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亦师亦友 相交甚笃
——我和导演李泉水

2022-03-18闫建平

戏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蒲剧向东运城市

闫建平

说起李泉水,他是大名鼎鼎的原运城市蒲剧团一级导演、文华奖导演获得者,我亲切地称他为“李导”。初见时,觉得他温和、谦逊、平易近人,而共事深交时方知他是一个说话办事雷厉风行、治学严谨、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人。他对同行中的年轻人热心扶持提携,帮人帮到底。他常说的一句话“都是自家人”,实在暖心!

李导是一个职业导演,艺术造诣高深。在排练场上态度严肃,对作曲要求精益求精,令人敬畏。基于对剧情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感悟,他为了音乐主题的完美呈现,每一个小节、每一个音符都绝不含糊。20 世纪80 年代,我从运城市蒲剧团借调到运城市文化局,跟随蒲剧音乐权威、一级作曲康希圣老师编撰蒲剧音乐集成,到基层剧团搜集各个时期的曲谱、打击乐以及音响等相关资料,回来后整理录音,扒谱记录,确实繁忙。工作中得到李导的倾心帮助,使我充实了不少音乐知识,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顺利完成了运城市蒲剧团《推磨》、临汾蒲剧院蒲剧团《巧凤》、闻喜县蒲剧团《京娘送兄》《母子情仇》《三击掌》、稷山县蒲剧团《关公与貂蝉》、运城市蒲剧团《巧凤》等剧目的蒲剧音乐创作。排练场上的李导与平素判若两人,俨然是一位严师对学生的真诚教诲。音乐怎样才能突出主题,深化推进剧情,怎样才能表现戏剧主人公,他循循善诱,反复讲解。如《推磨》一折,开始音乐创作前,自己有些天真,本想别出心裁,给大家一个惊喜,写一个既洋气又舒展、既好听又苦愁的曲子作为前奏,这样既符合剧情又有新的创意。一气呵成之后,信心满满地让李导审听,岂知吃了当头一棒!李导严肃认真地说:“不行!”我的满怀欣喜顿时化为云烟。李导耐心而认真地对我说到,音乐设计要注意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剧本要表达什么效果,体会编剧的创作思想等等。前奏不只是为了好听,更要让人一听便知道是什么剧种,决不能游离于蒲剧音乐的传统特质之外,一开头就要使人感受到剧中主人公艰难、困苦和伤感的情绪。李导的讲解,使我豁然开朗,很快改用了蒲剧曲牌[扫秦]为基调,认真修改后再拿去让李导审听,才得到他的首肯。

谱例1:

得益于李导的指点,我认识到作曲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剧情和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感情变化,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大量蒲剧音乐元素及唱段,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我调入运城市戏剧研究所将近十年,由一个鼓板演奏员成长为二级作曲。当时李导对我说,盐湖区蒲剧团要新排《赵氏孤儿》,孔向东团长担任一号角色,决定由我担任作曲,他强调:“你现在是二级作曲,拿出来的作品要与从前有明显区别。音乐格调要悲壮大气,不落俗套;唱腔既要朗朗上口,又要保留蒲剧的传统特点,向东嗓子条件好,要使他的优势尽情发挥出来。核心唱段要能流传开来,深挖主题,提高层次。不能只是把文字变成了曲谱。创作贵在创新上做文章,才能收获情理之中、意想之外的效果。”李导一番话,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满脑子都是《赵》剧中的人物,程婴、卜凤、公孙杵臼等一些鲜活的艺术形象,他们的大义壮举以及不同的言谈举止、行动轨迹不断地闪现在我的眼前,思来想去,慢慢有了感觉,开始了新的创作。我运用了蒲剧音乐元素中的不同调式色彩,以高音音阶下行,用不严格的移位、推进,造成曲调大义凛然、慷慨悲壮的音乐效果。

谱例2:

我谱出主题音乐后,得到了李导的赞同。但同时他又指出,作为序曲,其中应该渲染抄杀、搜孤的紧张气氛。李导的提示,给了我一剂强心针,我又开始一遍遍地写,他一次次地听,直至最后拍板定稿。

孔向东的嗓音浑厚而高亢,不管怎样写他都能唱出来。就拿“心滴血”一段来说,我用蒲剧板式中的[二性],一开腔总想让孔向东亮亮嗓子,扯开、拉长,尽情发挥。但李导持不同意见。他说:“此情此景容不得他那样唱。你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奸贼杀害,老朋友公孙杵臼慷慨赴死,他想哭不能哭,想骂不能骂,复杂的环境,使程婴只能怀着极其悲痛的情绪唱出,这是一种痛不欲生的心声表露啊!”我顿时醒悟,改用低声细语起唱,层层推进,再到情绪喷发,收到动之于情,融情于声的演唱效果。

上述唱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观众也被向东那声情并茂的演唱征服,自发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的李导,受剧情的感染,默默地流下热泪……

工作中李导助人为乐是常事,生活中的李导对我更是关怀备至。2000 年我因病住院,手术失败留下诸多后遗症。李导跑前跑后,四处打听、寻医问药,想尽一切办法帮我消除病痛。一次,李导趁外出观摩学习之机,替我找大夫说病情,在河南省一家药厂找到与我病情相关的良药,迫不及待地抄药方、看说明,回到运城第一时间就来看望我,留下了药方及说明,叮嘱我怎样吃,厂家怎么联系,点点滴滴都替我想到做到,令我感念不尽,永远铭记在心。好心的李导对人就是这样实诚!

心地善良的李导帮人是实打实地帮,不管是业务上还是生活中,只要他看到、想到的,就会一帮到底。70 多岁的人了,常常过度劳累,体力不支,排练场上看到他站立不住,头昏干咳,着急地扶他,他却说没事,稍停片刻,继续示范讲解,一丝不苟,从不马虎。他把剧团演职人员都看作自家人。大家也把李导当作可敬的长辈。我和李导亦师亦友,相交甚笃。衷心祝愿李导艺术青春永驻,为钟爱的蒲剧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蒲剧向东运城市
我的爸爸
赶集归来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山西蒲剧现代戏研究综述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蒲剧的艺术特色与未来发展展望
于向东
浅谈蒲剧在现代年轻人中的传承
乡音乡情,代代相传——谈蒲剧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