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新民乐”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

2022-03-23冯根荣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1期
关键词:民乐民族音乐乐器

冯根荣

(无锡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引言

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种类多样,而且内容十分丰富。随着我国社会生活与人民精神需求进步而产生的音乐文化是其中代表,对音乐的需求催生了大批优秀民乐作品。我国传统的民乐乐器有古琴、古筝、二胡、琵琶等,种类十分丰富。无数音乐家用独特的音律和演奏手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音乐作品,或高山流水、曲高和寡,或下里巴人、生动通俗,传统民乐是古人为后世留下的珍贵礼物。而“新民乐”的出现和发展,让人看到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实现活化继承与发展的可能。顾名思义,新民乐是在传统民乐基础上发展,他以中国传统的音乐素材和民族乐器为基础,融合西方现代化的音乐风格、编曲和配器手法、演奏或演唱形式等,让民乐展现出现代音乐艺术风格。新民乐的音乐意境和旋律都有很大的突破,兼容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和表现手法。近年来,新民乐因其与大众审美的一致性和艺术价值而迅速发展,一大批新民乐人投身创作与演奏,在艺术层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新民乐的缘起与特征

作为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新民乐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了革新与创造,赋予了传统音乐形式新的发展活力,并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就其概念而言,新民乐可以定义为“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的新音乐形式”。用传统乐器和现代化的演奏手法、作曲形式等来表现音乐,不仅能起到活化传统乐器和音乐文化的作用,也使得音乐的元素和内涵更加丰富,进而在今天赢得发展的空间。

新民乐立足于传统民乐发展,并广泛吸纳了西方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音乐人从传统民乐领域突破出来,他们大胆借鉴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和音乐形式来对民乐进行改革,使之成为兼具中西方特色、民族音乐特色与现代文化内涵的音乐形式。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中央电视台曾策划推出“新民乐”栏目,新民乐的内涵和形式得以初步确定。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关于新民乐的定义争论颇为众多:部分观点认为新民乐以民族音乐为基础,但其创作理念和演绎手法等都较为新奇,因而使受众获得现代化的音乐艺术感受;部分观点认为新民乐新在改变和创作,新在挖掘与组合,音乐的艺术理念也较传统民乐不同。新民乐兼具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与表现力,同时融合了现代艺术,是对传统民乐的创造,因此部分新民乐人将新民乐概括为“民族新音乐”。无论何种解释,都能窥见新民乐这一音乐形式的漫长发展历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新民乐的出现必将引发一系列的思考与创新。

而从新民乐的内涵之中我们能看到新民乐的特点。从新民乐的音乐本体来看,其以传统乐器表演为主,配器灵活,演奏的形式多样,能够用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来展现民乐的旋律。如运用和声、现代流行唱法等来展现传统民乐作品,且在表演的音响效果和节奏变换上更加现代化。新民乐在保护原有的民族音乐形式与风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音乐来进行创作和突破,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音乐风格的印象,如王者荣耀游戏主题音乐《高山流水》、电视剧《楚乔传》配乐《双面燕洵》、歌曲《彩云之南》等。这些优秀的新民乐作品或者对传统民族乐器演奏技法进行突破,或者对民乐的演唱技法进行现代化处理,打破了传统民乐的模式,实现了创新性发展。而从新民乐的文化属性来看,则呈现出一种融合发展、博采众长的特性。新民乐不仅以优秀传统民乐文化为基础,更充分参考了现代音乐文化,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步消减冲突,使得不同的音乐形式保持平衡,在赋予音乐作品全新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对音乐文化底蕴的探索与发展,具有本土化与多元化的特点,维护了本民族音乐的艺术特色。

二、新民乐的发展现状

新民乐历经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磨砺,为了将传统民乐元素与西方现代音乐融合,完美融合各音乐形式,必须对新民乐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其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随着西方现代音乐的流入,传统民乐演奏形式受到猛烈的冲击与影响。一部分人开始积极探索将民族器乐与西方演奏技巧、音乐元素相融合,进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乐,并使其成为我国音乐的代表类型之一。当今,随着新民乐的发展,一大批深受市场喜爱和认可的优秀作品出现。在以年轻人审美情趣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新民乐给民族音乐带来了一股清泉。

从新民乐的表演形式来看,最初的新民乐形式还比较单一,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也比较呆板。而随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以及新民乐表演人才及创作队伍的壮大,新民乐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音乐体系。首先是在乐队的规模上,乐手人数大幅降低,使用的乐器以我国传统的古琴、二胡、琵琶、竹笛、鼓等为主,同时大胆加入了西方流行电声乐器,如电吉他、电贝斯的加入,为新民乐作品提供了独特的背景旋律。而在乐器的演奏方面,传统乐器的演奏形式更加多元化,如将二胡等坐姿演奏的乐器改为站立演奏,并在演奏过程中变化走动,使得舞台表现力大幅增强。同时改变演奏的节奏,并借助电子音乐设备进行处理和传播,配备专业的舞美和灯光,使得观众受到更强的视觉冲击,这些独特的表演形式都使得新民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总体来看,正是对新民乐形式的探索与挖掘,才使得众多音乐爱好者和表演者不断探索,推出了优秀的新民乐作品,新民乐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前景。

当前学界关于新民乐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新民乐在继承传统民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改造,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相关研究多围绕新民乐的概念解读、新民乐与传统民乐的关系、新民乐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类研究在介绍当前新民乐代表作品的基础上对新民乐的概念、范围等划定研究,并针对其艺术特性展开阐述;第二类研究主要探寻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关联,针对传统民乐的影响和新民乐的传承问题展开论述;第三类研究主要针对新民乐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以客观的视角提出了新民乐发展的建议。随着新民乐的发展,其艺术特性和传承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三、新民乐与传统民乐的关系

新民乐继承了传统民乐的音乐元素,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一种新的音乐传播形式,新民乐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乐文化的基础上为传统民乐的传播和发展搭建了桥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给公众带去了新颖独特的视听享受。

(一)新民乐是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新民乐的产生与发展和传统民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民乐和西方现代音乐的碰撞产生了新的音乐文化。新民乐在吸收借鉴诸多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音乐技术和演奏形式的基础上,巧妙地将传统民乐与现代电子音乐、西方乐器等融合,进而实现了元素的融合,使得传统民乐实现突破性发展,并最终形成新民乐这一风格。与传统民乐相比,新民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发展。

一方面,新民乐继承了传统民乐的演奏乐器和旋律、文化意境和审美情趣等。可以看到,在许多优秀的新民乐作品中传统乐器的存在都为乐曲增添了光彩。如古筝、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有着自己独特的音律,即使是单一的乐器也能表现出复杂的情绪。而新民乐在努力迎合大众审美和市场需求的同时,并未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在创作新民乐乐曲时,传统乐器的高频率使用和对传统民乐乐曲的创造性改变都充分展现了一大批新民乐人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坚守和继承。另一方面,新民乐大胆创新,在突破传统民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新民乐相比,传统民乐演奏的风格仍然比较含蓄,更多是通过演奏的旋律和情绪意境来展现风格。而新民乐的表演形式十分多样化,其在努力打破传统民乐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全新的演奏形式。如在民乐创作中引入西方“和声式”的创作手法,将传统乐器和现代乐器相融合,进而组成一个独立的声部,最终形成乐曲,使得听众能够享受由不同乐器组成的视听盛宴。如将二胡与萨克斯融合在一起,对歌吟唱,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增添了二胡乐曲声音的和谐度。还有将琵琶、古琴等与电子音乐巧妙融合,古琴与电吉他、电贝斯在激烈碰撞的过程中相互配合,音乐的层次感与冲击力增强。同时,在舞台表演方面,绚丽的舞台灯光和现代化的编舞、演奏变换等都使得新民乐在传统民乐的基础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二)新民乐为传统民乐传播搭建了桥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民众的兴趣爱好不断转变,从民乐再到摇滚、重金属音乐、说唱,各种类型的音乐文化不断涌现发展,并拥有了巨大的听众群体。而新民乐因自身独特的音乐调性和对传统民乐的创新性继承,赢得了大众的喜爱。新民乐以全新的音乐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赢得了广泛的喜爱,在大众与传统民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民众在获得更惬意的音乐享受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近年来,大众的娱乐生活愈加丰富,各种音乐文化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我国传统民乐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大众有了更多音乐选择。传统民乐的发展式微,新民乐在继承传统民乐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造,给民乐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迎合大众审美标准的同时,让更多年轻一代感受到新民乐的独特魅力,这种包容性使得传统民乐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一直以来,新民乐的创新和宣传独树一帜。新民乐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元素融合,而是有的放矢。新民乐人在体察传统乐器调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现代音乐元素,并对乐曲的旋律、演奏形式和呈现方式、文化内涵等进行设计,使得新民乐展现出很高的包容性。同时新民乐音乐创作者在理解和传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个人的思想创作民乐,保留了民乐的精髓,更展现了民乐的独特吸引力,因而取得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效果。一大批新民乐人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民乐文化,他们用优秀的作品让大众了解到传统民乐文化的价值意趣。

四、新时期新民乐的创作发展

为了推动新民乐长远发展,打造当代中国民乐的品牌文化,要针对新民乐的创作发展和传播制定更多保护性政策,从而构建新民乐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将这一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一)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振兴新民乐发展的策略

为了支持新民乐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促进新民乐发展的策略。首先,政府在保护和支持新民乐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发展新民乐,政府单位必须参与其中,从而为新民乐提供更多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针对地区民乐文化,政府要主动增加财政投入,针对优质的新民乐项目制定专门的发展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可派遣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调研和指导,配合新民乐人开展创作工作,引导专业的新民乐团队走向成熟,创作出优秀的新民乐作品,向公众展示本地独特的民乐文化。同时,政府要加强对传统民乐的媒体宣传。除了在本地电视新闻栏目、广播中展现新民乐文化,还要组织更多线下新民乐活动。如借助文旅节日活动来开展新民乐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民族器乐的精髓,形成对新民乐更为深入和准确的认知。政府和相关工作单位作为保护新民乐文化的重要主体,要配合本地现有的民乐团体,定时开展相应的培训宣传、民乐文化研究和采风、特色新民乐创作活动,用心记录本地民乐事件,形成翔实的资料,从而巩固好民乐的地位。在国家文化战略的指引下,地方政府要主动顺应时势,引导新民乐文化良性发展,以保护和发展为基调,让民乐文化真正深入人心。

除了政府主导,其他参与主体也要不断丰富保护办法,从基础文化教育、专业民乐教育等多方面来培养新民乐人才,有效落实民乐保护。一是打造特色民乐文化教育课程。在本地中小学开设民族乐器教育课程,选择更多具有民族元素的乐器、歌曲等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民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自觉形成对民乐文化的正确认知。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兴趣教育受到重视,可将民族乐器和民乐的学习作为兴趣培养的方向之一。让学生学习民乐,感受传统民乐文化的魅力,二是推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传统民乐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要不断扩大专业教育中民乐教育的规模,相关音乐学院和专业要主动完善民乐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引导下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专业人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民乐本身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地自我蜕变

在政府和民乐创作人的努力下,新民乐的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但新民乐本身也要坚持自我蜕变,与时俱进。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必须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充满了磨难。当前,我国针对新民乐文化还有许多误解,认为新民乐内涵浅显,既没有传统民乐的厚重,也没有现代音乐的轻快,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狭隘的。而为了破除这种偏见,新民乐需要坚持创新发展,求新求变。在演奏形式和编排的内容上,新民乐要主动继承传统民乐的优势,坚持运用现代音乐流行的作曲和演奏方法等来对音乐进行创新,在结合大众审美的基础上使得民乐焕发新的光彩。如新民乐演出者用现代舞台来展现音乐作品,让观众在优质的听觉体验和舞台感受中感受到新民乐的魅力,真正喜欢上优秀的新民乐作品。

(三)结合现代多媒体科技发展新民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科技的进步,作曲技术越来越成熟先进,音乐人的创作和演出更多依赖现代化的工具,新民乐的发展也是如此,其要结合现代多媒体科技来发展自身,不断增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和舞台感染力。一方面,要主动借助新技术来制作和演奏新民乐作品,如加入更多的电子器乐,以优质的音响设备、声音处理器、现代化的录音工作室等制作新民乐作品。而在演奏和宣传新民乐作品时,也要借助现代化的工具来拉近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如借助手机、电脑等工具来播放和宣传新民乐作品,在社交和视频网站上进行新民乐作品的直播演奏活动,从而让受众能够随时获取新民乐作品资源,实现作品的广泛传播。新民乐的发展既要挖掘自身的音乐优势,也要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致力于打造属于我国本民族音乐的原创品牌

为了实现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打造属于我国民乐的原创品牌,从而增加其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让民乐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在当地焕发生机。首先,针对新民乐品牌的原创工作并非一味地创新和突破,不能完全抛弃民乐的成分,而是在继承民族音乐充满个性的精神内涵中寻觅属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调性。应当坚持从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元素出发,在创新的思路引领下对民乐进行改造。新民乐品牌不是狭隘的民族音乐,只有坚持以传统民乐为基础、以现代审美思想为指引、以新型创作和音乐形式为依托,才能形成全面的音乐品牌,实现和谐发展。新民乐的音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多种音乐元素,充分展现了不同元素和创作思想的碰撞。但他们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民族器乐也能实现跨界发展。在丰富新民乐内容的同时,创作者要大胆创新,将自己的音乐思想融入到具体的演奏表演中,在解放天性中向大众展示新民乐文化。其次,要坚持品牌创新,不断探索更多现代音乐种类。基于民乐的传统特性,融合现代的作曲技巧、舞台表演形式和西方乐器等,不断丰富新民乐作品的层次性,使得新民乐传播得更广、更好。近年来大批新民乐人致力于塑造和传播自身的音乐品牌,他们以优秀的作品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音乐市场扎根生长,为我国本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五、结语

总的来看,新民乐就是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它有所扬弃,在受众多元化的审美市场中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赢得了发展的一席之地,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与问题。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来说,新民乐新在对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的突破,新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挖掘与集成。新民乐形态已经成为当前民乐界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深耕文化沃土,实现了音乐的多元化、复合风格发展。当前,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新民乐要想在传统民乐和西方现代音乐的激烈碰撞下稳定发展,就要坚持从民乐文化的精华出发。只有制作更多适应新时代的艺术精品,才能赢得大众的喜爱,凸显出我国音乐文化的音乐底蕴。从业人要在认识到问题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新民乐创作改革,以高度的热情和专业的音乐素养投身新民乐创作,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民乐民族音乐乐器
学乐器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乐器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我,民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