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蜜事业引路人

2022-03-22李玉伟

含笑花 2022年2期
关键词:野蜂养蜂社员

李玉伟

壬寅年春,我随县文联的同志去采访一位叫刘丕坤的退伍老兵,在去采访之前,我们只知道他从事养蜂行业,具体在哪养,养殖规模有多大等信息都不清楚。

从县城出发,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边走边问,行驶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刘丕坤的养蜂基地。刘丕坤见我们到来,便热情地前来迎接。下车后,我环顾四周,远山如黛,近处几株核桃树伸展着光秃秃的枝丫,不时有鸟儿在上面停留。沿着山坡向上望去,在青山叠翠的山间镶嵌着几间简陋的铁皮房。刘丕坤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他的养蜂基地。

沿着土石路,跟着刘丕坤一直向上走,他一路上向我们介绍基地的情况。当我们走到铁皮房前时,只见并排有三间房子,一间养着土鸡,一间是住房,一间是接待用的办公用房。再往上走,远远地就听见狗吠的声音,走近一看,这里圈养着20多只土狗。刘丕坤很是健谈,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养鸡、养狗的情况,只字不提养蜂。

在他介绍的时候,我努力向四周搜寻,却没有发现蜜蜂的踪影,这与我想象的蜂箱整齐排列,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的景象相去甚远。我心中顿生疑惑,便提出要看看他养的蜜蜂。

从他养狗的地方往回走差不多30米左右,在房间旁的一个角落里,一个蜂箱孤零零地倚靠在墙角,蜜蜂嗡嗡在四处飞舞,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热闹。刘丕坤告诉我们,在这里,他不养蜜蜂,山林深处倒是养得有一些毒蜂。我们很是惊讶,养蜂基地,只有一箱蜜蜂,这说出去也没人信啊!随着刘丕坤的脚步,我们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门口,悬挂着西畴县畴阳野蜂专业合作社和西畴县野蜂养殖协会两块牌子,墙上悬挂着很多养蜂的照片,合作社的简介,社员的情况一目了然。刘丕坤一边走一边给我们介绍合作社发展情况。在与刘丕坤的交谈中,慢慢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

刘丕坤是兴街镇拉孩村人,1970年4月出生。1989年3月,初中未毕业的刘丕坤报名参军,在德宏州章凤边防工作站服役,1991年10月光荣退伍,1992年3月分配到新马街乡政府工作,当过社教员、出纳、民政助理员、财税助理员、小额信贷员、计生助理员、交通助理员、城镇规划员、驾驶员,也曾到莲花塘革岔村委会驻村干过扶贫工作,2019年10月光荣退休。

谈及养蜂,刘丕坤很是兴奋。从小生活在农村,受父亲影响,喜爱养蜂,不管是蜜蜂还是毒蜂,刘丕坤对他们的生活习性都了如指掌。这些年来,他在工作之余就回到家乡养殖各种毒蜂和蜜蜂。根据毒蜂和蜜蜂的习性,学会了在野外用蜂蜡引蜂回巢,并自己研究出了人工造王技术,成为全县乃至全州人工繁育毒蜂和蜜蜂技术的领军人物。

随着养蜂技术日渐成熟,2009年,他便租下40亩荒山作为养蜂繁育基地,先后共计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场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那时起,刘丕坤一有空就往山里跑,精心呵护他养殖的毒蜂和蜜蜂。

群众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出路。2015年,在脱贫攻坚最繁重的时候,刘丕坤作为下派干部,回到养蜂基地创办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西畴县畴阳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6月成立了,有社员96户,其中建档立卡户46户,残疾人34人。合作社主要以养殖蜜蜂、胡蜂、虎头蜂等野蜂为主;生产加工销售蜂蜜、蜂蛹等野蜂产品。由于蜂产品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当年销售收入就达100多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随着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刘丕坤越来越忙了,忙着给社员作指导,忙着去收购蜂蜜。西畴鸡街乡太坪村委会雷家湾村小组,植被茂盛,水源充沛,环境良好,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农闲时节也当上了“养蜂人”。王德万、王正财、王远兵,一家三代養蜂人先后经营“甜蜜”事业。但由于养蜂技术不成熟,产业一直没有做大。刘丕坤得知后,主动到雷家湾村走访调查,与养蜂户座谈交流,传授养蜂技术。在刘丕坤的指导下,王德万家的养蜂产业越做越大,到现在有100多箱蜜蜂,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正如王正财所说,“有了养蜂产业,我们一家人的日子如今真的掉进‘蜜罐里了,这离不开刘丕坤的指导帮助。”在刘丕坤的指导帮助下,太坪村依托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的优势,大力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全村范围内养蜂户超200户400箱,每年产蜜3000斤,为群众创收30万余元。

太坪村养蜂产业发展壮大只是刘丕坤帮扶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他走遍了全县的养蜂大户,把养蜂技术送到家门口。大家见到他都亲切称呼他刘老师。除了服务西畴的养蜂户,刘丕坤还受邀到马关、富宁等地作养蜂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达1万多人。

养蜂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绿色产业。刘丕坤创办的合作社逐年发展壮大,现在合作社社员遍布西畴县各乡镇,1000多户参与养蜂,其中残疾人户60户。年产蜜20吨,销售收入300多万元。这些年来,合作社共免费发放蜜蜂2000多箱,毒蜂200多窝。对于社员生产的蜂蜜,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收购,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9年,刘丕坤给他的蜂蜜注册商标,取名畴阳大山野生蜂蜜。合作社成了文山州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西畴县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刘丕坤个人荣获云南省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些年来,刘丕坤以养蜂基地为家,现在夫妻二人都已退休,女儿已出嫁,家人希望他不要这么拼了,可他舍不得自己喜爱的养蜂事业,不得已,妻子也随他住在了山里,每天喂鸡喂狗,过起了农家人的日子。

刘丕坤退伍不褪色,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他犹如一只勤劳的蜜蜂,穿梭在畴阳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养蜂技术无私奉献给畴阳大山的养蜂户,只为帮助更多人过上甜蜜日子。

猜你喜欢

野蜂养蜂社员
让文学激扬青春
做大做精养蜂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蜜蜂之乡”
问道
捅蜂窝
人民公社女社员
锦屏县关工委举办养蜂技术培训
P的野蜂朋友
气味相投
养蜂专用车实现养蜂一站式经营
同劳动 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