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引领

2022-03-18王亚萍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价值

王亚萍

(合肥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 230012)

高校思政课从来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大学中一门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的公共必修课,其作为培育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环节,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肩负起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弘扬党的政治主张,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的重要性

(一)维护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高校是巩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思政课则是在意识形态战争中占据主导权,占领主阵地最为关键的课程。高校的思政课应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充分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和网络化所带来的多项挑战,重视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将思政课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紧密相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大局意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正确看待国际形势,抵御来自敌对势力的分化,避免被错误思潮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是使青年学生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是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方向,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核心阵地,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要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其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整个过程给以正确的价值引领,要帮助青年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使其自觉地认识到其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身份。[1]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讲,传授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教育,把价值的塑造和知识的传播相结合,将政治导向充分融入到课程之中,坚持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突出价值引领的作用。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迈向社会化的第一步,要不断引领其从自我意识到社会意识的转变,教育引导学生分清理想和现实,把理想和现实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个人的理想融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中,用科学的思想看问题,树立远大的目标,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的人,这才是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内在旨归。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的深刻内涵

(一)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前提。我们的青年学生,必须牢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这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具备正确政治观点的先决条件,是高校思政课价值引导的政治前提和根本要求,也是青年学生选择正确人生道路的根本保障,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的政治前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做好价值引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在课程建设、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从对青年学生影响最深刻,利益关联最密切的问题出发,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精神世界构建,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政治前提和核心主旨,体现坚持党的领导在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

(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关键内容,新时代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政治意识”,将其作为学科建设的第一位,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站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认清国际局势,从时代的角度、发展的角度开展思政课教学,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大局;必须树立“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政课的教学管理和教学体系建设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党的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创造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新格局。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同时还必须始终坚持“四个自信”,将“四个自信”作为教学的主线,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引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理论认知升华到情感认知,培养青年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热爱。

(三)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方向。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的根本方向,首先要做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如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就沦为了徒有其表的形式化教育,失去了立德树人要求的真正内涵。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要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培养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传道授业的核心基础,让学生明白何为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自觉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其次,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应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发扬为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创造的伟大事业,不仅是斗争的胜利,更是信念的胜利,精神的胜利,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新时代高校的思政课应充分发挥价值引领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爱国思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立志成为对党和人民有贡献的人,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的实现方式

(一)建设协同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实现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需要摆脱单一、孤立的教学模式,在统筹兼顾的视野下对教育改革进行整体规划,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完善对其他课程的设置要建立完善的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体系,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是实现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的重要途径,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措施,是一场流程再造式的教育改革。[2]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各有差异,但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过程中具有共同的根本任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建设时,要以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基础,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因时制宜,有的放矢。在小学阶段,注重对儿童的兴趣引导和思想启蒙,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对社会主义美好理想的向往;在初中阶段,则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在高中阶段,要对学生进行政治化教育,为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打牢思想基础,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大学阶段,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增强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各阶段思政课互相配合,通力协作,使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要想在在新时代发挥好价值引领的作用,高校思政课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要将现实搬进课堂,通过与现实的结合来激发思政课的活力。要把党和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反复实践经历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为高校思政课开展价值教育的现实素材,为学生讲明在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故事中党带领人民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让学生真正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三)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

1.发挥高校思政课传统课堂的优势和作用。价值教育必须以传统课堂的理论教学作为实现基础,为满足新时代学生教育的要求,高校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育体系,改善教学方法,使传统课堂的系统化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为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工作打好思想基础。

2.要利用新载体实现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充分利用网络课堂的灵活性,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通过抖音、钉钉、微课、网易公开课等新载体进行视频教学,远程直播、自媒体授课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兴趣。

3.要在社会课堂中上好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教育要“走出去”,注重社会实践在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带领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基地参观活动、慈善义卖等多种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对理论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优化教育团队的建设。

1.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培养机制。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定期培训和考核工作,加大对教师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对教师进行多角度的全面培养,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水平,改变以往唯能力论的考核形式,将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也纳入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中,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打造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为高校思政课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提供人才保障。

2.要明确管理主体,强化高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地位。按照党的指导方针,结合党的相关政策进行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制定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高校思政课发展规划,通过党委的领导,提高思政课建设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在思政课的建设中明确管理主体,明确每项事务的第一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保证思政课建设的各项措施得到有力的推进。其次,优化管理方式,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将管理与激励、监督相结合,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标准,将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相结合,处理好规范性管理和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关系,在对管理方式的改善中寻求平衡。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实现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

新时代要将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前提,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政治方向,在深刻认识国情的前提下,建设协同一体化教育模式,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优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使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真正发挥作用,为党和人民培养更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价值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