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块字的“美丽新世界”

2022-03-19徐川宋云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2年3期
关键词:汉字文字文化

徐川 宋云

讲中国文化,必须讲汉字,因为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据说最初仓颉造出文字的时候,自然界给予了猛烈的配合,反响强烈,“天雨粟,鬼夜哭”。老天都下粟雨,鬼神夜里哭泣,为什么?因为人开始拥有智慧了,就像西方的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树的果子一样,天地鬼神不再那么神秘,文字带领人类走进文明,这事儿太大了。

讲中国文化,必须讲汉字,因为汉字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汉字不光是古老,有历史有底蕴有传承,关键是它依然展现着青春活力,这是依旧在使用的古老文字,是我们文明传承的见证。再看看那些兄弟古国的文字,和历史上的著名文字如玛雅文、婆罗米文等,都一一衰亡,而汉字不但久盛不衰,还不断地得以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我们看周朝用的字,跟现在的“舍”是不是看不出区别,而它的内涵却大不相同,同样的汉字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含义。

汉字跨越时间维度,打破空间约束。天南地北口音各异,可是写出字来大家都能认识,常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汉字就是中华文化的“筋”。无怪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干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书同文,车同轨”,大家写同样的文字,传承同样的文化。所以不管纵向时间还是横向空间,文字都凝聚起我们的文化,让传统历久弥新。

讲中国文化,必须讲汉字,还因为汉字划出一个文化圈。我们现在谈论东亚的文化圈,或许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国的朋友不高兴,但是中国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影响着周边国家,这一点确定无疑。而且,文字也不仅仅在中国使用,也是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性文字,甚至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的官方文字。早期这些国家只有说的语言,没有写下来的文字,相当于只能说话,不能发帖,书面只能先用汉字,算是语言上的“朋友圈”,大家都是圈内人。圈内人一边学习着中国文化,一边也在发展着自身特色。日本最开始学习汉字,之后有了自己的文字叫“假名”,“假”即“借”,“名”即“字”。不过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能看出中文的痕迹,到日本旅行的朋友听或许听不懂,看标识倒是能理解个大概,因为日文中保留了近两千个汉字,只是发音不同罢了。朝鲜半岛传统经典著作也都是口口相传,一直到中国明朝时期他们才不再借用汉字,创造出朝鲜(韩)语,给我们外语增加了一门课程。

汉字奠定了东亚文化圈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影响的故事就在这一个个的方块字里。

汉字如此重要,有必要近距离了解下。

我们通常说“汉字七体”,指的是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书体形式。

甲骨文,是刻在动物甲骨或者乌龟背上的文字,最初出土的这种骨头都成了中药,有个很霸气的名字叫“龙骨”。古人就这样不知道吃了多少年,一天清朝的大学者王懿荣吃药的时候突然看到上面有字,仔细研究后发现是非常古老的商朝文字。经过不懈地研究,现在部分甲骨文能读懂。这套文字有较严密的体系,但是,按照专家的说法是“异体字较多”,什么意思呢?就是同样表示太阳,你画个圆,我用方形里面点个点,他用方形里面画条横线,都算对,这意味着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所以属于“较”严密,大家拼到后来不是拼书法,而是拼绘画,想想商朝如果有现实主义画家,那他根本不用学写字,想说什么直接画。

金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文字。顾名思义,这种文字是不是刻在金子上的?比如金镯子上写的“18K”之类的?错!周朝把青铜称为金,所以大家在博物馆看到的鼎、盘等青铜器上刻的字叫“金文”,这些文字主要是大篆的写法。大篆的进步,首先相对金文来说更简练,写个字就画幅画,谁受得了?几笔几画表达出来意思最好;其次就是整齐,一个个四四方方大小差不多,不像甲骨文大小差异很大。

篆书,这里指小篆。小篆代表了秦代,创于秦始皇时期。因为大篆虽然相对严谨,却也避免不了一字多形,至少战国七国的文字都不一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发现了文字不统一的问题,于是他展开轰轰烈烈的“书同文,车同轨”运动,统一了简化版文字,就是小篆。这种字主要由当时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李斯负责。他还负责了一件事情,就是用蔺相如当年“完璧归赵”的那个和氏璧镌刻了传国玉玺,上面用小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该是最昂贵的篆书啦。后来这玉玺成为皇帝居家旅行必备之凭证,汉朝王莽篡位索要玉玺,太皇太后王政君一怒之下扔过去,摔掉一个角,只能用黄金补上,大家猜到了,这就是“金镶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寶物。可惜的是这件宝物最终下落不明,唯有篆书留人间。

隶书,起源比较早,却从汉朝开始盛行。听名字就知道,隶属的“隶”,表明最早这是一种辅助字体,小篆表达不出的用隶书,所以也叫“佐书”。有人说,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这句话很有道理,很多意思根本画不出来,我们开始用笔画来表达,文字变得抽象起来。

应该说,隶书之后,文字成熟起来,才开始形成对文字的审美,也就是我们说的书法,行书、楷书、草书等字体。进而演变出五花八门的形式,瘦金体、宋体、仿宋体、新宋体,甚至出现了微软雅黑,等等。

我们的文化随着文字的发展也愈发丰富多彩。

汉字演变至今,已经大变样。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还是能从它的结构里看出老祖宗的智慧。

汉字的背后,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人生体验。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强调的是人与人直接的关系,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

“信”,人际交往的重要品质,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言”,强调这个品质跟人讲话有关,所以书上说“一诺千金”。

“孝”,家庭文化的基石,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强调子对老的敬奉,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所以古语说“百行孝为先”。

汉字的背后,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武”,由“止”和“戈”组成,“戈”是兵器,武侠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放下武器,停止打打杀杀,所以李白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家”,由“宀”和“豕”组成,“宀”是屋顶,“豕”指的是祭祀用的猪,我们对祖先的态度,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祭祀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家祭”,所以陆游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麗”,由“丽”和“鹿”组成,是一种并俪的美,我们对美的态度,如同两头鹿在山林中奔跑,体现在阴阳的对应、骈文的韵味、对联的工整,所以李渔说,“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汉字的背后,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表达方式。

《红楼梦》里有“金陵十二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最经典的是每个人都有一首诗,也就是判词,暗示了这个人的命运。

其中王熙凤的判词是: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个“凡鸟”就是“凤”字,也就是从它的繁体“鳳”拆出来的,暗示这里讲的是王熙凤,有才华。三人木,“人”和“木”就是“休”字,讲的是她最终的下场令人唏嘘。这是“拆字”的一个经典。

更广为人知的,是泰山、西湖等名胜都有刻着“虫二”的碑,我们文化里解读为“風月无边”,这是从汉字结构入手,表达了中国人的含蓄。

这种拆字的手法流传到老百姓的故事里,则用得更加娴熟而神秘。《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据说他被灭之前城里流传着一首歌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恰恰就是草字头、“千”加一个“里”,“卓”是卜字头、“日”加一个“十”,歌谣用拆字法隐喻董卓要完蛋了。

民间故事里明朝的崇祯皇帝也找算命先生拆过字,他写了个“友”,先生说这是“反”出了头,又写了个“有”,先生说这是“大”少了一半,“明”丢了一半,更不吉利,最后写了个“酉”,先生说更完蛋了,“尊”头和尾都没有,九五之尊要完了。

这个故事自然是编出来的,但这种类似的故事有人愿意编,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信,而且还觉得有点意思,大概是我们更谙熟和认同这种需要琢磨的文字表达形式。

有些汉字拆分表达了意思,有些拆出来则可以看出读音。有个说法叫“秀才识字读半边”,也就是看到不认识的字,找半边认识的读,能蒙个八九不离十。像“梅”读音就是每,并且材质是木;“抱”读音是包,动作用的是手;再难一点,“糊”是米做的,“湖”是水构成,“蝴”是一种昆虫,“鹕”是一种鸟,“葫”是草头是植物,“猢”是犬旁是动物。

当然,这只是切中了汉字创造的脉络之一种。

这么读的话,在江苏你四处寻找“于台”这个地方,最后才发现只有盱眙;你到处打听“冬”先生,突然有个佟先生微笑向你点头;你说“达旦”打过来啦,对方想了想问你是不是“鞑靼”。

当然,涉及地名,情况又有不同,既不能简单地只读半边,也不能张口就来。比如我们会嘲笑有人把“水浒”读作“水许”。不过,苏州城西北有个地方叫作浒墅关,很多人第一反应第一个字就是水浒的“浒”,事实上到过这个地方的人知道第一个字还真就念“许”。再比如北京前门有个地方叫大栅栏,本地人习惯叫dà shi làr,后面还跟着个儿化音,你要硬读这个正字音,那就露怯了。浙江有个台州,据说是济公的故乡,大家知道这个地方念tāi州,一声。

聊了这么多拆字,其中隐含着汉字“六书”构造原理的形声和会意,形声能从半边看出读音,会意能拆分看出意思,除此之外还有象形、指事、转注和假借,所以并非所有汉字都能这么拆开看,非要硬拆还会闹笑话。

《舌华录·辩语》曾经收录一个讲文字游戏的小故事。苏轼听说王安石编完了《字说》,就故意问他,如果说“以竹鞭马”叫作“笃”,那“笑”该怎么理解?你倒是说说“以竹鞭犬有何可笑”?然后他又问,我这个苏东坡的“坡”怎么解释?王安石说“坡”就是“土之皮”。东坡说,照你这么解释,“滑”岂不是“水之骨”?

故事的真偽放在一边,之所以出现这种滑稽的推理,主要原因就是硬把形声拆成会意,对汉字构造过于简单理解了。

学习英语的时候经常提到词汇量。那汉字发展到现在一共有多少呢?

两千年前,有个河南人编写出一部字典,就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已经收录了一万多字。随着发展,到了清代,一本大家习惯拿来找生僻字的《康熙字典》,收录汉字接近五万。用一个听起来很科学的说法叫“据统计”,汉字有近十万个,还不包括新造字。

虽然汉字很多,但是由于表意能力很强,我们日常使用的也就三千左右,这一点和英语很像,据说莎士比亚有十万的词汇量,那英语语言中的词汇能接近百万,可是常用的也就三千多。正因为常用和总量的差别,我们经常发觉自己生词量惊人,得心应手地使用和艰难蹒跚地阅读并存。想的是“哎呀,真好吃”,读书时看的是“饕餮”和垂涎欲滴;想的是“妖魔鬼怪”,读书时看的是“魑魅魍魉”;想的是各种动物都会“叫”,读书时看的是鸡“鸣”、猿“啼”、马“嘶”、犬“吠”、猪“哼”、狼“嚎”、龙“吟”、虎“啸”……

看,我们了解的汉字只是冰山一角,多认识一些你会发现“美丽新世界”,快点开始“背单词”啦。

(亚白摘自商务印书馆《道不远人:走近传统文化》)

2620501186395

猜你喜欢

汉字文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谁远谁近?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种出来的“逍遥居”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