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创和思政教育的数控技术实训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3-19王姝月王洪立高登攀王思亮程文泉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创工匠实训

白 鹏 王姝月 王洪立* 高登攀 王思亮 程文泉

(1.山东科技大学,泰安 271019;2.泰山科技学院,泰安 271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双创教育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为重点。实践教育融入双创教育的实质是将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进行具象的锻炼实践,从而带动学生进行创业就业。这既是新时代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广泛开展双创教育的大势所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要收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政治态度及思想道德修养,从而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服务于国家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将双创教育、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双创教育、思政教育理念,将原本纯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知识巩固与创新、德育结合以及价值观引领,融合大学生多学科知识,从而启发引导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3]。双创教育、思政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是当下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使命。

1 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培养出既懂技术、动手能力又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竞争能力,而且兼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同时具有爱国情怀[4]。在高等工科类院校的众多课程中,工程实训-数控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工程意识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运用的必修课。该课程是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重要的评价指标和支撑,是众多高等工科院校研究的热点,具有学时长、培训时间集中、实践性强以及重实践轻理论等特点。在双创教育、思政教育背景下,工程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实践教学为路径载体,塑造以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为双驱的课程教育理念的改革方式。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保证了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推陈出新。

2 实施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践课中融入双创教育、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各大高校都开建了自己的双创体系,但大多数都停留在以就业为核心、以双创带动就业的阶段。教学组织中的课程多围绕启发学生双创能力、意识、巩固学科知识等方面进行设置,实践过程中过于强调自身的核心地位。针对思政教育,传统的课程建设是将思想政治单独设课,与专业课程存在脱钩现象,学生在学习时目标感不强。另外,大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还停留在个案建设等探索阶段,未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此外,思政改革存在专业课教师或者思政教师教学内容不协调的现象,对应实践课程的思政建设、双创建设多以双创为主,忽略了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2.2 对实践课中融入双创教育、思政教育缺乏综合设计

2.2.1 缺乏理论研究,融合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工科院校开展了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的融合贯穿研究,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但课程设置的思政教育内容较少,缺乏融入双创教育、思政教育的实践课程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融合的理论体系不完善。

2.2.2 师资力量薄弱,融合意识不强

在进行实践课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开展了双师型教育、强化双创教育,而且有专任教师负责知识的传授,兼职教师负责创新创业的指导,但对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充分,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严重,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专任教师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持续弱化。要实现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必须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2.2.3 课程思政点挖掘不充分

工程训练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具有通识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涉及的课程内容繁杂、知识面广,且课时相对较短,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个别教师在知识点上的思政元素挖掘方面会存在牵强附会现象。虽然部分教师积极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但单人工作实力有限,造成了课程思政点挖掘不够充分。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时,教研组应提高认识、集体作战、共同应对,充分挖掘课程内容思政点,使知识点与思政点有机融合,才能提高育人效果。

3 双创教育、思政教育与工程实训-数控技术的融合探索

将双创教育、思政教育和实践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将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通过在实践课程中融入思政内涵、职业素养、价值观等达到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本文以工程实训-数控技术为例,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融合教育教学探索[5-6]。

3.1 教学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双创教育有机融合

工程实训-数控技术实训课程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是制造业的基石课程,是引导学生从事制造行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基本的技能训练,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方法和实践,从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7]。因此,需要紧扣课程的专业知识点,在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上(如表1所示)提出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课程思政建设,夯实课程思政基础。山东科技大学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将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工匠精神内含思政育人目标与双创教育目标。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其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现代机械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对技能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学生在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相关预院校要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了解企业用人的需求点,将工匠精神和课程内容进行凝练融合。深入企业调研时,可采用多形式的问卷调查、企业走访和匠人师傅恳谈等方式获得本课程相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素养需求,再将其转化为学生可以直接了解、感性认知和实践内化的工匠精神。

3.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自主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入时事政治、改革开放史,从而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课程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感,让学生了解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技术短板,以大国工匠、民族脊梁等经典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素养养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具备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价值观。例如: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工件精度、创新度提出适当的要求,允许学生适度创新,在工件中融合自己的想法,并由教师给予合理的引导。

3.3 教学过程及课程评价方式

相关院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德育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将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分层融合,建立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渐进混合式3层教育教学过程,以“线上+线下”的引导式学习方式融入思政元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授课的不同阶段所要融入的思政目标如图2所示。

课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纪录片《大国工匠》等视频为切入点。由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数控设备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自己的五轴设备研发的艰难过程。同时,通过《厉害了,我的国》《大国重器》《辉煌中国》等优秀纪录片呈现我国各领域发展的成就,以今昔对比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奋发进取心[8]。通过充分运用校友邦线上学习平台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和学习行为追踪,一方面可以掌握学生对专业内容的认知分布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本专业能工巧匠和杰出专家的认知情况,同时可以追踪学生线上学习行为数据分布,线上实践教学平台如图3所示。通过对学生专业知识、行业背景知识和学习行为的反馈图精准把握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兴趣点,教师可结合这些数据因材施教,提前准备相应的知识点、行业杰出案例或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行业发展案例和能工巧匠的个人奋斗历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熏陶,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优越性。

课中,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辅以实事求是和励志创新为融合点。以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场景为出发点,以实际的企业管理为落脚点,引入企业“6S”管理制度,严格按照“6S”管理中规定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进行管理。为了引导学生强化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纪律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可以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开展实践秩序管理、实践纪律管理、实践场地管理,同时进行实践安全教育、实践操作规范等多种类型教育。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完成工件的加工工艺方案设计、编程、加工和检验,期间由教师监督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9]。另外,可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大国工匠和技能大师等人物事迹来熏陶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课后,以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和奋发向上为落脚点。通过选出优秀/创意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在提升作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的同时发挥优秀/创意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强化学生获得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4 重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在课程考核评价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为主线,以工匠精神为落脚点,结合传统的考核方式,重视过程考核。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我国机床的发展历史,形成调查报告并记入课程考核成绩,让学生感受我国先进数控设备的发展历程。实操训练项目过程中,要以安全生产、质量第一为宗旨让学生主动参与零件的加工制造,细化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小组的参与热度、团队协作氛围、质量管控能力、安全操作规范落实情况以及对工匠精神的体会落实情况[10],数控实训教学现场情况如图4所示。实操训练中,加工的零件尺寸基本上都是带公差的尺寸,如加工某零件直径尺寸时只要在公差带范围内都可满足要求,但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到精益求精,可将公差带范围分级缩小、分级评分,从而引导学生制作高精度的零件。检验教学效果时,可以引入课堂竞赛机制,以赛促学。还可以基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自主设计开发创意零件/机构,并由教师指导加工开发流程,让学生融合和运用知识和技能,亲历和体验产品开发流程,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相关院校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人才,同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本文以工程实训-数控技术课程为例,将双创教育、思政教育、实践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以工匠精神为中心内涵,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设计理念及思路、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双创工匠实训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工匠神形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