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

2022-03-19刘贵永

关键词:融合传统音乐

刘贵永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针对小学音乐教育而言,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也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有效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而在确保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其人文素养,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加良好的继承和弘扬,进而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相融合的重要性以及融合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课堂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1.033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结合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课堂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出两者的融合和渗透的结合点,进而为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思想素养,切实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其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必要保障。据此,有必要着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作用以及融合策略等相关内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重要作用

1.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有效的传承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和教学要求进一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取其精华,对其核心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遗产和瑰宝焕发出全新的价值。在实际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环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提升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感受传统文化和音乐无穷魅力的同时,深入挖掘和应用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样可以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效能,在对其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提供必要支持。

2.进一步有效推动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比较强的情绪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多重感官作用之下,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主题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形式,表达出传统文化的民族色彩和风格。这样可以使整体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让学生在欣赏和品味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自身的思想素养以及文化感知力和理解力方面得到切实增强。

3.有效推动音乐课程实现本土化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课堂有效融合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有效推动音乐课程实现本土化和传统文化发展,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结合中国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实现本土化,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阐述和继承发扬,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本土音乐的发展特色,进而确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我国本土文化之中培育出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

4.传统文化助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要求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活动,不断地培育和发展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并且,要在日常的活动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艺术发展道路固然很重要,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学生的情绪体验会变得更加饱满。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并且,音乐核心素养的获得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传统文化与音乐课堂的融合能提高课堂的创新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和课堂教育的融合培养,不仅是为了体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把国家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落实。在每一次的创新改革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学生音乐技能的不断提高。在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传统文化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音乐课堂的新颖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策略

在小学五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更有效地融合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精髓进行更有效的传承弘扬,需要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对应的融合策略,找到两者的契合之处和融合的节点,然后结合相应课改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体现出应有的融合效能,进而切实提高整体的音乐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来说,两者的融合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音乐课程的相关背景和语境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在小学五年级的音乐课程中,涉及很多方面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着重针对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文化语境、知识背景等进行相对应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融入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使整体的音乐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在熟悉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习音乐课程,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音乐课程上课之前,可以着重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等进行相对应的讲解和补充,通过对相关内容的阐述,让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韵味和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和正确掌握音乐传统化知识结构和相关知识点,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嘎达梅林》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针对嘎达梅林这位民族英雄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等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讲解,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少数民族的英雄人物和相对应的精神品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大的感召力和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到英雄人物的歌颂和贊美之中,让学生通过歌曲和相关曲目创作背景的了解,与人物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在这种情感共鸣的引导之下,使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在共情体验作用之下,更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强大感染力,进而在实际的音乐学习和教师的知识补充过程中更充分地感知音乐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感染力,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和多种类型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因此在实际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深入应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使其丰富内涵得到充分的呈现,在音乐、诗歌、美术、茶文化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体现,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现,使整体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进而使学生更积极有效、自觉自愿地融入整体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进而为学习成效的取得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实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对《西湖美》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有效深入探究西湖的深刻內涵,同时延伸西湖龙井茶的无穷魅力,而这种茶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传统茶文化的有效延伸,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深刻性有更深的认知,这样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好奇心、积极性,进而使其自主探究相对应的教学知识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课下通过网络资源去寻找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源,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音乐学习效率,同时更加良好地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创新发展。

3.积极有效地开展音乐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丰富

针对小学生来说,都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课堂的限制,进一步有效拓展课堂的范围,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音乐活动,在音乐的各类活动和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丰富。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推进过程中更充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以此体现出传统文化融合的实效性和传承的针对性。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有效推进,突破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机械化、模式化的弊端,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融入的兴趣,进而确保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课堂及课外的有效活动形成统一,以此形成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两者更深层次地融合和取得更加良好的实效。

例如,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相对应的歌词接龙教学活动,在歌词接龙的过程中有效通过知识竞赛和音乐展演的形式融入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其中。在歌词内容中有很多的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形象认知和深刻理解,在自身的传统音乐展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在音乐活动的载体之中体现出两者的契合之处,以此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使其音乐感知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4.融合过程注重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每次的学习都是被动参与的,不仅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很多艺术类的东西都是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的,对于音乐中的情感的获得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感受到音乐传达出来的纯真,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最终的教学效果才会好。在文化课上的学习,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科的文化知识,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艺术课的学习。所以对于学生的音乐融合教学来说,首先最需要的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以学习《少女的祈祷》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认真听并赏析本课中两首优美动听、扣人心弦的音乐作品,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持续增进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将音乐与绘画、语言文学艺术的特征进行比较;学生通过作品实例的感受和认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得到作用。教师在本首乐曲的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感受整首乐曲的氛围,即使基础薄弱,但感受力是一样的,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设计传统文化的融入,最后和乐曲融为一体。只有学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最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5.灵活运用多媒体开展融合教学,教学中融入情感

整个多媒体的运用在如今的课改中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对于传统文化与音乐课堂的融合教学来说,多媒体的介入不仅能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一个沉浸式的体验,也在通过多媒体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信息。当学生对于创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背景有更多的了解之后,在其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融入更多的情感,所以,通过此种方法在音乐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上也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所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以学习“歌曲《黄河水手歌》”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此首歌曲的学习,了解我国的西北民歌,体会西北民歌的各类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在自己进行歌曲演唱时也能表达出无比的粗犷豪放之情,通过观看教材中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来对此首歌曲进行音乐艺术方面的创作改编。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首先会讲授《黄河水手歌》的创作初衷,让学生明白黄河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之后再给学生播放该首歌曲,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演唱,让学生充分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歌曲改编演唱,并进行小组互评,最后评选出大家一致认可的改编作品,互相学习传颂。通过此类方法的教学,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散音乐思维,提高自己的音乐创新创作能力,在之后的音乐艺术情感也能不断加强。当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得到提高后,对于音乐整体氛围的感受就会增强,之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上文的探究中可以充分明确,在当前新课改的推进之下,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作用和效能。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审美水平,进而在两者融合策略的执行过程中,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音乐教学效果、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艳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4期。

[2] 薛媛《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北方音乐》2018年第9期。

[3] 夏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4期。

[4] 王宁《浅议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融合》,《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期。

[5] 张安娜《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数码设计》2019年第12期。

3335500589267

猜你喜欢

融合传统音乐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少年力斗传统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