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探索与实践
——以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为例

2022-03-22梁明进熊海燕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岗位

梁明进 熊海燕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 茂名 525400)

人才培养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职业院校和专业的“宪法”,是学校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1]。如何提供高质量人才,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是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教育教学、培育人才的基本依据,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保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学生所学与岗位要求一致、人才培养与行业未来发展一致,本研究以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为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护理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2],旨在制订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开辟学生发展的路径以适应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1 现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专业培养目标为专业教学明确方向,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至关重要。专业培养目标包含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培养方向即专业人才未来的就业岗位方向,培养规格涵盖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等多个方面。目前,护理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定位不够明确,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由此,如何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需要,培养出满足社会护理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是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

1.2 岗课赛证融合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培养的人才需要精准对接行业要求,胜任职业岗位。但目前,护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与岗位对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需求不匹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没有很好地融入课程教学,容易导致护理专业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另外,职业技能竞赛有利于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提高实践技能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因此,护理专业需要加强岗课赛证融合,使专业课程对标岗位要求与证书要求,并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3 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加强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观念引导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护理专业教学中缺乏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仅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没有很好地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将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促进“三全”育人。护理授课教师除完成专业知识授课任务外,还应共同肩负“育人”重担,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起来,与临床导师、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学院领导共同建立思想政治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协同共育”的思政大格局,丰富人才培养方案精神文化底蕴,共同托举学生成才梦[3]。

1.4 课程与工作岗位联系不紧密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一定的经费研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不断吸收同类院校和国外教育经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取得一些成就,但整体还缺乏一定深度,如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专业素养需求并不相符;理论脱离实际,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导致专业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职业胜任能力不足,整体专业人才市场占有率和岗位工作单位的好评率并不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明显下降。职业教育的最终根本目标就是走向企业,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因此,设置课程时要开展大量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重构课程内容,达到精准育人的目的。

1.5 课程内容设置科学性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科学性不足,存在课程内容重叠、课程内容与临床脱轨、课程设置分割等问题。现今医学技术不断革新,而课程设置未能结合新规范、新技术、新标准进行革新和优化,使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轨。同时,课程设置缺少理论框架支撑,设置结构模糊,未能清晰定位对应课程,导致设置课程内容重复,造成学生重复学习,无法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育人的目标[4]。另外,高职院校缺乏课程内容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过程的对接,导致护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割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能死板地对教师行为进行模仿,不利于其高阶思维的培养。基于此课程设置现状,护理专业课程内容无法与岗位标准达到有效衔接,所培养的学生欠缺岗位核心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所学知识与临床需求相差较大,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工作效率不高。

2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1 开展专业供需调研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是职业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环节,护理专业教育委员会采用了问卷调研、校企访谈、文献研究、大数据分析四种方式开展调研工作。其中,在问卷调研阶段,面向医疗机构管理者、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教育工作者、毕业生、在校生五类对象共回收了952份有效问卷,具体见表1;在校企访谈阶段,共访谈了广东省泰成逸园养老院、广西苍梧县人民医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属医院、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茂名市电白区电城中心卫生院五家单位以及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三家院校,为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护理人才就业需求、护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校企合作情况、学生就业情况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1 问卷样本回收数据

经过调研,依据关联性强、就业比重高、适量性、时限性四个定岗原则,护理专业技术委员会将临床护理相关岗位群作为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的培养岗位,并得出岗位的职称晋升路径(图1),明确了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护理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并输出了《护理专业供需调研报告》。

图1 护士职称晋升路径

2.2 分析岗位职业能力

明晰培养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是构建专业课程的依据。为了明确护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群的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学院护理专业技术委员会邀请了多名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地区的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基层医院和养老机构的护理专家,组织召开了线上职业能力分析会议,对学生毕业5年内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职业活动和工作任务的分析。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促进书证融通”的要求,护理专业技术委员会在调研学生希望能获取证书的基础上,将“老年照护、幼儿照护、母婴照护、家务管理”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的技能融入职业能力分析表,并进一步对职业能力的描述用语进行规范梳理,输出了53项工作项目、176项工作任务、616条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形成了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并输出了《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报告》,为编制护理专业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表2为职业能力分析表的部分内容。

表2 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部分)

2.3 基于岗位职业核心能力,构建“岗课赛证”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而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需要突出护理专业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将能力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分解到不同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中,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护理专业技术委员会邀请了护理专业领域的教育专家,以企业岗位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为依据,围绕“以职业生涯路径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的课程构建思路,开展了职业能力分析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议,提炼“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特殊临床护理和老年护理”等岗位群的工作项目与任务,从知识、技能、工具、方法、要求五方面解析每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并且融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形成了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为完善课程体系奠定了数据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护理专业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将能力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分解到不同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中。通过组织召开课程体系构建教育专家研讨会,教育专家根据职业能力分析得出的53个工作项目、176项工作任务、616条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构建了护理专业的“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做到岗位精准对接临床需求,课程实现书证融通,比赛实现以赛促教,专业课程对标证书要求,此课程体系体现了社会、市场、企业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最终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学生能力与岗位技能对接,进而达到学以致用[2]。

2.4 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前期专业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三个研制阶段有条不紊地开展,专业组整合了专业供需调研报告、职业能力分析表、课程结构表等成果,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等文件要求,融入“课岗对接”“课证融通”“课赛结合”等特色内容,最终编制出适合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5 研制核心课程标准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术委员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课程体系设置全过程,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专业组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梳理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素质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经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最终形成了《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护理心理课程标准》《内科护理课程标准》《外科护理课程标准》《儿科护理课程标准》《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等课程标准。

3 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及教育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会遇到新问题。专业供需调研的开展有助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剖析各培养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后续构建课程奠定基础,使课程开设对标岗位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和职业技能竞赛融入专业教学,使人才培养更加精准、科学;根据岗位需求,将专业教学课程内容与社会职业标准有效衔接,重构教学内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专业教师与思政专业教师同向同行,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目标。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社会需求及教学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我国高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接轨[1]。高职教师也应该从实际出发,认识自身教育职责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按照“双师型”教师标准严于律己,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教学经验,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岗位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