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郁化瘀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2022-03-22沈文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帕罗西汉密尔顿盐酸

沈文红

脑梗死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脑梗死发生后患者逐渐出现的思维内容障碍、兴趣减退、意志活动减少及情绪低落,并伴随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不适症状[1-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脑梗死的患病人数逐年攀升,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加[3-4]。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梗死存活患者中30%~50%伴有抑郁症,且抑郁程度越重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5-7]。反之,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会阻碍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易诱发再次脑梗死,因此,脑梗死后抑郁症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基于此种背景,文章特选取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对其实施解郁化瘀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关的实验室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7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80例,(1)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②年龄≥60岁;③经MRI、C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检查确诊为抑郁症。(2)排除标准:①存在盐酸帕罗西汀禁忌证;②存在解郁化瘀汤禁忌证;③无法配合治疗;④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⑤合并肿瘤疾病;⑥中途转院。应用数字表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1岁,平均(67.9±3.1)岁;病程2~32个月,平均(18.8±5.7)个月。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67.6±3.2)岁;病程2~31个月,平均(18.4±5.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给予患者盐酸帕罗西汀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1106,规格:20 mg×14 片)20 mg,口服,1次/d,持续治疗8周。

1.2.2 观察组 本组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加用解郁化瘀汤联合治疗,组方:珍珠母30 g,丹参15 g,女贞子 15 g,赤芍 12 g,郁金 12 g,石菖蒲10 g,柴胡 10 g,远志 8 g,水蛭 6 g。气虚者可增加 30 g黄芪;阴虚者可增加 20 g生地,15 g女贞子及10 g枸杞子;失眠者可增加15 g酸枣仁、茯神,6 g山楂。500 ml清水煎药,早晚温服,1剂/d,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经过治疗,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7分内;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8~20分;无效:与上述不符。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头痛等。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情况越严重,正常:<7分;轻度抑郁:7~16分;中度抑郁:17~24分;重度抑郁:>24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低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左右两侧的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相比,观察组的95.00% 较高(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n=40) 35.21±4.88 8.15±1.57 10.787 <0.05对照组(n=40) 35.18±4.91 17.64±3.02 6.992 <0.05 t值 0.012 3.783 P值 >0.05 <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n=40) 28.18±10.13 78.94±18.72 9.442 <0.05对照组(n=40) 28.33±10.15 53.01±13.91 4.591 <0.05 t值 0.028 4.824 P 值 >0.05 <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cm/s,(±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cm/s,(±s)]

?

表5(续)

3 讨论

研究显示,抑郁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8]。脑梗死后抑郁症对患者的预后有非常大的影响,可延缓认知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增加社会功能缺陷和死亡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增加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老年人是脑梗死后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因此积极探讨抑郁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现代医学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多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类(SSRI)、三环类抗抑郁剂等治疗。但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大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用药,尤其是老年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更差。盐酸帕罗西汀是一种新型SSRI抗抑郁药,治疗指数比三环类抗抑郁剂更高,具有更强的选择性,药物的副作用有所降低[9-11]。但仍需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医学典籍中虽无脑梗死后抑郁症这一病名,但可根据“中风”和“郁证”的临床表现从传统医学方面阐明病机[12]。中医“郁证”有“脏躁”“五脏郁证”“六郁证”等病名描述。《内经》中就有情志内郁致病的记载。《灵枢·口问》中有:“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明代张景岳提出“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医家在很早以前就科学地阐明了脑梗死与抑郁症的相关性[13]。患者发生脑梗死后,部分患者可能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病情较为严重等相关原因影响,导致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如果心烦意躁,情志不遂,则会出现气机升降失常,心火渐盛,忧思郁怒积聚损伤肝脾;同时由于患者情绪焦乱,气火渐浮,气随血逆,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血滞气郁,气虚无力,气机升降失调。解郁化瘀汤中,柴胡、水蛭为君药,可疏肝解郁,消肿破血[14]。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水蛭内含蛋白质和水蛭素,可抑制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原,达到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的作用[15]。石菖蒲、郁金、远志为臣药,可调神解郁,益智宁心,开窍安宁;赤芍、丹参为佐药,可消肿化瘀,活血止痛、静心安神、去瘀凉血;珍珠母为使药,可潜肝阳、清肝热、安心神。诸药合用可解郁安神,活血化瘀,醒神益智。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低(P<0.05)。提示,本研究观察组所用药物可进一步减轻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随着观察组患者紊乱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的改善,抑郁症状的减轻,对脑梗死的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产生了正性影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解郁化瘀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可进一步减轻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从而提高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而且笔者考虑患者疗效的提高可能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有关。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解郁化瘀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解郁化瘀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可进一步减轻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纠正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紊乱状态,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帕罗西汉密尔顿盐酸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为称呼上诉
帕罗西汀治痛经疗效好
盐酸帕罗西汀所致谷丙转氨酶升高1例报告
梦境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