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人本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2022-03-18孙彦峰张馨予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本教学管理价值观

孙彦峰,张馨予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在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新出现的教育理念,它以构建全科、全过程的育人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和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紧密相连,它的出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不断向前发展的表现。现阶段对课程思政的论述很多,如课程思政的逻辑价值、实现路径、实施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如何在教学管理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索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创建一个管理机制、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各要素在教学运行中都涵容课程思政的人本教学管理模式。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德育教育也可以叫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也就是说,课程思政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等主流价值观融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进行德育教育,使高校学生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潜移默化地修正学生的道德、品行、人格,达到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趋于一致的一种思想教育方式。它与思想政治专业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一致,互为补充。课程思政寻求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的关联性,并将思政的主流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中,通过隐性的滋润、渗透的表达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思政课程具有显性和直接教育的特点,而课程思政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容易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的隐性影响。可以说,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在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上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当然,在“课程”与“思政”的关系上我们还应该清楚,课程是本,思政是魂。只有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做到本固魂清,课程思政才容易成功,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意义

课程思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产生,有着社会意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是具有先进性优势的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课程思政有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引领意义。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对学生接受各类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心灵家园的塑造和道德品格的培养变得更加紧迫。无论社会怎样纷繁复杂,学生的心灵家园必须有人守护。只抓思政课程已不足以承担如此的重任,使得课程思政显得十分必要。

(三)课程思政是人本教育理念在新时代的发展

课程思政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延展,有其内生动力。人本教育理念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尊严,重视人的个性,以因材施教、身教胜言教等教育方式和方法来培养人才。而课程思政在人本理念的基础上,更充分考虑受教客体的情绪、感受和接受度,讲求因势利导、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尊重和了解受教客体以及在使受教客体领悟、信服的手段上更为进步。可以说,人本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是相融相通的。同时,课程思政的出现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它一经出现,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思政与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关系

(一)人本教学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也需随之改进。人本教学管理模式重视人的自由个性,给予人以充分发展空间,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它通过解决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人性化缺失的问题,使人才素质得到提升。高校构建人本教学管理模式,是教学模式创新的结果。人本教学管理模式在加强人性化、发挥人的潜能等方面的特点十分突出,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注重平衡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者间的关系,注重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环节的各项制度,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使教师的教学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受到教师重视。

在构建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人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确立符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理念。要注重教学管理方式的改进,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学生思想的多元化、性格的差异化,需要将人性化人才培养方式融入课程思政。传统的思政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增加对学生心灵及精神塑造有积极影响的课程思政内容。

(二)课程思政与人本教学管理

“课程思政承载的是一种教育责任”[2]。它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主流价值观,和人本教学理念相通,甚至可以说是人本理念上的升华。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以育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是人本教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3]。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世界观培养和人格塑造,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应该渗透在人本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教学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教师教案的编写、授课的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接受课程思政的效果检测都应有课程思政的痕迹。课程思政应服务于人本教学管理,人本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也应体现课程思政。

三、课程思政理念中的高校人本教学管理模式

(一)从课程思政出发,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机制是保证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把课程思政融入人本教学管理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时代要求。首先,学校在人本教学管理上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在教学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各环节的设定上,要有课程思政的底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之中,体现人本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课程思政使人才培养有正确的价值观走向,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其次,学校在人本教学管理的各环节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要考虑师生的正当诉求,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材编写要求、教学方案设计环节等方面都要考虑课程思政的因素。管理者要搭建协同教育平台,把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各类课程有机结合,构建课程思政的新格局,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课程设计,把握各类课程的思政特点,进而保证学生的思想意识不产生偏差。学校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评价、外界事物的看法、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对人对事的态度来判断学生的受教效果,检验教学管理机制。最后,学校要使管理者的素质得到提高。人本教学模式下的管理者应具有科学管理的能力和善于学习的人格魅力。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上的人本教学管理模式在实践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在服务意识上提高认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理解和支持广大师生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提出的正确诉求,增强服务本领。

(二)加强教师素养和专业能力建设,挖掘课程思政潜力

教师的素养和专业能力影响着课程思政的目标引领程度。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强化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建设,可以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进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观引领作用。首先,强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程思政的推进效果。人本教学管理模式主张应给予教师精神上的关怀和物质上的保障,包括自主的教学空间、应然的物质保障、必要的专业培训和人本的精神关怀,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其次,整合课程思政资源。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开展时间短,同一专业开展的课程思政差别较大。管理者应推进专业的资源整合,推进每个学科和思政课、共识课、教育课、心理课等的整合,使课程思政资源更为丰富。最后,深挖课程思政潜力。教师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以德服人的基础上,深挖德育教育资源,在传授本专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用德育教育材料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品行和心灵,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上形成共振共鸣。教师都应有家国情怀,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春风化雨、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的方式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

(三)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作为常态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起着校正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所以各类课程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体现中都应融入课程思政的要素。首先,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必须紧密结合人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4]这需要教师在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系统地挖掘课程中带有主流价值观的情感、意蕴、较直观的表述,以此吸引学生,达到价值生成的目标。推进课程思政,把课程内容、结构、模式推向有利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状态是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课堂上专业教师精深的学术积淀结合情感意蕴的表述,必将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下,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更牢固,主动受教的积极性更高涨。其次,德育教育的课外延伸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对其追求人生价值目标有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也不能忽视课程思政。“德育过程一方面固然是一种价值性的环境或影响,但这一环境或影响起作用的先决条件,乃是德育对象具备接受这一影响的内因。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5]最后,隐性教育形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高校学生不自觉地接受了多元文化,其价值取向也向多元化发展。显性的教育表达方式容易使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使课程设置的宗旨不能完全实现。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使其充满获得感。它填补了显性教育不能满足的空间,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四、结语

课程思政融入人本教学管理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融入课程思政的人本教学管理模式,符合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规律,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学、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所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人本教学管理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人本计算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论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人本意蕴及其当代意义