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

2022-03-20刘赞丽

吉林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败血症丙种球蛋白抗生素

刘赞丽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现代临床中,感染性疾病已成为新生儿死亡重要因素之一,而新生儿罹患感染性疾病,多数是因为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能很好地防御致病菌侵袭所致[1]。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比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规应用抗菌药物,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杀灭致病菌,效果尚可,但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儿肝肾功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加强抗感染和免疫支持的效果[2-3]。对于败血症患儿而言,丙种球蛋白不仅可以帮助患儿从无免疫状态或者是免疫力较低状态迅速获得免疫保护,增强其免疫力,而且还可以控制体内炎性反应,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本研究为了让败血症患儿早日康复出院,以10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疗效对比,获得了满意、理想化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1月~2020年11月10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入组标准:经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确诊败血症;征得监护人同意下签署研究知情同意,病历资料完整齐全,未影响临床统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对研究用药容易过敏;精神状况以及意识状况欠佳;依从性欠佳,不能主动配合,导致医嘱无法落实到位。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要求,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4例。研究组男38例和女16例,日龄4~22 d,平均(16.5±3.8)d;体重1 268~4 756 g,平均(3 240±240)g。常规组包括男35例和女19例,日龄3~25 d,平均(16.6±3.9)d;体重1 259~4 257 g,平均(3 256±251)g。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相符。

1.2方法: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即抗感染、补液、蓝光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10~14 d。

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入丙种球蛋白,即选取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丙种球蛋白药物(批号S20043008)静脉注射,以400 mg/kg为宜,1次/d。坚持用药3~5 d。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判定:症状及其相关体征表现彻底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提示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恢复正常水平,视为显效;症状及其相关体征表现虽然明显减轻,但是尚未完全消退,体温正常,实验室检查提示感染指标水平降低,视为有效;症状及其相关体征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感染指标下降不明显,体温较高,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用药前以及用药之后,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之后,测定其血常规、CRP水平、PCT水平及杆状核中性粒细胞。③观察对比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④观察并详细记录患儿临床用药期间有无贫血、低血糖、休克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用药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加入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总体疗效高达94.44%,显著高于常规组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54]

2.2两组CRP、PCT、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用药治疗前,研究组与常规组CRP、PCT、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之后,两组CRP、PCT、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相较于常规组而言,研究组抗生素应用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CRP、PCT比较

表3 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4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n=54]

3 讨论

败血症对新生儿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与成人相比较,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4]。与此同时,新生儿与外界接触少,抗原应答较少,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5]。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治疗败血症,疗程长,需要14 d,容易产生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并影响患儿肝肾功能[6]。除此之外,目前临床对于抗生素药物大量滥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多,所以并不建议临床广泛应用[7]。

作为被动免疫疗法的丙种球蛋白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可快速增强患儿机体免疫抵抗力,控制体内炎性反应,获得更加全面的免疫保护,达到抗感染目的[8]。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总体疗效(94.44%)高于常规组(79.63%),充分证实了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而且用药之后,研究组CRP、PCT、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显著低于常规组,抗生素应用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表明丙种球蛋白药物的应用,可促进患儿减低机体感染程度,减轻炎性反应,进而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早日康复出院。除此之外,研究的不良反应3.70%与常规组不良反应7.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了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对于新生败血症患儿而言,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方案能够让更多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获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引起临床重视并大范围普及。

猜你喜欢

败血症丙种球蛋白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抗生素的故事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