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袋类型和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实主要品质指标和病害防效的影响

2022-03-19黄秀柯甫志孙立方聂振朋王平王鹏徐建国孙建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葡萄柚黑点无纺布

黄秀, 柯甫志, 孙立方, 聂振朋, 王平, 王鹏, 徐建国, 孙建华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国家柑橘品种改良浙江分中心,浙江 台州 318026)

鸡尾葡萄柚为美国育成的品种,由暹罗蜜柚和弗鲁亚橘杂交选育而来,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中,风味较好,皮薄且易剥,耐贮性好,深受市场欢迎,是浙江省近年主推的柑橘特色品种之一[1]。常规栽培条件下,鸡尾葡萄柚果实成熟时,果皮着色不匀,有病斑,影响销售价格。为解决因栽培条件造成的果实外观品质降低等问题,生产上多采用果实套袋的方法进行处理。果实套袋广泛应用于水果的精品化生产,能促进果实提早转色[2-3]、降低农药残留[4]、防治病虫害、有效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等[5]。如对琯溪蜜柚、沙田柚、广丰马家柚进行套袋处理,能显著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实商品价格[6-7]。生产上对玉环文旦进行套袋处理,能降低裂果,同时提高果面的整洁度[8]。套袋还能明显提早柠檬果实着色,可较对照提早2个月采收上市,提高经济效益[3]。吴世涛等[2]研究表明,套袋能使三红蜜柚果实表皮提前褪绿,套双层和三层果袋能提高成熟果实表皮的番茄红素含量,从而提高三红蜜柚果面着色的效果。冯方茂等[9]对马来西亚蜜柚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高于对照,套袋果实品质和商品果率均优于对照组。但有些报道称柑橘套袋降低柑橘风味品质和外观色泽。柯甫志等[10]对柑橘红美人果实进行套袋试验得出,套袋果实底色青灰偏黄色,不套袋果实色泽呈自然橙红色,套袋降低了红美人果实的外观品质。Wang等[11]对三红蜜柚、红肉蜜柚、黄金蜜柚套袋处理表明,套袋虽使果皮色泽鲜艳,油泡细腻光滑,果实外观品质提高,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增多,内在品质降低。程春振等[12]研究认为,套袋导致不知火果实风味降低。张义刚等[13]对尤力克柠檬进行不同袋型套袋处理发现,套袋类型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

柑橘品种不同,种植管理方式差异很大,套袋类型及时期对果实品质影响亦很大,对于鸡尾葡萄柚的优质栽培,果农担心套袋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不敢贸然使用。本试验着手研究套袋类型和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实外观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鸡尾葡萄柚套袋生产提供栽培措施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浙江省柑橘研究所试验园内,鸡尾葡萄柚树龄为6年,砧木为枳壳。在同块试验地里选长势、挂果量相似的树30棵,分别在果实膨大期、膨大后期和转色期,每棵树随机选取6个果实,分别套6种类型的果袋,套袋前后管理同田间日常管理。2020年12月8日采摘全部果实,并连同套袋一起带回实验室进行各项指标测定。

1.2 套袋设计

套袋类型设7个处理。套一层、双层、三层内黑外褐纸袋分别为T1、T2、T3处理(内黑外褐纸袋均防水、袋底角有孔,可透气,尺寸为30 cm×35 cm);套绿色无纺布袋(不防水、25 cm×32 cm)为T4处理;套白色玻璃纸袋(防水、34 cm×25 cm)为T5处理;套白色无纺布袋(不防水、28 cm×20 cm)为T6处理;不套袋为对照(CK)。套袋时期设为2020年8月22日(膨大期)、9月11日(膨大后期)、10月1日(转色期),对套袋时期进行数据分析时,选双层内黑外褐纸袋套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品质测定

每处理组随机选15个果实,平均分成3组,测量果实果重、纵径、横径、皮厚、皮重、可食率、果形指数。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采用手持式折光仪WYT4测定,每处理随机选取9个果实进行测量,每果测量3次,取平均值。

可滴定酸含量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14],每处理组测3份样品,每份样品3个果实,且每份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果实色泽参数测定。使用手持式Konica Minolta CR-400(日本)色差仪进行果皮色泽的测量,每处理随机选取5个果,在每个果的横径部位随机均匀选取5个点测量,记录L*,a*,b*值。其中,L*表示亮度,值越大,亮度越好;a*为红色饱和度,b*为黄色饱和度,a*、b*为正值时,分别表示果实表面为红色和黄色;为负值时,表示果面为绿色和蓝色。颜色用色差值(CCI)综合评估,正值为红色,负值为蓝绿色,0为红色、黄色、蓝绿色的混合色,CCI=1 000×a*/(L*×b*),并对果实进行拍照记录。

黑点病发生指数统计。在纸板中间挖出一个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孔,将纸板均匀随机贴在果实横径部位的5个面上,肉眼观察记录孔内黑点总数,取平均值,每处理随机选5个果进行统计。

黑点病发生率统计。果实表面黑点病斑数>1即为病果。将各处理得到的总果数均匀分成3份,统计每份黑点病果数。黑点病发生率=每份黑点病果实/每份果实总数×100;其他病斑发生率统计方式同黑点病。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统计,用SigmaPlot 12.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多重比较分析采用D.B.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类型和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表1显示,6种套袋类型与CK的鸡尾葡萄柚果实单果重和皮厚虽略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T4的果实果形指数极显著高于CK和其余处理,其余处理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T4的皮重亦高于CK和其余处理。以上说明套绿色无纺布袋果实品质较差,其余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

表2显示,不同套袋时期之间的鸡尾葡萄柚的外观品质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套袋时期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影响不大。

表2 套袋时期对鸡尾葡萄柚外观品质的影响

2.2 套袋类型和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实内在品质和可食率的影响

如表3所示,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均低于CK,其中T4和T2总酸含量分别与CK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除T2和T5的固酸比高于CK、T2和T6的果实可食率高于CK外,其余均低于CK。以上说明,套袋果实总体风味略淡,其中双层内黑外褐纸袋处理果实品质稍好。

表3 套袋类型对鸡尾葡萄柚内在品质和可食率的影响

从表4可知,3个时期套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均低于CK,其中9月11日的总酸含量与CK差异显著;8月22日处理的固酸比和可食率低于CK,其余均高于CK;以上表明,越早套袋,果实内在品质越低。

表4 套袋时期对鸡尾葡萄柚内在品质和可食率的影响

2.3 套袋类型和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面着色情况的影响

套袋有利于鸡尾葡萄柚果面提早转色。3个时期的套一层、双层、三层内黑外褐纸袋的果实全部转色,色泽一致,果面洁净,外观品质较佳;CK及3个时期的套绿色无纺布袋、白色玻璃纸袋和白色无纺布袋果实表面着色不均,果面伤斑、病斑较多,外观品质较差。

如表5所示,T1、T2、T3的色泽参数L*、a*、b*、CCI值均极显著高于CK,而T1、T2、T3之间无显著差异;T5和T6的L*、a*、b*、CCI值与CK无显著性差异;T4的L*、b*、CCI值与CK差异不显著,a*极显著低于CK,说明套内黑外褐纸袋能促进果实转色,套白色玻璃纸袋和白色无纺布袋对果实转色无影响,套绿色无纺布袋不利于果实转色,内黑外褐纸袋厚度对果面的转色影响不大。

表5 套袋类型对鸡尾葡萄柚果实色泽的影响

表6显示,3个时期的果实L*、a*、CCI值均极显著高于CK,b*值亦显著高于CK;3个时期之间的果实L*、a*、b*和CCI值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时期套袋均能改善果实色泽。

表6 套袋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实色泽的影响

2.4 套袋类型和时期对鸡尾葡萄柚病情预防情况的影响

由表7可知,T1、T2、T3和T5的果实黑点病发生指数显著低于CK,T4和T6发生指数低于CK,但差异不显著;T1、T2、T3和T5的其他病斑发生率低于CK。说明套袋对果实黑点病和其他病斑的预防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套一层、双层、三层内黑外褐纸袋和白色玻璃纸袋预防效果较好,套绿色和白色无纺布袋对病害预防无显著效果。

表7 套袋类型对葡萄柚病情预防情况的影响

由表8可知,3个时期的果实黑点病发生指数、发生率及其他病斑发生率均低于CK,其中8月22日和9月11日的黑点病发生指数与CK差异显著。表明提早套袋有利于预防果实病害的发生。

表8 套袋时期对葡萄柚病情预防情况的影响

3 讨论

套袋能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是精品化水果生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结果表明,套内黑外褐遮光纸袋的鸡尾葡萄柚果实外观品质显著提升,这与在柠檬、马家柚等柑橘品种上获得的结果相符[3,6-7]。套袋能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主要因为套袋给果实提供一个遮光且相对稳定和均匀的微环境,改变了光照对果实表面的影响,加速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积累[15-18]。由本研究结果可得,不同套袋时期对果实色泽无显著影响,可能因为果实套袋达到一定时间即可完成转色,之后套袋时间的延长对果皮转色影响程度较低。套袋类型对果实表面着色情况影响不同,套内黑外褐遮光纸袋的果实表面颜色显著优于套白色玻璃纸袋、绿色无纺布袋和白色无纺布袋以及不套袋,这可能是因为套袋的颜色、材质不同,透光率则不同,从而果皮着色情况亦不同[19],遮光性强的内黑外褐纸袋比遮光性弱的套袋更有利于提高果皮亮度,这与王武等[7,20]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除套绿色无纺布袋的果实品质降低外,其余套袋类型对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皮重等影响不大;套袋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重、果形指数、皮厚、皮重、可食率等无显著影响,说明套袋并不会改变上述品质指标,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9-10]。

套袋会影响柑橘果实内在品质[11-13]。本试验发现,不套袋果实的总酸含量略高,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略有降低,风味略淡,这可能是因为套袋降低了果实表面的光照强度,造成果实光合产物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减少。对马来西亚蜜柚果实进行套袋处理,能提高果实品质[9],可能是因为该品种不耐强光,而海南阳光辐射强烈,因此,套袋处理有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柑橘果实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可能因柑橘种类、品种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异,对于不同商用柑橘品种的套袋处理,还应做好充分的前期研究。

感染黑点病的果实表面会形成病斑,使果实表面产生缺陷,虽然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内在品质,但影响果实外观,降低新鲜水果的商品价值[21]。目前柑橘所有商业品种均能感染黑点病[22],葡萄柚也易感染黑点病[23]。由本试验可得,套袋类型影响黑点病的预防效果,其中内黑外褐纸袋(一层、双层、三层)和玻璃纸袋的预防效果较好,能降低果实黑点病的发生,而套绿色和白色无纺布袋的预防效果不理想,可能因为黑点病主要由雨水传播[24-26],内黑外褐和白色玻璃纸袋隔离了外界的雨水,一定程度上阻隔了黑点病的传播,从而降低黑点病的发生,而无纺布透水,不能隔离雨水,雨后无纺布袋潮湿,使袋内病害滋生,因此,预防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时期影响果实黑点病的发生,提早套袋可降低果实黑点病发生指数,可能是黑点病的发生主要在幼果期[10],早期套袋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黑点病的传播,不同套袋类型和时期之间的黑点病发生率差异不大,可能是由统计方式造成(测量点病斑数>1,即为黑点病果)。

鸡尾葡萄柚的最佳套袋方案的确定,应考虑套袋对果实外质和内质发育的影响,同时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水平等因素。本研究认为,鸡尾葡萄柚套袋处理可改善果实外观,从套袋对果实色泽、内在品质及病害预防效果等综合因素考虑,可选用双层内黑外褐遮光纸袋在果实膨大后期进行,为了不影响果实风味,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采收前一定时间去除套袋。

猜你喜欢

葡萄柚黑点无纺布
白菜长黑点还能吃吗?
茄子四种『黑点子』病巧防治
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葡萄柚富营养、低热量能否减肥 听听专家怎么说
救命的黑点
五种葡萄柚在衢州高接后果实品质差异性研究
白纸上的黑点
论无纺布染色生产线设备研发
无纺布在油菜育苗上的应用
无纺布还不如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