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劳动元素文本的作业编制与评价

2022-03-21林娜

新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手工劳动文本

林娜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贯彻文件精神,语文学科也应该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并对含有劳动元素的文本进行作业的科学编制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下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对劳动元素文本的作业进行科学编制及有效评价。

一、劳动元素在教材中的内容体现

从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两方面对教材中的劳动元素性质进行分析,可将教材划分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五种类型。

(一)教材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认知维度

1. 崇尚劳动,知晓劳动意义。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崇尚劳动蕴含着对劳动崇高性的高度认可和自我内化。《田家四季歌》一文,描绘了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常识,传递着辛勤劳动给大家带来的身心愉悦之情;《李时珍》一文,介绍了李时珍上山采药,以及编写著名的《本草纲目》一书,说明了劳动能救死扶伤,造福百姓。

2. 尊重劳动,赞美劳动人民。尊重劳动,体现在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称颂上。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精美插图为我们传递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千人糕》一文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插图勾画了在田里插秧的农民和手拿大铲在制作米糕的师傅的形象;另一幅插图勾画了搬运米糕的叔叔和销售米糕的阿姨的形象。几位劳动者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千人糕”的含义,也传递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二)教材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行为维度

1. 教材中提倡辛勤劳动。辛勤劳动不仅仅只是指体力劳动,还指脑力劳动、服务劳动等。《田家四季歌》和《数九歌》,都反映了田间劳动的辛苦,也从侧面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寒号鸟》一文中的喜鹊和寒号鸟,正是热爱劳动和懒惰怠慢的代表,告诫学生要做个勤劳自勉的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用诗歌的形式,叙述了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在布满荆棘的路上背着年迈的大娘的感人场景,传递着为人民服务的劳动精神。

2. 教材中重视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指劳动者诚信的内在道德品质外化为行动。《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教导学生,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靠诚实的劳动,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美丽果实。

3. 教材中倡导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在二年级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让洪水退去,让农业生产渐渐恢复。

根据以上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劳动元素的文本分析可发现,劳动元素文本的呈现方式多样,有课文、“口语交际”“我爱阅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为作业编制与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支架。

二、劳动元素文本的作业编制与评价

由于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因此,其作业应编制适当的随堂练习以及表达与交流的作业、综合实践性的作业,以达成启蒙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的目标。

(一)劳动元素文本作业的编制

1. 挖掘教材资源,编制随堂练习,启蒙劳动意识。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劳动元素和隐性劳动元素,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启蒙教育。在二年级教材中,《悯农(其一)》《田家四季歌》《朱德的扁担》等课文都有显性的劳动元素。在教学《田家四季歌》一文时,可以结合课文“夏季农事忙”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农民们是如何劳作的,要求学生边想象边朗读、背诵这一小节;同时结合课后第二题“读一读,记一记”进行教学,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通过读、背、说这样的随堂练习,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文时,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文章中对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时的外形描写。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通过反复朗读这句话,学生在脑海中就树立起了朱德同志的劳动形象,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朱德同志和大家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葡萄沟》《我要的是葫芦》等课文无直接描写劳动场面的相关内容,为隐性的劳动元素文本。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因素。在教学《葡萄沟》第3自然段时,随堂练习可以设计说一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可以设计分角色表演环节,引导学生明白,想要获取劳动果实,就要遵循劳动规律,就要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2. 活用教材资源,编制表达与交流型作业,豐富劳动体验。表达与交流型作业的编制,主要采用复述、倾听、评价的方式,即复述自己的劳动过程,倾听别人的劳动过程,并给予评价。在二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做手工”“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和劳动元素有关。在教学“口语交际:做手工”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激发学生做手工的兴趣。插图中做手工的工具、五颜六色的卡纸、造型各异的手工作品,都强烈地激起学生学习制作手工的兴趣。然后向学生介绍做手工的步骤,并和学生一起制作手工。最后让学生向同学或爸爸妈妈介绍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其他同学或家长给予点评。在教学“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前,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都有哪些职业;然后在课堂交流汇报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消防员、人民教师、白衣天使和厨师四个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课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愿望讲给爸爸妈妈听,并把理由讲清楚。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如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作为嘉宾来学校为学生说明自己的职业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可亲可敬的,他们都具有崇高的劳动品质,引导学生争做光荣的劳动者。

3. 拓展教材资源,编制综合实践类作业,感知劳动乐趣。陶行知先生认为,劳动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是“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学生可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因此,教师应当编制与生活相联系的作业,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如在教学完《邓小平爷爷植树》后,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用花盆种一株植物,体验种植和养护植物的乐趣;教学完《中国美食》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道简单的菜,感受劳动的不易;教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可以为学生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学雷锋活动,让学生学会帮助身边有困难的。

(二)劳动元素文本作业的评价

对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劳动元素文本作业的评价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本质,而应建立在语文要素落地与核心素养养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劳动实践作业星级评价单。如在教学完“我爱阅读”中的劳动元素文本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与劳动教育有关的绘本读物,同时设计阅读评价单,让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单可以围绕“请你把绘本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你能学着绘本中的主人公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吗”等内容进行星级评价。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1590501186236

猜你喜欢

手工劳动文本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做手工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