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阅读教学设计的“确定性”和“生成性”

2022-03-21樊卓颖李俊

民族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确定性学情课程标准

樊卓颖 李俊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一书中写道,“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体现在教学环节,体现在教学流程,体现在教学重点。但这又不是僵硬的确定性,它蕴含着生成性”。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内容是在“生成”中“确定”的,要把握好“确定性”和“生成性”,弹性进行阅读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可以从课程标准、课文、学情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1,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课程标准是确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准则。课程是课程标准的基础,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做质的规定性。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计划中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它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以确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为准则,正确把握教学内容。

第2,从教材的角度来看,课文是确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要以课文为基础。课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 凭借”。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每篇课文都是作者在他所处的特定语境中,为了表达特定的交流意图,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采用特定的言语方式来表情达意的。它们被编入语文教材,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单元、一个年级、一个学段的教材内容主体,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教学内容设计要着眼课文全局,让学生贴近课文,与课文亲密接触,走进课文世界,从“文”的不同侧面观照课文,对课文要点进行宏观的理解和把握。此外,课文还包括助读系统,有单元导语、预习提示、课文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这些都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内容。

第3,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群体是确定的,具体的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教学内容设计除了依靠课程标准和课文,也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进行开发,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首先,学情分析不能停留于表象,要通过观察、询问、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已经学过并掌握的内容、学生尚缺乏的知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等。明白哪些内容适合学生当前水平,哪些不适合;哪些课文虽然理解稍有难度,但是思想独特,学生也能接受;哪些课文表面上看起来浅显易懂,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其次,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哪些是学生比较容易读懂的?哪些是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的?哪些是学生会产生分歧的地方?针对具体的课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预设来进行备课。最后,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一堂语文课课时总时长是固定的,对学生已经学会了、掌握的知识略讲,对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地方详讲,帮助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了解到真正的学情,让教学有的放矢。

(二)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课堂教学虽然是有目的、有规划的活动,但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包含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都与学生的生成性活动和教师的情境性教学息息相关。

1.学生活动的动态性

课堂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虽然教师的“教”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面对的是“具有独立个性,拥有创新精神,能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人”,还是会在教学中生成各种各样的预想不到的“插曲”。面对这些“插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跟着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来选择既适应学生当前思维素质状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学生的积极性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内容。现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提供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和探讨,师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使学生有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也因此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老师从没想到过的问题,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备课,而且还要补充很多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也给老师施加了压力,这都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把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更加完美。

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影响着教学内容。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不同,其文本解读自然也不尽相同。教师教学所面对的是个性化思维的学生,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从而使课堂顺畅起来,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不断生成。

2.教学情境的动态性

教学情境是一种充分利用形象,创设氛围,将教学内容与情景高度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创设情境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景,可以让学生在这个场景下,利用课文中的文字阐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从而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形成生成性的思维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激发生成自己独特的体验。

创设一个民主、开放、自由的教学情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目的不是制造一个活跃、热闹的课堂,而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不断的生成,学生不断发展。因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民主、开放、自由的教学情境,并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课文,让学生既能深入理解课文,又能有所延伸、拓展,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教学更具生成性。

创设一个充满设问的情境。教学情境形式多样,教师也应该创设一个充满设问的情境,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学信息与资源,并对文本的理解向纵深延伸,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生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从而促进教师生成性教学。

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在课前根据课标、课文、学情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预设,也要从思想上接受预设之外的学生的主动生成,并要能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确定性学情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Ages in Tr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