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舒城方言词缀“头”

2022-03-18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舒城方位词词根

王 敏

(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9)

词缀,又称语缀或词的附加成分,“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1]。词缀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头”是汉语中最常用的后缀之一,主要作用是“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性成分后面,构成名词”[2]。名词性词根加“头”构成的名词有:馒头、舌头、石头、木头、砖头、骨头等。动词性词根或形容词性词根加“头”构成的名词有:念头、想头、看头、听头、甜头、苦头、准头等,这类名词多是抽象名词。此外还有方位词加“头”,比如: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等,构成方位词。“词缀‘头’不仅增强了汉语的名词性标志,而且它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是丰富汉语名词,尤其是复音节名词的重要手段之一”[3]。词缀“头”在普通话中的功能强大,在许多方言中也是非常活跃,用法多样。

舒城方言中的词缀形式多样,既有与普通话相同的前缀“第、初、老”,后缀“子、头”,还有独特的词缀,比如表复数的后缀“伙子”,“弟兄伙子”就是“弟兄们”的意思。以及中缀“巴”,“齁巴咸”,指食物、菜等非常咸,三音节后缀“头吧兹”“嘎头吧兹”是“很傻”之意等。“头”在舒城方言中既能作后缀,也能作前缀,本文重点考察词缀“头”的语法语义特征及功能。舒城县内的方言分为“舒龙腔”和“庐平腔”两种方言腔调,“舒龙腔”是舒城县方言的主体,本文的语料以城关镇、杭埠镇等地的“舒龙腔”口音为准。

一、舒城方言词缀“头”的构词方式分析

(一)前缀“头”。在一些方言中“头”可以做前缀。根据王健(2006)的考察,前缀“头”“分布的范围主要在吴语、徽语和江淮官话,其他方言区也有零星分布”[4]。舒城方言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前缀“头”一般与数量短语连用,构成“头+数+量”结构,表达两种意义。第一种情况是基本所有的数词,包括“几”等都能进入这个结构,比如“头一个”“头两天”“头几把”,表示时间顺序的前置。例如:

(1)老张头一个是侠子男孩,后来又生了个侠子。

(2)头两天还比较习惯,后几天待不住了,赶紧结束回老家。

(3)打牌头几把输了,从第四把开始顺了,赢了不少。

例(1)中的“头一个”是指(老张的)第一个孩子。当数词是“一”时,常常可以省略不说,这句也可说成“老张头个是侠子”。类似的还有“头个月”就是“第一个月”,“头句话”指“第一句话”等。例(2)的“头两天”表示“开始的两天”。例(3)“头几把”是概数,指开始的几场牌局。这些例句中前缀“头”放在数量短语前,都表示按时间顺序,最早或最初的时间段。

舒城方言中的前缀“头”还可以与数词“十”搭配,表达“大约、大概”的意义。比如:

(4)a.头十个报名的,可以打八折。

b.昨个昨天报名的有头十个。

例(4)a中的“头”表示顺序,“头十个”是指“从第一个到第十个”,前十个报名的人,报名费可以打八折。b中的“头十个”是第二种情况,“大约十个(人)”的意思,b可以理解为:昨天报名的人有十个左右。王健(2006)把方言中前缀“头”与数词结合的情况分为四种:只能跟“二”或“两”组合的;只能跟“十”组合的;既能跟“二”“两”,又能跟“十”组合的;数词相对自由的。舒城方言前缀“头”表示“大约”之意时只能与数词“十”组合,不能与其他任何数词组合,“头二十”“头三十”都只表示“前二十”“前三十”。

由此可见,当舒城方言前缀“头”表示时间前置时,与“头”的本义相关,“头”就是“首”,也就是最初,开始的意思。当表示“大约”之意时,应当是“头”引申为“一”,方言中与之相组合的“头二”就是“一二”,“头两”就是“一两”,两个连用的相邻数词可以表示约数,而“头十”就是“一十”,“一十”就是“十”,“头十个”就是“(一)十个(左右)”,表示约数。

(二)后缀“头”。“头”在舒城方言中最常见的用法是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作后缀,使整个结构呈现出名词性质。这里的词根包括名词词根、动词词根、形容词词根、量词词根和方位词词根。

1.名词词根+“头”。

a.木头、砖头、石头、舌头、拳头、手指头、床头、墙头

b.线头、布头、烟头、零头

c.额脑头额头、壳脑头膝盖、锅头锅灶

d.手头、脚头、人头

e.侠(丫)头女孩、肘头调皮捣蛋的孩子、肉头做事情磨叽的人

a组词中的词缀“头”与普通话中的用法基本一致,附加意义不明显。b组中的“头”都暗含“小、量少”之意,这与基本义“首、顶端”有一定的关系,普通话中也有这类词。c组和d组是舒城方言中特有的词,c组中的“额脑头”是“额头”的意思,“壳脑头”是“膝盖”的意思,“额头”与“脑”有关系,而膝盖圆圆的,可能与“脑”的形状相似,因此加上了语素“脑”。“锅头”实指整个锅灶。d组的“手头”可以理解为“手边”或“手里”,“手边”引申为“身边”,比如“我手头有那本书”,“手里”进一步引申,指经济状况,比如“他最近手头紧,正在想办法赚钱”。“脚头”主要指“脚”或“脚边”,比如“晚上睡觉把脚头盖好,拜不要受凉了”。“人头”在舒城方言中还有“人际关系”的意思,例如“他人头广”,意思是“他认识很多人,人际关系不错”。e组都是指人的名词。

2.动词词根+“头”。

a.看头、讲头、听头、吃头、喝头、来头、去头、想头、盼头、玩头、赚头、搞头……

b.咒头不讲理的人、刺头到处惹事的人、配头无关紧要的东西、舍头减少的部分

c.找头、接头、捶头拳头

d.超头

a组中的后缀“头”可以与很多动词词根构成名词,表示“值得……的方面”,是一种主观评价。比如“滴个电影没看头”,指“这个电影不值得看”。“滴个事情有搞头”,意为“这个事情值得去做”。该组多以单音节动词作为词根,双音节词也可以使用,比如“那个课没有学习头,自己在家搞搞就懂了”中的“学习头”。

常用的结构是“有/没有V头”和“有/没有什嘛V头”,这里的“什嘛”就是“什么”,该结构表示动作实施有/没有价值/必要性。“有V头”表示肯定,“没有V头/没有什嘛V头”表示否定,“有什嘛V头”表示否定或反问,例如:

(5)养鸡有赚头。养鸡能赚钱。

(6)蚕豆滴么硬,有什嘛吃头?蚕豆这么硬,不值得吃。

(7)小李没有讲头,一天到晚坑他老子。小李成天骗他父亲,这种事情不值得说。

(8)公园毫毫大,没什嘛玩头。公园小,不值得去玩。

a组中的一些词,比如“念头”“想头”“盼头”“看头”等已经固化,使用频率较高,与普通话没有差异。

b组是舒城方言中特有的,表人或表物的名词,多含有贬义,特别是表人的名词,比如“刺头、咒头”等,同上文提到的“肘头、肉头”类似。表物的“配头”和“舍头”也含有消极意义。例如:那个扣子只是个配头。言外之意就是“那个扣子”只有装饰的作用,没有扣子的具体功能。c组是常用的带后缀“头”的词,无褒贬之分。“找头”“接头”与普通话意义大致相同。“捶”本义是“用拳头或器物敲打”,“捶头”在舒城方言中就是“拳头”的意思。d组较为特殊,“超头”有两个意思,一指“往前”,二是作时间名词,指“过去、以前”,例如:

(9)你超头,我跟后。你先往前走,我在你后面(走)。

(10)超头他家日子不好过以前他家的生活比较困难。

表达存在、判断的动词“是、有、在”以及一些非自主动词,如“忘、坏、丢、醒、死”等一般不能加后缀“头”。

3.形容词词根+“头”。

a.甜头、苦头、滑头、准头、热头太阳

b.烦头、兴头、快活头、讲究头……

c.高头

a组词除“热头”外,其余的已经固化成双音节名词,与普通话一致。“热头”在舒城方言中指太阳,例如:

(11)介个热头大今天很热。

(12)他讲话没准头不准确,拜不要信他。

与“头”组合的形容词较多,有任意性,以b中的词为例:

(13)侠们孩子们都上班了,你有什嘛烦头烦恼的事情?

(14)考上大学也没快活头考上大学也没那么轻松,还要接着学。

(15)年纪大了,没有什嘛讲究头了不追求生活品质了。

“什嘛”既可以用于“有/没有V头”,也可以与“A头”连用。这里的b组与2a组一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容词,比如表达一件事情不难做时,可以说:滴个事情有什嘛难头?b组后缀“头”与单音节性质形容词的组合较少,舒城方言中没有“大头”“细头”“多头”等。c组中的单音节形容词“高”与“头”组合,“高头”是“上边、上面”的意思。

(16)毛毯放在柜子高头。

4.量词词根+“头”。舒城方言中与后缀“头”组合的量词很少,只有“个头”“块头”和“堆头”。

(17)这些个虾个头大,论个头卖,一个三块钱。

(18)老李的孙子块头不小个子高,比较壮实。

(19)收好的稻子放在一块,堆头体积不小。

“个头”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动物,例(17)的“个头大”是形容虾比较大,“论个头卖”指卖虾不是按“斤”,而是按“个”。形容人时“个头”就是“个子、身高”。“块头”在舒城方言中一般形容人的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同时要求的:“又高又壮”是“块头大”,“又矮又瘦”是“块头小”。“堆头”指“体积”,一般指物,不指人。

5.方位词词根+“头”。

a.前头、后头、上头1、下头、东头、西头、里头、外头

b.上头2

c.家里头

舒城方言中的“方位词+‘头’”主要表方位和时间,而且这里的方位词仅限于单纯方位词,没有“东南头、西北头”等的说法。a组中的“头”与“面、边”意义基本相同,比如“前头”就是“前边、前面”,“东头”就是“东边、东面”等。“上头1”和“下头”除表方位外,还可以引申指“上级、领导”和“下级”。舒城方言中没有“左头”“右头”,一般也不说“南头”“北头”。比如:

(20)你朝东头走,拜不要朝南边走。

b组词不表示方位,“上头2”指“以前、过去”,与上文提到的“超头”意思相同,都用来表示时间。例如:

(21)上头他在外头打工,现在不干回来了。

c组的“家里头”有两个意思,基本义就是指“家里”,例如:

(22)他家里头有好多书。

“家里头”还可以指“妻子”,这是由“家里”转喻形成,传统意义上“妻子”在家中相夫教子,做家务等,一般待在家中,很少外出。

(23)他家里头妻子不上班,在家干干家务做家务。

二、舒城方言词缀“头”的功能分析

(一)成词。如果词根是不成词语素,加上词缀后变成词,词缀的作用就是成词。舒城方言中与词缀“头”组合的多是成词语素,但也有部分不成词语素,比如:鼻头、木头、榔头、块头、堆头、准头、超头等,以双音节词为主。“额脑头”“壳脑头”是三音节词。

(二)转类。转类是指词根是某一词类,与词缀“头”组合后转化为另一词类。舒城方言中带词缀“头”的词基本上都是名词,因此“头”的功能是将动词、形容词、量词等词类转化成名词。比如:

找—找头 捶—捶头 看—看头 想—想头(动词转名词)

热—热头 滑—滑头 甜—甜头 苦—苦头(形容词转名词)

个—个头 块—块头 堆—堆头(量词转名词)

(三)变义。变义是指改变词根的理性意义,比如“上”是方位词,指位置在高处的,当“上头”指“上级”时,虽然与“上”的基本义有一定的关联,但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头”的变义功能。舒城方言中类似的词还有很多,比如“锅”和“锅头”,“锅头”所指的范围比“锅”大,包括“锅”和“灶”,语义扩大。“锅”和“锅头”都是名词,变义不转类。“热”指温度高,“热头”是“太阳”的意思,虽然“热头”与“热”相关,但意思完全不同,词性也有改变,既变义也转类。

(四)增义。增义指的是基本意义没有明显变化,但增添了附加意义。附加意义包括“指小”“表喜爱”“表贬义”等。词缀“头”在舒城方言中主要增加“指小”和“表贬义”两个附加意义。

1.指小。舒城方言中加词缀“头”的一些词,比如:布头碎布、线头、裤头、零头、手指头、脚趾头、烟头等。“布头”是一块布的一小部分,“线头”指很短的一根线,与长裤比起来,“裤头”短而小,“零头”指零碎数量。手指头、脚趾头和烟头中的“头”指整体的尖端,与整体相比,尖端是很小的组成部分。词缀“头”在这些词中的功能是指小,表示零碎的、小的、量少的事物。

2.表贬义。一些指人的带词缀“头”的名词,比如肘头、肉头、咒头、刺头等,以及指物的配头,在舒城方言中都含有贬义。在这些词中,除“咒头”外,词根一般不表贬义,加上词缀“头”后,贬义非常明显.“咒头”中的“咒”本身就有不好的意思,加上“头”后,强调这个人蛮横、不讲理,词缀加强了词根的贬抑之义。舒城方言中含有词缀“头”的指人名词基本都有厌恶、贬抑之义。“配头”一般指没什么价值的、作为陪衬之物,有轻蔑、轻视之义。

综上所述,舒城方言中词缀“头”的主要功能有成词、转类、变义和增义的功能,作为常用的词缀,“头”在舒城方言中的构词能力较强。

猜你喜欢

舒城方位词词根
词根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有讲究的方位词
大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词根来改善英语词汇学习
动物们的聚会
大别山区精准扶贫的做法、问题与对策
——以舒城县开展精准扶贫为例①
安徽舒城:“一元公交”惠民生
舒城查扣1881件不合格童车童床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