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豫边区的“飞虎情缘”

2022-03-22梅兴无

党史纵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李先念边区新四军

梅兴无

1941年,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率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参与中国抗战,因其“插翅飞虎”的队徽和“鲨鱼头形”的机首涂装而名闻天下,被中国百姓称为“飞虎队”。1943年,志愿航空队被改编为第十四航空队(但习惯上仍称之为飞虎队)。

1944年5月6日,格伦·本尼达等10多名飞行员驾机从湖南芷江机场起飞,掩护轰炸机执行轰炸汉口日军基地的任务。在返航途中,飞虎队战机遭到多架日军飞机截击,本尼达驾驶的P-51战机在与日机格斗中不幸被击中,机身很快下坠。年仅20岁的本尼达在座舱内一边努力控制飞机,一边移开座舱盖为跳伞做准备。在跳伞过程中,本尼达的右腿撞到机尾受了伤。

这一天,在湖北监利周老嘴镇罗家村,村民罗甫世与儿子罗必书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从空中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两人一抬头,只见一架冒着浓烟的飞机,一头栽进附近的下凤湖里,接着浑身包裹着降落伞的飞行员也坠落在一块稻田里。罗甫世父子俩和乡亲们都围了过去。面露恐惧的本尼达忙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面美国国旗,以及一张标志美国飞虎队员身份的“血符”,上面印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中文字样,并用他唯一会说的一句汉语大声喊:“美国!美国!”村民们明白了,这名“大鼻子天兵”是美国大兵。

于是,几个村民把本尼达架到了村里,给他换了衣服,准备了鸡蛋饭,同时通知在附近活动的新四军游击队。由于美机坠落地点离日军控制区不远,为防止被日军发现,村民们将飞机挂上重石沉入湖中,同时设法尽快把本尼达转移到安全地带。鉴于他腿部受伤无法行走,游击队员就用简易的担架,把他抬往位于周老嘴的中共监利县委。监利县委书记李秉范派工作人员和一名医生护送他到达位于潜江孙家桥的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襄南指挥部。指挥部秘书夏夔会几句英语,通过和本尼达交谈了解到了他的基本情况。

与此同时,另一名被击中座机的美國飞行员白劳德也在这一区域跳伞降落,他担心被日军俘虏,四处躲藏,拒绝与人接近。毕业于燕京大学的襄河行署专员童世光用英文写了几句话给他,表示对“从天而降”的美国朋友的欢迎,如有困难,愿意帮助。这位美国飞行员读信后,高兴地跳起来,马上随送信人来到襄南指挥部,并竖起大拇指,表达获救后的喜悦。在这里,白劳德还高兴地与本尼达会合了。

在收到关于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情况报告后,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鄂豫边区党委书记李先念非常高兴,多次指示各地要护送友军飞行员安全抵达第五师师部。

襄南指挥部立即派十五旅第四十三团政治处主任崔星权带领一支50人的精干队伍,护送本尼达和白劳德前往新四军第五师师部,由童世光任随行翻译。两名美军飞行员都换上中式衣服,本尼达因腿伤未愈,一路上坐着滑竿行军。为了躲避日军,他们昼伏夜行,顺利到达第五师师部驻地。李先念马上会见了本尼达和白劳德,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谈话内容涉及很广,从欧洲战局到东方战场,从中共坚持敌后抗战情况到国民党的经济与军事封锁……许多年后,本尼达仍记得会见时的不少细节。

5月17日,李先念与第五师政治部主任任质斌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并新四军军部:“职部本月上旬于监利营救一美籍飞行师,名白劳德……现该机师返回心甚切,可否请转告重庆办事处,说明此事,由职部派部护送或重庆派人来接,如何,请赐示。”5月30日,李先念与华中局代表郑位三等致电毛泽东、朱德,请示关于美国飞行师护送问题:“(一)我襄河区部队近营救出5月6日监沔空战失事美国飞机师两名,现已先后抵师部,我们拟稍加招待后,即送五战区。(二)我们提议由延安电重庆大使馆,由美大使请蒋令五战区派队至我师来接,以扩大影响及保障安全,如何,请即示。”毛泽东阅后批示:“(叶)剑英即办。”

为接待好获救美军飞行员,李先念指示拨出几间房子,建立了“国际招待所”。根据地条件虽然艰苦,但招待美国友人的宴会上摆出了缴获来的日本啤酒、罐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李先念派随从参谋肖健章找来一位会做西餐的厨师,专门为飞行员做西餐,想方设法为他们增加营养。为了帮助受伤的本尼达恢复体力,招待所还用两块门板拼成简易的乒乓球球台,供他打乒乓球。白劳德过生日时,厨师还为他特制了蛋糕。

1944年6月22日,鄂豫边区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召开。会议听取了郑位三、李先念以及鄂豫边区党委副书记兼边区临时参议会议长陈少敏的报告,其间还穿插了欢迎美国友人的议程。

白劳德代表被营救的美军飞行员向李先念和边区军民表示衷心感谢,他真诚地谈到了他们在边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边区生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看到的新四军第五师,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游而不击”的“土匪”,而是真正抗日的、与民众关系融洽的、部队内部官兵平等的民主军队,是重知识有文化的文明军队。他表示,回到后方之后,他们一定会把边区的真实情况告诉美国政府与朋友们,共同推进抗日事业。

最后,白劳德拉起翻译童世光的手,一起高举过头,高呼“向坚持抗战的边区军民致敬!”“友谊万岁!抗战必胜!”会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在美国飞行员一行离开边区时,第五师为他们设宴饯行,并向他们赠送了礼品。李先念送给本尼达一把缴获来的日本手枪,并题赠了自己的一张照片。李先念还委托他们向陈纳德将军转交了一封亲笔信,称赞第十四航空队帮助中国抗战的功绩,表示第五师随时准备对盟军作战提供支援,还将缴获的一把日本军官指挥刀赠送给陈纳德。

在第五师师部逗留的近两个月中,本尼达、白劳德与第五师官兵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新四军,安全抵达老河口空军基地。6月29日,李先念、任质斌向毛泽东、朱德报告说:“在监沔降落之第十四航空队中尉飞行员柏纳达(本尼达)、格雷格(白劳德)已于卯号经我二军分区护送去国民党应山县政府转五战区第一纵队,经该县自卫队王楚卿接收。”

本尼达、白劳德归队后,都热情地宣传鄂豫边区军民的友好情谊,积极宣传新四军第五师在敌后战场对日作战的功绩。陈纳德对新四军第五师护送被营救美军飞行员安全归队一事,曾这样写道:“两名战斗机驾驶员,在汉口上空一次大战中被击下来,60天毫无消息,我们认为他们已经死了,便把他们的名字从名册中画(划)掉。4个月后,他俩竟走进我们的前进基地来,满脸络腮(胡),腰围瘦损,两个都在空中受过焚伤,一个还断了一条腿,他们在日军防线内被农民救起,送到共产党新四军那里。那里新四军的活动范围直达汉口市郊。他们在新四军阵地后方医院里住了两个月,然后被匿藏在舢板内,经长江支流偷过日军的防线。”

7月3日,陈纳德致函八路军总

司令朱德:“飞行员格林·本尼达中尉与白劳德中尉,此次获得中国游击队诸战士营救,纳德对彼等之光荣工作,尤深感奋,彼等见义勇为,敝军全体官兵均钦佩之至。为此恳请将此钦佩感奋之情代为转达,不胜感荷!”

在这期间,监沔、天汉、陂安南等地军民,又救助了数名美军飞行员。一个名叫莱威士的美军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被击落后,弃机跳伞落到一片泥沼里。当地群众把他从泥沼里救出来,用小木船送到新四军襄南指挥部。另一个名叫福特的美军飞行员,跳伞降落在沙湖地区,被当地群众找到后,因语言不通而不辨敌友,拒绝进食,被饿得奄奄一息。童世光赶来与福特沟通,福特了解真实情况后,立即吃了点东西,高高兴兴地随童世光来到襄南指挥部,最后被送到第五师师部。

此外,边区军民还先后营救了美军飞行员麦卡美、道尔,并把他们安全护送到第五师师部与其战友们会合。这时,童世光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五师联络部部长兼国际招待所所长,专门负责接待这些飞行员,处理善后事宜。經医治和疗养,这些飞行员恢复了健康,安全归队。

由新四军第五师控制的鄂豫边区紧贴正面战场,其上空是美日空战的重要战场,亦是美军十四航空队出击返航的咽喉要道。鄂豫边区军民多次营救美军飞行员,并安全护送其归队,这引起驻重庆美军人士对此地战略地位的重视。第十四航空队请求派联络组到边区,处理此类事宜并搜集日伪军事情报。在征得美国驻中印缅战区司令史迪威同意后,陈纳德向中共驻重庆办事处代表周恩来正式提出,拟派盟军情报组进驻第五师,要求第五师提供由武汉至九江沿江各城市军事要塞设施、日军驻防动态等情报。

经中共中央批准同意,1944年8月,陈纳德派出欧高士少校、包德胜中士作为正式代表,携带15瓦电台一部,到达大悟山新四军第五师师部,具体商谈第十四航空队在武汉外围地区设立无线电通信网等合作事宜。

李先念等热情接待了欧高士一行。欧高士面交了陈纳德致李先念的亲笔信,感谢新四军第五师对美军飞行员的营救。8月14、15日,第五师情报处处长吴若岩与欧高士进行了友好的协商。

因与新四军军部联系不便,此时第五师属中央军委直接指挥。8月18日,李先念、任质斌等致电毛泽东、朱德等,报告与美军联络组会谈情况:“据初步谈话,知其来五师任务有三:一、商谈以汉口、上海、广州为中心建立无线电通讯(信)网。在目前主要是建立汉口附近之无线电网。其办法,在师部设总站,边区通敌据点、铁路设若干分站,总站与樊城联络。二、要求我们供给敌军情报,凡有电台站均设专人一人,专门接收译发我之情报,俾能随时与轰炸敌人后方补给线联络。三、初步磋商在中国沿海各地,美国海陆军登陆,新四军与美军的协同配合作战问题。他表示可以帮助我们资材,看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8月21日,毛泽东复电李先

念、任质斌等:“关于美军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将军派炮兵少校欧高士到新四军五师,他们所提三项问题,已得延安批准,均可合作办理。第一,可先在五师范围设无线电网,将来再在长江下游及广州附近设置,惟均须得到延安批准。第二,可供给敌军情报。第三,美海陆军登陆协同作战问题,我们正在与驻延美军观察组人员协商,准备一切。”

据此,李先念、任质斌正式与美军代表作深入商谈,并于8月25日向毛泽东、朱德等作了详细汇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亦多次来电指示。

经过进一步协商,9月1日,双方达成三项初步协议:一、同意第十四航空队在第五师范围内设立无线电网,在九江、蕲春、汉口、鄂城、天门、新堤附近设6部支台,在第五师师部驻地大悟山设一部中文总台、一部英文联络台。英文联络台有第十四航空队美籍情报参谋、报务员、机务员各一人,除英文联络台外,其余电台均由第五师自行处理。二、南京、上海、香港附近的电报网不在第五师范围内,请派人与军部、中央、华南分别接洽。三、第五师范围以外(华东、华南)盟军之间作战配合问题,需由其与延安中共中央、新四军军部、华南纵队接洽。

上述初步协议由第五师与欧高士分别致电延安和昆明请示。9月7日,毛泽东、朱德批准了该协议:“你们对欧高士所承诺事项及对他所采取态度均是对的,即照来电所说施行。”美方也表示同意,欧高士在第五师先后停留了一个多月时间,于9月底离开大悟山去昆明。

不久,美军第十四航空队情报组正式到达大悟山第五师师部。欧高士带来了4名情报人员:比格勒、索尔斯、埃尔默、帕特森。第五师为美军情报组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大会。

李先念在師部会议上说:“过去我们在敌后,消息闭塞。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我们对大后方、对前方情况不了解。现在前后方消息通了,给国民党封锁打了个洞,中美直接建立情报关系,有利于共同抗日事业。”

利用美军提供的电台,第五师训练了一批电台人员,并加强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的地下工作,建立汉口附近电台及情报网的工作迅速得到了落实。美军情报组还向第五师提供了一些大范围内的日军调动情报。

第五师也十分支持美军情报组的工作。情报科科长张克生带着电台在孝感镇、应山附近潜伏,为美机轰炸武汉、平汉线提供情报与校正目标。参谋黄亚带两部电台到黄梅、广济(今武穴)一带活动,设立了长江沿线从小池口到九江一线的情报联络站,向美军提供了准确的轰炸目标。各军分区、旅、团的电台,均向师部发来情报。每天或隔天向美军情报组提供一次准确的情报,由欧高士用电台发往后方。美军总部不止一次赞扬第五师情报的准确及时。

与此同时,第五师师部的电台为在武汉上空作战的美军飞行员提供了及时的帮助。1944年10月27日,美军飞行员刘易斯驾驶P-40战斗机在执行任务时被日军炮火击中,欲飞往大悟山地区迫降。刘易斯边飞边紧急呼叫情报联络站的电台,电台引导着这架冒着浓烟的飞机飞至招待所以西2公里的山区上空,飞行员于此处跳伞,飞机坠毁。由于降落伞随着西北风飘至东南方日军占领区附近,第五师立即派出一个团,击溃了日军搜索部队,成功营救出刘易斯,把他安置在招待所医治休养了十几天,之后护送他安全返回老河口空军基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情报组于1945年8月中旬离开了第五师。临别前,美军情报组向李先念、郑位三、任质斌、陈少敏等赠送了卡宾枪、小手枪等纪念品。李先念赠给欧高士一幅苏绣寿幛,赠给联络官比格勒一匹他自己骑的日本战马。

鄂豫边区军民营救美国飞行员的行动,成为珍藏在中美两国人民心底的美好记忆。中美建交后,中国曾邀请许多飞虎队老队员陆续来到中国展开怀旧之旅。

2001年9月,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对外友协)共同主办的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当年救助过本尼达的罗必书应邀出席会议。他在发言中说:“我们救过一个美国飞虎队队员。当年参加营救的很多人都已去世,我们很希望知道那位美国飞行员如今在哪里。”座谈会主办方负责人当即表态,一定要帮老人达成心愿。

当时资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工作人员查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有关本尼达的任何信息,他们最终把目光聚焦在那架坠毁的飞机上。2004年,通过对坠机上的3挺机枪进行研究,专家们根据依稀可辨的机枪编号查到作战时与之匹配的飞机编号,最终查到飞行员是格伦·本尼达。

2005年的一天,美国华文报纸《美中晚报》发表了一条寻人启事《中国监利人民寻找格伦·本尼达》。这张报纸被本尼达的一位朋友看见后,他马上联系了本尼达。年过八旬的本尼达当场激动地落泪:“监利人民没有忘记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救命恩人!”他不止一次地对家人说:“我一直和中国人民有着难舍难离的感情……任何东西都无法回报他们的救命之恩。”

2005年9月,对外友协受中国政府委托,邀请美国二战援华老兵及其亲属共110多人访华,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本尼达和夫人在被邀请之列。

阔别60年,本尼达再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访问中,他虽无缘再见到李先念,但却见到了李先念的女儿、时任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的李小林。9月5日,在李小林的陪同下,本尼达重返监利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再次见到了许多当年营救过他的人及其后代。他激动得难以自已,拿出十几顶飞虎队的棒球帽分发给乡亲们,并与当年的救命恩人罗必书紧紧拥抱在一起。

本尼达提出要到坠机现场去看看,但那里还有一段2公里土路,刚下过大雨,道路泥泞难走。热情的村民们就用竹椅抬着他前往。伫立在下凤湖畔,本尼达感慨万千,同时略有遗憾:没能看到他当年驾驶的战机残骸。

为了了却老人的心愿,监利县有关部门组织村民从下凤湖深处打捞起飞机的部分残骸:两个飞机起落架、一个外轮胎和其他一些残片,用卡车送到本尼达下榻的宾馆。本尼达蹲在地上,细细查看。本尼达夫人埃莉诺小心翼翼地捡起飞机上的两块玻璃碎片,用手绢包好,说:“我们把它带回美国,作为永久的纪念。”

目睹这一跨世纪情缘的再续,李小林顿生感慨,萌发了拍摄一部讲述本尼达援华故事和中美二战合作历史纪录片的念头,这就成就了后来对外友协民间外交的—大亮点——纪录片《飞虎情缘》。

2010年10月,86岁的本尼达决定在有生之年再访中国,进行一次“感恩之旅”,再一次看望那些救助过自己的中国老朋友,同时协助完成《飞虎情缘》的拍摄工作。此时的本尼达已做过2次心脏手术,血管搭了9个支架,心脏还装了起搏器,但他宁可忍受13个小时越洋飞机的劳累,及随时可能发作的心绞痛,仍执著地前往中国。

此次随本尼达访华的有他的夫人、儿子、儿媳、孙子、弟弟、弟媳、侄女共11人。本尼达夫人埃莉诺非常动情地说:“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救助,我就不会拥有他,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这个家。我们一家人一起来完成这次‘感恩之旅’。”

考慮到本尼达的身体状况,对外友协特意安排北京医院的医生全程陪同。本尼达一家在访问北京之后,又一次来到湖北。本尼达及夫人重访了他曾经住了一个多月的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旧址,接着又访问了红安县李先念纪念馆。计划中他还要去监利完成这次的“感恩之旅”,由于身体不适,只好由其儿孙代劳前往监利。

得知本尼达再次来访的消息后,罗必书也专程赶到红安与之相会。本尼达动情地对罗必书说:“希望我的子孙能与你的子孙成为朋友,把这段缘分世代延续下去!”本尼达经上海回到美国后突发心脏病,在加州与世长辞。

2011年4月12日,对外友协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了纪录片《飞虎情缘》首映式。该片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本尼达与中国人民之间的“60天情,60年缘”。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原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遗孀陈香梅及部分飞虎队队员共170多人出席了首映式。刘延东向本尼达夫人埃莉诺颁发了“人民友好使者”证书,以表彰她不顾年事已高,积极协助该片拍摄所作的贡献。

2011年5月,埃莉诺遵照丈夫的遗愿,携两个儿子将本尼达的部分骨灰带到中国,安放在红安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以永远陪伴他终身感怀的中国人民。

2011年12月,纪录片《飞虎情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著名导演管虎被这个跨国故事打动了,他便以格伦·本尼达的经历为蓝本,拍摄了36集电视剧《生死血符》。2015年9月,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生死血符》在各大电视台播出。

2016年6月,本尼达的长子爱德华·本尼达携子约书华·本尼达再次访华。爱德华像他父亲一样,对中国人民充满了感恩之情,他说:“中国人民给了我父亲最珍贵的礼物:生命。如果没有英勇的、慷慨的、友好的中国人民伸出援手救援,也就没有我今天站在这儿。我要把我父亲的爱献给中国人民。”约书华接着说:“下次我要把我的两个孩子带到中国,让他们感受中国人民的勇敢、智慧和深情厚谊。”他还表达了他一个心愿:希望能看到以爷爷为主人公的电视剧《生死血符》的英文版,让更多的美国人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舍身救护爷爷的。

(题图为本尼达在有鲨鱼嘴标志的P-40战斗机前留影)(责任编辑:章雨舟)

3464501908274

猜你喜欢

李先念边区新四军
瞻仰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李先念:贪污腐化是侮辱自己的人格
图说李先念
1949年后的李先念
从乡村木匠到国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