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跨校培养优化研究

2022-03-22王玉山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十四五时期

王玉山

摘 要:“双培计划”项目旨在充分盘活首都高等教育资源,部属高校、市属高校联合共建、协同育人,服务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教育发展趋势下,部属高校在“十四五”时期应从完善教育教学培养机制、学生管理服务机制、学生成长及项目发展监测分析机制、学生思想引领机制、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机制、项目协调保障机制等多维度努力,优化项目实施,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关键词:“十四五”时期;“双培计划”;机制优化

“十四五”时期将是推动北京市高等教育从总体实现现代化向高水平现代化迈进的关键起步期,是各在京高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是全面贯彻党的系列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总体部署的重要攻坚期。“双培计划”(以下简称“双培”)项目作为统筹首都高等教育资源、深化在京部属高校(以下简称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合作的共建机制,在“十三五”时期共建、育人成效的基础上,做好系统性总结、侧重性规划至关重要。但目前,各参与高校,尤其是部属高校对“双培”项目研究成果较为有限,从长远视角对项目进行整体审视和设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此,从历时性角度溯源项目顶层设计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部属高校特色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内涵式提升,不论是对部地共建还是人才培养,均是必要的前提性工作和创新性探索。

“双培”项目概况

1.项目缘起及顶层设计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创新支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发展推出系列措施,其中“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双培”项目是其子项目)包含其内,旨在统筹首都高等教育资源,深化在京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合作共建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完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推动科教产教融合,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根据顶层设计①,“双培”项目由北京市统筹规划,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具体共建实施,选取了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金融科技服务等北京市集中优先发展的十多个高精尖产业领域专业。截至2020年7月,共有17所市属高校、23所部属高校开展了共建、联合开展培养任务,年均规模在1,300人~1,500人之间,至今共有8,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2.“双培”项目实施模式

综合各维度,“双培”项目实施至今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按照专业将访学的“双培”学生分散编入部属高校各专业学院进行教育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等部门兼管项目统筹。目前,绝大多数部属高校均为此种模式。第二种是北京学院②统一管理的模式,“双培”学生编入北京学院,由北京学院开展“双培”学生教育管理、教学组织,调度校内资源为“双培”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撑与服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学院。第三种则是混合管理模式,即由各专业学院负责“双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由北京学院负责项目对内对外统筹、协调、服务,总体督进项目实施并为“双培”学生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举措,如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学院。以上三种模式各有优势:编入专业学院,有利于“双培”学生接受高水平大学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天然与部属高校师生进行生活与精神交往,实现优秀校园文化氛围的浸润;北京学院统一管理,在教学组织方面更能围绕北京市人才需求方向,在教育管理方面更能契合“双培”学生学业基础、思想行为特点、心理特征;第三种模式介于前两种之间,吸取两种模式的优势,同时有效减少“双培”学生融入度不够、归属感不强等可能出现的问题。

城市、教育趋势维度中的项目考量

1.城市发展中的人才需求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布局,北京市的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细化至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根据《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北京市要提升科技创新驱动的支撑能力,通过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着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大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满足首都高端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回归至“双培”项目,结合部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应继续坚持在服务北京城市发展基础上,扩大开放与共享,加深协同及合作,扎实提升育人实效。应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力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1]的培养目标,提升“双培”学生们引领或服务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力、真善美的践行力以及应对超复雜和不确定未来的承受度和耐力[2],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提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金融类、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优质的社会建设者和世界公民。

2.跨场域知识生产下的教育实践

“双培”学生的访学过程是极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既属于跨校园场域的联合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跨教育层级的集体互动,是极具样本意义的教育案例。曾有理论认为,虽然多元教育文化、校园氛围的参与确实可使受教育者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包容力,但是将不同层级学习能力的群体混合培养只会拉低优秀者素质、挫伤学困生学习内生动力。一方面,通过融合不同表现的受教育群体、设置合理教育目标、采用灵活教育方法,会对群体内所有层级受教育者形成教育增量。另一方面,从作为知识生产过程重点的课程来看,真正的课程应同时“作为实践的课程”,其出发点不是知识的结构,而是知识是如何被共同活动着的人们所生产,从“作为实践的课程”的角度来看,“知识不再被当作是为了让教师进行分配和传递而从学术‘发现者’处传递下来的私有财产,知识成为师生合作工作的产物”。[3]这种不聚焦于既定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师生参与交互创造知识的理念更能提升学生的获得感。除此之外,从教育理念上,正如皮埃尔·布迪厄的资本理论[4]所启示的,教育获得是资本、场域、惯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避免通过资本分割、场域扭曲、惯习锚定等制造“差等生”,应拒绝对受教育者标签化处理,并在对包容性场域、平等性交互的关注中促进教学相长。

“十四五”时期的项目优化展望

1.系统性优化教育教学培养机制

一是全方位定制、优化教学设计及实施。人才培养理念上,建立以市属高校为驱动、部属高校为主导、匹配“双培”学生总体情况的科学培养定位,设置四年一贯制的一体化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难度设置上,应加大研究,结合不同类型课程特点,找到适合“双培”学生的合理教学及考核方案,避免因专业难度过高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力提升等形成负向影响。在培养思路上,应在培养计划设计中适当增加将专业学习与社会、企业实践实操相结合的比例和机会,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向融入培养全过程。二是重点关注特殊“双培”学生群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应正视“双培”学生与普通统招学生的学业差距,建立提前干预机制,通过分阶段、分批次的集中式或分散式学习指导、课外补习等加大对“双培”学生的教育投入,帮助“双培”学生度过学习困难期、通过困难课程;重点做好新生入学适应关键期引导工作,通过尝试搭建“双培”新生研讨课③、建立兴趣小组等学习共同体等形式,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通过思想引领、朋辈示范等加强“双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改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投入量,做好迎头赶上系列准备;依托学校学业发展支持计划及“双培”学生班级工作助理队伍等资源,实现学业帮扶工作前置,面向“双培”学生群体开展校内学业指导资源及渠道的宣传,实现对“双培”学生的多维度帮扶与指导。三是加大对优秀“双培”学生群体的关注、培养和扶持力度,畅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通道。通过打造平台、集合资源、定制服务等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在学术科研、学科及文体竞赛、创新创业等领域中有所斩获,提升“双培”学生群体社会认可度。四是有步骤、探索性开展针对“双培”学生群体专项培训。

2.优化学生管理服务机制

一是坚持同质化管理,促进“双培”学生融入校园。不强调学生的“双培”身份,在日常教学、行政、团学等管理中心实施零区别对待,推动“双培”学生更快速地融入部属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及校园文化,尝试邀请修业结束的应届“双培”学生回校参加部属高校毕业仪式等,提升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做好精细化服务,提升“双培”学生项目体验。做好相关政策及办事流程推广,增强学生对学籍异动、相关证明开具、国际交流交换、医疗报销、党员发展、保研就业等业务的获取便利度,为“双培”学生反映的相关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充分让“双培”学生感受到关怀。

3.完善学生成长及项目发展监测分析机制

一是搭建“双培”学生培养轨迹综合跟踪及分析体系,掌握学生动态,发现潜在痛点或增长点。开展新生普查、学生成长发展调研等各类学情、动态监测,做好相关专题、专项的跨年级交叉调研,将调查与日常访谈相结合,建立“双培”学生动态调研机制。开展“双培”学生群体全维度专项分析,充分挖掘“双培”学生成长发展大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反馈给市属高校等项目相关方,促进工作改善与提升。二是建立完善以推进项目良性发展为落脚点的系统性调研。做好长时段(如返校前、毕业前、工作一年后、工作三年后等)、跨学校、跨群体的对比调研及分析,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用数据实现“双培”学生动态发展画像,呈现人才培养成效,改进项目设计及实施。三是探索项目运维理论创新。汲取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如欧盟“伊拉斯谟+”项目④等)先进经验,结合先进教育培养理念,在项目设计、项目推广、项目评估、项目改进等方面搭建、创新理论体系,指导项目更优质发展。

4.完善学生思想引领机制

一是優化工作队伍及体系,形成“三全育人”合力。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助理等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考核、激励体系,培养“双培”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理想和信念。二是利用北京优质文化资源,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精神,提升“双培”学生政治素质。三是探索打造文化品牌或平台,营造思想引领优质氛围。拓展与北京市教委、兄弟院校和社会企业的合作途径,积极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以“双培”学生为牵引力,带动普通本科生深入了解北京城市、历史、文化、民族、经济、管理、科技等全方位的发展与规划,营造德育与智育、通识与专业深度融合的育人文化氛围。

5.锤炼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机制

一是建立并优化学生荣誉奖励及资助体系。完善“双培”学生奖学金评定,探索搭建基于“双培”学生兴趣特长、专业能力、细分群体(如学生骨干等)的多门类、定制化孵化资助体系,鼓励“双培”学生发挥所长、经受锻炼,推动基于个体优势的成长发展。二是提升“双培”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契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国际化海外平台或课程设置,探寻国际化培养及合作机会,鼓励“双培”学生积极参与境外交流访学等项目,支持“双培”学生多方参与国际组织讲课、实习、参访等,提升总体国际化水平。三是引导搭建专门针对“双培”学生群体的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力推“双培”学生群体交流、信息共享、平台搭建、文化营造及推宣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尝试建立“双培”学生校友组织,组织相关活动联络校内外师生群体,助力优化项目设计及管理。

6.加大多方协同,完善项目协调保障机制

一是积极对接北京市教委及各市属高校。优化招生专业、名额设置,协同做好招生宣传,保持规模稳定或增量发展。二是夯实校外联络常态化机制。以新生适应、离校学生返校后融入等为主题,开展校级互访,互访中推进校际联络下沉,增强多校师生交流与互动,增强各方参与度;前三年培养中创造多样交流机会,主动联络、邀请市属高校来校交流,保证对“双培”学生关爱不断线;与市属高校及时共享“双培”学生培养相关成果,及时沟通项目运作中相关问题及困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探寻新的合作增长点,增大校际融合度及共赢面。以虚拟教研室建设及相关学科专业共建为抓手,推进教学资源、体系、方法等共享,联合开展相关课题、奖项申报,切实提高市属高校项目获得感。四是及时凝练总结“双培”学生培养工作特色及成果,提升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扩大社会媒体宣传力度,制定参加高质量评奖评优等的长远规划,摸索讲好部属高校特色的“双培”项目故事。推动开展“双培”学生培养及管理研究工作,依托“双培”任课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开展“双培”学生群体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成立团队形成成果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文章,推进“双培”项目工作的科学化与规律化发展。五是进一步推进校内培养工作协同。理顺、优化校内项目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专题工作会研讨项目深化方向与路径,反馈人才培养环节的问题与建议,促进工作的改进与优化。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019年党建课题“我校‘双培计划’学生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JB19004)阶段成果

注 释:

①针对“双培”项目,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管理文件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双培计划”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京教高〔2015〕6号)、《北京高等教育实施“双培计划”与“外培计划”的工作要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高校学生访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高〔2015〕9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双培计划”、“外培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京教高〔2019〕2号)以及关于项目绩效评价若干工作通知.

②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北京市早在2013年就开始推行一项改革建设项目—北京学院,由部属高校牵头,依托自身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其他名校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力量共同建设北京学院,接收北京地区高校学生长期访学或参加辅修专业学习。至今,北京市分别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合作共建了3家实体北京学院.

③关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新生研讨课设置理念及运作方式,可参见学校官网.

④具体资料参见项目官网:https://ec.europa.eu/programmes/erasmus-plus/.

参考文献:

[1] 何秀超.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28-30.

[2]王瑶琪.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0-13.

[3] 麦克·扬.未来的课程[M].谢维和,王晓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

[4] 皮埃尔·布迪厄 ,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1-165.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学院)

sdjzdx202203231315

猜你喜欢

十四五时期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浅谈“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职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