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生活中的音乐与美术的结合研究

2022-03-21林颖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美术音乐

林颖

摘要:音乐与美术,都是美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领域美育教学的重点项目。论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阐述了幼儿生活中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具体依据,并结合上海市幼儿园美育教育活动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对于幼兒生活中的音乐与美术的结合策略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美术;融合教育

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于美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意见》中指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虽然这一《意见》是针对学校教育展开,然而,幼儿园美育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基础阶段,也应当遵循相关要求,展开相应的、相关的美育教育活动。其中,幼儿教育着发现,倡导融合教育,加强美育的融合,是相应要求的题中之义。然而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活动中,在操作层面上却总是将美育中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拆分开来,这显然是不符合美育的融合要求的。因而,幼儿生活中的音乐与美术的结合研究进入了教育者的视线。

一、幼儿生活中音美教育融合的依据

1、理论依据

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教育,是具备显著的可行性的。二者皆为美育的组成部分,在表现形式方面,也有可以互相借鉴的之处。

首先,音乐作品本身就是具备一定的画面感。幼儿时期学习的各种音乐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内涵丰富多元,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引导幼儿针对音乐作品的名字进行画面的想象,进而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本身。从这一角度来说,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相通点是非常明确的,这为融合教育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切实的抓手。

其次,从音乐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与美术之间的关联也是可视化的、直接的。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当中,会教学学生进行识谱,而相关的谱子有五线谱、图形谱等多种,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识别各种谱子上的图案,来感受音乐作品中呈现的图形的美感和趣味性,也是幼儿欣赏音乐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这一点看来,音乐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是有着形式上的操作抓手的。

再次,音乐和美术一样,其艺术表达方式的呈现,都拥有着澎湃的内在力量。对于幼儿来说,音乐作品的播放,能够直接激发其各种感官的调动,使得幼儿兴奋起来、运动起来;而美术活动也是如此,通过自己绘制作品、挑选自己欣赏的作品,幼儿能够沉浸在幸福感之中,获得极大的心灵上的满足。对于幼儿来说,音乐、美术带来的感受都是愉悦的、兴奋的,这种共通之处也使得融合教育活动具备实施的情感、情绪可能性。

2、实践依据

在教学实践领域,其实幼儿生活中不乏音乐与美术结合的美育场合。例如,无论到哪个美术馆进行参观,在观赏美术作品的时候,都会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幼儿在欣赏美术动画作品的时候,总是一边欣赏美丽的画面,一边在聆听音乐进行享受;哪怕是在听音乐的时候,现在很多视频作品也会伴随着音乐展示一张张优美的图片、插画等作品……总而言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音乐与美术作品相伴相随出现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这些作品和表现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音乐美术融合表现形式之一,相应的融合教育活动,要更好的迎合幼儿的需求,在情境的设定方面,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情境。

二、幼儿生活中的音乐与美术的结合策略

1、将音乐欣赏美术化呈现

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欣赏活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实践操作领域,不妨将音乐欣赏与美术活动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既有效的引导学生对于音乐欣赏加深印象,又可以引导幼儿的美术活动增添艺术色彩,最终达到幼儿动耳又动手的多元感官调动和教育的目标。在实践操作中,通常可以开展以下几类活动:

听音乐,画线条。针对小班幼儿来说,其对于音乐的欣赏感受还并不是很明显,只有节奏分明、旋律明快的音乐,幼儿才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悠扬”“舒缓”“急促”等。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如何在掌握少量词汇的情况下,展开对于音乐感受的表达,就成为了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生活中,采取了“听音乐,画线条”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小班幼儿感受音乐。先为幼儿播放一首音乐作品,同时配发一张纸、一支可以同时绘出粗细线条的马克笔。这段音乐作品持续的时间不用过长,速度也不用过快,大概持续10秒钟左右,并且留出幼儿可以进行纸面绘画的时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的声音大小、长短,来绘制不同粗细、长短的线条,将自己音乐聆听的感受直观的表达出来;还可以根据音乐的情感表达,选择不同颜色的彩笔进行绘画,综合表达乐曲的情绪内容。

听音乐,刷色彩。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经不仅仅可以听懂音乐的长短、节奏、强弱,更可以感受到音乐中呈现的情感,听懂其中丰富多彩的歌词表达。例如,在《粉刷匠》的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将《粉刷匠》的绘画填色纸张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用彩笔进行填涂上色。在明快的音乐节奏引领之下,幼儿们选择了明黄、红色、亮蓝、绿色等鲜艳、明快的颜色,给粉刷匠、小房子着上了靓丽的色彩。音乐欣赏完毕,幼儿们不仅学会了歌曲,更是收获了一张符合自己心意的美术画作。

听音乐,收素材。针对中班幼儿,还可以开展一些结合生活场景的音乐欣赏活动,如“秋叶飘飘”场景下的彩色树叶收集活动。在秋季,教师推荐一些欣赏的歌曲,幼儿在父母的带领之下,来到郊外的森林公园,在树林中,伴随着父母播放的悠扬乐曲,在树林中捡起一片片自己喜爱的彩色树叶,形成音乐欣赏加互动的亲子活动。在回到家中时,依旧由父母带领孩子,在播放音乐的过程当中,一起来完成树叶的整理、树叶画的制作工作,从而形成温馨、愉快、充满季节色彩的音乐欣赏氛围,为幼儿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2、以图形谱联通音乐美术

在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更容易引导美术活动来表现音乐,却时常忽略了音乐本身的艺术美感。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在音乐欣赏、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图形谱,是一种合理而有趣的联通音乐美术教学的手段。

所谓“图形谱”,是指利用图像、记号和文字的方式记谱,它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音,而是表示构成音乐的旋律或动机。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经常采用图形谱,让幼儿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图形谱相对于简谱来说,能够更为鲜明地体现音乐旋律中的流动性、律动性、渲染性,能够更为有效地吸引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眼、耳等多方面的感官,同时帮助幼儿扫清在音乐课展开环节理解上存在的一些障碍,更加重视幼儿的审美体验。在实践应用的领域,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比起简谱和五线谱,图形谱更能够让其感受到音符跳跃的美感和音乐节奏的律动。

在进行音乐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幼儿来绘制自己能够快速理解的“图形谱”。以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哇哈哈》为例,中班幼儿已经可以基本读懂歌曲歌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歌曲本身的歌词、循环的方式、节奏和段落等,幼儿就可以以绘制的方式,来完成图形谱的创作。“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一句,幼儿绘制“小人+公鸡+花朵”来表示,“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幼儿就绘制了“三朵花+发光线条”来表达,寥寥几笔,就体现了幼儿对于歌词的理解,又增强了幼儿将音乐与图形转化的能力。在重复“娃哈哈、娃哈哈”的小节时,幼儿则画出了“孩子的笑脸”来进行表达。这样,一首儿歌,经过幼儿自己的重新理解,呈现出了音乐与美术融合的学习过程,十分生动有趣。除了利用图形谱来进行歌词的表达之外,还可以通过画“XXOO”的方式来进行节奏的表达,通过绘制线条图形谱的方式,来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总而言之,图形谱的运用方式十分多元,非常适合幼儿对于音乐作品进行直观的、具象的理解。

3、利用色彩强化音乐感受

音乐也是具备色彩的,情绪浓烈的音乐,其颜色的表达也一定是浓烈的,而恬淡平静的音乐作品,代表它的颜色也一定是恬淡的、柔和的。在中班、大班幼儿的生活当中,教师、家长可以以色彩为引领,引导幼儿利用色彩的配合,来表达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最终形成一副拼色作品,或者一副绘画作品,使得幼儿对于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具体化。

对于中班、大班幼儿来说,利用色彩强化音乐感受,仅仅凭借幼儿的感觉、直觉是很难的,首先必须结合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幼儿首先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例如《圣母颂》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首先就要为幼儿展示一些传统的、经典的油画作品、插图作品,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描述的故事。圣母題材在西方绘画界十分流行,《岩间圣母》等艺术作品更是美术领域的传世之作,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展示相应的作品,尝试解读其中圣母的形象,讲述圣母的故事,再将音乐作品播放给幼儿,引导幼儿对于音乐中所表达的情绪、氛围进行感受。很多幼儿乍听音乐作品,根本不知道从何欣赏,在欣赏了相应的绘画作品之后,就能够有所感受了。再提笔进行描绘,温暖、沉稳的颜色,温柔、流畅的女性面部线条就呈现了出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幼儿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个故事悲伤中带着一点希望,感动了很多幼儿。鉴于有而对于音乐作品及其故事的熟悉,在引导方面已经无需多言。教师和家长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则是如何用色彩的搭配去表达音乐作品极其背后的故事。如何用色彩表现小女孩的“饥寒交迫”,如何表现“光芒与希望”,都是需要通过聆听音乐、进行想象的环境、感受现场氛围,再加上对于色彩感受的培养,来完成的。通过数次的训练,幼儿不仅能够明确感受到色彩之间冷暖、温柔与犀利的区别,也更能够增强对于音乐的敏感程度。

4、增强美术影视作品欣赏

为了使得大班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与美术作品的融合,在生活中要鼓励他们多观看一些优秀的美术动画片作品,并引导幼儿对于影视剧的原声音乐产生敏感性,注重进行单独的欣赏。近年来,国产优秀动漫电影作品层出不穷,孩子们对其的接受程度也很高,且一些经典的国外动画作品如《冰雪奇缘》、久石让导演的相关美术动画作品等,其电影音乐的配乐水平也很高,引导幼儿从电影配乐的角度加强音乐与美术的融合理解,对于提升幼儿音乐品味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在空余时间多观看一些优秀美术动画作品,在过程中,要引导幼儿不仅仅看画面,更要听配乐、记住旋律,感受音乐与画面之间的有效配合和互动。家长也要帮助幼儿进行分析与理解,引导幼儿通过看画面,来感受音乐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实现幼儿对于电影配乐的深入理解。

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在外出旅行、开车的过程中,用播放电影原声音乐或电影录音的方式,引导幼儿增强对于音乐本身的感受,进而想象电影的画面,实现幼儿脑部、耳朵感官的有效联动调动。对于大班的幼儿,还可以节选幼儿喜爱的电影音乐作品进行播放,进而让幼儿点出音乐作品对应动画作品的名称,引导幼儿说出相应的情节、故事,这对于幼儿来说都是很好的综合性训练。通过这一方式,也可以从小引导幼儿对于电影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帮助幼儿树立起更高的音乐欣赏品味,同时也为幼儿更好的欣赏美术电影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融合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未来,也是遵循艺术教育活动本身特点与性质的教育模式。对于幼儿来说,将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充分的在生活中进行结合,一方面,能够使得“教育生活化”融入到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当中,引导幼儿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去感受艺术教育活动,使得幼儿美育回归到美育本源;另一方面,融合化的美育教育引导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活动呈现出“1加1大于2”的效果,引导幼儿在单一美育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艺术之间关联之美的相互联系、涌动,最终形成艺术学习领域的“通感”,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艺术学习之路都有着积极的指引作用。总而言之,在幼儿的生活领域,幼儿教师、家长都要注重对于音乐与美术结合教育的引导,促进幼儿在艺术感受方面的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幼儿美育学习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从儿童美术教育到通过艺术的教育——以南京师范大学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为例[J] 边霞, 早期教育. 2021,(51)

[2] 多媒体与幼儿园美术活动整合的作用研究[J] 李聪玉, 新课程. 2021,(42)

[3] 音乐融入美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 徐艳娟, 家庭生活指南. 2021,37(09)

[4] 音乐融合美术 发展艺术能力[J]. 王莹.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5)

[5] 从《赛德克·巴莱》看美术与音乐的融合[J]. 张英.  电影文学. 2015(10)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美术音乐
美术篇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