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全球人才观 奋力担当新作为

2022-03-21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才环境

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以科技自立自强稳大局、以创新人才驱动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开新局新作为的动员令,为我们更好发挥科技人才工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支撑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新时代国际人才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核心要义,提高政治站位,拓宽国际视野,从战略高度上理解并树立全球人才观的内在含义,从统筹全球人才、为全球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大胆实践创新,提出破解全球人才来华工作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真招实招等方面入手,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策略支撑。

人才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关键是要树立人才全球观。

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关键点上,面向“两个大局”,深刻领会“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从70亿人口中找人才”的重要论述,把统筹国内和国际人才工作、树立全球人才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把全球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

树立全球人才观,首先是要让人才工作放眼全球。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科技和人才中心,其国家智库在给拜登政府的关于中美竞争的报告中把国际人才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要素,称人才竞争是“零和游戏”,认为国际人才是美国科技生态的核心力量,告诫美国政府要把没有为美国作过贡献的国际人才都作为美国的损失。英国政府在2021年7月制定了主旨为“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创新战略》,也提出了2035年英国要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愿景,其目的就是要以人才为重要支柱,把英国打造成为全球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国家,重塑英国全球科学超级大国的地位。

可以说,当今世界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我们必须放眼全球、奋发作为,在抢夺人才的世界丛林中与西方发达国家一争高下,那么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将指日可待。

树立全球人才观,要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更加注重开放合作共赢。越是面对封锁和打压,越要敞开大门、广交朋友,抢占科技人才制高点,在“逆开放”中扩大开放,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力点就是树立全球人才观。面对全球疫情和国际形势的考验,只有完善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科技领域竞争性重要平台汇聚一大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和高水平人才,才能在引领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发展、集聚国家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于2021年4月24—25日在深圳举办,大会组织搭建的国际化人才服务展区吸引了大量在深外籍人士到场观展咨询

要树立环境全球观,着力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集聚全球人才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的大好形势为打造集聚全球人才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要树立环境全球观,着力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集聚全球人才环境。

吸引全球人才,打造集聚全球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工程。单一的政策环境,单向的文化影响,让全球人才被迫适应当下的国内环境,都不是最理想的全球环境观。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越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空间,如果我们“筑巢”不够好,“凤凰”将另择良木。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世界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乔治斯·西奥多罗普洛斯在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提出,全球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比任何单一政策体系都更能推动创新经济发展,一个城市、一个高层次平台(例如科学城),如果能够在教育、文化、基础设施、营商条件、税收优惠、人文关怀、特别是语言环境上打出“品牌”,形成好的城市和平台“标签”,那么打造聚全球人才的创新平台就能水到渠成。

树立环境全球观,一方面要从科研文化上发力。要努力搭建全球人才认可的干事创业平台,构建信任、包容的科研文化环境,努力将我国打造成为当代全球人才心目中开展雄心勃勃的前沿研究的最佳场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和每个人都要建立正确的人才环境观。那些认为“研究只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事情”的观念是构建当今社会良好科研文化环境的最大障碍。每一个科研人员早期都面临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对于女性和来自弱势背景的人来说,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支持科研人员的成长。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和评价体系,减少官僚作风,继续给科研人员“减负”。当前困扰科技人才潜心科研的“外部噪音”和负担集中体现在“升职难”“报销繁”“政策蒙”“生活难”等方面。青年人才面临人事和科研项目的频繁考核,成果认定的狭窄空间和“论资排辈”的拥挤上升通道等。科研项目设备费用等各类经费条框多,报销难等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在华工作的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马丁·班威尔提到,当前中国的行政体制让他们开展科研购置设备手续过于烦琐冗长,同等情况下,他们还在等待设备采购的时候,其他西方科研管理体制下的人员已经完成了设备采购、配送、安装和测试,这非常不利于抢占领域创新高地。很多科研人员反映其对于新发布的利好科技人才政策不了解,找不到清楚合理的政策文件解释,政策落地的实效性无从谈起。高层次人才还面临来华签证办理烦琐、医疗保障缺乏、子女教育不便等基本国民待遇的问题。因此,政府服务部门要加大力度推动政策落地,切实支持高质量的项目、想法和人才;学术界要摒弃“论资排辈”“对成果急功近利”“成果都是自己的,不愿交流合作”等观念,让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挑得起大梁,出得了世界水平的先进成果。每个人都要给予人才基本的包容、信任和尊重,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追求科技事业,共同打造良好科研文化生态。

树立环境全球观,另一方面要从生活环境上发力。要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生活环境,让全球人才认为中国是追求事业和卓越生活质量最令人兴奋的地方。要不断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生活的政策。组织开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实效性的国际合作交流和人才服务工作,形成可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创建好生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出入境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各联络服务专家的“窗口”作用,增强外国专家工作黏性,做好专家联络服务,用好高层次人才资源,深入调研,广开言路,为打造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环境贡献新思路、新举措。破解全球人才社会融入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快完善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政策保障配套。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友明提到,要重视建设吸引全球年轻人的学习工作环境。具有语言兼容性和人才流动性的环境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设有特殊的独立于德国签证的欧盟特殊人才签证,凭签证外籍人才可以不用德语、不出社区进行顺畅的科研和生活,他们有完整的全家庭医疗保障,充足的科研经费,工资收入免税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要用“小环境”建设“大气候”,让环境适应全球人才,而不是全球人才适应环境,在全社会营造良好国际化氛围。

要树立政策全球观,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顶层设计谋划。

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树立政策全球观,学习借鉴吸收国际上有利于吸引全球人才的优秀经验做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更具优势的人才政策支撑体系。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首先要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高地,集中国家优质资源,将科学城建设成为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吸引和集聚国际人才的一流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以小支点撬动大目标;构建雁阵格局,充分发挥科学城的“头雁效应”,推动“两翼”创新中心建设。科学城要充分发挥吸引高端人才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对基础研究和平台建设的支撑作用,打造国际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多名外国专家提出,要充分重视国际大科学装置和平台的共享,鼓励中外方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建议加强中国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的国际合作,鼓励国内科学家积极参与多国合作的前沿大型项目等。

各类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尝试探索了一些体现人才全球观的创新实践。一些新型研发机构利用其原始创新集聚、管理制度现代、用人机制灵活等特点,大胆创新实践,实现了国际化创新平台建设的成功探索,成功集聚了一批领域内的全球人才。例如,北京某中心通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生态,以“卡内基—马普”的精英科研管理模式,按照国际范式,为研究人员提供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科研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钻研。他们得到充分授权,可以宽松自由地自定科研目标,安排研究活动及团队成员,落实破“四唯”,不以论文作为工作奖励和评价的依据,研究人员需接受每5年一次的国际同行评估,用国际顶尖视角评价人才。除了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方式,英国目前大力推行科研人员“叙述式简历”,扩大受认可的经验和成就范围。记录和认可研究人员文章发表和获得研究资助以外的活动,更全面地了解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取得成就和整体贡献。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生力军,具有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学科交叉优势。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时,要重视对本土人才的高水平、国际化、实效性创新培训,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突破的融合。瑞典专家亨利·兰登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兼光电集成研发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提出,当前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实现芯片、电子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从高校基础性教育入手,通过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成立新式训练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强化学校与企业的人才联动。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未来要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大力推动新时期国际人才工作向新阶段迈进,为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人才环境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环境清洁工
智珠
漫观环境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