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

2022-03-21黄自立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黄自立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领导中国人民治国理政的理论凝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具体来说,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性统一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坚持发展与理论创新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与群众史观以及要在共产主义征程中不断实现人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3-0004-05

2020年6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海内外出版发行。这一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7年10月18日到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图片等。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制度建设、扶贫攻坚、内政外交、军事国防、文化民生、治党建党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重要讲话、文章中所蕴含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对时代问题、人类难题的回答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道路的探索,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性统一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演变发展的过程,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之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关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历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总结为从部落所有制社会、古典古代的封建社会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社会、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形态学说,形成“五阶段论”和三形态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发展必然性立场,指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当前阶段要把握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一)基于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立场

首先,坚持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基本立场,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围绕的一个基本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对这一基本主题的阐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强调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把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总书记用党史和国史的历史事实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是一个艰辛的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实现这一社会革命的最终胜利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为此应当坚持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1]75。

其次,遵循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明:“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恩格斯在晚年书信中提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迄今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表明在新时代不断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强调要进一步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重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2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体现过程性

社会历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既遵循必然性,同时经历渐进性的逻辑。在具体国情中,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669换言之,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总要受历史条件所制约。亦即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需要以现实条件为基础,要对发展阶段进行正确评估、准确定位。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制度初级阶段,这一重要论断是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提出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篇总领性的十九大报告再度表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基本国情未变的前提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与各项工作也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新时代特点以及新一轮工作部署,提出为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要不断进行新的伟大斗争。

(三)践行共同理想与坚持远大理想相统一

在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论逻辑下,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目标,同时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将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1]49《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等讲话再度号召全党同志:“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498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必然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统一。

一方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可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论述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奋斗目标,强调筑牢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首先,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目标。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一个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表明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将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其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政治灵魂。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新时代的实践主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共同理想作出了鲜明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13系列论述表明共同理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现实经验,是从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实践中得来的,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二、经济发展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积极作用、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就需要发展社会意识、完善当代理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社会意识的重要地位予以了充分说明,把理论创新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基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构成了社会存在,宗教、哲学、道德等具有阶级属性的观念、理论和思想归属于社会意识,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普列汉诺夫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理论进一步发挥,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名副其实的革命的运动”[6]的著名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对意识形态工作作了多方面阐述。首先,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文化建设、社会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鼓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新型智库。其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再次,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引领作用等。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既充分肯定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地位,又强调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立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理论创新

正如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所指出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发生影响。”[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回答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列问题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正确理论的指导作用,与时俱进地发展理论和创新理论。

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源于中国共产党的艰辛理论探索,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书中系列论述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时代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和规划,形成未来长时间发展的行动指南。其次,理论创新是长期性的工作。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1]76,要不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深化认识。这包括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开拓正确的道路,发展科学的理论。

(三)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理论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对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出了明确说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8]習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引用了这段话,以此来论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多次对这一观点作出阐述,以此强调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与现实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要坚持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守正创新、探索超越;强调理论创新要立足于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21。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篇讲话中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理论创新与实践之间的必然联系,表明理论的源泉只能是现实生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是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辩证运动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从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则。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与群众史观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论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出发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史观,抒发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指出各项工作要以人民的需求作为落脚点。尤其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专门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题收编了相关重要讲话。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立足于这一立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系列论述中解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

首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关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体现着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群众史观,在多篇讲话中重申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立场。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1]67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中国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在中华文明史中,中国人民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其次,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人民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11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党性要求。为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指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1]90。

(二)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首先,坚守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使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还需继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风险挑战、一代接着一代干。其次,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1]138再次,坚守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每一位国家工作人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还直抒自身的人民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1]144

(三)注重各项工作服务于民生民本

首先,人民群众是执政之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1]9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论述提出,要明确为了谁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执政要立足于富民、惠民、实现人民的利益,并且把民心向背作为评价标准。其次,以民为本是价值立场。这一价值立场决定了党和政府在政策制定、执法立法等各环节必须维护人民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再次,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专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第十二专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都对民生问题进行了重要论述。文章表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要不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在共产主义征程中不断实现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是通过人、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进而指出,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些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立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人的类本质构建人类的当代联合,体现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的坚持与具体运用,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共同体和世界交往等理论的深刻内涵。

(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旨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9]由此表明无产阶级解放自身进而解放全人类的价值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社会反复倡议世界各国政府、政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七专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收录了关于这一理念的系列论述。系列论述所表明的价值旨归,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立场。比如,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意来看,就是要“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433。从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来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1]436这一历史使命。

(二)破除资本主义的虚假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概念在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古希腊哲学以及城邦政治中不乏关于共同体的见解。近代学者对共同体进行了不同的认识与赋义,代表性观点如德国近代古典哲学的相关论述、滕尼斯对共同体与社会的区分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社会共同体)具有虚假性,其实质是基于资本和利益的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甚至都被那些谋求政治解放的人贬低为维护这些所谓人权的一种手段”[10]。马克思、恩格斯表明,共产主义是一种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4]19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建立的是真正的开放共同体,因此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破除的是虚假的单边主义共同体,因此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反对为一己私利以邻为壑、损害别国利益的行为。

(三)提出以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合作共赢方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等系列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在这些讲话中指出,为了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和风险挑战,中国将积极呼吁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生产力普遍发展的前提下,各地区普遍交往日益增进,人类历史开始走向世界历史。与此同时,世界交往的日益普遍化也将进一步摧毁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扩大实现人的解放的物质基础。世界交往在当今时代体现为全球化日益演进,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全球化这一现实前提,倡导“合作共赢”等核心价值,为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向世界人民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6]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9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99.

[8]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89.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5):4-10.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责任编辑:王玉倩

3678501908261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