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

2022-03-22付卫东黄宏坤张宏斌陈宝雄李垚奎王忠辉孙玉芳张国良

生物安全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植物检疫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付卫东, 黄宏坤, 张宏斌, 宋 振, 陈宝雄, 李垚奎, 王忠辉, 张 岳, 孙玉芳, 张国良*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2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北京100125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是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国际旅游等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赵彩云,2016; 国家生态环境部,2020)。一方面,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许多国际协议特别是WTO的TBT/SPS协议,变成了一面盾牌,在保护各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为各国在商业贸易活动中设置“绿色壁垒”、保护本国或地区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利益提供了“合理”理由(刘霄泉,2021; 徐媛媛,2021)。发达国家纷纷建立更加严格的农产品准入制度,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成为各国设置绿色壁垒的主要技术武器(玉文凯,2021; 徐明辉,2021)。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迫切需要加大力度加速与农产品贸易相关的外来入侵物种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以保护我国农产品贸易利益,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丁超超,2021)。另一方面,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综合影响,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物种扩张进一步加剧,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的实践范例不断证明,强化早期监测和末端综合治理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扩散危害的主要技术手段,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评估工作,可以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将各种不利后果降到最低(孙玉芳等, 2016; 万方浩等,2010; 王瑞等,2018; Nataleetal.,2012),研究推广生态治理措施可以实现持续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目的(余细红和李韶山,2021)。参照国际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亟需构建涵盖外来物种引入、风险评估、早期监测预警、灭除与控制、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完善外来动植物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标准,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1 国际外来物种管理标准的制定情况

1.1 国家组织制定标准

在国际上,WTO/SPS协定指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https:∥www.fao.org/home/en/)和国际植保公约(IPPC, http:∥www.moa.gov.cn/ ztzl/gjzwbhgy)统一制定植物检验检疫领域的国际标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也采纳了多数国际植物检疫性标准,指导全球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为落实SPS协定和IPPC有关精神,FAO和IPPC成立了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ICPM)着手制订和审定通过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s)。随着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的逐步建立,要求各国在制定检疫措施时必须尽量采用已有的国际标准,使制定的检疫措施具有相同的基础和科学依据,从而在更大程序上促进农产品国际自由贸易的发展,并避免各国不恰当地使用贸易壁垒等措施所造成的矛盾。从1993年以来,IPPC秘书处已发布了44个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肖冰,2003),这些国际标准旨在保护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粮食安全,保护全球环境、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国际经贸发展。

1.2 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

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制订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IPPC还将会发布更多的国际植物检疫标准。除IPPC外,一些区域性的植保组织,如北美植保组织、加勒比植保组织等也都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了一些适合本地区的植物检疫标准。目前,南美洲植保委员会(COSAVE)、欧洲地中海植保组织(EPPO)、北美植保组织(NAPPO)已经制定了400多个地区标准,提高了检疫整体水平,增强了在国际贸易检疫纠纷中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欧盟、日本、美国等加紧制定完善预防与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标准体系,除了保护本国农林牧渔业等免遭外来入侵物种危害外,更多是用作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谈判中的筹码。亚太地区植保组织(APPPC)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地区标准,但已经启动了地区标准的制订程序,这将对今后亚太地区国家植物检疫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Starfinger & Schrader,2021)。

2 国内外来物种管理标准的制定情况

为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WTO的TBT/SPS协议,自2005年以来我国加大力度加速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技支撑。以CBD、WTO-SPS等国际规则为依据,以公益性、区域性、层次性为原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控标准体系,先后于2008年、2012年修订农业行业标准规划。截至目前,不完全统计现行的与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相关标准有620余项。在“十三五”期间,针对外来物种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外来物种管理的各类标准269项,以确保国内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2.1 国家标准制定

“十三五”制定了昆虫、病原菌、病毒、线虫、杂草外来物种的检验检疫、监测和基础国家标准105项。其中:昆虫类检疫、监测国家标准23项(表1),占21.9%;病原菌/病毒类检疫、监测国家标准56项(表2),占53.3%;线虫类检疫、监测国家标准5项(表3),占4.8%;杂草类检疫国家标准11项(表4),占10.5%;基础类检疫国家标准10项(表5),占9.5%。病原菌/病毒类制定的标准数量最多,依次为昆虫类、杂草类、基础类和线虫类。

分析“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外来物种国家标准情况:2016年制定24项,占22.9%;2017年制定17项,占16.2%;2018年制定60项,占57.1%;2019年制定2项,占1.9%;2020年制定2项,占1.9%。总体上看,2016—2018年,标准制定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2020年,标准制定基本停滞,这一情况可能与该期间国家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有关。

表1 昆虫类检疫、监测国家标准列表Table 1 List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quarantine and monitoring of insects

表2 植物病原菌/病毒类检疫、监测国家标准列表Table 2 List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quarantine and monitoring of plant pathogens and viruses

表3 植物病原线虫类检疫、监测国家标准列表Table 3 List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quarantine and monitoring of plant pathogenic nematodes

表4 外来杂草类检疫、监测国家标准列表Table 4 List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quarantine and monitoring of exotic weeds

表5 植物进境检疫基础类国家标准列表Table 5 List of basic national standards for entry plant quarantine

2.2 行业标准制定

“十三五”期间,农业、林业、环保、海关等有关行业部门制定了外来入侵行业标准118项,按行业统计,其中:农业行业标准16项,占13.6%;林业行业标准11项,占9.3%;检验检疫行业标准86项,占72.9%;环境行业标准2项,占1.7%;认证认可行业标准3项,占3.5%。按年度统计,2016—2020年,制定行业标准数量依次为45、41、5、8、19项。标准内容包含外来物种的检疫鉴定、监测、评估、防治、基础、管理等方面。

2.2.1 基础类行业标准 制定基础类行业标准11项(表6),其中:检验检疫行业标准7项;农业行业标准3项;林业行业标准1项。标准内容包括水生动物、种苗引进、隔离检疫、产地检疫、监测评估中心建设、线虫标本制作等。

2.2.2 检疫鉴定类行业标准 制定了检疫鉴定类标准64项(表7),其中:检验检疫行业标准56项;农业行业标准2项;林业行业标准6项。标准内容包括:外来入侵昆虫类29项,占45.3%;病原菌/病毒类26项,占40.6%;杂草类9项,占14.1%。

2.2.3 监测、评估、防控类行业标准 制定了监测、评估、防控类行业标准共22项(表8),其中农业行业标准11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5项、林业行业标准4项、环境行业标准2项。包括监测类行业标准10项(昆虫6项、杂草4项)、评估类行业标准5项、防控类行业标准7项(昆虫3项、杂草4项)。

表6 基础类行业标准列表Table 6 List of basic industry standards

表7 植物检疫鉴定类行业标准列表Table 7 List of industrial standards for plant 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表8 监测、评估及防控类行业标准列表Table 8 List of industrial standards for monitoring, assessment and control

2.2.4 管理标准 “十三五”期间制定了管理类行业标准21项(表9),其中: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7项,占80.95%;农业行业标准1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3项。包括信息服务、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认证、标本制作等。

表9 管理类行业标准列表Table 9 List of industry standards for industry sector management

2.3 地方标准制定

“十三五”期间制定了有关外来入侵物种地方标准46项,2016—2020年,制定标准数量依次为9、4、13、11、9项。其中:检验检疫类32项,占69.6%(昆虫17项、病原菌/病毒7项、杂草7项、线虫1项);监测类3项,占6.5%;评估类1项,占2.2%;防控类7项,占15.2%(昆虫4项、杂草3项);基础类3项。

3 存在问题

3.1 风险评估

风险预防是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完善的外来物种风险分析技术标准是外来物种管理重要技术环节。我国风险分析指导观念仍停留在旧有的“损害预防原则”上,尚未统一到“风险预防原则”上,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现有的科学水平尚无力作出准确的推测。与此同时,以科学推测为依据进行防范,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为时已晚”,不足以应对外来物种带来的实际危害。

3.2 基础工作

我国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标准建立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标准体系建立不全。对国际标准、准则及处理国际贸易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规定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分歧,影响我国开展对国外农产品风险评估及官方评议的准确性和可行度,如对外来入侵物种概念至今尚无官方统一定义。

3.3 标准管理

我国现有从事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标准制(修)定(订)的专业性机构主要由农业农村部、林业草原局、海关总署和环境保护等部门自主设立,而非设立跨部门的外来入侵物种标准制定专业机构。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方面有着先进经验的欧美国家,其标准制定机构均为跨部门、综合性的专业机构。由不同行业职能部门设置的专业机构,由于受视野、职权所限,不能胜任对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

3.4 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已制定发布了几十项有关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种群调查监测、根除与综合防控方面的行业标准,初步构建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标准体系框架。实践证明,已发布实施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并已经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但我国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标准基础薄弱,同时网购热、宠物热、不规范放生活动等新情况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外来物种监管的难度,需要针对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新形势,补足物种监管方面的标准规范。

4 建议

通过未来5~10年建设,基本构建起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完善、重点突出,涵盖外来物种引入、风险评估、早期监测预警、灭除与控制及生态修复全过程和满足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需要的标准体系。

4.1 建立完善国家外来物种管理基础标准体系

依据《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导性原则,结合我国实际,重点制定外来入侵物种概念和定义、入侵物种名录制定、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序、外来物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调查统计分析、经济和生态影响评估等方面基础性、指导性、程序性系列基础性规范,完善国家外来物种管理体系。

4.2 建立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技术规程

重点开展对国家重点管理入侵物种,如水盾草CabombacarolinianaGray、狐尾藻MyriophyllumverticillatuL.、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刺果瓜SicyosangulatusL.、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Cassini等空间分布调查、监测,结合扩散、蔓延、定殖和生态适应性研究以及对新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与本土物种的竞争关系研究成果,根据外来植物的侵染力、潜在栖息地的可侵入性和不同阶段的可能入侵机制,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技术规程,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部门制定防控预案、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4.3 构建全程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国家重点管理入侵物种,如水花生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Griseb.、大薸PistiastratiotesL.、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L.、假高粱Sorghumhalepense(L.) Pers.、长芒苋AmaranthuspalmeriS.Watson等入侵植物的先进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开发利用等,评价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成本、控制时间等具体指标。结合入侵物种在我国的发生地区、各地的地理地形信息、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等,制定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生境的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猜你喜欢

植物检疫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15项行业标准将于2023年4月1日起实施
15项纺织行业标准复审结论
大宁县: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
阳泉市 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知识培训
新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金线虫
2020年7月1日将实施的55项纺织行业标准(表4)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