)

回复您的第368号电报②在这份6月21日的电报中(未转载),德勒斯先生提到了第354号电报(参见DDF,1962, Tome I, n° 182脚注),并报告了6月21日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上的讨论情况。秘书长表达了他对美国态度的印象,这似乎对建立多边中程弹道导弹力量的必要性质疑(这违反了联盟的原则)。北约秘书长迪尔克·斯蒂克(Dirk Stikker)先生随后建议诺斯塔德将军来向理事会解释他的观点。在继续讨论应遵循的程序上各方持不同立场:是先听取军事当局的意见,还是要求各国政府事先表达其政治观点,德勒斯先生向巴黎方面请求指示。——原编译者注。。

理事会就美国关于建立多边海军核力量的建议进行的辩论,在现阶段,我认为无法得出具体的结论。

然而,我不反对理事会对斯蒂克备忘录③在6月15日大西洋理事会的一次会议上,秘书长斯蒂克先生宣布,他将要求理事会开始研究多边力量的问题,并分三个阶段展开讨论。a. 军事上必要的导弹的性质和数量。b. 行动所需成本。c. 问题的政治方面以及积极政策决定的各种后果。——原编译者注。④ 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I, pp.577-578。让-克劳德·温克勒(Jean-Claude Winckler),法国驻美国代办。进行研究,尤其是关于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可能需要的设备数量和性质,以及各种解决方案的成本。我认为,这样的研究能凸显实现“多边”力量的困难。

美国人认识到,他们自己的项目没有太多利益可图,您将会轻易地就继续开展项目与他们和英国代表团达成协定。

(祖木来提·依不拉音译,窦云婷校)

19621220, FD000417

温克勒致德姆维尔电(第7138—7139号)④

(1962年12月20日)

在与白宫密切相关的圈子里,人们并不掩饰,放弃天空闪电计划的原因首先出于政治考量,同时也有一部分财政政策因素和外交政策原因。

总统的一些顾问认为,英国应该“服从集体纪律”。拥有独立核力量为(欧洲)大陆树立了“坏榜样”。按他们的说法,英国最好一并加入一个同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欧洲共同体。组建多国核力量应该是取代天空闪电计划的唯一替代方案。英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下定决心这样做。相反,如果它得到美国将给予它特权待遇的保证,它就不太愿意这样做。

这一决心也体现在总统在拿骚会谈中坚定不移的立场上,他不允许自己被迫做出让步,因为(让步)会延长自战时产生的特殊状态,这一状态已经不符合当下情况了。

(杨紫桐译,姚百慧校)

19621220, FD000418

戴高乐将军与诺斯塔德将军的会谈①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I, pp.578-580。

(1962年12月20日)

戴高乐将军在诺斯塔德将军即将离开时询问他的感想②诺斯塔德将军于7月20日辞去盟军最高总司令的职务,见DDF, 1962, Tome II, n° 23。——原编译者注。。他分享了他即将离开司令部、告别军旅生涯的感想;他感激那些给予他的同情和尊重,更重要的是戴高乐将军给予他的同情和支持。至于他的工作,他知道他留下了很多未尽之事。

……③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诺斯塔德将军随后请求允许概述他对核军备控制的一些看法,但他尚未与美方交流。

能不能在北约内部建立一个法—英—美三方机构,成员由三国部长级人物以及两国首脑和英国首相的直接代表组成?该小组将由北约秘书长担任主席,但他没有投票权。

该机构将特别控制由三个大国中的每一个提供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支配的核设施的使用。(一旦设施提供给北约,只有在所有国家都同意后才能撤回)。在这个阶段,在戴高乐将军提出的问题上,诺斯塔德将军给出了一个美国目前可供北约使用的原子武器数量。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被永久部署,但它们被指定可以在某种形式上为北约所用,而美国人为自己保留了另一套保卫国家的武器装备。

正是这个机构将决定核设施是否被触发:如果意见出现分歧,将以2比1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诺斯塔德将军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迄今为止一直存在的矛盾点得到满足:三巨头的模式可以让法国满意,而同盟中的其他国家可以通过北约秘书长表达自己的意见。

诺斯塔德将军非常重视控制使用核武器问题的解决之道。④文件注释:他后来补充了这一想法,说他将向美当局提议在法-英-美三方机构计划内进行核武器运载方面的信息共享。——原编译者注。

举例来说,诺斯塔德将军说,当有人问他在发生非常严重的危机时他会从原子的角度做什么时,他回答说,他会与法国总统、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以及北约秘书长进行电话联系;这种情况下,负责指挥行动的指挥官不与政府最高决策层直接联系,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协定所涉及的行政当局数量只能是有限的。

事实上,人们由此明白了他刚刚阐述的概念。

戴高乐将军说,所有这些组织问题都将在危机时被超越,危机将像吞没一切的洪流一般,就算不是瞬间,也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所有核武器卷入其中。

我们必须准备的正是这种非常迅速的干预。他知道诺斯塔德将军对此非常重视,也知道在他到来前人们在这方面做得有多么不足,更知道诺斯塔德将军以最高的效率履行了他的职责。我们对此唯有表示感谢。

(杨紫桐译,姚百慧校)

19621222, FD000419

温克勒致德姆维尔电(第7163—7166号)①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I, pp.584-585。

(1962年12月22日)

12月21日我见到了从巴哈马群岛回来的泰勒②威廉·罗亚尔·泰勒(William Royall Tyler),美国国务院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先生。

他认为,拿骚会谈对联盟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他是这样复述当时的经过的:由于预算受限,美国被迫放弃天空闪电计划。

麦克米伦先生无法接受分摊该导弹开发成本的提议。他对美国人提供的猎犬(Hound Dog)导弹并不满意。首相随后提议购买北极星导弹③边缘手写注释:准确。——原编译者注。。美国提供这些导弹反过来又给美国政府带来了重大问题,但是对以法国为首的其他盟国来说也是一样。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让伦敦和巴黎都可以接受,并且可以为(其他)盟国所接受的折中方案。其结果是在会议结束时达成的协定④拿骚会议后发布的新闻稿附有一份关于核防御的声明,公布了肯尼迪和麦克米伦达成的协定:彻底放弃天空闪电计划,美国向英国出售不带热核弹头的北极星导弹;英国北极星导弹交付到北约的多边威慑力量中,但当“其最高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伦敦可以自由使用这些导弹;“立即”着手开始发展多边力量;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常规武器的效力”。肯尼迪总统在给戴高乐将军的信中,也向法国提出了一项类似于英国刚刚接受的提议。12月21日,美国驻巴黎代办塞西尔·莱昂(Cecil Lyon)先生将这封信交给了共和国总统。同一天,英国驻法国大使皮尔逊·狄克逊(Pierson Dixon)爵士,送来了麦克米伦先生的亲笔信,还附有拿骚协定及其评论。拿骚会议公报和联合声明被翻译成法语,收录于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Articles et documents, n° 01337, 10 janvier 1963, Textes du jour。——原编译者注。。

这一协定让麦克米伦先生在回国时可以宣布英国保留了独立的核力量。

它也允许美国人声称他们已经建立了多边核力量。

事实上,泰勒先生指出,在协定方案中,英国和法国都在潜艇上装配本国的装备,并且在北极星导弹上备有本国的弹头。只有对其他盟国⑤边缘手写注释:以及在计划中。——原编译者注。来说,这才算多边核力量。供盟军调配的潜艇实际上搭载混合装备,其弹头部分还是处于美国的秘钥控制下。

副国务卿最后指出,核问题主导了拿骚谈判。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现实:西方存在三个核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

应该找到一种方法来组织这些核力量进行合作,以保卫自由世界。

(杨紫桐译,姚百慧校)

19621226, FD000420

法国常驻北约代表团备忘录⑥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I, pp.588-590。

(1962年12月26日)

法国面临的关于拿骚协定的问题

根据定义,法国似乎不能先验地设想像英国一样(达成)拿骚协定的成果,即为国家威慑概念提供一种替代品。

因此,我们真正遇到的问题实际上似乎被简化为:在涉及国家威慑的计划中,法国已经在海军方面做了准备,甚至更准确地说,是准备建造携带武器装备的潜艇。对于这部分担心,采用购买一定数量的北极星导弹作为解决方案是否有利?我们可以想象一些优点(拥有一种有效的导弹并且有获取多种美国技术的可能性),但也有一个严重的不便(在导弹交付用于保卫法国本土时依赖美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拿骚协定中的条款,即英国获得的所有北极星导弹(或者说,我们可以设想,可能也是法国),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应该成为北约的一部分。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推定法国政府,在做出这一决定或者提出一个相反的提议之前,就会面临一些先决性的问题。也许有用的做法是,先问一问在这些问题中哪些是确定的。

毫无疑问,首先有必要澄清北约核力量的“直接”构成是什么,包括“现在部队已有的一些军备”。

这是表面功夫,还是真的有实质性的新东西?无论如何,与使用这种“北约核力量”有关的决定将由谁以及如何做出?

但从长远来看,主要问题自然是拿骚协定中有关北极星导弹的条款造成的。

1.如果同意从美国购买北极星导弹,法国不会因此以任何方式承诺放弃其原子弹头和运载工具的国家生产计划,是否可以被理解?

2.购买条件有哪些,导弹价格是多少?

3.如果美国向法国提供北极星导弹,他们是否会同时向法国传递技术知识,以使法国原子弹头小型化以适配北极星①边注:明显出现!“问题”。——原编译者注。?

4.从协定方案中得出的结论是,仅英国和法国才应该拥有配备国家弹头及北极星导弹的潜艇,这支部队实际上仅对其他盟国来讲是多边的(设备混用,在美方人员秘钥控制下的弹头),这(泰勒先生给出的解释)是否准确?

5.如何规划北极星导弹的使用以及分配目标?

6. 由谁来决定北极星导弹的发射?

7. 在极端情况下,分配给英国(或可能是法国)的北极星可否用于纯粹的国家目的?这一条款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它的价值是绝对的吗?还是说可以理解为,导弹和潜艇可以毫不拖延地、不经讨论地由法国单方面的决定而撤出?

(杨紫桐译,姚百慧校)

19621231, FD000423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7213—7223号)②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I, pp.604-606。

(1962年12月31日)

12月29日,美国总统邀请我在他位于棕榈滩的游艇上与他共进午餐。在我们单独用餐的过程中,他向我详细讲述了最近在拿骚的谈话以及他给戴高乐将军的最后一封信中的提议。

肯尼迪先生坚持宣扬他所倡议的主旨:一方面,这是一个帮助英国和法国装备有效核武器的问题,可以有利于西方联盟的利益,或者当法国或英国的优先利益受到威胁时,有利于英国或法国。总统还希望找到一种方案,以阻止其他大西洋国家各自建立核力量,在他看来,核力量的增加将对和平造成严重威胁。从这个角度看,拿骚的提议是一种“开放”,是一种框架,他希望法国愿意对其内容进行审查和讨论。

1. 应该毫无疑问地确保英国和法国在其优越利益受到损害时单方面决定使用北极星潜艇的可能性。潜艇的船员将完全由英国人或者法国人构成。在更高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只会服从国家的命令。他们可以单独行动,不用使用外国无线电系统。正如我见到的英国同僚一样,总统断然否认了《泰晤士报》①12月26日,《泰晤士报》驻纽约记者的一篇文章声称,继续天空闪电计划的成本将低于购买北极星导弹。他补充说,就在拿骚会议之前,伦敦已经改变了态度,准备对北极星导弹提出需求,但美国人并没有被告知这一点;肯尼迪先生首先提出继续天空闪电计划,然后提出替代方案:猎犬。《泰晤士报》说,麦克米伦先生的选择意味着英国将在几年内没有威慑武器。——原编译者注。记者的限制性解释。

作为例子,总统引用了苏伊士或科威特的案例②关于科威特危机,见DDF, 1961 I, nos 306, 309;DDF, 1961 II , nos 7, 13。——原编译者注。。如果由于法国或英国的独立行动(与美国没有直接关系),这些国家受到苏联导弹的威胁,为了避免对手的勒索,他们可以自主决定使用他们的北极星导弹对抗莫斯科或基辅。

2. 英国或法国接受北极星导弹的事实绝不会使他们建立其本国核力量的权利受限,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不受任何控制。然而,肯尼迪先生承认,同时执行两个如此庞大的计划无疑会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3. 有效运行一个所谓“大西洋”或“欧洲”的多边力量的条件仍然有待商榷。总统不知道谁将指挥它,谁会决定它的使用权。但是,他认为,为了平息一些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的核野心,让他们觉得他们有核力量可供使用,是必需的。“欧洲手指扣在扳机上,一触即发”。

我对肯尼迪先生表示,我持怀疑态度:规程从未被确立下来;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其他欧洲国家,首先就是德国(尽管我们不希望这样),怎么可能不寻求制造自己的核武器呢?总统对此并不认同,他相信在拿骚所拟订的那种协定中,三巨头可以防止核扩散。

4. 肯尼迪先生承认,法国在这一领域的情况与英国不同。法国保持了完全的独立性。但同时,法国却没有英国先进。很难提前几年确定其工业是否以及何时能生产适应北极星导弹的热核弹头,以及可能携带它们的核潜艇。他知道我们没有要求任何东西,我感觉美国,在与法国的核合作领域一直有些消极,但现在可能有所变化。

至于这次谈话的结果,我的感觉是,美国总统强烈希望我们在深入讨论美国的提议及其战略、政治和财政影响之前不要确定最终立场。

在12月29日的采访中,肯尼迪先生告诉我,他读过本周加卢瓦(Gallois)将军③该文章回顾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将军的某些话。“如果我们将我们的报复性核打击力量用于我们国家生存以外的任何目的,……那将是不可信的。”由于美国只能保证自己,欧洲可能是“有限冲突”的竞技场(关于文章的分析,参见Le Monde du 28 décembre, p.3)。——原编译者注。在《老实人》(Candid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他对他的语气感到遗憾,并对他对美国意图的怀疑感到遗憾。

“总统告诉我,有可能证明法国的自主打击力量是正当的——但不能用加卢瓦将军使用的论据。尤其是说,泰勒将军在他的书中不建议使用美国的威慑力量保卫西欧,这是不准确的。这其实涉及美国的切身利益。使用核武器以防止欧洲倒向东方阵营,现在并将继续是美国政策的一个基本要素。”

我已经有机会指出(我在1962年8月1日的第4243—4246号电报①未收录,阿尔方先生驳斥了一些记者提出的泰勒将军声称美国只会在受到直接威胁的情况下使用其核力量的观点。——原编译者注。)新闻界对泰勒将军的著作和学说的错误解释。

肯尼迪先生在我们的谈话中表现出对麦克米伦先生命运的极大关心。如果他与保守党一起下台,我们必须担心英国的新执政党会与欧洲和西方联盟的真正利益背道而驰。

试图将英国军队撤出大陆,同意终结不受控核试验,承认东德的存在以及对莫斯科采取“软”态度有可能会在英国占上风。

英国加入欧共体谈判的发展无疑将成为影响现任首相政治前途的重要事件。

我提醒肯尼迪先生,法国绝不希望这些谈判失败。尽管如此,(英国加入欧共体谈判)不能导致我们费力达成的欧洲协定遭到破坏。然而,即使英国人原则上接受这些协定,在日常谈判中,他们也会坚持加入一些标志着欧洲协定终结的例外条款。现在看来英国似乎还没有理解欧共体的规则。英国会为了挽救其执政党及基本政策而做出改变吗?今天没有人能保证这一点。

(杨紫桐译,姚百慧校)

19621231, FD000422

德库塞尔致德姆维尔电(第5078—5084号)②文献来源:DDF, 1962, Tome II, pp.602-604。德库塞尔(de Courcel),法国驻英国大使。

(1962年12月31日)

今天下午我见到了哈罗德·卡恰③哈罗德·卡恰(Harold Caccia),英国外交部常务副大臣。爵士,我想问他关于拿骚协定的问题。他非常坦率地向我解释了基本条款。

他首先向我解释说,美国本身正处于战略构想的转折点。他们曾经试图通过设计空军的天空闪电导弹计划、陆军的民兵导弹和海上的北极星导弹来实现打击力量的多样化,但面对同时建造这三个武器系统的巨大负担,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在放弃天空闪电导弹的情况下,面对为他们提供的两个系统,英国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极星导弹。

常务副大臣对比了天空闪电导弹和北极星导弹的优势后强调,在这两种情况下,英国都依赖美国提供导弹和其制导系统,且在这两种情况下,英国都必须自己制造载运工具(飞机、潜艇)和核弹头。与将在70年代末前过时的天空闪电导弹不同,北极星导弹将具有更长的持续时间和更大的攻击性。英国估计,通过购买北极星导弹及其制导系统,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因为美方开发这种导弹将花费8亿美元。通过花费相当的金额,英国可以很好地设计出类似的导弹,但它不能确定是否能实现一个没有缺陷的制导系统,所以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关于英国政府部署这批武器的条件,哈罗德·卡恰爵士首先强调了他对“最高国家利益将受到威胁”的情况的充分理解。他以科威特为例,如果在科威特冲突中,苏联人就像在苏伊士那里一样用导弹威胁英国,后者可以立即用北极星导弹将其瞄准。当我问他,如果苏联在北约势力范围内向英国施加压力,比如说在柏林,并且设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并不想卷入其中,英国是否会有同样的态度时,他说从苏联政府威胁到英国那一刻开始,就没什么会阻碍(英国的反击)。

关于在北约框架内使用这一打击力量的问题,我的对话者告诉我,达成的协定规定,北约最高总司令只有在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共同决定的基础上才能使用多边武装力量。也就是会有两根手指扣在扳机上,如果我们加入交易的话,就会有三根手指。不可能把决策权置于十五国之下。拿骚会议没有确定北约其他国家在使用这一多边力量方面的权力作用。这一问题被提交到北约理事会,但哈罗德·卡恰爵士告诉我,为非核国家的利益而设的唯一一件事是将几艘潜艇交给它们使用,这些潜艇可以配备不同国家的船员,但它们的配备将取决于两国或北约三个拥核国家的决定。

正如我向他指出的那样,由于这支力量的共同组织和共同定义的目标,英国想在北约中未经美国同意就使用其北极星导弹的设想是纯理论性的。他告诉我,英国政府计划制订一个英美目标计划和一个纯英国的目标计划,就像它已经为轰炸机司令部①轰炸机司令部: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它是皇家空军的一部分。轰炸机司令部由中型V系列轰炸机组成,即火神(Vulcan)、胜利者(Victor)、勇士(Vaillant),装备有美国核武器。一支由三个中队组成的部队,由轰炸机司令部控制,被派往北约;它接受了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的作战任务,但仍在英国轰炸机司令部的作战指挥之下。——原编译者注。制订的那样。

最后,常务副部长告诉我,英国决心发展蓝钢(Blue Steel)导弹②蓝钢,装备在V型轰炸机的空对地防区外攻击导弹,英国打算在1964年用天空闪电导弹取代它。英国在1960年与美国达成交付天空闪电导弹的协定,这是射程为一千英里的空对地导弹,用于装备当时配备蓝钢的英国轰炸机。——原编译者注。以延长轰炸机的寿命,大部分轰炸机将完全由英国控制,英国政府将研究以何种形式继续建造纯粹的国家威慑力量。在“拿骚协定”中,没有任何东西妨碍这一点;这只涉及方法和资金的问题。

在他的整个谈话中,我觉得一直是国家威慑的绝对支持者哈罗德·卡恰爵士非常真诚地渴望说服我,拿骚采取的解决方案是现阶段最好的解决方案,可以保持国家控制足够有效的武器,也可以为未来提供最好的武器。

他多次申明,他希望法国在没有仔细考虑的情况下不要排除这种解决方案。

(杨紫桐译,姚百慧校)

19630102,FD000438

德姆维尔致阿尔方电(第90—91号)③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 2-3。

(1963年1月2日)

1月2日,我应邀接见了从巴哈马、佛罗里达和华盛顿返回的美国大使。他告诉我,英美签署拿骚协定之后,他与肯尼迪总统进行了详细交流,但事实上,除了发表的声明和给戴高乐将军的信之外,他没有给我任何明示。此外,他声称已准备好答复我们提出的任何澄清要求,并将我们的问题清单交由华盛顿回复。

从随后的谈话中,我强调了以下几点:

1. 我们要求美方——也许有些困难——取消英美特殊关系,承认法国为有核国家。

2. 我们认为北约多边力量的概念仍有待明确,但芬勒特先生在常设理事会上阐述的立场①关于其对北约多边力量的发言,详见DDF, 1962 II,nos 1, 23。——原编译者注。或许就是美国人的基本态度。德国因素被认为非常重要,多边力量原则似乎符合联邦德国当前的要求。

3. 我们认为国家最高利益这一概念需要明确。

4. 他们强烈希望法国不要完全拒绝美国的提议。他们承认不可能在这么多问题上迅速确定立场,但希望我们能够进行对话。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02,FD000437

德姆维尔致法国驻美大使馆电(第88—89号)②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1-2。

(1963年1月2日)

大使签收。

现发给您戴高乐将军对肯尼迪先生12月21日信件的回复。收到后,请立即递交。回信的原件将通过外交邮袋寄给您。“尊敬的总统先生:

感谢您12月21日通过驻法大使馆递交的信件,信中说您将与英国首相共同发表声明。您在信末提及,如果法国愿意,希望与法国达成类似于刚与英国签署的那样的协定。

法国政府会非常认真地研究这项协定的内容及其后续发展,通过该协定,美、英在重要领域建立了新的两国关系,并从一开始这两个国家就在该领域开展了亲密合作。如果您愿意通过大使告知我们此事详情,当然欢迎之至。

至于您的提议,我们认为实际上得过好几年才能为我所用,您肯定会理解,我们只能在以后才能完全表达观点。无论是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技术条件都要属于我们,都必须在这方面参与其中。另外,我们现在及将来显然都必须优先考虑法国的国家需要,您很清楚我们的需求。

总统先生,我和妻子对您的问候再次表示感谢。再次向您和夫人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非常感谢。

夏尔·戴高乐。”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02,FD000439

戴高乐接见狄克逊①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3-5。

(1963年1月2日)

1963年1月2日15时30分,戴高乐将军接见了英国大使。

接见的前一天,英国大使与英国首相及几位政府成员共进晚餐。谈话的重点是最近在巴哈马达成的协定。麦克米伦先生要求大使向戴高乐将军报告本次谈话的要点。(确实,皮尔逊·狄克逊爵士在会谈时手里拿着一份打字稿,时不时地看一眼。很显然,这场会谈他必须谨慎措辞。)

据英国大使说,麦克米伦先生应该对刚与肯尼迪总统签署的协定感到非常满意。甚至在去巴哈马之前,他就已经打定主意放弃天空闪电导弹。为了将之取代,他选择了北极星导弹。他已得到能获得北极星导弹的保证。在他看来,北极星导弹是一流的武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出色的威慑力。然而,北极星导弹的结构非常复杂、精妙,英国工业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生产出类似的导弹来,得到它的唯一方式就是说服美国人把它交出来。因此,麦克米伦先生有理由感到满意。

英国大使还强调,英国政府将保留其威慑力量的最终自由使用权,尽管它被分配给一支多国部队。他认为这意味着,如果需要,装备北极星的英国潜艇可以拥有英国自主的“包装”,可以根据英国人的意愿行事。

此外,狄克逊爵士承认,英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建造不出装备运载导弹的核潜艇。英国或许已经拥有一艘核动力驱逐潜艇。然而,建造一艘装备运载导弹的潜艇则迥然不同,需要经年累月。与此同时,英国将向多国部队拨付其轰炸机,轰炸机上装备蓝钢导弹(狄克逊爵士暗示,多边力量将由美国指挥)。

英国大使最后指出,麦克米伦先生非常期待法国参与英美大计。他力推此事,首先是因为他认为上述计划本身周全;其次,因为现实情况会催生一个关于多边力量组织和使用的三方合作体系。这样,法、英、美三国将在实践中发挥在原子能战略方面的引领作用。

戴高乐将军请求狄克逊爵士向麦克米伦先生转达对其来信的谢意,然后简要介绍了刚刚对肯尼迪先生信件的回复。

戴高乐将军在评论其回信时强调,关于在巴哈马达成的协定,无论是技术规划还是看待多边力量的方式,法国的态度都与英国不同。

从技术上讲,我们还没有核潜艇,我们已经着手制造。我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方法自力更生。至于核弹头,我们只是在制造装备幻影IV战略轰炸机的钚弹,然后我们还要制造氢弹,并将其微型化。所有这些需要数年时间。

因此,从实际角度来说,北极星导弹的供应不是我们亟须考虑的问题。

关于多边力量,麦克米伦先生知道,我们认为它只会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别无他途。我们法国人凭什么加入这支所谓的“多边”力量,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幻影IV和钚弹交给美国人,而他们对于研制却未提供任何帮助?在这方面,我们与英国情形不同,英国从一开始就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另外,当某个政府在国家需要时可以从多国部队中撤出自己的威慑武器,我们不确定这样的条款在现实中是否可行。必须考虑到,在这支多边力量的外围和内部,将会编织出一个广泛而紧密的网络,包括各种服务、联络以及各层级的技术交叉。如果认为被捆绑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还能够脱身而出,岂不是白日做梦?

最后,戴高乐将军提醒说,尽管与美国和苏联的核能力相比,我们的国家威慑力量规模不大,但仍不失为强有力的武器,因此也是一种有效的威慑手段。这也是麦克米伦先生的信念。

英国大使临别前表示,英国首相希望桑尼克罗夫特①桑尼克罗夫特(Rt. Hon. George Edward Peter Thorneycroft),英国航空大臣。先生向梅斯梅尔先生就巴哈马协定的技术环节予以通报,戴高乐将军回答说,他对两位部长的下次会谈没有异议。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03,FD000447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48—51号)②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5-6。

(1963年1月3日)

1月2日收到您第88—89号电报后,我通知白宫,戴高乐将军对美国总统12月21日信件的回信已至大使馆,肯尼迪先生的工作人员要求我向他们非正式转交这封回信,这样可以立即将其转交正在棕榈滩的总统那里。总统当天收到了这封回信。

此外,今天1月3日,我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并向他正式转交了将军给肯尼迪先生的回信。

腊斯克先生对美国提议的评价大体上和总统与我在12月29日的谈话中提出的论述相似(详见我的电报,第7213—7120号③电报编码应为第7213—7223号,原书有误。该档案译件,见19621231,FD000423.。)。

我将国务卿特别强调的几个要点列举如下:

1. 美国的建议是真诚的,总统决心尽一切努力使该建议产生实效。

2. 拿骚公报只是一个框架,现在需要将其充实,大量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问题仍然没有答案。美国方面的方案是否可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伙伴国家的反应。

3. 腊斯克先生证实了我们的所闻,英国,或许包括法国,独立利用北极星捍卫其最高国家利益的可行性。从法律和技术上讲,理所应当。这就是国务卿所说的“宪法独立”。然而,他认为,在实践中,孤立地使用原子手段的情况非常罕见,因为在一个联盟中,核大国必须团结一致。腊斯克先生明确指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美国自身在这个领域也难称独立。他们与盟国绑在一起,“美国政府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欧洲和美国的核防御不可分割”。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03,FD000448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52—57号)①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7-8。

(1963年1月3日)

参考我的第48—51号电报。

1月3日,在我与腊斯克先生的会谈中,他问我们怎么看他在最近的巴黎会议上向阁下提交的核不扩散文件②指1962年12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北约部长级会议:DDF, 1962 II, n°192; l’Année Politique 1962, pp.607-608。——原编译者注。(核大国和非核大国的声明方案以及可能提交苏联的照会草案)。

我答复他说我正要问您这个问题,如果您能将这些您认为有用的信息提供给我,我将不胜感激。

关于问题的实质,腊斯克先生做了以下说明:

1. 在其心目中,计划中的声明有如下两个好处:

——每当苏联要求在柏林和德国问题上签署特别协定,以防止联邦德国拥有自主的核武器时,能给苏联提供现成的答复。

——如果成立一支北约多边力量的想法得以实现,声明的存在也能安抚俄国人,使他们不必担心德国军队有独立使用核武器的可能,因为根据这些声明,任何核武器都不能私相授受。

2. 腊斯克先生认为,其他国家是否接受他的声明方案还未可知。征得阁下和霍姆③霍姆(Home),英国外交大臣。勋爵的同意后,他将草案交予施罗德④施罗德(Schröder),西德外交部部长。先生,德国人或许接受,但他也不是稳操胜券。至于苏联人,腊斯克先生没有放弃说服葛罗米柯先生,他试图证明美国声明方案中多边核力量的建立与苏联的担忧并不矛盾。

3. 国务卿认为,为保证其声明方案的效果,中国也应包括在内——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接受中国尚且存疑。然而在战术层面上,他仍然认为对推进其计划大有裨益。

……⑤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04,FD000449

戴高乐与波伦谈话备忘录⑥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20-22。查尔斯·波伦(Charles Bohlen),美国驻法国大使。波伦对这次会议的记载,见Telegram From the Embassy in France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No. 2684, January 4, 1963, FRUS,1961-1963,V.13,Western Europe and Canada, pp.745-748。

(1963年1月4日)

戴高乐将军于1月4日15时30分会见了美国大使。

肯尼迪总统与美国大使先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委托他向戴高乐将军呈交在巴哈马会议上已经达成或设想的若干意见。

肯尼迪总统首先指出,在他给戴高乐将军的信的最后一段中提到的对法国开放,目的是开启今后发展。这意味着大家开始一起思考大西洋联盟的重组,美国总统认为越来越有必要。

波伦先生补充说,美国政府非常理解,这些建议需要法国仔细研究,需要一些时间。不过可以谈嘛,我们愿意谈。

戴高乐将军答复美国大使,我们不否认美方提议的精神及其释放的善意,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为之不快。

可是从实际角度来看,美国的提议目前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法国目前既没有装备导弹发射装置的潜艇,也没有核弹头。与其他未来新造武器相比,可否预计几年后北极星导弹的价值?我们无意贬低美国政府所提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不会对我们当前带来真正的实际利益。英国人从一开始就得到了美国的帮助,无论是核潜艇和核弹头,他们都比我们先进,显然他们的处境与我们不同。

戴高乐将军随后向对方解释了无法参加多边力量的理由。我们不赞同“一体化”力量的概念,我们希望我们的核力量属于国家力量。我们希望自己的炮弹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能把它交给别人,也不会与别人分享,风险太大。美国政府对待自己的核武器的态度与我们一样,这无可厚非。

总之,法国政府虽然赞赏肯尼迪总统此举的意图,但出于现实和原则考虑,认为这番操作目前毫无意义。

美国大使接过话题,他坚持认为,如果大家谈一谈,或许对话能促进新的东西出现,或许能涉及配备导弹发射装置的潜艇的建造和核弹头的制造也说不定。

戴高乐将军对此回答说,无论如何,正如他先前所说,事情的实质不会改变。

然后波伦先生说,美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政策,其中一点是为了避免大家担心将核武器交到德国人手里。

戴高乐将军说,法国政府对此也同样担心。我们不希望德国人拥有自己的核武器,首先是因为我们知道这种状况在过去曾造成怎样的后果;其次是因为我们认为,如果西德成为一个核武国家,那么东西方之间未来的缓和局面将受到损害。然而,任何人都阻止不了那些民族认同意识正在恢复和逐渐觉醒的国家挣脱别国摆布的欲望。总之,只要坚持“一体化”的道路,就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所有国家,当然包括德国,都会以拥有自己的国家防务为发展方向。在这种思路下,如果任由野望蔓生,如果德国真的发生了战争,可以想象如下局面,我们最终不得不告诉联邦德国,联盟在德国的部队将由德国指挥。在和平时期,德国不会拥有核武器。但是,如果真要开战,出于战争需求,盟国或将把设在德国的核武部队的指挥权交出,并且是交给德国。

仔细记下这一看法之后,美国大使再次强调,美国政府随时准备展开会谈。

戴高乐将军再次申明,法国政府并无所求。他很清楚,美国只想独享秘密。设身处地,我们也会如此,因此我们从未在核武领域对他们奢望半分。确实,我们过去曾向美国人致意,寻求在一些领域合作,比如电子等领域,这些领域虽然与核事务没有干系,但说不准万一存在丝缕的联系。想起来,拉沃①拉沃(Lavaud),法国军备部长级代表。将军去年访问美国时②1962年3月3日至13日。——原编译者注。,就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总是遭受拒绝,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会谈结束时,美国大使问戴高乐将军,如果接到新的指示,他是否可以再次请求接见。

戴高乐将军回答说,很乐意接待他。

波伦先生还提到有无可能开展法美接触,对某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会谈中,根据大使的提议,商谈了戴高乐将军和肯尼迪总统会晤的可能性。戴高乐将军认为,为了共同利益,两国总统会晤的最好时机,一是事先确认并接受已经制订的协定,二是公众舆论对会晤的成果没有期待,然而目前这两种局面都没有发生。

美国大使说,肯尼迪总统赞同这种看法。他认为对戴高乐将军的邀请无须遮遮掩掩;但他承认,下一步行动的时机尚未到来。

戴高乐将军在接见大使时强调,俄国人拥有原子弹之后,国际政治背景天翻地覆。从这一天起,美国受到直接威胁,美国的根本问题就变成了自卫问题。因此,欧洲防务不再是其首要问题。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10,FD000450

德姆维尔与鲍尔的会谈报告①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29-33。乔治·鲍尔(George Ball),美国副国务卿。

(1963年1月10日)

参加人员:

法方:德姆维尔,吕塞②吕塞(Charles Lucet),法国政治部政治事务主任。

美方:鲍尔,波伦

鲍尔先生:我们打算在北约部署最终形式的核力量(到1970年才会实现),我们认为包括三个要素。

1. 自主的国家力量——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都可以。

2. 欧洲已经拥有部分战术核力量;

3. 多边核力量由所有希望参加的北约成员国组成。

整个指挥权将交由北约的一名高级军官,或者是欧洲盟军最高总司令,或者是任何其他指定的军官。

北约核力量的指挥官将与由有关北约国家代表组成的指挥办公室合作。但在这方面,我们不想发号施令,我们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协商决策。

我们认为这样一个体系的主要好处是,它最终解决了德国提出的问题,赋予德国在核战指挥上有一定的发言权。拿骚会议上,我们一直没忘记德国问题。我们感觉不能不让德国人参与这一体系,但也不能让他们获得国家威慑力量。

鉴于当今世界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而且正在快速超越制度层面,我们既想它保持务实和灵活,又希望并期待尽快解决问题。我们希望立即启动,而不是等待1970年的最后期限,这显然体现了拿骚协定之后我们的政策变化。我们前不久已经声明准备与希望建立多边力量的欧洲大国合作;现在,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我们希望马上设立工作组,研究财务和技术问题。

德姆维尔先生:我知道你们在拿骚划分了两个阶段:

1. 首先,组织现有力量,包括美国轰炸机、英国轰炸机以及在德国的战术核力量;

2. 然后,等英国组建好一支携带北极星的英美潜艇部队。

刚才您说的完全不同。

波伦先生: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设计不再那么简单。我们现在急需一支多边潜艇力量,仅保留训练有素的船员,而这需要时间。

德姆维尔先生:北约的核力量是否仅限于携带北极星的潜艇?

鲍尔先生:不,不一定。

它是一个整体,包括装备北极星的多边力量(潜艇或水面舰艇),由相关国家组成。我们所说的多边力量是一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混合组成的部队。为了避免术语表达上的错误,我们特别强调这一性质。

德姆维尔先生:您提到混合人力,但也要涉及由多个大国保障的混合融资吧?

鲍尔先生:那当然,我们对财务条例要有足够的了解。我们正考虑向一个集体组织提供核弹头。

德姆维尔先生:我看只有德国有可能同意这样一个计划。

鲍尔先生:我们相信意大利也会接受,也许还有其他国家。

波伦先生:媒体对此的报道甚为负面。今天的《法兰西晚报》这样报道,说我们企图对所有行动保持绝对控制。这种说法很荒唐。向北约司令发出的指令不要仅仅攥在美国人手里,这一点我们完全接受。

德姆维尔先生:或许吧,但无论如何,首先遇到的是政治性问题。你们说过,在遇到类似苏伊士的危机中,各国可以重获自由。事实上,出于实际和物质原因,在协定生效后要解散这支力量似乎非常困难。

鲍尔先生:然而,英国对这一点感到满意,我们承认,只要关系到最高利益,英国擅长精打细算。当然,我在北约只会说这是例外。此外,对于那些将加入多边力量的国家来说,不可能个个都会重新获得自由。这太复杂了。因此,多边力量不同于法国或英国独立的国家力量,加入多边力量之后,国家力量将成为北约核力量的一部分。

德姆维尔先生:这些东西真让人费解,但我想知道您提议的东西与目前的体系有何区别?

鲍尔先生:主要区别如下:

目前,部分美国或英国的核力量在战时被编入北约,但暂时保持独立。我们现在提议的是一个北约组织,它将在和平时期与北约司令部一起运行。这支力量将涵盖多边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从联合司令部撤出,这支力量还涵盖一些国家力量,国家力量有撤出的可能。因此,我们并不希望将整支力量无凭无据地置于美国总统的指挥之下,因为,对于控制,对于武器的使用,我们赞同北约司令将接受即将设立的领导办公室的指令。

波伦先生:您知道将军要在1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什么吗?

德姆维尔先生:还不能说。他会说,所有这些都值得研究,而且存在政治性和国家性问题。此外,我们现在不可能回答您的问题,或许要等到1970年了。

波伦先生:但是,你们不能先同意这支由混合人力组成的多边力量吗?

德姆维尔先生:现在告诉你们更好,我们永远不会同意参加这样一支混合人力组成的力量。

鲍尔先生:英国人也还没有决定接受这一点。

德姆维尔先生:您的设想对北约来说完全别开生面。其成员目前不相信你们已决定就多边力量提出具体措施。

鲍尔先生:这确实是拿骚会议之后取得的进步。

德姆维尔先生:我们没有想到你们行动如此迅速。

鲍尔先生:我们这样做是出于对德国的忧虑,我们想给它一个明确的地位。另外,我将于1月13日与阿登纳总理讨论这一问题。据悉,德国的初步意见是不反对我们的观点。

……①部分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未收录。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15,FD000451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290—294号)②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44-45。

(1963年1月15日)

我感觉在戴高乐将军新闻发布会的次日,政界的反应比新闻界的反应要保守、微妙、谨慎得多。

麦乔治·邦迪③麦乔治·邦迪(McGeorge Bundy),肯尼迪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先生告诉我:“对拿骚提议表达这样的态度并不令我们感到惊讶,尽管1月2日的回信一度让我们希望,我们的提议即便不被接受,至少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深入探讨。这确实是肯尼迪总统提议的关键目标之一:就所有问题展开普遍对话:原子能、战略和联盟政策。戴高乐将军的讲话或许会推迟交流的时间。”

“我们当然注意到,新闻发布会的字里行间并不拒绝盟军核力量的联合行动以及在技术和战略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我们目前正在研究这些想法,但我们不想仓促行事。”

“此外,正如总统提醒马尔罗(Malraux)先生的那样④关于法国国务部部长马尔罗与美国总统的会晤,详见DDF, 1963, Tome I, no 15。——原编译者注。,尽管盟国之间的分歧严重,但不会危及世界,由于没有迫在眉睫的危险威胁我们,我们还有时间考虑改善措施。”

邦迪补充说,无论法国的态度如何,美国都将继续在大西洋理事会内部寻求建立多边核力量的方法。我提醒他注意,这样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还没有人提出一个既可接受又有效的方式。

关于共同市场,邦迪先生提醒我,美国赞成英国加入。然而,他补充说,这事儿由英国及其欧洲伙伴决定。

在昨晚欢迎诺斯塔德将军的晚宴上,我遇见了腊斯克先生,他对我谈了他的第一反应:对新闻发布会的解读让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期待两位总统之间的直接接触。

罗斯托①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主任、白宫特别顾问。先生认为,戴高乐将军新闻发布会上最受关注甚至引起某些情绪的,是关于联邦德国核武器的部分②有记者问,西德能否拥有核武装?戴高乐回答说:“这种情况要由联邦德国自己说明它的愿望、执行它的政策。关于防务问题你已经看到法国奉行它自己的政策。德国和法国在防务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这是明显的,但是每个国家都是自己国家的主人,我不便代替德国政府回答。” 《1963年1月14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戴高乐言论集(1958年5月—1964年1月)》,第419页。。尽管有所说明,但人们依然相信法国不会反对这种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似乎令人生畏,拿骚协定的目的之一正是找到一个能够引导德国人核主张的方式。

另外,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主任罗斯托还说,希望巴哈马的提议能提供一个机会,让法美两国就目前的大多数问题“交换意见”,而不是“交换结论”。罗斯托先生想知道什么时候进行交流。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19630128,FD000452

阿尔方致德姆维尔电(第651—659号)③文献来源:DDF, 1963, Tome I, pp.125-127。

(1963年1月28日)

戴高乐将军的记者招待会继续在美国政府和政治界引起强烈反响。

这是过去几天收集的各种评论汇总。

15年来,美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他们外交政策的崩塌。这项政策的大前提是基于欧洲永久的分裂、共产主义的顽固和苏联在常规武器领域的霸权,试图在北美和西欧之间建立日益强大的联系。其好处是向那些置身事外的国家渗透,阻止莫斯科的宣传,莫斯科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就会寻求与西方共处。

尽管没有经过充分分析,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期望:美国的军事力量已经显露锋芒,他们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让欧洲人可以参与决定是否使用核武器。即将与统一的欧洲展开贸易谈判。赫鲁晓夫先生在古巴妥协,与北京发生龃龉。他在柏林问题上强硬的态度变得微妙,在停止核试验的问题上他最终与西方展开了新的接触④1月20日,在18国裁军会议的间隙,塔斯社声称,在国务院同日发表的换文中,赫鲁晓夫先生通知美国总统,为就停止核试验达成协定,他准备接受在苏联安装三个自动地震台,以及每年对所有核大国领土上可能发生可疑当量波动的地区进行两到三次检查(换文日期:1962年12月19日,赫鲁晓夫先生致信肯尼迪先生;12月28日,肯尼迪先生回信;1963年1月7日,赫鲁晓夫先生再次致信)。——原编译者注。。

在这个时候,作为德国的盟友,法国选择破坏大家辛苦制订的计划:它拒绝参与建立多边力量,并坚持建立自己的核力量。它将英国拒于大陆之外。它似乎要摆脱美国,将欧洲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它或许打算与俄国人一起直接解决欧洲大陆的组织问题。

在美国人看来,这些决定显得忘恩负义:某些人认为,这暴露了法国人对他们的不信任,令人难以忍受。

有些美国人说,一批批优秀的美国人在战后为欧洲发展做出了贡献。如果说欧洲今天已经长大,那肯定是得益于我们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得益于马歇尔计划和大西洋公约。我们当然没指望得到认可,但我们也没有想到会得到如此粗鲁的感谢。怀疑我们捍卫欧洲庄严承诺诚意的,不是对手,而是盟友。对于一个在历史上从未违背诺言的国家,人们有什么权利这样诋毁它?我们有什么权利,去保护我们的朋友,只是为了更好地使他们屈从于我们直接或间接的统治?

先不说对美法两国之间的百年友谊产生的不利影响,有人认为“巴黎变脸”可能会为自由世界带来严重后果:被信任的盟友抛弃之后,美国和英国能否经得住孤立主义的诱惑?惶恐不安的欧洲小国将再次陷入纷争,成为极端主义宣传的牺牲品。最后,德国将重蹈覆辙,再次成为邪恶、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一项排除万难建立的政策面临崩溃,个别人开始琢磨,是否应该立即修正联盟,将美国军队从一个不再想要他们的欧洲撤出,并重新组织防御计划。一些人感到遗憾,共和国政府没有对1958年9月法国政府首脑的备忘录做出积极回应,没有与他进行对话,今天的事件本来可以避免。另一些人则试图充分利用这种他们认为令人遗憾的形势:他们在思考,加快执行《罗马条约》,《法德协定》的签署以及建立一支欧洲自己的核力量是不是构建未来的基本要素。然而,他们不明白“这个伟大计划”如何实现。

媒体通过一些社论和来自国外的通信助长论战。政府在表面上保持冷静:它试图向我们布鲁塞尔的合作伙伴施加压力,迫使法国遵守法律上的多数(详见我的第457—476号电报①1月21日,美国新闻界和广播电台就法国对共同市场的态度和拿骚协定发起了一场反对法国的运动。这封电报未被收录。——原编译者注。)。国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表态,只有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富布赖特(Fulbright)先生措辞严厉地批评了国家元首走上了一条傲慢的政治道路,这只不过是一种幻觉罢了。

(吕军燕译,姚百慧校)

猜你喜欢

核力量戴高乐北约
上海石化:碳纤维原创技术为品牌注入硬核力量
走向北约?
美国核力量预算剖析
美国核力量预算剖析
五片阴云笼罩北约70周年庆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名言趣画
特朗普回击朝鲜的“羞辱”
“囧囧有神”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